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天涯灑淚鹹欽俠女 公堂喋血共壯奇男

關燈
意。

     王妃約束衆女眷離開跑道,讓大家站到道旁一條岔路上去。

     然後,她走到那馬的身旁,從馬倌手中接過缰繩,踏上銀蹬,翻身上馬,并不揮鞭,隻将雙腿一夾,缰繩一收,那馬便長嘶一聲,奮起四蹄,直向東端飛馳而去。

    馬蹄濺起道上積雪,有如噴出一道白煙。

    到了東端盡頭,繞了個半圓,又在對面跑道上向西端飛奔過去。

    王妃身着绛色衣裙,頭包綠色綢帕,端坐馬上,并不彎腰,身子和馬背緊緊粘在一起。

    赤馬绛裳,在滿園白雪中,有如一道流星穿擊而去。

    衆女眷中,不斷發出一陣陣驚歎之聲,一個個站在那裡看得呆了。

     玉嬌龍攙扶着玉母站在衆女眷的最前面。

    香姑側着身子站在玉嬌龍身邊。

    玉嬌龍目不轉睛地注視着王妃在馬上身段舉止;香姑則不時回過頭來察看衆官眷們的神清;玉母則每到心悸處便輕輕念了聲“阿彌陀佛”。

     玉嬌龍對王妃的騎術也暗暗贊服。

     那馬繞園一圈,轉過西端又迅猛地向這邊馳來。

    隻見它鬃毛飛飄,四蹄騰起,勢欲淩空而來。

    當那馬跑到離小路岔口前面約三四丈之地,忽地從道旁的古柏上墜下幾團雪來,正好落在馬頭前面,那馬受驚,猛的将頭一偏,竟離開了跑道,直向小路上猛沖過來。

    眼看已經沖到玉母前面,閃躲已來不及,王妃慌極,拼出全力将缰繩猛往懷中一勒,那馬頓時前蹄騰空,整匹馬身都直立起來。

    玉母已因受驚閃跌在地,正好倒在馬腹下面,隻要馬蹄落地,縱不殒命也将踏成重傷。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玉嬌龍挺身迎上,趁馬的前身從空中落下來時,猛地閃到旁邊,順勢向馬的前胸腿上擊了一掌,那馬頭失去重心,整個前身便從空中被擊橫過去。

    然後她又飛快地轉過身來去扶玉母。

    這一解危救險舉動,不過幾眨眼功夫,衆女眷已被驚得有如瓦解一般,誰也沒有看清。

     當玉嬌龍和香姑扶起玉母時,王妃已下馬來到玉夫人跟前,她蒼白了臉,深感歉疚他說:“驚壞夫人了,這都是我的罪過。

    ” 玉夫人由于過份受驚,一時答不上話。

    玉嬌龍隻用手理理鬓發,神色自若他說:“王妃不必介意,家母歇歇就會好的。

    ” 王妃張大眼睛望着玉嬌龍,她心裡真感到驚奇極了。

    适才她在馬上處于極端慌亂之中,但對這一瞬間所發生的一切卻看得清清楚楚。

    玉嬌龍臨危不怯奮身上前,這是出于孝心所使,雖亦難能可貴,畢竟屬于人情;乘機擊馬,解救親危,則純屬機智,身手之迅敏,用力之猛巧,則決非一般女子所能為。

    這些本來就已經使王妃驚歎不已的了,她更沒有料到,在剛受一場大驚之後,玉嬌龍仍如沒事一般,竟是那般平靜,那般自若,王妃心裡湧起一團雲,她真正感到難解了。

     這時,衆女眷也圍了前來,不住問長問短,王妃與玉嬌龍攙扶着玉母回到後堂,命仆送來一碗參湯,親自守着玉夫人喝下後,王妃當着玉夫人誇歎玉嬌龍說:“嬌龍适才扭為,真稱得上是大智大勇了。

    ” 玉嬌龍謙遜地一笑說:“一時情急,哪裡還容得他顧,得免于難,還是托王妃之福,哪裡稱得上大智大勇。

    ” 王妃撫着玉嬌龍的肩膀沉思片刻,便從自己的手腕上退下翡翠玉镯一隻,親自給玉嬌龍戴上,說:“這玉镯本為一對,乃我父王心愛之物,一隻賜給了我妹妹,這隻賜給了我,十五年來我一直戴在手上,贈給你留個憶念!” 玉嬌龍謝過王妃,又回身問玉母道:“母親還心悸否?” 玉母充滿疼愛他說:“心裡已平靜多了。

    适才也真難為了你,這也足見你一片孝心。

     要是傷着你哪裡,如何得了!“玉嬌龍說:”‘臨難毋苟免’不正是母親曾經教導過來的。

    兇已化吉,母親就不必再挂在心了。

    “ 玉母點點頭,欣慰地笑了。

     玉嬌龍趁王妃高興,轉了轉念頭,若不經意地對王妃說:“聽說王爺府上有兩寶,剛才王妃騎的那匹馬大概就是其一吧!還有一寶又是什麼呢?” 王妃說:“除了那匹赤龍駒,還有一柄寶劍,是老王爺傳下來的。

    ” 玉嬌龍說:“王爺準是經常佩在身邊的。

    ” 王妃說:“不,那劍一直桂在書房裡。

    王爺不喜佩劍。

    ” 玉嬌龍不再談寶劍的事了,正要把話題轉開,王妃卻興緻勃勃他說:“走,我帶你到書房去看看那柄劍,書房離此不遠,就在西廂。

    ” 玉嬌龍猶豫了下,膽怯地說:“多謝王妃殊寵,隻是我不識劍,我也害怕摸兵刃。

    ” 王妃笑了笑,說:“那就不看也罷。

    ” 大家又閑叙一陣,已過未時,玉夫人便起身告辭了。

     王妃攜着玉嬌龍的手,親自送了出來。

    在回廊上,王妃輕聲問主嬌龍道:“你哪來那麼大的氣力,竟能一下将我的赤龍駒推開?”玉嬌龍說:“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我當時也是糊裡糊塗的。

    ” 出了府門,玉嬌龍最後給王妃行禮告辭時,她也輕輕地對王妃說了句:“赤龍駒易驚眼,王妃今後要多在意。

    ”說完,她對王妃笑笑,便扶着玉母上車走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京城早已殘雪化盡,玉府花園内已見古柏轉翠,柳發新枝,一日,玉夫人的哥哥兵部侍郎黃天賜來玉府告訴玉夫人說,玉帥請調回京之事,已蒙皇上恩準。

     聖诏已于月前馳送西疆,大約再過三五個月,玉帥便可回京了。

    聞此喜訊,玉府一家當然高興萬分,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