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失貓尋貓橋頭除霸 問劍奪劍語裡藏箴
關燈
小
中
大
羅小虎兄妹的,不正是陶馱!想到這些,新怨舊恨在她心中一齊迸裂,忙從車中拔劍在手,怒視着陶莊主恨恨地說道:“你原來就是陶馱!你在滄州作惡不夠,今天又來逞兇,我饒不過你了。
”說完,便舉劍迎上前去。
陶馱聽她提到滄州作惡之事,不禁怔了怔,料她定然有些來曆,不敢輕心,亮開架式,留神以待。
同時給幾個莊漢遞去一個眼色,示意他們在後策應。
還不等玉嬌龍與陶馱交手,幾個莊漢便撲去惡戲香姑。
香姑又哭又罵,和他們扭成一團。
玉嬌龍趕忙回身來救香姑。
陶馱趁她剛轉身奔去,又将雪虎折騰得哀叫連聲。
一時間玉嬌龍竟被弄得有如穿梭般地來回奔跑,全身的血都湧上心來。
正在這時,橋頭對岸的土崗上來二人。
走在前面那人,年約三十四五歲,寬袍大袖,頭挽發舍,戴了一頂空頂青紗遮陽盤帽,發髻露出頂外,帽檐下露出潔瘦面容,劍眉星目,項下一绺青須。
看去不道不儒,卻生得風神飄逸,隐隐露出一種超塵撥俗之概。
後面那人年在四十以上,身軀微胖,圓面風眼,唇上須為八字,頭戴一頂麥稈精編的遮陽草帽。
他二人在土崗上停下步來,站在一株大榆樹下,不露聲色,隻靜靜地觀看着橋頭對岸發生的情景。
再說橋頭這邊河岸上,玉嬌龍被折騰得來回穿梭,急得滿頭是汗,不知救哪頭的好,香姑掙紮得頭發散亂,衣裳也被扯破,她既不呼救,也不告饒,隻拼命地又抓又咬。
突然,玉嬌龍見香姑的兩隻臂膀被兩個莊漢反扭過去,另一個莊漢正用手去撕她衣服,玉嬌龍忿極,将齒一咬,也不再顧雪虎,直向幾個莊漢撲去。
另一個站在旁邊助興的莊漢,哪裡把她放在眼裡,揮刀迎了上來。
刀劍剛一相接,玉嬌龍挑開刀,閃進身去,嗖地一劍正刺中那莊漢右臂,他一聲慘砰,便忙抛刀跳到圈外去了。
那三個莊漢這才慌了,趕忙放開香姑,一齊向玉嬌龍撲來。
玉嬌龍運用腕力,抖動劍鋒,隻見青光忽地幾閃,立即又有一個莊漢倒下地去。
剩下兩個莊漢,同時舉刀左右向玉嬌龍劈來,玉嬌龍點頭讓過,随即弓步送去一劍,右邊那個莊漢又倒下去了。
僅僅隻一刹那的功夫,四個莊漢便被她連砍帶刺傷去三人,剩下哪個莊漢見勢不對,忙向陶馱面前奔去。
玉嬌龍也不管他,提劍直向陶馱撲來。
陶馱見玉嬌龍如此厲害,心已怯了幾分,一面舞刀來迎,一面揮動鐵鍊,将雪虎當作流星,劈頭蓋腦向玉嬌龍擊來。
那個莊漢也閃到她的背後,橫砍順剁,乘隙來攻。
玉嬌龍一心顧疼雪虎;不敢用劍去迎,隻忙于閃躲。
陶馱見計已奏效,更是用力旋舞鐵鍊,步步向玉嬌龍逼來。
玉嬌龍被迫向橋上退去,漸漸退至橋心,陶馱觑着一個可乘之機,趁她已被遲到橋邊石欄處時,猛然一刀砍去,玉嬌龍忙用劍架住,這邊鐵鍊又到,玉嬌龍情急,隻得躍上石欄,不想鍊端雪虎竟一下砸到石欄上了。
隻聽一聲崩裂,雪虎便頭碎腹裂,癱墜橋上,玉嬌龍不禁一聲驚呼,手上的劍也差點掉了下來,陶馱也是一怔,他瞬即明白過來,自己手中唯一可以制勝的武器已經失去,隻能拼死一鬥了。
他迅即提起鐵鍊往河心一抛,雪虎便跟着鐵鍊墜落河心,眨眼間便沉入水底去了。
玉嬌龍看到這一情景,撕心裂肺般地呼了聲:“雪虎!”眼裡幾乎進出火來。
随即轉身端劍,騰身而起,劍與身平如一字,直向陶馱咽喉刺去。
陶馱慌忙用刀去格,玉嬌龍腳剛點地,蓦然将身一伏,箭步翻腕,嗖嗖嗖一連三劍,閃電般地向陶馱胸前刺去。
陶馱連拔帶退,總算躲過三劍。
玉嬌龍毫不讓他還手,緊跨一步,舉劍又朝他面門砍去。
陶馱仰身避劍,玉嬌龍翻身将劍向上一挑,隻聽“撲”的一聲,劍尖已桃破陶馱肚腹,随着一聲嚎叫,陶馱便垂伏在石欄上動彈不得。
玉嬌龍恨猶未解,又用腳一挑,陶馱便翻過石欄,也如雪虎一般墜入河中去了。
一直站在土崗上旁觀的那位頭戴青紗盤帽的過客,露出十分驚詫的神色,急忙走下山崗,來到玉嬌龍面前,稽首問道:“請問台端的劍法是師承何人?” 玉嬌龍尚在悲痛雪虎,心中餘恨未消,見來人問得唐突,不禁怒沖沖地答道:“這與你何幹!” 來人毫不介意地說道:“實不相瞞,這确與愚下有關,務請見告為幸。
” 玉嬌龍心裡煩躁,也不管理,各自轉身向橋下走去。
來人卻搶步上前,攔住她的去路,固執地說道:“恕我冒昧,台端若不相告,我就隻好攔路相求了。
” 玉嬌龍突然怒惱起來,怒喝道:“你怎敢這般無禮!” 來人仍毫不在意地說道:“我情急相求,實不得已。
台端不說,就休想過去。
” 玉嬌龍大怒,也不再答話,挺手一劍刺了過去。
來人輕輕一閃,一伸手便将玉嬌龍的手腕扣住。
玉嬌龍大吃一驚,急忙奮力一縮,不料那手有如被鐵鉗夾住一般,任她怎樣掙紮,總是掙脫不出。
玉嬌龍憤極,忙伸出左手向他肋間穴道點去。
不料手還未到,又被來人擒注。
隻一閃間,不知怎的,玉嬌龍手裡的劍也被來人奪去。
玉嬌龍正要拼命去奪寶劍,來人厲聲喝止住她,說道:“我相問并無他意,隻因見你劍法與我系同出一脈,而我派劍法又從未外傳,是以相問,台端何緻竟動起手來!” 玉嬌龍聽他這樣一說,不禁吃了一驚,怒氣也平了下來,這才将來人打量一眼,見他神情英爽,氣度不凡,心裡暗暗稱奇,可隻仍是氣咻咻地瞪着他,并不答話。
來人将玉嬌龍注視片刻,說道:“你不願相告,可能有難言之隐。
我已從你這身裝扮中看了出來。
‘君子不窺人之私,不道人之隐’,我也不相強于你。
隻情聽我奉告一言:觀你劍法雖然與我同門,但也并非得于真傳實授,多半是‘按圖索骥’而來,隻能升堂,終難入室,切勿恃以橫行,尤當慎開殺戒。
勉之,勉之!” 來人正說至此,那位胖子也上橋來了。
他催促來人道:“李大哥,時已不早,趕路要緊。
” 玉嬌龍聽胖子叫他“李大哥”,不覺一怔,問道:“二位何人?胖子指着那人道:”這位乃是李慕白,我乃爬山蛇史進。
“玉嬌龍不禁大吃一驚,對李慕白說道:”你原來就是李慕白!“ 李慕白點點頭,将劍遞還給她,又語重心長地說道:“陶馱作惡多端,死是罪有應得,但你手也未免太狠,戒之,慎之!”說完略一稽首,便和史進步下橋頭,揚長而去。
玉嬌龍獨自呆呆地站在橋上,望着他二人漸漸遠去的背影,恍如一夢。
”說完,便舉劍迎上前去。
陶馱聽她提到滄州作惡之事,不禁怔了怔,料她定然有些來曆,不敢輕心,亮開架式,留神以待。
同時給幾個莊漢遞去一個眼色,示意他們在後策應。
還不等玉嬌龍與陶馱交手,幾個莊漢便撲去惡戲香姑。
香姑又哭又罵,和他們扭成一團。
玉嬌龍趕忙回身來救香姑。
陶馱趁她剛轉身奔去,又将雪虎折騰得哀叫連聲。
一時間玉嬌龍竟被弄得有如穿梭般地來回奔跑,全身的血都湧上心來。
正在這時,橋頭對岸的土崗上來二人。
走在前面那人,年約三十四五歲,寬袍大袖,頭挽發舍,戴了一頂空頂青紗遮陽盤帽,發髻露出頂外,帽檐下露出潔瘦面容,劍眉星目,項下一绺青須。
看去不道不儒,卻生得風神飄逸,隐隐露出一種超塵撥俗之概。
後面那人年在四十以上,身軀微胖,圓面風眼,唇上須為八字,頭戴一頂麥稈精編的遮陽草帽。
他二人在土崗上停下步來,站在一株大榆樹下,不露聲色,隻靜靜地觀看着橋頭對岸發生的情景。
再說橋頭這邊河岸上,玉嬌龍被折騰得來回穿梭,急得滿頭是汗,不知救哪頭的好,香姑掙紮得頭發散亂,衣裳也被扯破,她既不呼救,也不告饒,隻拼命地又抓又咬。
突然,玉嬌龍見香姑的兩隻臂膀被兩個莊漢反扭過去,另一個莊漢正用手去撕她衣服,玉嬌龍忿極,将齒一咬,也不再顧雪虎,直向幾個莊漢撲去。
另一個站在旁邊助興的莊漢,哪裡把她放在眼裡,揮刀迎了上來。
刀劍剛一相接,玉嬌龍挑開刀,閃進身去,嗖地一劍正刺中那莊漢右臂,他一聲慘砰,便忙抛刀跳到圈外去了。
那三個莊漢這才慌了,趕忙放開香姑,一齊向玉嬌龍撲來。
玉嬌龍運用腕力,抖動劍鋒,隻見青光忽地幾閃,立即又有一個莊漢倒下地去。
剩下兩個莊漢,同時舉刀左右向玉嬌龍劈來,玉嬌龍點頭讓過,随即弓步送去一劍,右邊那個莊漢又倒下去了。
僅僅隻一刹那的功夫,四個莊漢便被她連砍帶刺傷去三人,剩下哪個莊漢見勢不對,忙向陶馱面前奔去。
玉嬌龍也不管他,提劍直向陶馱撲來。
陶馱見玉嬌龍如此厲害,心已怯了幾分,一面舞刀來迎,一面揮動鐵鍊,将雪虎當作流星,劈頭蓋腦向玉嬌龍擊來。
那個莊漢也閃到她的背後,橫砍順剁,乘隙來攻。
玉嬌龍一心顧疼雪虎;不敢用劍去迎,隻忙于閃躲。
陶馱見計已奏效,更是用力旋舞鐵鍊,步步向玉嬌龍逼來。
玉嬌龍被迫向橋上退去,漸漸退至橋心,陶馱觑着一個可乘之機,趁她已被遲到橋邊石欄處時,猛然一刀砍去,玉嬌龍忙用劍架住,這邊鐵鍊又到,玉嬌龍情急,隻得躍上石欄,不想鍊端雪虎竟一下砸到石欄上了。
隻聽一聲崩裂,雪虎便頭碎腹裂,癱墜橋上,玉嬌龍不禁一聲驚呼,手上的劍也差點掉了下來,陶馱也是一怔,他瞬即明白過來,自己手中唯一可以制勝的武器已經失去,隻能拼死一鬥了。
他迅即提起鐵鍊往河心一抛,雪虎便跟着鐵鍊墜落河心,眨眼間便沉入水底去了。
玉嬌龍看到這一情景,撕心裂肺般地呼了聲:“雪虎!”眼裡幾乎進出火來。
随即轉身端劍,騰身而起,劍與身平如一字,直向陶馱咽喉刺去。
陶馱慌忙用刀去格,玉嬌龍腳剛點地,蓦然将身一伏,箭步翻腕,嗖嗖嗖一連三劍,閃電般地向陶馱胸前刺去。
陶馱連拔帶退,總算躲過三劍。
玉嬌龍毫不讓他還手,緊跨一步,舉劍又朝他面門砍去。
陶馱仰身避劍,玉嬌龍翻身将劍向上一挑,隻聽“撲”的一聲,劍尖已桃破陶馱肚腹,随着一聲嚎叫,陶馱便垂伏在石欄上動彈不得。
玉嬌龍恨猶未解,又用腳一挑,陶馱便翻過石欄,也如雪虎一般墜入河中去了。
一直站在土崗上旁觀的那位頭戴青紗盤帽的過客,露出十分驚詫的神色,急忙走下山崗,來到玉嬌龍面前,稽首問道:“請問台端的劍法是師承何人?” 玉嬌龍尚在悲痛雪虎,心中餘恨未消,見來人問得唐突,不禁怒沖沖地答道:“這與你何幹!” 來人毫不介意地說道:“實不相瞞,這确與愚下有關,務請見告為幸。
” 玉嬌龍心裡煩躁,也不管理,各自轉身向橋下走去。
來人卻搶步上前,攔住她的去路,固執地說道:“恕我冒昧,台端若不相告,我就隻好攔路相求了。
” 玉嬌龍突然怒惱起來,怒喝道:“你怎敢這般無禮!” 來人仍毫不在意地說道:“我情急相求,實不得已。
台端不說,就休想過去。
” 玉嬌龍大怒,也不再答話,挺手一劍刺了過去。
來人輕輕一閃,一伸手便将玉嬌龍的手腕扣住。
玉嬌龍大吃一驚,急忙奮力一縮,不料那手有如被鐵鉗夾住一般,任她怎樣掙紮,總是掙脫不出。
玉嬌龍憤極,忙伸出左手向他肋間穴道點去。
不料手還未到,又被來人擒注。
隻一閃間,不知怎的,玉嬌龍手裡的劍也被來人奪去。
玉嬌龍正要拼命去奪寶劍,來人厲聲喝止住她,說道:“我相問并無他意,隻因見你劍法與我系同出一脈,而我派劍法又從未外傳,是以相問,台端何緻竟動起手來!” 玉嬌龍聽他這樣一說,不禁吃了一驚,怒氣也平了下來,這才将來人打量一眼,見他神情英爽,氣度不凡,心裡暗暗稱奇,可隻仍是氣咻咻地瞪着他,并不答話。
來人将玉嬌龍注視片刻,說道:“你不願相告,可能有難言之隐。
我已從你這身裝扮中看了出來。
‘君子不窺人之私,不道人之隐’,我也不相強于你。
隻情聽我奉告一言:觀你劍法雖然與我同門,但也并非得于真傳實授,多半是‘按圖索骥’而來,隻能升堂,終難入室,切勿恃以橫行,尤當慎開殺戒。
勉之,勉之!” 來人正說至此,那位胖子也上橋來了。
他催促來人道:“李大哥,時已不早,趕路要緊。
” 玉嬌龍聽胖子叫他“李大哥”,不覺一怔,問道:“二位何人?胖子指着那人道:”這位乃是李慕白,我乃爬山蛇史進。
“玉嬌龍不禁大吃一驚,對李慕白說道:”你原來就是李慕白!“ 李慕白點點頭,将劍遞還給她,又語重心長地說道:“陶馱作惡多端,死是罪有應得,但你手也未免太狠,戒之,慎之!”說完略一稽首,便和史進步下橋頭,揚長而去。
玉嬌龍獨自呆呆地站在橋上,望着他二人漸漸遠去的背影,恍如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