第三章 吏治風暴 23、講情

關燈
從周五下午三點開始到淩晨三點結束,除去吃晚飯和召集治安民警協助巡查3個多小時,執紀執法小分隊的閃電行動整整持續了9個小時,共查出違紀公職人員包括羅方寶在内15名。

    這其中最大的官就是正局級幹部羅方寶。

    以此為揭幕戰,夏河市的吏治風暴也就此拉開帷幕。

    《夏河日報》在一版重要位置,夏河電台、電視台也都在要聞節目裡滾動播報。

    《夏河時報》還發表了署名為夏正言的本報評議員文章《從嚴治懶、狠刹玩風、除惡務盡》,義正詞嚴的強調遵紀守法是公職人員的底線,轉變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充分表述了市委、市政府要把“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抓出成效的決心。

     新世紀以來新聞媒體的傳播力度,真可以說是史無前例地發達,電台的早新聞先給傳送到耳邊當日的要聞報,機關企事業單位一上班早報、日報、晚報一摞又一摞給堆到辦公桌上,茶餘飯後又是電視新聞的黃金時段,再加上網絡媒體和手機短信的走家入戶遍地開花,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的傳播,都已經形成了時空交錯的多重覆蓋。

    用沒有不透風的牆來表述現實生活中的事态傳播、實在是最為拙笨和詞不達意的用語了。

     正因了傳播力度的空前發達,夏河市委、市政府還沒有對周五下午至次日淩晨的閃電巡查行動所查處幹部作出處理,巨大的威懾力就已經形成,到周一上班以後再出動巡查,就沒有一個單位和一例公職人員敢在上班時間幹工作以外的任何事情。

     吏治風暴的首場揭幕戰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市委書記喬峻嶺非常興奮,看來隻有動真格才能見實效,照此辦理一抓到底,何愁幹部隊伍的作風問題“老大難”無法解決?人們常說“老大難、老大難,老大真抓就不難”,實踐已經證明這是非常有道理的真知灼見。

    包括老百姓坊間俗話說:“人心似鐵官法如爐”,這也很有些樸素的真理在裡面。

    關鍵是看火怎麼燒,鋼如何去煉。

     市委書記喬峻嶺一心隻是去想怎樣把“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抓出實效,達到切實轉變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就是想凝聚合力把經濟建設促上去,還沒來及去深度思考查處這些人以後有哪些負面的後果,特别是對他這個大權在握的市委書記個人及家庭會産生哪些報複性後果。

    喬峻嶺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但不是一個圓滑的政治家。

    正如同是一個毅然決定指揮發起沖鋒陷陣的将軍一樣,最困難的并不是攻城拔寨,鞏固和自我防護難度更大。

    因為你在明處,人家在暗處,防不勝防的陰謀詭計和各種損招都可以讓你緻傷。

     吏治風暴的第一仗閃電行動雖然大獲全勝,但是喬峻嶺很快就感受到了另一場說情風暴的壓力。

    來自上下級不同崗位,老同學老戰友、親戚朋友老鄉親和左鄰右舍。

    幾乎能和他說上話的關系都動用了。

    按這次市紀委的最新紅頭文件,這些人基本上都夠上雙開了。

    真要是不問青紅皂白一勺燴了,砸一個人的鐵飯碗就等于是樹了一個死敵。

    要是樹上15個死敵,你這個書記後半輩子就别想安身了。

    除了想要個面子讨個人情外,很多人也還設身處地替喬峻嶺自身去考慮問題。

     其實這些問題喬峻嶺何嘗沒有想到呢!如果一個人也不敢得罪,那麼精心組織起來的“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就不如不搞。

    要是虛張聲勢地瞎折騰半天,市委的威信就會一敗塗地。

    真正要想幹成點事是沒有回頭路可走的。

     喬峻嶺煩透了,除了省以上主要領導的電話外一概不接,連手機也讓秘書拿着,隻要估計是講情者的電話,一概都回答說正在開會。

    每天晚上也總是很晚了才回家。

    怕的就是一些有資格的講情者賴在家裡泡蘑菇。

     這天喬峻嶺偶感風寒,有些低燒,回家的時間比慣常早了兩個小時。

    多年的軍旅生涯讓喬峻嶺鍛煉出了一套優良的生活習慣和一副很好的身體骨架。

    一般的傷風感冒從來不用藥,适當的活動一下喝一氣熱水,用熱水泡泡腳早一點入睡,正常情況下隻要睡好了,第二天早晨醒來就會輕松許多。

     這就是喬峻嶺最簡單實用的養身之道,他特别相信一位老中醫朋友的忠告:“要注意加強身體的免疫能力和相信正常身體的自我修複能力,如果常用藥物去取代這些能力,實在是保健養身中最大的失誤。

    是藥三分毒,沒有一個隻管埋頭大把吃藥的人會健康長壽的。

    ”似乎有點融會貫通,喬峻嶺也常把這一理論來用于執政黨建設的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