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天長地久 第十六章 三顧頻煩
關燈
小
中
大
燦委曲求全,或者用些雷霆手段壓制這個隐患,可是一旦爆發出來,就是驚天慘變。
隻不過南楚君臣若不是太愚蠢的話,維持幾年平衡局面應該還沒有問題。
不過,琮兒,你問這些事做什麼,莫非也想和陸燦較量一番,看看誰才是我門下第一人?” 霍琮臉上露出尴尬的神色道:“弟子怎會有此意,是嘉郡王托我試探先生的口風,想知道先生是否已經有了平楚之策,或許是奉了齊王殿下的命令吧。
” 我冷冷一笑,道:“多管閑事,李麟既然是郡王之尊,費些心思也就罷了,你不過一個白衣,何必這麼多事,你隻要讀好你的書就行了,對了,明日你将兵部送來的軍報整理之後交回去,就說江某乃是閑散之人,對于這些軍報不感興趣。
以後若再有這樣的文書送來,就說我正在養病,無暇理會身外之事,不許你再擅自接下這些軍報。
” 霍琮心中嘀咕,你方才不是聽得很認真麼,還振振有詞地分析局勢,如今怎麼又改口了,口中卻連忙道:“都是弟子擅自作主,請先生恕罪。
”說罷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看着霍琮的背影,我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麼,哼,什麼齊王的意思,嘉郡王多半是奉了太子之命,太子多半是奉了皇上之命,不過是想試探一下我的心意。
看來這次攻楚的慘敗,讓大雍君臣頭腦清醒了許多,自然想到了我當日的上書,看來皇上已經明白非是我眷戀故國,而是他們輕敵了。
如今局勢變化至此,這些人定是都想聽聽我的判斷。
可是我江哲豈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人物,既然他們曾經懷疑過我,我便索性不介入雍楚之戰,這本就是我的希望,反正他們君臣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将,步步為營,這種情況下,有個二、三十年的努力,攻下南楚應該沒有問題吧?畢竟南楚内部還是隐憂重重的,陸燦若是沒有進取之心,我料他四五年之内就會遭遇劇變,南楚現在的國主趙隴,應該還有幾年就要加冠了,到時候理應親政,那可是尚維鈞奪回軍權的最好的機會啊。
不過陸燦這些日子的手段帶着陰狠,不似他的風格,一個人行事的作風是很難改變的,多半是韋膺的謀劃,這兩人合作如魚得水,對于南征十分不利。
罷了,我怎麼又在盤算平楚之事,不是想好了置身事外的麼? 側過臉看着小順子還在冥思苦想,我偷偷笑了,日前得到一本國手的棋譜,上面有幾個玲珑棋局,特意擺了一個,總算是把他難住了,也讓我扳回一些面子,想起從前被他殺得冷汗直流的慘狀,我得意地望向小順子,希望看到他認敗服輸的場面。
豈料正在我得意洋洋的時候,小順子眉頭突然舒展,放下了一粒白色的水晶棋子,頓時盤面局勢扭轉,原本陷入困境的白棋奇兵突出,反敗為勝,和黑棋對峙起來。
我歎了一口氣,知道又沒有難住小順子,随手從玉枕之下取出那本棋譜,扔給他之後,有些賭氣地推開棋盤,仰面躺在軟榻之上,身下是溫暖柔軟的被褥,空氣中帶着淡淡的芬芳香氣,我有了一絲倦意。
為了不想長樂替皇上說話,所以這些日子我準備留宿寒園了。
小順子微微一笑,将棋譜打開翻了一遍,收到懷中,然後一邊收拾棋子,一邊道:“公子,你和皇上鬥氣好麼?畢竟他是君,公子是臣。
” 良久,江哲始終不語,就在小順子收拾好棋子,以為江哲不會回答的時候,江哲淡淡道:“遇事要防微杜漸,這次皇上可以對我不信任,那麼将來呢?我不能留下隐患。
而且我若是表現的大度寬容,憑着皇上的才智,怎會看不出我已經對他生出疑慮,隻有我憑着本性和他為難,他才會相信我并沒有因此事改變對他的觀感。
” 小順子默然,他沒有繼續問下去,例如江哲心中是否對皇帝真的生出不滿?是否江哲真的依舊留戀南楚,所以才不願獻策平楚?一旦江哲作出決定,不論是多麼不合情理,他都不會反對。
将棋坪收好之後,他往香爐中加了一些安息香,然後拿了毯子蓋在已經昏昏入睡的江哲身上。
做完這一切,他便坐在一旁的蒲團上打坐調息,對于他來說,睡眠已經是一件不很重要的事情了。
過了片刻,他突然輕輕皺眉,看了一眼仍在沉睡的江哲,他轉身推開房門,走了出去,一眼便看見一行人正向這裡走來,其中一人披了大氅,遮住了面容,可是隐約露出的明黃色袍服以及他身邊的侍衛仍然令小順子一眼便認出他的身份。
那些人走到近前,那遮住面容的中年人道:“随雲可已入睡了麼?” 小順子低首斂眉地道:“公子已經入睡了,近日公子很難入眠,所以點了一支安息香,隻怕公子明晨之前是不會醒過來的,而且公子近日身體不适,恐怕不能接駕。
” 那人微微苦笑,擡起頭,兜帽滑落,露出年華已去,卻依然氣度雍容的面容,事先令兵部送來文書,又通過霍琮試探,原本就是為了表示他的緻歉之意,可是如今看來江哲并不領情,這個人,還是當年的性子,至今沒有改變,想到此處,李贽更是為自己前些日子對江哲的疑心覺得歉疚。
看看擋在自己面前的李順,雖然姿态是那樣的謙卑,可是李贽卻知道,那種順服隻是外表的僞裝罷了,他相信自己若是要強行進入,邪影李順可不會顧忌自己的身份,一旦事情到了那種地步,可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無奈之下,李贽隻得轉身離去,盤算着這次如何說服江哲,應該不會比當初說服他投效自己更困難吧? 接下來在大雍君臣忙着為戰敗善後的時候,一向深居簡出的楚郡侯成為大雍朝臣矚目的對象。
一個流言在雍都百官中悄悄流傳,皇上幾次親臨長樂公主府,居然被江哲拒于寒園之外,除了當初見識過江哲剛烈一面的石彧等人之外,其餘的朝臣是不敢相信這件事情的,事實上,這也不過是捕風捉影的臆測罷了。
這種丢臉的事情,皇上不會說,他身邊的侍衛内侍不敢說,就是長樂公主府裡上上下下,倒有大半是皇上皇後精心安排的,所以這件事情原本無人外傳。
可是再隐秘的事情也是有迹可尋的,皇上幾次三番造訪長樂公主府邸,卻總是敗興而回,種種蛛絲馬迹通過宮人口耳相傳,真相就被勾畫出來。
又被有心人傳播出去,街談巷議中都有涉及。
隻是這件事情,就是最剛直的谏官也是緘口不言,不說楚郡侯暗中的勢力有多大,隻憑皇上對其的信寵,也知道此人若是不能一擊緻其于死地,最好不要得罪。
而且這件事情若是無人知道,皇上還可留些顔面,若是流傳出去,隻怕反而會讓皇上惱羞成怒,到時候挑起事端的官員可就麻煩了。
這個流言尚未平息,又過了一些日子,又有新的流言傳開,有人說楚郡侯江哲之所以不肯出謀劃策,不肯見駕,是因為留戀故國,而且現在南楚赫赫有名的大将軍就是他的親傳弟子,江哲與南楚陸氏至今藕斷絲連,多有往來。
這個流言說得有根有據,
隻不過南楚君臣若不是太愚蠢的話,維持幾年平衡局面應該還沒有問題。
不過,琮兒,你問這些事做什麼,莫非也想和陸燦較量一番,看看誰才是我門下第一人?” 霍琮臉上露出尴尬的神色道:“弟子怎會有此意,是嘉郡王托我試探先生的口風,想知道先生是否已經有了平楚之策,或許是奉了齊王殿下的命令吧。
” 我冷冷一笑,道:“多管閑事,李麟既然是郡王之尊,費些心思也就罷了,你不過一個白衣,何必這麼多事,你隻要讀好你的書就行了,對了,明日你将兵部送來的軍報整理之後交回去,就說江某乃是閑散之人,對于這些軍報不感興趣。
以後若再有這樣的文書送來,就說我正在養病,無暇理會身外之事,不許你再擅自接下這些軍報。
” 霍琮心中嘀咕,你方才不是聽得很認真麼,還振振有詞地分析局勢,如今怎麼又改口了,口中卻連忙道:“都是弟子擅自作主,請先生恕罪。
”說罷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看着霍琮的背影,我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麼,哼,什麼齊王的意思,嘉郡王多半是奉了太子之命,太子多半是奉了皇上之命,不過是想試探一下我的心意。
看來這次攻楚的慘敗,讓大雍君臣頭腦清醒了許多,自然想到了我當日的上書,看來皇上已經明白非是我眷戀故國,而是他們輕敵了。
如今局勢變化至此,這些人定是都想聽聽我的判斷。
可是我江哲豈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人物,既然他們曾經懷疑過我,我便索性不介入雍楚之戰,這本就是我的希望,反正他們君臣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将,步步為營,這種情況下,有個二、三十年的努力,攻下南楚應該沒有問題吧?畢竟南楚内部還是隐憂重重的,陸燦若是沒有進取之心,我料他四五年之内就會遭遇劇變,南楚現在的國主趙隴,應該還有幾年就要加冠了,到時候理應親政,那可是尚維鈞奪回軍權的最好的機會啊。
不過陸燦這些日子的手段帶着陰狠,不似他的風格,一個人行事的作風是很難改變的,多半是韋膺的謀劃,這兩人合作如魚得水,對于南征十分不利。
罷了,我怎麼又在盤算平楚之事,不是想好了置身事外的麼? 側過臉看着小順子還在冥思苦想,我偷偷笑了,日前得到一本國手的棋譜,上面有幾個玲珑棋局,特意擺了一個,總算是把他難住了,也讓我扳回一些面子,想起從前被他殺得冷汗直流的慘狀,我得意地望向小順子,希望看到他認敗服輸的場面。
豈料正在我得意洋洋的時候,小順子眉頭突然舒展,放下了一粒白色的水晶棋子,頓時盤面局勢扭轉,原本陷入困境的白棋奇兵突出,反敗為勝,和黑棋對峙起來。
我歎了一口氣,知道又沒有難住小順子,随手從玉枕之下取出那本棋譜,扔給他之後,有些賭氣地推開棋盤,仰面躺在軟榻之上,身下是溫暖柔軟的被褥,空氣中帶着淡淡的芬芳香氣,我有了一絲倦意。
為了不想長樂替皇上說話,所以這些日子我準備留宿寒園了。
小順子微微一笑,将棋譜打開翻了一遍,收到懷中,然後一邊收拾棋子,一邊道:“公子,你和皇上鬥氣好麼?畢竟他是君,公子是臣。
” 良久,江哲始終不語,就在小順子收拾好棋子,以為江哲不會回答的時候,江哲淡淡道:“遇事要防微杜漸,這次皇上可以對我不信任,那麼将來呢?我不能留下隐患。
而且我若是表現的大度寬容,憑着皇上的才智,怎會看不出我已經對他生出疑慮,隻有我憑着本性和他為難,他才會相信我并沒有因此事改變對他的觀感。
” 小順子默然,他沒有繼續問下去,例如江哲心中是否對皇帝真的生出不滿?是否江哲真的依舊留戀南楚,所以才不願獻策平楚?一旦江哲作出決定,不論是多麼不合情理,他都不會反對。
将棋坪收好之後,他往香爐中加了一些安息香,然後拿了毯子蓋在已經昏昏入睡的江哲身上。
做完這一切,他便坐在一旁的蒲團上打坐調息,對于他來說,睡眠已經是一件不很重要的事情了。
過了片刻,他突然輕輕皺眉,看了一眼仍在沉睡的江哲,他轉身推開房門,走了出去,一眼便看見一行人正向這裡走來,其中一人披了大氅,遮住了面容,可是隐約露出的明黃色袍服以及他身邊的侍衛仍然令小順子一眼便認出他的身份。
那些人走到近前,那遮住面容的中年人道:“随雲可已入睡了麼?” 小順子低首斂眉地道:“公子已經入睡了,近日公子很難入眠,所以點了一支安息香,隻怕公子明晨之前是不會醒過來的,而且公子近日身體不适,恐怕不能接駕。
” 那人微微苦笑,擡起頭,兜帽滑落,露出年華已去,卻依然氣度雍容的面容,事先令兵部送來文書,又通過霍琮試探,原本就是為了表示他的緻歉之意,可是如今看來江哲并不領情,這個人,還是當年的性子,至今沒有改變,想到此處,李贽更是為自己前些日子對江哲的疑心覺得歉疚。
看看擋在自己面前的李順,雖然姿态是那樣的謙卑,可是李贽卻知道,那種順服隻是外表的僞裝罷了,他相信自己若是要強行進入,邪影李順可不會顧忌自己的身份,一旦事情到了那種地步,可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無奈之下,李贽隻得轉身離去,盤算着這次如何說服江哲,應該不會比當初說服他投效自己更困難吧? 接下來在大雍君臣忙着為戰敗善後的時候,一向深居簡出的楚郡侯成為大雍朝臣矚目的對象。
一個流言在雍都百官中悄悄流傳,皇上幾次親臨長樂公主府,居然被江哲拒于寒園之外,除了當初見識過江哲剛烈一面的石彧等人之外,其餘的朝臣是不敢相信這件事情的,事實上,這也不過是捕風捉影的臆測罷了。
這種丢臉的事情,皇上不會說,他身邊的侍衛内侍不敢說,就是長樂公主府裡上上下下,倒有大半是皇上皇後精心安排的,所以這件事情原本無人外傳。
可是再隐秘的事情也是有迹可尋的,皇上幾次三番造訪長樂公主府邸,卻總是敗興而回,種種蛛絲馬迹通過宮人口耳相傳,真相就被勾畫出來。
又被有心人傳播出去,街談巷議中都有涉及。
隻是這件事情,就是最剛直的谏官也是緘口不言,不說楚郡侯暗中的勢力有多大,隻憑皇上對其的信寵,也知道此人若是不能一擊緻其于死地,最好不要得罪。
而且這件事情若是無人知道,皇上還可留些顔面,若是流傳出去,隻怕反而會讓皇上惱羞成怒,到時候挑起事端的官員可就麻煩了。
這個流言尚未平息,又過了一些日子,又有新的流言傳開,有人說楚郡侯江哲之所以不肯出謀劃策,不肯見駕,是因為留戀故國,而且現在南楚赫赫有名的大将軍就是他的親傳弟子,江哲與南楚陸氏至今藕斷絲連,多有往來。
這個流言說得有根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