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風雲初起緣初聚

關燈
相較于青州新王繼位後大刀闊斧地整頓,雍州朝廷則一派平穩,除卻幾名老臣的請辭外,雍州的朝局未有多少變化,每日裡昭明殿依然是人才濟濟。

     尋安君擡頭看着眼前的極天宮,腳步有些邁不動。

     極天宮位于雍王宮的最中心,是曆代雍王所居的宮殿,他站在宮前許久,才擡步踏上台階,邁過最後一級台階,便見内廷總管祈源迎了上來。

     “尋安君。

    ”祈源行了個禮。

     “臣奉召前來,還請祈總管通傳一聲。

    ”尋安君微微抱拳,臉上挂着豐家人獨有的溫和無害的笑容。

     “主上在東極殿呢。

    ”祈源的态度十分恭敬。

     他在這宮裡滾打了幾十年,看了不知多少風起雲湧,對于眼前這位尋安君,他是打心眼裡佩服的。

    尋安君是先王同母胞弟,先王那樣寡情獨斷的人卻獨獨親近他,如今新王才繼位不久,便數次單獨召見他,滿朝的臣将也隻他一人有此殊恩。

     “請總管帶路。

    ” “尋安君請。

    ” 兩人剛穿過偏殿,便見前邊長廊裡走來任穿雨及墨羽騎的喬謹、賀棄殊、端木文聲、任穿雲四将。

     “見過尋安君。

    ”幾人向尋安君行禮。

     “幾位不必多禮。

    ”尋安君回了禮,目光不動聲色地掃過諸人。

    除任穿雲臉上略露興奮之情外,其餘諸人皆是面色沉靜,目光平穩,如此年輕卻皆是大家風範,那人用的人果然非同一般。

     寒暄了兩句,墨羽四将及任穿雨出宮去,尋安君跟着祈源來到東極殿。

     “主上,尋安君到了。

    ”殿前祈源通報。

     “請。

    ”豐蘭息淡雅的聲音傳出。

     “尋安君請。

    ”祈源輕輕推開門。

     尋安君淡淡颔首,踏進殿中,門在身後輕輕合上,陽光在門外止步,四壁的水晶燈架上珠光燦目,如殿外明晃晃的陽光,照得殿内明亮一片。

     殿的正前方端坐着當今的雍王豐蘭息,身前的長案上堆滿折子,而豐蘭息的目光則落在左側的牆壁上,牆上挂有一幅一丈長寬的輿圖——有着大東帝國全貌的輿圖。

     “臣拜見主上。

    ” “叔父免禮。

    ”豐蘭息起身,親手扶起尋安君,“這裡又沒外人,自家人用不着這些虛禮。

    ” “禮不可廢。

    ”尋安君恭敬地行完禮才起身,“不知主上召臣來有何事?” “叔父先請入座。

    ”豐蘭息卻不答。

     即刻便有内侍搬來了椅子,擺在案前的左下方。

     “臣多謝主上。

    ”尋安君倒也不客氣,大大方方地坐在椅上。

     豐蘭息看着自己這位叔父,自他有記憶以來,這位叔父做任何事都是“功薄無過”,在群臣眼中尋安君是一個平庸而老實的人,可是這麼多年過去,父王處置過很多臣子、親人,那些人中也有過曾得十分寵信的,但隻有這位叔父一直站在那裡,時不時地還被父王重用一兩回。

     尋安君眼觀鼻、鼻觀心地坐着,看似平靜,腦中卻在想着袖中的折子何時遞上去最合适。

     “頒诏。

    ”豐蘭息的聲音忽然響起,在這寬廣的大殿中顯得分外響亮。

     “是。

    ”一旁候着的内侍捧着一份诏書,走到尋安君身前,示意他跪下接诏,“尋安君。

    ” 尋安君一愣,想着這什麼都還沒說,怎麼就到頒诏了?這诏谕内容是什麼?一邊想着,一邊起身跪下。

     “天下紛亂,兵禍不止,君不安國,民不安家,孤世受帝恩,自當思報。

    今願舉國之力,伐亂臣以安君側,掃逆賊以安民生,雖肝腦塗地,唯求九州晏安。

    然,國不可一日無主,孤掃賊期間,尋安君監國,願卿勿負孤之厚望。

    ” 内侍将诏谕讀完,尋安君頓時呆了。

    為什麼是這樣? 他跪在地上,蓦然擡首,毫不在意自己此時一臉驚愕的表情盡落雍王眼中,他隻是想知道,怎麼會這樣的? 按照他的設想,他的這位侄兒主上應該會先跟他寒暄數語,問問他的身體,問問他的那些堂兄弟,然後再随意地問問朝事。

    而他呢,可以一邊作答,一邊不時地咳嗽幾聲,以示年老多病,且答話時盡量口齒不清,說了前言就忘了後語,并不時重複着說過的話,以示他年老糊塗。

    到這個時候,侄兒主上要麼是以厭惡的心态敷衍他,要麼是很同情地安慰他,而他則或自責或自憐地再說幾句胡話,博得侄兒主上幾句寬慰後,他便可以掏出袖中被體溫焐得熱熱的奏本,順便滴幾滴老淚,最後便可帶着侄兒主上的恩賞回他的尋安君府頤養天年,含饴弄孫……那麼以後所有的風風雨雨便全沾不上身了! 可是……為什麼卻是當頭一道诏谕? 诏谕啊!便是連推托、婉拒都不可以的! “尋安君?”内侍尖細的聲音響起,提醒着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