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輕取王都覆北州

關燈
咳……”一陣急怒攻心,頓時咳個不停。

     “主上,請保重身體。

    ”葛鴻慌忙上前扶住北王。

     “孤不中用了。

    ”待緩過氣來,北王倦倦地道。

     “主上……”葛鴻張口想說什麼,卻又咽了。

     北王轉頭看一眼他,“你有什麼話就說,過了今夜,也不知孤還能不能聽到。

    ” 葛鴻想了想,鼓起勇氣道:“主上,現今王都裡謠言四起人心渙散,王都隻怕是不好守。

    ” 北王聞言面露震怒,颔下長須顫動,便要發作,但最終他卻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以盡量平和的語氣道:“你都聽到了些什麼?” “青、雍大軍自起兵之日起,一路而來連得七城,吾北州已大半入其囊中。

    其雖以戰得城,但深得安民之道,百姓皆不以國破為恥,反以能栖其羽下為安。

    北州境内,時傳雍王之仁、青王之威,百姓不畏,反心生敬盼。

    今午時,城西即有強求出城,願投雍王帳下者,守将勒止,反激民憤,後雖得以鎮壓,但此舉已令吾等大失民心。

    而連日圍城,我軍如緊繃之弦,身心俱疲,長此以往,則無須雍王攻之,吾等自敗也。

    ” 葛鴻的回答卻似背書一般,抑揚頓挫、滔滔而出。

     北王眼中閃過一道厲光,滿臉寒霜,“誰教你說的?” “奴婢該死。

    ”葛鴻撲通跪下,從袖中掏出一本折子雙手捧上,“隻因主上已三日未曾上朝,常大人才托奴婢向主上進言。

    ” 北王目中光芒明滅不定,良久不語,殿中一片窒息的靜默。

    地上跪着的葛鴻額上已布滿汗珠,不知是因為炎熱還是因為緊張。

     “拿來。

    ”良久後,大殿中響起北王低啞的聲音。

     “是。

    ”葛鴻慌忙跪行至北王面前,将手中折子高高捧至頭頂。

     北王接過折子,殿中又是一片死寂。

     又過了許久,葛鴻雙膝都跪麻了,才聽到頭頂傳來北王不帶一絲喜怒的聲音,“起來吧。

    ” “謝主上。

    ”葛鴻叩首起身。

     而北王的目光卻看向曆代先人的畫像,然後又落回手中折子,“挾天子以令諸侯……”呢喃如自語。

     葛鴻一驚,悄悄擡眸看向北王,卻見他似失神一般地盯着大殿的正前方,那裡懸挂的畫像是北州的第一代國主——白意馬。

     八月二十六日晚。

    北王領着五萬大軍,攜帶宗室、臣将,乘夜悄悄逃離王都,前往浈城。

     八月二十七日,王都百姓打開城門迎接仁德兼備的雍王。

     就這樣,墨羽騎不流一滴血,便将北州王都納入掌中。

    此消息傳出,天下莫不震驚訝異。

     “此事于雍王,不過平常。

    ”星空之下,玉無緣平靜地道。

     “能不傷一兵一卒即取一城,這等智計,孤也不得不佩服。

    ”皇朝說出此話之時,手撫上胸前箭傷。

     而得到消息的風雲騎四将卻不似他們的對手那般稱贊着雍王。

     “讓北王逃走,豈不後患無窮?!”四将疑惑。

     而風惜雲卻微笑搖頭,“你們難道忘了我們起兵之時的诏谕嗎?” 此言一出,四将赫然一驚。

     “伐亂臣以安君側,掃逆賊以安民生。

    若這天下都沒什麼‘亂臣逆賊’了,那我們還有讨伐的理由嗎?若這通往帝都的橋斷了,我們又如何走到帝都去呢?”風惜雲溫言點醒愛将。

     四将醒悟,無不颔首。

     “北王棄城而逃,此舉也算合情合理,他大約也有着他的打算。

    ”風惜雲又道,“外,有不論是兵力還是實力都遠遠勝于己方的墨羽騎虎視眈眈;内,則民心潰散,軍心不穩,便是豁出去一戰,也不過是一場慘敗。

    所以不若棄城,保存兵力,再會合兩位公子屯于祈雲王域的大軍,向帝都而去,若能挾持着皇帝,便可号令諸王……” 說至此,風惜雲微微一頓,仰首望向天際,“隻不過帝都還有一位東殊放大将軍,大東王朝之所以還有這個名,皇帝之所以還能坐于金殿上,全都有賴這位大将軍。

    所以北王的夢啊,終是要落空。

    ” “主上所說有理。

    ”四将深以為然。

     風惜雲輕輕一笑,回首目光望向四将,“以後,你們大約可看到史上從未有過的奇景,而且你們還能親身參與并創造這一段曆史,這是幸還是不幸,非我所能斷言。

    但不論是北王還是東殊放,他們終究都隻是别人掌中的棋子,而掌握這些棋子的人,雖從未上馬殺敵,可那些萬夫莫擋,殺敵成山的勇猛大将也不敵他輕輕一指。

    那個人即算不披戰甲,他依是傾世名将!” 這番話說完後,風惜雲的臉上浮起令人費解的神情,似笑似歎,似喜似憂,似贊似諷。

     日後,風惜雲的這段話與冀王皇朝、玉無緣的話皆載入史書。

     史家評曰:玉公子之語,盡顯玉家慧見之能;冀王之語,則顯英雄重英雄的胸懷氣度;青王之語,則表露了其“參與并創造曆史是幸還是不幸”的矛盾,以及作為王者所具有的洞徹世事時局的目光。

     是以,後世論到亂世三王,雍王有令天下拜服的仁君之質;冀王有令天下俯首的霸主之氣;而青王雖有帝王之能卻獨缺王者心志,是天降于世的一曲空谷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