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1 副部長蘇南主持召開的部所屬駐京外廳局級單位春季安全生産分析會開了近兩個小時。

    會上,蘇南首先傳達了國務院最近召開的關于國有大中型企業安全生産工作會議精神,并結合部安全生産工作現狀,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當說到某些單位的主要領導安全生産意識不到位時,蘇南臉上就有一些霜色,緊着眉頭,一直扶着麥克風的右手脫了下來,攥成拳頭,加重語氣點名批評了幾家安全生産工作差勁的單位,尤其是對最近傷亡人數突破全年傷亡指标底線的兩家單位,一番揪耳朵抓心的怪罪話,不僅讓那兩家單位的一把手聽着面紅耳赤,其他單位的頭頭腦腦也都耳根子發漲。

     散會後,溫樸拿着蘇南的文件夾和水杯,跟着一臉不悅的蘇南,回到了副部長辦公室。

     小溫啊,工作餐都安排妥當了吧?蘇南問。

     溫樸把手裡的文件夾和水杯,輕輕放到桌子上說,按廳局級标準安排的,蘇部長。

     蘇南搖搖頭說,讓我這麼一燒火,中午還能有幾個人好胃口?今天就是讓他們吃山珍海味,他們也會吃出蘿蔔白菜的味道,唉! 溫樸一笑,從辦公桌上的面巾紙盒裡,唰唰抽出幾張面巾紙遞給蘇南。

     蘇南接過來,擦了擦額頭。

     溫樸不等蘇南那隻拿着面巾紙的手落下來,就伸手要過了面巾紙,放入身邊的金屬垃圾桶。

     蘇南挺了挺腰說,我休息一會兒,到點了你叫我。

     溫樸說,是,蘇部長。

     蘇南的這個辦公室,功能還算齊全,與大戶型民宅相比,除了沒有廚房,其餘就不差什麼了。

     溫樸現在待着的這間是秘書值班室,右手有一個衛生間,但他平時更願意管這間屋子叫工作間。

     蘇南那邊沒動靜了,溫樸這才倒了一口長氣,放松了臉部肌肉,甩着手坐進沙發。

    他也想迷糊一下,但他不敢,唯恐把工作餐的鐘點把握偏了。

    身為部級領導的貼身秘書,你的能力與機智,除了體現在領導的講話稿裡,還體現在平時對某些細節的把握與火候處理上。

     其實作為秘書,貼領導的身也好,不貼領導的身也罷,都得在處理細節上下工夫,想當初蘇南相上了溫樸,就是從溫樸的一個很有生活色彩的細節上動了心,那時溫樸還僅僅是個一般秘書。

     2 那年溫樸被評為部機關優秀秘書,在他的事迹材料中,千隻筆芯這一細節被周圍人的嘴拽來抻去。

    溫樸出活快,質量不摻假,一些文案消耗品,用的自然要比别的秘書多一些,他在一年内竟然使用了幾千支筆芯,并用這些廢棄物,串編了一張兩層厚的坐椅墊,一時間在部機關裡當新鮮事傳開了。

     有一天,常務副部長蘇南路過溫樸他們辦公室,見一屋子人紮堆嘁嘁喳喳地說着什麼,就好奇地一擰身就走了進來。

    看過兩層的筆芯椅墊後,蘇南說,嗯,不錯,廢物變成寶,會動腦子。

    溫樸的名字,就從這時候印在了蘇南的腦海裡。

     至于說後來蘇南對溫樸由好感到賞識,則是因為一樁不起眼的小事。

    一次蘇南要到坑西管理局視察,貼身秘書因拉肚子不能離京,辦公廳主任來征求蘇南的意見,說找個能幹的秘書,臨時頂替一下行不行。

    蘇南想想說,那個小溫,他在家吧?就這麼着,溫樸臨時成了蘇南此行的貼身秘書。

     在坑西視察期間,蘇南在一個二級單位的會議室裡,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煙灰缸。

    會議室的牆壁上貼有損壞公物照價賠償的字樣,蘇南沒有注意到,就算是注意到了,他當時也不可能停下講話去照價賠償。

    返京後的某一天,蘇南無意中在一家很有影響的報紙上,看到一篇題為《煙灰缸的故事》的文章,文章中講的那煙灰缸,正是自己在坑西無意中打碎的那一個。

    文章署名金蓓蓓。

    事後蘇南一了解,方知溫樸在離開坑西前,說服了死活不肯收賠償款的坑西領導,掏腰包替自己交了一個煙灰缸的錢。

    事後那位被說服的領導很感動,就請來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女記者寫了這篇文章。

     這以後不久,蘇南的貼身秘書提升了,溫樸順理成章跳進了提升秘書騰出來的空坑。

    在與蘇南腳印踩腳印的那些日子裡,溫樸成熟得很快,他善解人意的能力,遇事三思的穩健,以及淡定從容的心态,令蘇南都不敢相信他還隻是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

     幾年摸爬滾打下來,溫樸一點點感悟到,秘書這個職業,确實很微妙、很嗅覺、很牽連、很彈性、很誇張、很虛幻、很輻射,秘書有時在處理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