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衆口铄金人言可畏 孤身仗義箭發無虛
關燈
小
中
大
從書上看來确是有的,世上想也應是有的,各朝皇帝又為何不予以旌表?又為何不為之修墓建坊?玉嬌龍真感到迷惑費解了。
那幾位過客見日已高懸,又各自離店趕路去了。
玉嬌龍也付了食費,起身出店,她牽馬撫鞍,不覺又茫然起來。
這時,她耳邊仍不斷地響起“李慕白”,“九華山”的話音,她突然閃起一個念頭:“到九華山找李慕白去!”這念頭很快就在她身上變成了決心;這決心又使她心情突然感到一陣無比的輕松和振奮。
一瞬間,她好似已從積郁、幽怨、惶恐、怅惆等種種煩惱中解脫出來,又還複了舊時的玉嬌龍:是那樣的睥睨一切,是那樣的尊嚴自信。
她将以無羁無絆之身,憑恃着自己高奧的技藝和利劍,闖山東,渡長江,曆江南,到九華山找李慕白去。
玉嬌龍主意已定,便抖擻精神,一躍上馬,轉辔向東直奔宛平,然後轉南向山東濟南方向馳去。
一路上,玉嬌龍時而男扮,時而女妝。
每到通都鬧市,或直穿而過,或繞道而行;若遇風景獨好之處,便停馬盤桓,興盡而去。
一切動止都可随心所欲,任意而行,她從未感到過這般的自在和自豪。
沿途秀麗雄偉的山川,兩旁蔥郁迷人的景色,使她應接不暇,她早把一切愁緒憂思都暫時抛到腦後去了。
玉嬌龍一路揚鞭摧馬,不過半月便已進入山東境内,看看前面不遠已是泰安。
她久聞泰山巍峨奇拔、氣勢雄渾,古往今來,曾吸引了無數文人宦客前去登臨仰賞,遊覽吟題,她也想此機會,上去一覽勝迹。
于是,她便在離泰安城不遠的一個小鎮上停下馬來。
那小鎮雖隻二三百戶人家,但由于是通往泰山的必經之道,卻也馬來轎去,百業興旺,九流彙集,十分鬧熱。
玉嬌龍尋了一處較為雅潔的上等客店,将大黑馬交給客家,要了一間上房,準備暫宿一夜,明日便上山去。
她叫店家打來一盆熱水,洗過臉,拂去身上灰塵,見天色尚早,正想踱出客店,到街上去走走看看。
她剛跨出房門,瞥見店堂左廂廊下,有一盲目老漢,坐在地上;一位年約十四五歲、身背花鼓的姑娘,手裡拿着一角煎餅,正來到老漢身旁。
她見那姑娘穿着一件藍底印花粗布短衫,下穿一條棗紅布褲,清秀的臉上帶着愁容,黑圓的眼裡噙着淚水。
玉嬌龍也不知何故,她一看到這位姑娘,便猛然想起香姑,姑娘的容态神情,一舉一動,恰似她三年前在烏蘇帥府門前看到香姑時一般模樣。
觸景生清,玉嬌龍竟突然懷念起曾與她同甘苦共患難的香姑來了。
她不禁停下步來,遠遠地凝望着那姑娘的一舉一動。
隻見她蹲下身去,将一角煎餅捧到那盲目老漢面前,說道:“爹爹,快吃,這餅。
” 盲目老漢伸出一雙枯瘦的手:邊接過餅去,邊問道:“哪兒來的餅?” 姑娘:“一位趕車大伯給的。
” 盲目老漢:“就這一角?” 姑娘:“不,我手裡還有一角。
” 玉嬌龍心裡不覺一動,因她明明看見那姑娘手裡的确沒有餅了。
盲目老漢狼吞虎咽般地吃了幾口後,突然停了下來,問道。
“你怎沒吃?” 姑娘:“我口幹,等一會再吃。
” 盲目老漢伸出左手往姑娘手裡摸去,姑娘慌忙避開。
老漢顫聲說道:“香姑,你在騙你爹,你沒有餅!” 玉嬌龍不覺微微一震:“呵,她也叫香姑!” 姑娘:“爹,你吃吧,我不餓。
” 盲目老漢用他那隻顫巍巍的手,把姑娘的手拉着,又把剩下的半角餅強放在她手裡,說道:“哪能不餓,快把這半角餅吃下去吧。
” 姑娘拿着餅,呆呆地望着她爹,眼裡滾下了兩顆大大的眼淚。
玉嬌龍心裡感到一陣酸,忙走到他父女面前,對那姑娘道:“你也叫香姑?” 姑娘擡起臉來,見問話的是位俊秀的少年,又趕忙低下頭去,隻不吭聲。
玉嬌尤又向着盲目老漢問道:“老大爺,你女兒也叫香姑?” 盲目老漢:“她名叫李桂香,香姑這小名是我和她娘叫的。
” 玉嬌龍仍脫口親切地叫了聲“香姑”,問道,“你是哪裡人?因何落到這般境地?” 姑娘低着頭,怯生生地應道:“鳳陽人,因家鄉決了河堤,把村裡的莊稼全淹了,無奈,才和爹爹逃荒來到這裡。
” 玉嬌龍:“看你身背花鼓,為何不到街上唱唱花鼓,也可讨些錢來度日,省得這般饑苦。
” 姑娘:“往日去到街頭唱些花鼓,靠着一些好心人施舍,原可過活。
不想兩天前我和爹爹正在街口開唱,忽然闖來兩個漢子,說白額虎魏爺正在西街他家中請客,要我去到他家唱唱,陪他那些客人飲酒。
我抵死不去,那兩個漢子當場将我戲辱一番,臨走還說:”你如不去魏爺家裡陪酒謝罪,就休想在此賣唱,也休想出得鎮去!‘從那以後,就很少人來聽唱,更沒人敢舍錢了。
“玉嬌龍聽了不禁又問道:”你父女何不另走他鄉?“ 盲目老漢長歎一聲:“這是通街大鎮,那白額虎還有所顧忌,我父女困在這兒,尚可多相依幾天;一旦離鎮,就必将落入虎口去了。
” 玉嬌龍聽老漢左一個“虎”,右一個“虎”,不禁忽然道:“那姓魏的究竟是個什麼樣人物,也配稱個虎号,竟敢這般淩暴!” 姑娘吓白了臉,隻張着一雙驚惶的眼睛,乞佑般地望着玉嬌龍。
玉嬌龍看着她那可憐的神情,不禁又想起了烏蘇帥府門前的香姑,對她更覺恻隐起來。
她從身邊取出小錠白銀,遞給姑娘,又親切地對她說道:“香姑,别怕,有我。
你和你爹先去吃些東西,就在這客店住下,等我上山回來,就親自送你父女離開這裡。
” 姑娘接過銀子,又聽她這樣一說,忙雙膝跪地,竟感動得嗚咽起來。
玉嬌龍忙伸手将她扶起,眼前不禁又浮出香姑當年情景。
她又安慰了她父女幾句,便踱出店外去了。
玉嬌龍剛剛跨出店門,瞥見一位身軀略顯肥胖、背背一頂遮陽草帽的中年漢子正在門前翻身下馬,看樣子也是到店裡來投宿的。
玉嬌龍剛一瞥見那微胖的身影和他背上那頂草帽,心裡不覺一怔:“好熟悉的身影,在哪裡曾見過他來?”她趕忙閃到一旁,背過身軀,回眸側目望去,見那漢子身穿褐色排扣短褂,腰紮黑色絲帶,下穿藍色布褲,綁腿芒鞋,滿身風塵仆仆,似從遠道而來。
他牽馬走至客店門口,一雙鳳眼閃爍環顧,略顯疑慮神情。
玉嬌龍猛然想起來了:此人正是去年在潴龍河邊與李慕白同行的爬山蛇史進。
就在這一瞬間,史進那雙閃爍四顧的目光正向玉嬌龍掃來,剛一碰觸,玉嬌龍迅即回過臉來,徑向街上走去。
玉嬌龍在街上信步閑遊,鳳陽姑娘的境遇和爬山蛇史進的出現,總是使她萦繞于懷,也無心去細看街上鬧熱,便又匆匆回到客店。
她在穿過店堂去到上房時,也曾暗裡留心察看了兩廂動靜,卻未見史進身影。
她剛進入客房,店家便殷勤送茶來了。
她向店家打探了些山上的名勝和上山的道路,店家陪着笑臉,一一詳細作答。
最後,店家告退出房時,走到門邊卻又停步逡巡,似欲有語。
玉嬌龍忙叫住他,問道:“看你似有話要說,不妨說來。
” 店家這才又趨步上前,放低聲音說道:“客官,你是外鄉人,我看你也不象經常出門的樣子。
那唱花鼓姑娘的事,還是少管的好。
” 玉嬌龍:“管了又怎樣?” 店家:“那白額虎魏爺手辣心狠,不是個好惹的人物。
” 玉嬌龍有些愠惱了:“你就說魏某好了,不要虎呀虎的。
你且說說,那魏某究竟是個什
那幾位過客見日已高懸,又各自離店趕路去了。
玉嬌龍也付了食費,起身出店,她牽馬撫鞍,不覺又茫然起來。
這時,她耳邊仍不斷地響起“李慕白”,“九華山”的話音,她突然閃起一個念頭:“到九華山找李慕白去!”這念頭很快就在她身上變成了決心;這決心又使她心情突然感到一陣無比的輕松和振奮。
一瞬間,她好似已從積郁、幽怨、惶恐、怅惆等種種煩惱中解脫出來,又還複了舊時的玉嬌龍:是那樣的睥睨一切,是那樣的尊嚴自信。
她将以無羁無絆之身,憑恃着自己高奧的技藝和利劍,闖山東,渡長江,曆江南,到九華山找李慕白去。
玉嬌龍主意已定,便抖擻精神,一躍上馬,轉辔向東直奔宛平,然後轉南向山東濟南方向馳去。
一路上,玉嬌龍時而男扮,時而女妝。
每到通都鬧市,或直穿而過,或繞道而行;若遇風景獨好之處,便停馬盤桓,興盡而去。
一切動止都可随心所欲,任意而行,她從未感到過這般的自在和自豪。
沿途秀麗雄偉的山川,兩旁蔥郁迷人的景色,使她應接不暇,她早把一切愁緒憂思都暫時抛到腦後去了。
玉嬌龍一路揚鞭摧馬,不過半月便已進入山東境内,看看前面不遠已是泰安。
她久聞泰山巍峨奇拔、氣勢雄渾,古往今來,曾吸引了無數文人宦客前去登臨仰賞,遊覽吟題,她也想此機會,上去一覽勝迹。
于是,她便在離泰安城不遠的一個小鎮上停下馬來。
那小鎮雖隻二三百戶人家,但由于是通往泰山的必經之道,卻也馬來轎去,百業興旺,九流彙集,十分鬧熱。
玉嬌龍尋了一處較為雅潔的上等客店,将大黑馬交給客家,要了一間上房,準備暫宿一夜,明日便上山去。
她叫店家打來一盆熱水,洗過臉,拂去身上灰塵,見天色尚早,正想踱出客店,到街上去走走看看。
她剛跨出房門,瞥見店堂左廂廊下,有一盲目老漢,坐在地上;一位年約十四五歲、身背花鼓的姑娘,手裡拿着一角煎餅,正來到老漢身旁。
她見那姑娘穿着一件藍底印花粗布短衫,下穿一條棗紅布褲,清秀的臉上帶着愁容,黑圓的眼裡噙着淚水。
玉嬌龍也不知何故,她一看到這位姑娘,便猛然想起香姑,姑娘的容态神情,一舉一動,恰似她三年前在烏蘇帥府門前看到香姑時一般模樣。
觸景生清,玉嬌龍竟突然懷念起曾與她同甘苦共患難的香姑來了。
她不禁停下步來,遠遠地凝望着那姑娘的一舉一動。
隻見她蹲下身去,将一角煎餅捧到那盲目老漢面前,說道:“爹爹,快吃,這餅。
” 盲目老漢伸出一雙枯瘦的手:邊接過餅去,邊問道:“哪兒來的餅?” 姑娘:“一位趕車大伯給的。
” 盲目老漢:“就這一角?” 姑娘:“不,我手裡還有一角。
” 玉嬌龍心裡不覺一動,因她明明看見那姑娘手裡的确沒有餅了。
盲目老漢狼吞虎咽般地吃了幾口後,突然停了下來,問道。
“你怎沒吃?” 姑娘:“我口幹,等一會再吃。
” 盲目老漢伸出左手往姑娘手裡摸去,姑娘慌忙避開。
老漢顫聲說道:“香姑,你在騙你爹,你沒有餅!” 玉嬌龍不覺微微一震:“呵,她也叫香姑!” 姑娘:“爹,你吃吧,我不餓。
” 盲目老漢用他那隻顫巍巍的手,把姑娘的手拉着,又把剩下的半角餅強放在她手裡,說道:“哪能不餓,快把這半角餅吃下去吧。
” 姑娘拿着餅,呆呆地望着她爹,眼裡滾下了兩顆大大的眼淚。
玉嬌龍心裡感到一陣酸,忙走到他父女面前,對那姑娘道:“你也叫香姑?” 姑娘擡起臉來,見問話的是位俊秀的少年,又趕忙低下頭去,隻不吭聲。
玉嬌尤又向着盲目老漢問道:“老大爺,你女兒也叫香姑?” 盲目老漢:“她名叫李桂香,香姑這小名是我和她娘叫的。
” 玉嬌龍仍脫口親切地叫了聲“香姑”,問道,“你是哪裡人?因何落到這般境地?” 姑娘低着頭,怯生生地應道:“鳳陽人,因家鄉決了河堤,把村裡的莊稼全淹了,無奈,才和爹爹逃荒來到這裡。
” 玉嬌龍:“看你身背花鼓,為何不到街上唱唱花鼓,也可讨些錢來度日,省得這般饑苦。
” 姑娘:“往日去到街頭唱些花鼓,靠着一些好心人施舍,原可過活。
不想兩天前我和爹爹正在街口開唱,忽然闖來兩個漢子,說白額虎魏爺正在西街他家中請客,要我去到他家唱唱,陪他那些客人飲酒。
我抵死不去,那兩個漢子當場将我戲辱一番,臨走還說:”你如不去魏爺家裡陪酒謝罪,就休想在此賣唱,也休想出得鎮去!‘從那以後,就很少人來聽唱,更沒人敢舍錢了。
“玉嬌龍聽了不禁又問道:”你父女何不另走他鄉?“ 盲目老漢長歎一聲:“這是通街大鎮,那白額虎還有所顧忌,我父女困在這兒,尚可多相依幾天;一旦離鎮,就必将落入虎口去了。
” 玉嬌龍聽老漢左一個“虎”,右一個“虎”,不禁忽然道:“那姓魏的究竟是個什麼樣人物,也配稱個虎号,竟敢這般淩暴!” 姑娘吓白了臉,隻張着一雙驚惶的眼睛,乞佑般地望着玉嬌龍。
玉嬌龍看着她那可憐的神情,不禁又想起了烏蘇帥府門前的香姑,對她更覺恻隐起來。
她從身邊取出小錠白銀,遞給姑娘,又親切地對她說道:“香姑,别怕,有我。
你和你爹先去吃些東西,就在這客店住下,等我上山回來,就親自送你父女離開這裡。
” 姑娘接過銀子,又聽她這樣一說,忙雙膝跪地,竟感動得嗚咽起來。
玉嬌龍忙伸手将她扶起,眼前不禁又浮出香姑當年情景。
她又安慰了她父女幾句,便踱出店外去了。
玉嬌龍剛剛跨出店門,瞥見一位身軀略顯肥胖、背背一頂遮陽草帽的中年漢子正在門前翻身下馬,看樣子也是到店裡來投宿的。
玉嬌龍剛一瞥見那微胖的身影和他背上那頂草帽,心裡不覺一怔:“好熟悉的身影,在哪裡曾見過他來?”她趕忙閃到一旁,背過身軀,回眸側目望去,見那漢子身穿褐色排扣短褂,腰紮黑色絲帶,下穿藍色布褲,綁腿芒鞋,滿身風塵仆仆,似從遠道而來。
他牽馬走至客店門口,一雙鳳眼閃爍環顧,略顯疑慮神情。
玉嬌龍猛然想起來了:此人正是去年在潴龍河邊與李慕白同行的爬山蛇史進。
就在這一瞬間,史進那雙閃爍四顧的目光正向玉嬌龍掃來,剛一碰觸,玉嬌龍迅即回過臉來,徑向街上走去。
玉嬌龍在街上信步閑遊,鳳陽姑娘的境遇和爬山蛇史進的出現,總是使她萦繞于懷,也無心去細看街上鬧熱,便又匆匆回到客店。
她在穿過店堂去到上房時,也曾暗裡留心察看了兩廂動靜,卻未見史進身影。
她剛進入客房,店家便殷勤送茶來了。
她向店家打探了些山上的名勝和上山的道路,店家陪着笑臉,一一詳細作答。
最後,店家告退出房時,走到門邊卻又停步逡巡,似欲有語。
玉嬌龍忙叫住他,問道:“看你似有話要說,不妨說來。
” 店家這才又趨步上前,放低聲音說道:“客官,你是外鄉人,我看你也不象經常出門的樣子。
那唱花鼓姑娘的事,還是少管的好。
” 玉嬌龍:“管了又怎樣?” 店家:“那白額虎魏爺手辣心狠,不是個好惹的人物。
” 玉嬌龍有些愠惱了:“你就說魏某好了,不要虎呀虎的。
你且說說,那魏某究竟是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