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古都日暮王氣衰
關燈
小
中
大
十月四日,皇雨攻克牙城,牙城守将拓跋弘城破自刎。
十月六日,皇朝大軍圍攻商王都。
十月七日,商王布衣出城,捧着屬于商州南氏王位的象征——玄樞,向冀王皇朝俯首稱臣。
十月八日,皇朝賜商王“誠侯”爵位,并遣人“護送”誠侯及宗室四百餘人往冀州安頓。
随幽州三位公子出征的柳禹生主動請命護送。
帝都,六百七十二年前,威烈帝在此稱帝,建宮殿築城牆,封文臣賞武将,诏告天下大東帝國的建立,開啟了大東帝國最為輝煌壯麗的一頁。
六百多年過去了,仿如雄獅俯瞰整個中原大地的帝都,在威嚴與霸氣、富貴與绮麗、權力與謀算、奢侈與糜爛裡沉沉浮浮,百年滄桑曆盡,到而今,它隻是一座古老有些暮氣的都城,昔日輝煌與壯麗已被一條名為時間的長河慢慢沖洗下去。
帝都皇宮,定滔宮。
“臣參見陛下!” 洪亮的聲音響起,定滔宮的南書房中,一名須發全白的老将向書案前正專心繪畫,身着便服的男子恭敬行禮。
“東将軍來了,快快請起。
”正在作畫的男子示意旁邊侍候着的内侍扶起地上的老将軍。
“謝陛下!”老将軍卻無須人攙扶,自己站起來,動作敏捷。
這位老将軍便是大東王朝的東殊放大将軍。
在這個群雄割據、紛争不止的亂世中,他卻是忠心耿耿地守護着大東皇室,雖已年過六旬,但從外表看去,除去那霜白的須發,隻看端正如刀刻的面容與高大壯闊的身材,倒像一個四旬左右的壯年人,揮手間便似能力撥千斤,每一個人看到他,浮現腦中的想法定是:這個人一定是個大将軍! “愛卿來得正好,看看朕臨摹的這幅《月下花》如何?”作畫的男子興緻勃勃地指着案上幾近完工的作品。
他便是大東王朝當今的皇帝,年約四十出頭,中等身材,白面微須,神态間沒有帝者的霸氣,反有一種學者的儒雅之态。
“臣乃粗人,不通文墨,又如何能知陛下佳作的妙處。
”東殊放并未上前去看那幅畫,隻是微微躬身答道。
“哦。
”景炎帝略有些失望,目光從東殊放身上移回畫上,看着自己的畫,目光便慢慢産生變化,慢慢地變得溫柔,變得火熱,慢慢地,整個心魂都似沉入了畫中,那模樣便如男人看着自己最愛的美人一般,專注而癡迷。
“寫月公子的這幅《月下花》朕已臨摹不下數十遍,但以這次最佳,隻是……”景炎帝腳下移動,目光從自己的畫移向挂在書案正前方的一幅畫上,然後再移回看向自己的畫,如此反複地看着,喃喃自語聲便不斷溢出,“不妥,不妥!寫月公子此畫情景一體,令人見之便如置畫中,實是妙不可言!看看這月,似出非出,皎潔如玉,偏又生朦胧之境。
這花似放非放,含蕊展瓣,實若羞顔之佳人……妙!妙!實在是妙!難怪被稱為‘月秀公子’,朕又豈能比得上他!”話一說完,手一松,筆便墜在他自己所畫的畫上,一幅還未完工的《月下花》便就此毀了。
而一旁看着的東殊放,眼中是怎麼也無法掩飾的失望與憂心。
“陛下!”他蓦沉聲喚道。
“嗯,”景炎帝轉過身面向身前這名忠心耿耿的老臣,“東愛卿有什麼事?” “陛下,您乃一國之君,應以國事為重,不可執迷于這些……閑雅之事!”東殊放盡量措辭委婉。
若上面這位不是皇帝而是他的子孫或部下,以他的性子,怕早就放聲大罵并揮拳狠揍了。
大東王朝現在雖然名存實亡,但隻要皇帝還在,隻要帝都還在,那麼王朝便在。
而這位景炎帝,自登基以來,就從未将心思放于朝政上,所有的事都托付于東殊放一人,完全不害怕會被取而代之。
他也不似他的前幾位先輩那樣好酒好色好财好戰好殺……他的愛好是比較風雅溫和的,他隻愛書畫。
對于書畫,他有着莫大的熱情,整日裡便是臨摹各代名家的畫作,自己卻從未畫過一幅屬于自己的畫。
“哦,”對于東殊放的勸谏,景炎帝依舊是滿不在乎的,“有愛卿在,朕不用操心那些閑事。
” 東殊放聞言哭笑不得,縱觀曆史,大概也隻有眼前這位皇帝會把朝政視為閑事,而把寫字畫畫當為正事。
面對這樣的皇帝,他該如何是好啊?歎了口氣,東殊放将心思放回這次進宮的目的上,“陛下,逆臣白氏已領軍至商城,再過交城便到帝都了,而那位打着‘肅天下’之旗的雍王緊跟其後,形勢已是十分危急,請陛下……” 東殊放腹中放了一夜的話才說了個開頭便無法再繼續,隻因他面前本應是聞言而悚的帝王此時卻露出了笑容,這一笑卻是這麼多年來讓他第一次覺得眼前這個人是一位皇帝,是至高至尊的皇帝! 景炎帝淡笑着看着眼前滿臉憂慮的臣子,他是在為這個苟且殘活的大東王朝而憂心着,隻可惜啊……他的眼中不由自主浮現出嘲弄,但一看到老臣那焦灼卻又不失堅毅的眼神,嘲弄便化為感激與歎息。
“東将軍,朕登基已二十多年了。
”景炎帝淡淡開口,并不想精确地計算自己到底
十月六日,皇朝大軍圍攻商王都。
十月七日,商王布衣出城,捧着屬于商州南氏王位的象征——玄樞,向冀王皇朝俯首稱臣。
十月八日,皇朝賜商王“誠侯”爵位,并遣人“護送”誠侯及宗室四百餘人往冀州安頓。
随幽州三位公子出征的柳禹生主動請命護送。
帝都,六百七十二年前,威烈帝在此稱帝,建宮殿築城牆,封文臣賞武将,诏告天下大東帝國的建立,開啟了大東帝國最為輝煌壯麗的一頁。
六百多年過去了,仿如雄獅俯瞰整個中原大地的帝都,在威嚴與霸氣、富貴與绮麗、權力與謀算、奢侈與糜爛裡沉沉浮浮,百年滄桑曆盡,到而今,它隻是一座古老有些暮氣的都城,昔日輝煌與壯麗已被一條名為時間的長河慢慢沖洗下去。
帝都皇宮,定滔宮。
“臣參見陛下!” 洪亮的聲音響起,定滔宮的南書房中,一名須發全白的老将向書案前正專心繪畫,身着便服的男子恭敬行禮。
“東将軍來了,快快請起。
”正在作畫的男子示意旁邊侍候着的内侍扶起地上的老将軍。
“謝陛下!”老将軍卻無須人攙扶,自己站起來,動作敏捷。
這位老将軍便是大東王朝的東殊放大将軍。
在這個群雄割據、紛争不止的亂世中,他卻是忠心耿耿地守護着大東皇室,雖已年過六旬,但從外表看去,除去那霜白的須發,隻看端正如刀刻的面容與高大壯闊的身材,倒像一個四旬左右的壯年人,揮手間便似能力撥千斤,每一個人看到他,浮現腦中的想法定是:這個人一定是個大将軍! “愛卿來得正好,看看朕臨摹的這幅《月下花》如何?”作畫的男子興緻勃勃地指着案上幾近完工的作品。
他便是大東王朝當今的皇帝,年約四十出頭,中等身材,白面微須,神态間沒有帝者的霸氣,反有一種學者的儒雅之态。
“臣乃粗人,不通文墨,又如何能知陛下佳作的妙處。
”東殊放并未上前去看那幅畫,隻是微微躬身答道。
“哦。
”景炎帝略有些失望,目光從東殊放身上移回畫上,看着自己的畫,目光便慢慢産生變化,慢慢地變得溫柔,變得火熱,慢慢地,整個心魂都似沉入了畫中,那模樣便如男人看着自己最愛的美人一般,專注而癡迷。
“寫月公子的這幅《月下花》朕已臨摹不下數十遍,但以這次最佳,隻是……”景炎帝腳下移動,目光從自己的畫移向挂在書案正前方的一幅畫上,然後再移回看向自己的畫,如此反複地看着,喃喃自語聲便不斷溢出,“不妥,不妥!寫月公子此畫情景一體,令人見之便如置畫中,實是妙不可言!看看這月,似出非出,皎潔如玉,偏又生朦胧之境。
這花似放非放,含蕊展瓣,實若羞顔之佳人……妙!妙!實在是妙!難怪被稱為‘月秀公子’,朕又豈能比得上他!”話一說完,手一松,筆便墜在他自己所畫的畫上,一幅還未完工的《月下花》便就此毀了。
而一旁看着的東殊放,眼中是怎麼也無法掩飾的失望與憂心。
“陛下!”他蓦沉聲喚道。
“嗯,”景炎帝轉過身面向身前這名忠心耿耿的老臣,“東愛卿有什麼事?” “陛下,您乃一國之君,應以國事為重,不可執迷于這些……閑雅之事!”東殊放盡量措辭委婉。
若上面這位不是皇帝而是他的子孫或部下,以他的性子,怕早就放聲大罵并揮拳狠揍了。
大東王朝現在雖然名存實亡,但隻要皇帝還在,隻要帝都還在,那麼王朝便在。
而這位景炎帝,自登基以來,就從未将心思放于朝政上,所有的事都托付于東殊放一人,完全不害怕會被取而代之。
他也不似他的前幾位先輩那樣好酒好色好财好戰好殺……他的愛好是比較風雅溫和的,他隻愛書畫。
對于書畫,他有着莫大的熱情,整日裡便是臨摹各代名家的畫作,自己卻從未畫過一幅屬于自己的畫。
“哦,”對于東殊放的勸谏,景炎帝依舊是滿不在乎的,“有愛卿在,朕不用操心那些閑事。
” 東殊放聞言哭笑不得,縱觀曆史,大概也隻有眼前這位皇帝會把朝政視為閑事,而把寫字畫畫當為正事。
面對這樣的皇帝,他該如何是好啊?歎了口氣,東殊放将心思放回這次進宮的目的上,“陛下,逆臣白氏已領軍至商城,再過交城便到帝都了,而那位打着‘肅天下’之旗的雍王緊跟其後,形勢已是十分危急,請陛下……” 東殊放腹中放了一夜的話才說了個開頭便無法再繼續,隻因他面前本應是聞言而悚的帝王此時卻露出了笑容,這一笑卻是這麼多年來讓他第一次覺得眼前這個人是一位皇帝,是至高至尊的皇帝! 景炎帝淡笑着看着眼前滿臉憂慮的臣子,他是在為這個苟且殘活的大東王朝而憂心着,隻可惜啊……他的眼中不由自主浮現出嘲弄,但一看到老臣那焦灼卻又不失堅毅的眼神,嘲弄便化為感激與歎息。
“東将軍,朕登基已二十多年了。
”景炎帝淡淡開口,并不想精确地計算自己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