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說。

     到了5月9日,縣委、政府兩辦主任,縣交通局一幹人等,和我們黨政一群領導,在分水嶺下來的第一個村小桐河,舉行了盛大的開工典禮。

    副鎮長鄭東方當上了主持工作的副指揮長,由老鎮長孔祥順配合,天天在工地上組織突擊,分到各村的民工建勤任務,也就是拉土、拉沙。

    任務一下達,全線立刻上馬,很快掀起了高xdx潮。

    十幾裡地的路面上,人歡馬叫,彩旗飄飄,熱鬧非凡。

    從群衆的積極性來看,形勢大好,至少可以看出群衆是真心擁護修路這一件大好事情的,出力的熱情遠遠超過以往的冬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我感到十分欣慰。

     就在這喜憂參半的情況下,有一幫司機到機關上訪,無論怎樣勸說,他們都是一口咬定,修路是件好事,但鎮裡叫交那麼多錢實在出不起。

    對于這些人,抓信訪的副書記井春躍和信訪辦牛主任反複耐心地做他們的工作。

    可就是有人破口大罵書記、鎮長,說這些當官的為了政績不顧老百姓死活。

    我們反正沒有錢,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個老百姓不怕你書記、鎮長撤我們的職!鬧着非找書記不可。

    當然,同志們以書記繁忙為由,終于把他們都勸走了。

     大家向我彙報以後,我這腦門子上就想往外蹿火。

    我馬上召開班子的緊急會議,共同分析對策。

    我說,你民心似鐵,我官法如爐,我就不信我這爐子克不動你們這些生鐵塊子!最後決定,村裡實在收不上來這塊錢,鎮裡組織力量,成立集資隊伍,無論如何也要把這錢給斂上來。

    各村收拖拉機和自行車的集資,其餘的大小車輛由鎮裡在交通要道口處設立路障,統一收繳。

    一車一本賬,一次五十元,不交不能走,何時交齊了,發光榮證。

     設立路障以後,有十來天光景,收費工作就有了明顯的進展。

    一天下來,多少也要見幾千塊錢。

    後來就不行了,幾十個守候在鎮裡四個路障口的同志,挨的罵受的氣就不用提了,天天都有挨打的。

    大家的意見很大,動不動就給副鎮長鄭東方和老鎮長孔祥順撂挑子,說這簡直不是人幹的活兒!同時,一些同志私下向我反映,其實收費阻力最大的就是一些支部書記,他們不是自己有車,就是近親有車,普遍經營情況不好也是真的,有大車的老闆隻有少數可以賺錢。

     這是明面上的事情,暗地裡還有兩條關鍵因素:一是“有頭臉的人不出眼子錢”。

    這一次集資辦法不是平攤,有點“吃大戶、劫富濟貧”的性質,逮的都是有頭臉的人,革命動力成了革命對象,他們感到吃虧,咽不下這口氣。

    大家平時沾光沾慣了,用這種辦法自然難以接受。

    二是“水深人不過”。

    普遍反映收費标準定得太高。

    現在正值春天,青黃不接,收入實在上不去,一下子拿那麼多的錢都感到承受不了。

    所以這些本鎮有頭臉的人就不停地在底下煽風點火,抗拒交費。

    後台是他們,前台是司機。

    支部書記們陽奉陰違的态度,是這次集資的最大障礙。

     我仔細想想,确實是這個道理,總之從心裡已經感到這個舉動有點操之過急。

    辦實事本來沒有硬指标,一年辦一件實事也就可以了。

    4月8日剛辦了學,5月9日又要修路,一個月的時間就辦兩件大事,過于急功近利,不知不覺地吃了夾生飯。

    但我也清楚地意識到,不幹則已,既然已經幹上了,開弓沒有回頭箭,一定要幹下去。

    這也是對我意志的鍛煉和考驗。

    于是,召集同志們開會,反複統一思想,要求大家無論千難萬險,也要把路修好,給人民做一件大好事,我相信,隻要把路修好了,事成怨消,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我又把幾個有車輛的村幹部找來,分别和他們談話,教育他們做出犧牲,顧全大局,配合黨委政府做好群衆工作,要用實際行動支持我這個黨委書記的決策。

    這些人都把胸脯拍得山響:請賀書記放心,我們一定要做好工作,帶頭交費!可就是一統計進度,進展仍然不大。

     這天中午,陪交通局來的張副局長喝了點酒,心裡有事兒,就容易醉,送走他們,回到辦公室就睡了。

    忽然,電話驟響,拿起來一聽,是春亭向我報告說,有近二十輛東風拖挂車,沖過路障,到縣城上訪告狀去了。

     我一急,酒醒了大半。

    真他媽的操蛋,有這個必要嗎?因為一二十輛大車統一行動,規模太大,影響惡劣。

    要知道,“人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