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三十

關燈
自醉。

     等到陳溪橋也醉醺醺地進來時,司馬無鹽早已自己揭開了頭上的紅蓋頭,一個人在那裡黯然傷神。

     兩個人的神情都一樣地蕭索,不知為何竟突然抱頭痛哭起來。

     二十八、佛法無邊 黃昏。

    夕陽順着西邊的窗子照進了蕭憔悴的小屋。

     陳溪橋正半卧在鳥羽之中,拼命地吸着蕭憔悴為他卷制的忘憂草。

    煙霧彌漫在整個房間裡,陳溪橋的眼前隻是一片迷離。

     “今天,你的情緒好像不是很高。

    ”蕭憔悴也一臉頹然地坐在另一個角落,吸着葦杆子卷成的忘憂草。

     “怎麼說?”陳溪橋懶洋洋地問。

     “因為,你看上去一點都不‘壞’。

    ”蕭憔悴調笑着,将一隻肩膀從寬大的袍子裡松了出來,半隻渾圓的乳房好像已經呼之欲出。

     陳溪橋看上去,好像很無動于衷,隻是自顧自吸着忘憂草。

     “是不是,你已經對我不感興趣了?”蕭憔悴撩了撩垂到肩上的青絲,幽怨地說。

     “并非如此,隻是因為我已不是以前的我了。

    ”陳溪橋向蕭憔悴歉然地笑了一笑。

     “是因為你結婚了嗎?”“可以這麼說。

    ”“哈哈,沒想到你這個薄幸的壞小子,對老婆還能這麼好,真是看不出來。

    ”蕭憔悴的笑聲像銀鈴般清脆。

     “我對我的夫人并不好。

    ”“什麼?”蕭憔悴好像很吃驚,“你為了她竟然已經準備從此收心,難道這還不算好嗎?”“我為的不是她,而是另一個女人,”陳溪橋的神色越來越凝重,“直到結婚的那天,我才突然發現,這麼多年來,我真正愛過的女人隻有一個,而我卻一直都在辜負她。

    ”“你說的是紫荷。

    ”“你怎麼知道是她?”“其實除了你自己,誰都能看出來,你對紫荷跟對别人都不一樣。

    ”蕭憔悴的臉上也收起了輕佻的笑容,一臉正色地說。

     “為什麼你們都看出來了,而我自己卻偏偏不知道。

    ”陳溪橋将腦袋埋進鳥羽之中。

     “其實,每個人都一樣,”蕭憔悴同情地看着陳溪橋,将身子移過來,輕輕地撫了撫他的頭,“能看得透别人,卻惟獨看不透自己。

    ”“她已經離開了我。

    你說我該怎辦?”陳溪橋将頭拔起,求助地望着蕭憔悴。

     “想辦法找到她,然後不要再辜負她了。

    ”蕭憔悴沉吟着說,“否則,你真的會後悔一輩子。

    ” 林子的另一端,謝三此刻正背對着門坐在桌子上,眼望窗外的夕陽,吹起了笛子。

    他吹得很忘情,不知不覺間,竟有兩滴清淚慢慢從他的眼角處滾落下來。

     陳溪橋這時悄無聲息地進了屋子。

    謝三并沒有察覺。

     看到謝三正在忘情地吹笛子,陳溪橋的手下意識地放在了劍柄上,他的目光閃動,想起了上次謝三的告誡:“記住,你向我動手的機會隻有一次,所以動手前你一定要考慮清楚了。

    ”陳溪橋終于無奈地搖了搖頭,把手從劍柄上移開了。

     “我回來了。

    ”陳溪橋一字一句地說,好像生怕謝三聽不見似的。

     謝三放下了手中的笛子,轉過身來。

    陳溪橋注意到他眼眶下面的淚痕。

     “你……你怎麼了?”陳溪橋有些驚訝地看着謝三。

     “太陽的光芒遠遠勝過月亮,但太陽永遠隻能獨自天馬行空,而月亮卻有星星相伴。

    世間萬物中,其實太陽最孤獨。

    ”謝三一臉深沉地說。

     “你是不是認為自己是太陽?”陳溪橋忽然彎下腰大笑起來。

     “我本來就是。

    ”謝三傲然地說。

     陳溪橋笑得更厲害了,連眼淚都快笑出來了。

     謝三卻還是面無表情,隻是平靜地注視着陳溪橋。

    看到謝三沒有反應,陳溪橋也有些無趣,不得不止住了笑聲。

     “你笑夠了吧?好,跟我走一趟。

    ”謝三轉身向門外走去。

     “去哪裡?”陳溪橋連忙跟了上去。

     “到了你就知道。

    ”謝三已展開身形,風一樣地在樹林裡飛馳起來隻一轉眼的功夫,謝三便帶着陳溪橋來到了啼破山的後山,嬌豔豔的桃花林後面,竟有一片平如明鏡的大湖,湖邊有一座茅草搭成的小廟,門楣上寫着“聆音寺”三個大字 謝三帶着陳溪橋進了這座叫做聆音寺的小廟。

     “為什麼帶我到這裡來?”陳溪橋一邊走一邊追問。

     “因為接下來你要對付的人,是超度居士。

    ”“超度居士?就是那個把殺人當作佛法的狂徒?”“不錯。

    所以要想了解超度居士,你就一定要懂佛法。

    ”“你想讓我到這裡來學佛法?”“你真是越來越聰明了。

    ”謝三調侃地說,然後語氣一轉,眉目間竟有些敬畏之色,“這廟雖小,但廟裡的主持了塵卻是當世少有的高僧。

    ”謝三和陳溪橋進了廟堂後面的禅室,一個長相清矍壽眉垂肩的和尚正在裡面打坐。

     謝三畢恭畢敬地向和尚作了個揖:“大師。

    ”“施主,你又來了。

    ”老和尚睜開了眼睛,眼睛很亮,卻沒有一點逼人的光芒。

     “是,我又來了。

    ”謝三點頭。

     “施主心中的戾氣還是太重。

    ”“大師,今天不讨論我的事,我帶了一個小朋友來,他想跟你學佛。

    ”謝三指了指身後的陳溪橋。

     “大師。

    ”陳溪橋也向了塵作了個揖。

     了塵擡頭打量了陳溪橋一眼,微微颔首:“好,就讓這位少施主留下吧。

    ”“謝謝大師。

    我告辭了。

    ”謝三倒退着向禅堂外走去,出了門又做了一個揖,然後才轉身離去。

     “施主好自為之。

    ”了塵望着謝三的背影,怅然說道。

     說完這些話,了塵又自顧自打坐起來,并沒有搭理陳溪橋。

     “大師,你什麼時候教我佛法。

    ”陳溪橋忍不住問。

     了塵仍不理陳溪橋。

    無奈,陳溪橋也隻得學着了塵的樣子打起坐來。

     夜已經很深了,涼風和月光從四處留縫的茅屋外面漏了進來。

     了塵終于站了起來,他的動作緩慢而虛弱,像是一片被風一吹就會倒下的枯草一樣。

    陳溪橋實在看不出這個一點武功都不會的老和尚,為什麼能讓眼高于頂的謝三為他折腰。

     了塵終于磨磨蹭蹭地走出了禅房,陳溪橋連忙跟了上去。

     茅屋小廟的後面,竟還有一片爛漫的山花。

    月光下,了塵拿着一個水壺給每一朵花澆着水。

    每澆一支,他便将鼻子湊近花朵,自我陶醉地嗅着,好像花香裡藏着什麼靈丹妙藥一樣。

     陳溪橋狐疑地看着了塵的舉動,有些猶豫地學着他的樣子,将鼻子湊近了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花朵,山花确實很清香,卻也不見得有什麼奇特之處,與陳府花園的那些花花草草比起來,隻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品種罷了。

    陳溪橋實在弄不明白,了塵和尚為什麼要這樣故弄玄虛,“大師……”“萬物皆佛法,站是佛法,坐是佛法,行也是佛法,隻在于你是否願意去領悟。

    ”沒等陳溪橋發問完畢,了塵卻已經自己開了口,輕描淡寫的,好像并不是在跟陳溪橋說話,而隻是在跟眼前的空氣、月光和鮮花說話。

     “我不明白。

    ”陳溪橋低下了頭,沉聲說。

     “你現在為魔障所困,又怎會明白?”“魔障?大師在開玩笑吧?”“施主心裡的魔障是太執著。

    ”“若不執著,大師又為何要出家,要守這清規戒律。

    這麼說來,大師的心裡豈不是也有魔障。

    ”“施主說得很對。

    魔障本來人人皆有,不過該勘破時,便要勘破。

    ”“到勘得破的時候,自然就勘破了。

    ”陳溪橋微笑着道。

     “少施主果然慧根獨具。

    隻是聰明從來都是雙面刃,施主千萬不要被聰明誤了才好。

    ”了塵的壽眉在風中飄動起來,像是兩根銀色的飄帶,“好吧,施主該去休息了,明天早上我就給你講經。

    ”“謝謝。

    ”陳溪橋向了塵作揖。

     二十九、心魔 又是一個月冷風清的夜晚。

    陳溪橋在聆音寺裡已經跟了塵和尚呆了整整半個月,每天都在聽他講經誦經。

    不知不覺間,陳溪橋已經能背誦十八部經書了,那些佛門的公案現在他也都能講得頭頭是道。

     但是,陳溪橋的進步越快,了塵和尚卻好像越不高興。

     “如果帶着心魔去誦經,佛法反而會變成最毒的毒藥。

    ”這是了塵每天都要跟他反複強調的事情。

    陳溪橋卻很不以為然。

     所謂佛法不過是一種智力遊戲而已,陳溪橋覺得現在即使沒有了塵在一邊指點,自己也已經完全能夠駕馭這種遊戲了。

    在這一意義上,寺廟和江湖其實并無區别,而所謂的得道高僧和江湖上所謂的大俠一樣,不過是一些善于做局的高手罷了。

     陳溪橋很清楚,自己學佛法的目的也不過是為了做一個局,一個讓超度居士入甕的局,而這個局後,還有一個最終的局,那就是殺了謝三。

     陳溪橋一邊想着這些事情,一邊在屋子裡的禅床上獨自打坐。

     這時,謝三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進了客房。

     “學佛學得怎樣了?”謝三看着陳溪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