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付安是一個老複員退伍軍人,曾經擔任過卧牛坡村的支部書記。
由于村裡的事情越來越不好管,他幹脆辭了職,到這山溝裡邊辟一面小山坡蓋了房子。
這一年秋天,正好有一個叫苗樂華的昆陽縣人來這裡推銷香菇菌種。
當時,灌河還沒有人敢幹這種冒險事情。
因為灌河的群衆都知道,東邊的孟坪鄉黨委、政府前年急于出政績,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強逼着老百姓種香菇,千軍萬馬齊上陣。
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家家戶戶落下了一垛劈柴,基本上沒有收入,反而欠人家昆陽縣香菇菌種廠一百多萬元的菌種錢。
老百姓死活不還這些菌種錢,還整天日親道娘地抱怨鄉幹部:“要想哭,種香菇,一年賠了倆大豬!”于是,孟坪鄉人就傳染給了灌河人“種香菇恐懼症”。
這個昆陽人苗樂華跑了幾道溝,一瓶菌種也沒有賣出去。
這一天連飯都沒有混到嘴裡,正在沒有辦法之時,鄭付安熱情地接待了他。
兩人談到了一塊兒,那人就住下來,教他技術。
他一次種植成功,當年收回投資并賺了一筆。
有了錢,扒了瓦房蓋起樓,引得卧牛坡村的群衆眼熱,有人就起來仿效,但效益一直不如他,鄭付安從此遠近出了名。
看着鄭付安春季的最後一茬香菇,個大、勻實,成的花菇多,長相特别好,估計能夠賣上好價錢。
徐縣長由此談興大發,習慣性地立刻發表高論,滔滔不絕。
他從“農村、農業和農民”這“三農”問題講到深化農村第二步改革,講到農業産業化,講到食用菌生産對于富縣富民的偉大意義。
最後對我強調指出,你們灌河鎮一定要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産。
其實,原來我隻把心操在鄉鎮企業上,沒有騰出工夫來看食用菌生産,這一看,心裡還真有所觸動,不由得點頭稱是。
再往裡走,就是看山景了。
徐縣長興緻勃勃,非常高興,說你到這兒當個書記,比在平原鄉鎮幹要好得多。
你想,那些平原鄉鎮,一片農田林網,有啥看頭!這山裡卻是七步一景,一坡一畫。
暮春時節,山上的樹木、青草都處在返青期,一片帶着黃梢的嫩綠,在陽光的照耀下,被縷縷春風吹得婆婆娑娑。
環顧四周,山清水秀,如詩如畫,叫人心曠神怡。
我們都興緻勃勃地邊走邊看。
到了幾個散落的農戶旁邊,徐縣長要進去看看,正興奮的臉上馬上準備了一套訪貧問苦的表情。
這些農戶屋裡陳設簡陋,煙熏火燎,男男女女衣着相對破爛,不成樣子。
對于縣長和鎮黨委書記的到來,表現出足夠的驚異和好奇。
我們說上幾句好聽話,他們就千恩萬謝,可也說不出個啥道道。
出來後,徐縣長說:“都說灌河的群衆富,看來不盡然嘛。
”我也很有同感。
他的随行秘書姚小輝說:“人家說,一個大領導到四川農村考察,看到山村沒有電,當然談不上有電視看,就問群衆老鄉,你們平時都開展些什麼娛樂活動?群衆說,就是吃飯種地,有毬啥子娛樂活動!大領導問,那你們晚上都幹啥?群衆說,肏×呗。
大領導想想,也對,卻不甘心這個答案,總想問出一點新名堂,就又問,肏了×幹啥?那群衆就說,還能幹啥,吸一陣子煙,歇一會兒還肏。
”說得大家都笑起來。
我說:“灌河這地方貧富懸殊,深山裡的群衆還沒有擺脫貧困,有些因為天災人禍,脫貧的又見返貧。
現在還有五六個村沒有實現完全通電。
就像姚秘書說的笑話,這裡的老百姓眼下還是‘六靠’。
” 徐縣長問:“哪‘六靠’?” 我回答說:“看門靠狗,出門靠走,開會靠吼,點燈靠油,耕地靠牛,娛樂靠毬。
” 徐縣長說:“小輝,你把這‘六靠’記住,也算是當今貧困山區的真實寫照。
” 送走徐縣長,我安排黨委辦公室的人員到卧牛坡種香菇的農戶家裡搞一個詳細的調查研究,提供一些比較翔實的一手材料給我看,為決策提供依據,然後就去忙别的事情。
螢石礦的四十萬元搞定了,鄉鎮企業也基本穩住了,我就開始朝金礦上打主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必須深入礦山去了解第一手資料。
沒有想到,我帶上馬萬通主任一開始到山裡轉,就有人勸我:“賀書記呀,這可是馬蜂窩,捅不得,前幾任書記都沒門兒整好這事情。
你不如小氣好生,每個礦點收點承包費算了。
” 我有點不信,堅持看下去。
沒想到夜裡就收到了一封恐吓信,上面歪歪扭扭地寫着:“賀書記,你要是斷了我們的财路,你就會在這一任當上烈士!”我就不信這個邪,一笑置之。
在開擴大黨委會時,我把這個情況講給了全體班子成員。
有人分析,說不定這封信還是機關院裡邊的人幹的。
我給大家講,不管是誰
由于村裡的事情越來越不好管,他幹脆辭了職,到這山溝裡邊辟一面小山坡蓋了房子。
這一年秋天,正好有一個叫苗樂華的昆陽縣人來這裡推銷香菇菌種。
當時,灌河還沒有人敢幹這種冒險事情。
因為灌河的群衆都知道,東邊的孟坪鄉黨委、政府前年急于出政績,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強逼着老百姓種香菇,千軍萬馬齊上陣。
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家家戶戶落下了一垛劈柴,基本上沒有收入,反而欠人家昆陽縣香菇菌種廠一百多萬元的菌種錢。
老百姓死活不還這些菌種錢,還整天日親道娘地抱怨鄉幹部:“要想哭,種香菇,一年賠了倆大豬!”于是,孟坪鄉人就傳染給了灌河人“種香菇恐懼症”。
這個昆陽人苗樂華跑了幾道溝,一瓶菌種也沒有賣出去。
這一天連飯都沒有混到嘴裡,正在沒有辦法之時,鄭付安熱情地接待了他。
兩人談到了一塊兒,那人就住下來,教他技術。
他一次種植成功,當年收回投資并賺了一筆。
有了錢,扒了瓦房蓋起樓,引得卧牛坡村的群衆眼熱,有人就起來仿效,但效益一直不如他,鄭付安從此遠近出了名。
看着鄭付安春季的最後一茬香菇,個大、勻實,成的花菇多,長相特别好,估計能夠賣上好價錢。
徐縣長由此談興大發,習慣性地立刻發表高論,滔滔不絕。
他從“農村、農業和農民”這“三農”問題講到深化農村第二步改革,講到農業産業化,講到食用菌生産對于富縣富民的偉大意義。
最後對我強調指出,你們灌河鎮一定要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産。
其實,原來我隻把心操在鄉鎮企業上,沒有騰出工夫來看食用菌生産,這一看,心裡還真有所觸動,不由得點頭稱是。
再往裡走,就是看山景了。
徐縣長興緻勃勃,非常高興,說你到這兒當個書記,比在平原鄉鎮幹要好得多。
你想,那些平原鄉鎮,一片農田林網,有啥看頭!這山裡卻是七步一景,一坡一畫。
暮春時節,山上的樹木、青草都處在返青期,一片帶着黃梢的嫩綠,在陽光的照耀下,被縷縷春風吹得婆婆娑娑。
環顧四周,山清水秀,如詩如畫,叫人心曠神怡。
我們都興緻勃勃地邊走邊看。
到了幾個散落的農戶旁邊,徐縣長要進去看看,正興奮的臉上馬上準備了一套訪貧問苦的表情。
這些農戶屋裡陳設簡陋,煙熏火燎,男男女女衣着相對破爛,不成樣子。
對于縣長和鎮黨委書記的到來,表現出足夠的驚異和好奇。
我們說上幾句好聽話,他們就千恩萬謝,可也說不出個啥道道。
出來後,徐縣長說:“都說灌河的群衆富,看來不盡然嘛。
”我也很有同感。
他的随行秘書姚小輝說:“人家說,一個大領導到四川農村考察,看到山村沒有電,當然談不上有電視看,就問群衆老鄉,你們平時都開展些什麼娛樂活動?群衆說,就是吃飯種地,有毬啥子娛樂活動!大領導問,那你們晚上都幹啥?群衆說,肏×呗。
大領導想想,也對,卻不甘心這個答案,總想問出一點新名堂,就又問,肏了×幹啥?那群衆就說,還能幹啥,吸一陣子煙,歇一會兒還肏。
”說得大家都笑起來。
我說:“灌河這地方貧富懸殊,深山裡的群衆還沒有擺脫貧困,有些因為天災人禍,脫貧的又見返貧。
現在還有五六個村沒有實現完全通電。
就像姚秘書說的笑話,這裡的老百姓眼下還是‘六靠’。
” 徐縣長問:“哪‘六靠’?” 我回答說:“看門靠狗,出門靠走,開會靠吼,點燈靠油,耕地靠牛,娛樂靠毬。
” 徐縣長說:“小輝,你把這‘六靠’記住,也算是當今貧困山區的真實寫照。
” 送走徐縣長,我安排黨委辦公室的人員到卧牛坡種香菇的農戶家裡搞一個詳細的調查研究,提供一些比較翔實的一手材料給我看,為決策提供依據,然後就去忙别的事情。
螢石礦的四十萬元搞定了,鄉鎮企業也基本穩住了,我就開始朝金礦上打主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必須深入礦山去了解第一手資料。
沒有想到,我帶上馬萬通主任一開始到山裡轉,就有人勸我:“賀書記呀,這可是馬蜂窩,捅不得,前幾任書記都沒門兒整好這事情。
你不如小氣好生,每個礦點收點承包費算了。
” 我有點不信,堅持看下去。
沒想到夜裡就收到了一封恐吓信,上面歪歪扭扭地寫着:“賀書記,你要是斷了我們的财路,你就會在這一任當上烈士!”我就不信這個邪,一笑置之。
在開擴大黨委會時,我把這個情況講給了全體班子成員。
有人分析,說不定這封信還是機關院裡邊的人幹的。
我給大家講,不管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