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古都日暮王氣衰

關燈
掌中!” 四人聞言,皆神色凜然。

     “青王,她不但有容色……”任穿雨忽然笑笑,笑得無限感慨,“她還有才、有智、有德、有武,更甚至……她還有國、有财、有民、有兵,有一群忠心于她的文臣武将,并系着青州萬千民心!這樣的女子……她能立于人後嗎?” 房中一片靜寂,無人出聲,皆是各自思索着,想着那個清豔高雅,才智絕代的女王,看似平和,可往往她隻要一眼,卻令他們深感敬畏。

     “她與主上已有婚盟,待與主上大婚後,她自是立于王之身後的王後。

    ”端木文聲沉聲道,自古便是如此不是嗎? “這一點更讓人擔心。

    ”任穿雨眸中閃現隐憂,“為迎接青王而鋪下的花道,為和約之儀而築的息風台,為她而種八年的蘭因璧月……這些你們難道看不出來?” “這有何不妥?兩王情意深厚,隻會更利兩州盟誼。

    ”端木文聲反而很高興看到主上能為某人做點事,這樣的主上看起來才有些人情味,而不是完美卻無情得不似血肉之人。

     “哼!情誼深厚,能令兩州更融一體?你們想得太簡單了!”任穿雨冷冷一笑。

     “王道便是一條孤道嗎?”一直不吭聲的任穿雲看向兄長,有些沉重地歎道。

    自小即與兄長相依為命,兄長心中所思,或也隻有他這位弟弟能知一二。

     “是的,王道是孤道,是一條一個人走的路!”任穿雨悠悠長歎,眉頭籠起,“自古以來,任何一位帝王,他絕對立于最高處,走在最前頭,沒有人可以和他并肩同步,沒有人可站在他的身前,所有的人都隻能追随他,立于他的身後!” 四将心頭一窒。

     “而且,一位帝王,在他心中處于首位的永遠隻能是江山社稷!任何人與事都不能逾越!否則便會是羁絆,隻會阻擋他登上至高之位!”任穿雨微微握緊雙拳,“威烈帝,以一介布衣而得天下,何等的雄才偉略,可是今天……大東王朝四分五裂,諸侯争霸,戰亂連連,民不聊生……可這個局面卻是威烈帝一手造成的!封王授國,便是裂土分權,當年的七将忠于他,可百年後七将的後人還會忠貞不貳?威烈帝他難道會不知?可他卻還是要封王授國!而他為何如此?還不就是為了鳳王!為了一個女人而置國家若此,這樣的帝王其實根本不是一個合格的王者,根本不配為君!” 這一番話,如冷刀利刃刮面而來,直令四将膽戰心寒。

     任穿雨目光如蘊刀劍,“你們難道想看主上走威烈帝的老路?想要我們以血肉性命拼回的這個天下也落得今日這個下場?”他擡眸,目光穿越四将,窗外射入的陽光被寶劍的銅鞘一折,點點落在他的眸中,卻無法給那雙眸子加溫,那雙眸子是冷絕的,那聲音也是無溫的,如冰落寒潭,“你們皆有目睹,風雲騎和青州的百姓都隻忠于她,臣服于她,若有一日……拔劍相對,她便是我們……她便是主上最大最危險的敵人!所以,要麼削弱她的力量,要麼……她就不能留着,因為我們誓死效忠的隻有一位主君!” 窗外豔陽高照,十月的天氣雖已不算炎熱,但決不冷。

    可房中,這一刻卻是寒意森森,靜靜伫立的四人,内心卻掀起洶湧濤浪。

     當風惜雲看到墨羽騎送來的信函時,并沒有猶豫與疑惑。

     “程知,從城中撥出一半糧草,你領三千人護送給墨羽騎。

    ” “徐淵,你領五千人前往帕山疏通道路。

    ” “是!”徐淵、程知領命而去。

     看着他們離去的背影,修久容卻心中一動,道:“主上,數月來連番攻城,我們傷亡雖小,但也折去近千多人,而受傷者也有兩千多人,再加上攻占各城後留下的守軍,此時再派出了八千人,仔細算來,城中能參戰的人不足三萬。

    而墨羽騎有二十萬大軍,難道連撥出一萬人運送糧草也不能?北軍可不是争天騎。

    ” “不用在意,久容。

    ”風惜雲淺笑安撫着愛将,“反正在雍王拿下帝都前我們都會留在這裡休整,所以幫他們運糧草也沒什麼。

    ” 在此刻,他們都不知道東殊放奉命率領八萬禁衛軍正往涓城而來。

     風惜雲雖是用兵如神的名将,但她并不是先知。

    她以兵家的頭腦來思考,冀州争天騎正忙着将王域的域土城池納入掌中,而北軍忙着逃命還來不及,帝都此時更應是忙于準備抵擋北王、雍王大軍,實在想不出如非她主動出兵,還會有什麼戰事找上門來。

    也就因為她是用兵家的頭腦來想,所以她沒能想到帝都那位根本不懂用兵的景炎帝的天外一筆,以緻日後落英山中無數英魂以鮮血與刀劍奏出一曲壯烈的斷腸悲歌。

     如若他們能預測到以後的事,那麼任穿雨會更開心地發出信函,而風惜雲,她絕對甯願兩軍分裂也不會派兵運糧! 隻是如果他們預測得更遠些,任穿雨或許一開始便不會針對風惜雲,他或許一開始便會将之如神靈菩薩般供奉着。

     而風惜雲,如若能得知日後的種種,她還會與豐蘭息定婚、與雍州結盟嗎?還會如此毫無私心地助豐蘭息征戰天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