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獨走單騎疊生險阻 夜投小徑巧遇師尊
關燈
小
中
大
稱姓石名柱,留下未逃,隻為想看鬧熱,并無他意。
田項把臉一沉,冷冷說道:“我看你準是那賊婦的同夥,既已當場被擒,還有什麼話說?”說完将手一揮,不再容他分說,便由校衛們押着帶回軍營去了。
再說玉嬌龍縱馬如飛,一口氣奔馳了三十餘裡,并未見有校衛追來,方始放松缰繩,嘴邊浮起一絲冷笑。
她想了想剛才所發生的事情,以及田項那些話語,心裡又是驚異又是羞憤,使她更加感到了路途的險惡,不禁暗暗警告自己,還須處處小心才是。
玉嬌龍一路行來,不過兩日便已到了山西大同。
當時,雖然日已西斜,可她不願留宿鬧市,便催馬徑出南門,直向雁門關方向馳去。
一路上,她又想起了李香姑所談“一虎雙猴鬧大同”的情景,心想數月前羅小虎斬鎖奪失就是往這條道路逃走的。
而今在一鞭殘照裡,但見前面起伏的崗巒,盡是一片黃土,既無可以障眼的樹林,又無可以隐蔽的幽谷。
一眼望去,隻是茫茫蒼蒼,風坐滾滾,使人徒增一種孤凄之感。
玉嬌龍看了眼前的地形和景色、不禁也納悶起來,真不知羅小虎當時是怎樣才逃脫百騎精兵追緝的。
她又趕馳了一段路程,轉過一座山崗,前面突然出現了一條溪流和一叢叢的樹林,山崗旁有一個聚居着二十來戶人家的村落。
這時,太陽早已落山,暮色在叢林的掩映下,越發顯得蒼茫起來。
玉嬌龍勒馬四望,正想找個村店投宿,可看那村落卻都是些種莊稼的人家,井無酒旗擱展,也無客店招牌,她隻好策馬沿着溪邊行去,打算找個可以避露的地方,下馬歇息就是了。
她走了一段,感到道路越來越窄,溪邊的山勢也越來越惟,她猛然明白過來,自己是走岔道了。
她正進退兩難間,忽見後面有個矮矮的人影提着個燈籠緩緩走來,人影漸漸走近,燈籠上的字迹亦清楚地映照。
出來。
玉嬌龍仔細一看,乃是“李廣廟”三字。
再一打量那人,卻原是個十二三歲的道童。
玉嬌龍忙催馬上前,迎着那道童問道:“請問小師父,這附近可有客店?” 道童舉起燈籠往玉嬌龍臉上照了一照,露出十分驚奇的神色,說道:“這兒哪來客店?不知女施主要去何處,為何走到這條路上來了?” 玉嬌龍:“這條路通向何處?” 道童:“隻通到後崖李廣廟,前面便無路了。
” 玉嬌龍:“李廣廟離此還有多遠?廟裡還住有何人?” 道童:“此去不過三裡,廟裡就隻住有我和師父二人。
” 玉嬌龍正猶豫間,道童又說道:“天色已晚,女施主不妨就到廟裡去暫宿一夜,我那師父也是個與人方便,廣結善緣的人。
” 玉嬌龍無奈,隻好點頭稱謝,翻身下馬,牽着馬跟随在道童後面,沿着陡峭的崖壁小道走去。
翻過山垭,月亮已從東山升起。
玉嬌龍借着月光凝目望去,眼前出現了一己片神奇的景色;崖下是一叢叢茂密的樹林,樹林中聳立着幾座光秃秃的土崗,土崗與土崗間形成一道道的壁溝。
溝雖不深,卻互相環繞,縱橫交錯,在密密樹叢的蔽覆下,顯得十分幽靜神秘。
樹林那邊又是一座山崗,崗上隐隐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寺廟。
道童指着那寺廟說:“那就是李廣廟了。
” 玉嬌龍随着道童走下崖去,穿進壁溝,隻見東南西北到處都是溝口,轉了幾轉,竟使她迷了方向,有如進了當年諸葛亮擺的八陣圖一般,辨不清是從何處而入,又該從何處而出了。
玉嬌龍感到十分驚奇,不禁脫口說道:“這溝裡好迷人,要不是小師父帶路,我準會迷路的。
” 道童開心地笑了:“别說女施主,這溝裡還曾迷亂過多少勇兵勇将呢。
” 玉嬌龍不覺一怔,忙問道:“小師父,你且講來聽聽。
” 道童打開了話匣,說道:“聽人說,當年楊五郎在金沙灘被金兵殺散,他單人獨騎逃走,金将金兵在後面緊追,他逃呀逃呀,逃到這裡來了,李廣廟裡的一位道長認出他來,把他帶進這溝裡躲藏起來。
那些金兵金将在這溝裡搜了他三天三夜,不但沒能捉到他,反被他殺了許多人馬。
等剩下那些金兵金将都走後,他才走出溝來,到五台山出家去了。
” 玉嬌龍笑了笑,似信非信地說道:“這是傳說,我看未必真有此事。
” 道童不服氣地說道:“那些老年施主都這般說,你還不信?” 玉嬌龍:“史書上并無這樣的記載。
再說,這小小幾道壁溝哪能迷惑衆多的兵将!” 道童急了,說道,“你别小看這小小壁溝,凡月前我就親眼看見一隊官軍被迷在裡面竄來竄去,結果什麼也沒搜着。
” 玉嬌龍暗吃一驚,不覺停下步來,問道:“一隊官軍?!到這溝裡來搜什麼?” 道童隻默默地走着,不吭聲了。
玉嬌龍向四面溝口看了看,笑道:“這樣偏僻的地方,哪來宮軍!” 道童賭氣道:“誰騙你,我是親眼看見的。
” 玉嬌龍:“真是官軍來搜,那是捉拿什麼人來的?” 道童遲疑片刻,才低聲道:“聽說有三個人在大同殺了人躲迸這溝裡來了。
” 玉嬌龍:“什麼時候?。
道童:”今年四月底。
“玉嬌龍心裡已經明白,知道定是羅小虎和艾彌爾、烏都奈三人無疑了。
她還想再打聽一下有關他三人的下落和情況,道童卻不願再談這事,忙把話岔開了。
二人登上了崗崖小道,一座古老的寺廟便出現在眼前。
廟門隻虛掩着,道童推開廟門,把玉嬌龍讓進廟去,替她将馬拴在旁廊,又才将她引進殿側的一間屋裡。
道童點燃燈,指着桌旁一張凳說:“女施主先歇息一會,我去禀明師父,給你弄點吃的來。
” 不一會,道童端來一碗粥、一盤馍頭和一碟鹽蒜。
玉嬌龍已感腹中饑餓,因此,食物雖然粗粝,她還是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她邊吃邊對道童說道:“小師父,我那坐馬已跑了一天,勞你多喂它一些飼料,明天我自當加倍酬謝于你。
” 道童轉身出房去了。
玉嬌龍吃過飲食,正在打量着房裡的一切,忽見房門口映滿月光的地上,出現了一個颀長的人影,正向房裡伸長過去。
玉嬌龍知道是廟裡的老道來了,忙站起身來凝神注視着房門。
緊接着,一位面容清癯、飄拂着三绺疏須的老道跨進房裡來了。
那老道一見玉嬌龍便猛然停住了,睜大着一雙驚奇的眼睛,颌下胡須也不禁微微顫動起來。
他一動不動地呆了片刻,才舉起手來戰戰兢兢地指着玉嬌龍道:“你……你……你是嬌龍?玉嬌龍面對老道,慢慢地跪了下去,輕輕地叫了聲:”師父!“接着便低下頭去,傷心地啜泣起來。
田項把臉一沉,冷冷說道:“我看你準是那賊婦的同夥,既已當場被擒,還有什麼話說?”說完将手一揮,不再容他分說,便由校衛們押着帶回軍營去了。
再說玉嬌龍縱馬如飛,一口氣奔馳了三十餘裡,并未見有校衛追來,方始放松缰繩,嘴邊浮起一絲冷笑。
她想了想剛才所發生的事情,以及田項那些話語,心裡又是驚異又是羞憤,使她更加感到了路途的險惡,不禁暗暗警告自己,還須處處小心才是。
玉嬌龍一路行來,不過兩日便已到了山西大同。
當時,雖然日已西斜,可她不願留宿鬧市,便催馬徑出南門,直向雁門關方向馳去。
一路上,她又想起了李香姑所談“一虎雙猴鬧大同”的情景,心想數月前羅小虎斬鎖奪失就是往這條道路逃走的。
而今在一鞭殘照裡,但見前面起伏的崗巒,盡是一片黃土,既無可以障眼的樹林,又無可以隐蔽的幽谷。
一眼望去,隻是茫茫蒼蒼,風坐滾滾,使人徒增一種孤凄之感。
玉嬌龍看了眼前的地形和景色、不禁也納悶起來,真不知羅小虎當時是怎樣才逃脫百騎精兵追緝的。
她又趕馳了一段路程,轉過一座山崗,前面突然出現了一條溪流和一叢叢的樹林,山崗旁有一個聚居着二十來戶人家的村落。
這時,太陽早已落山,暮色在叢林的掩映下,越發顯得蒼茫起來。
玉嬌龍勒馬四望,正想找個村店投宿,可看那村落卻都是些種莊稼的人家,井無酒旗擱展,也無客店招牌,她隻好策馬沿着溪邊行去,打算找個可以避露的地方,下馬歇息就是了。
她走了一段,感到道路越來越窄,溪邊的山勢也越來越惟,她猛然明白過來,自己是走岔道了。
她正進退兩難間,忽見後面有個矮矮的人影提着個燈籠緩緩走來,人影漸漸走近,燈籠上的字迹亦清楚地映照。
出來。
玉嬌龍仔細一看,乃是“李廣廟”三字。
再一打量那人,卻原是個十二三歲的道童。
玉嬌龍忙催馬上前,迎着那道童問道:“請問小師父,這附近可有客店?” 道童舉起燈籠往玉嬌龍臉上照了一照,露出十分驚奇的神色,說道:“這兒哪來客店?不知女施主要去何處,為何走到這條路上來了?” 玉嬌龍:“這條路通向何處?” 道童:“隻通到後崖李廣廟,前面便無路了。
” 玉嬌龍:“李廣廟離此還有多遠?廟裡還住有何人?” 道童:“此去不過三裡,廟裡就隻住有我和師父二人。
” 玉嬌龍正猶豫間,道童又說道:“天色已晚,女施主不妨就到廟裡去暫宿一夜,我那師父也是個與人方便,廣結善緣的人。
” 玉嬌龍無奈,隻好點頭稱謝,翻身下馬,牽着馬跟随在道童後面,沿着陡峭的崖壁小道走去。
翻過山垭,月亮已從東山升起。
玉嬌龍借着月光凝目望去,眼前出現了一己片神奇的景色;崖下是一叢叢茂密的樹林,樹林中聳立着幾座光秃秃的土崗,土崗與土崗間形成一道道的壁溝。
溝雖不深,卻互相環繞,縱橫交錯,在密密樹叢的蔽覆下,顯得十分幽靜神秘。
樹林那邊又是一座山崗,崗上隐隐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寺廟。
道童指着那寺廟說:“那就是李廣廟了。
” 玉嬌龍随着道童走下崖去,穿進壁溝,隻見東南西北到處都是溝口,轉了幾轉,竟使她迷了方向,有如進了當年諸葛亮擺的八陣圖一般,辨不清是從何處而入,又該從何處而出了。
玉嬌龍感到十分驚奇,不禁脫口說道:“這溝裡好迷人,要不是小師父帶路,我準會迷路的。
” 道童開心地笑了:“别說女施主,這溝裡還曾迷亂過多少勇兵勇将呢。
” 玉嬌龍不覺一怔,忙問道:“小師父,你且講來聽聽。
” 道童打開了話匣,說道:“聽人說,當年楊五郎在金沙灘被金兵殺散,他單人獨騎逃走,金将金兵在後面緊追,他逃呀逃呀,逃到這裡來了,李廣廟裡的一位道長認出他來,把他帶進這溝裡躲藏起來。
那些金兵金将在這溝裡搜了他三天三夜,不但沒能捉到他,反被他殺了許多人馬。
等剩下那些金兵金将都走後,他才走出溝來,到五台山出家去了。
” 玉嬌龍笑了笑,似信非信地說道:“這是傳說,我看未必真有此事。
” 道童不服氣地說道:“那些老年施主都這般說,你還不信?” 玉嬌龍:“史書上并無這樣的記載。
再說,這小小幾道壁溝哪能迷惑衆多的兵将!” 道童急了,說道,“你别小看這小小壁溝,凡月前我就親眼看見一隊官軍被迷在裡面竄來竄去,結果什麼也沒搜着。
” 玉嬌龍暗吃一驚,不覺停下步來,問道:“一隊官軍?!到這溝裡來搜什麼?” 道童隻默默地走着,不吭聲了。
玉嬌龍向四面溝口看了看,笑道:“這樣偏僻的地方,哪來宮軍!” 道童賭氣道:“誰騙你,我是親眼看見的。
” 玉嬌龍:“真是官軍來搜,那是捉拿什麼人來的?” 道童遲疑片刻,才低聲道:“聽說有三個人在大同殺了人躲迸這溝裡來了。
” 玉嬌龍:“什麼時候?。
道童:”今年四月底。
“玉嬌龍心裡已經明白,知道定是羅小虎和艾彌爾、烏都奈三人無疑了。
她還想再打聽一下有關他三人的下落和情況,道童卻不願再談這事,忙把話岔開了。
二人登上了崗崖小道,一座古老的寺廟便出現在眼前。
廟門隻虛掩着,道童推開廟門,把玉嬌龍讓進廟去,替她将馬拴在旁廊,又才将她引進殿側的一間屋裡。
道童點燃燈,指着桌旁一張凳說:“女施主先歇息一會,我去禀明師父,給你弄點吃的來。
” 不一會,道童端來一碗粥、一盤馍頭和一碟鹽蒜。
玉嬌龍已感腹中饑餓,因此,食物雖然粗粝,她還是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她邊吃邊對道童說道:“小師父,我那坐馬已跑了一天,勞你多喂它一些飼料,明天我自當加倍酬謝于你。
” 道童轉身出房去了。
玉嬌龍吃過飲食,正在打量着房裡的一切,忽見房門口映滿月光的地上,出現了一個颀長的人影,正向房裡伸長過去。
玉嬌龍知道是廟裡的老道來了,忙站起身來凝神注視着房門。
緊接着,一位面容清癯、飄拂着三绺疏須的老道跨進房裡來了。
那老道一見玉嬌龍便猛然停住了,睜大着一雙驚奇的眼睛,颌下胡須也不禁微微顫動起來。
他一動不動地呆了片刻,才舉起手來戰戰兢兢地指着玉嬌龍道:“你……你……你是嬌龍?玉嬌龍面對老道,慢慢地跪了下去,輕輕地叫了聲:”師父!“接着便低下頭去,傷心地啜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