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越玄,似乎酒勁上頭了,隻好瞥一眼雲迪,作難地說:要按爸這樣的标準,我可是太不夠格了。
要讓我做到這些,還不如打死我呢,說得那個點兒,這純粹是一種精神折磨人格虐待嘛!所以說,文無定法,水無常态,關鍵是要把握住自己,用所長而去所短,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可是《易經》上的話,我最近閑着無事老翻《易經》,越看越覺得裡面講得深刻,簡直過去未來的事全講到了。
就比方說你吧,前兩年在韓愛國當政的時候跌了一下,這也就是“窮”了。
所以,你當時就“變”了一下,我不争不鬥,幹脆走出機關,到基層去扶貧辦實事,這一變就很好,既不介入韓、單二虎之争,又樹了自己的形象,這不就“通”了?所以,現在你還是要“變”,要盡可能地适應,隻有适應時代、适應土地、适應古城的特殊情況,才能通才能久啊!一席話,說得趙廣陵不住地點頭,眼前這位老嶽父便也越來越高大,甚至讓他肅然起敬了。
真不愧是老秀才,說起來頭頭是道,簡直讓他應接不暇,隻感到一頭霧水一陣暈眩。
他雖然是研究生,是碩士,學曆再高也純粹枉然,社會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學校,人生才是一部讀不完的大書。
(什麼MBA理論,什麼市場營銷學、人際交往學、社會心理學等等,在學校念了那麼多大厚書,到現在才感到一本也用不上,真正的道理全是“悟”出來的,而不是書上學的。
過去他有一點很不明白,許多著名的企業家都念書甚少,文化不高,有的甚至有過種種劣迹,對此他頗不以為然,總認為都是靠着改革開放之初的特殊機遇,鑽了政策尤其是雙軌制的特殊空子,隻能說是一種特例。
如今看來,也許這些人确有許多過人之處,就像老嶽父這樣摸爬滾打一輩子的,盡管隻是中師畢業,誰敢說他對官場的研究、為官的學問不比我這個研究生要強得多?這樣亂亂地想着,第一次對老嶽父産生了發自内心的敬重:那爸你具體說說,今後我該注意些什麼呢? 首先,你要摸清楚單龍泉這個人。
這個人好大喜功,做什麼事都喜歡造氣勢、大呼隆,循規蹈矩,按部就班不行,亦步亦趨也不行。
作為秘書長,你一定要緊跟他的步伐,不要在乎下面人說什麼。
第二,這個人剛愎自用,根本聽不進别人的意見,凡事隻能順着他,由着他的性子去折騰,千萬不要提什麼意見。
什麼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那都是哄外人哄傻子的。
而且要記住一點,單龍泉這個人有時也喜歡做做樣子,征求征求你的意見,做出個聞過則喜、作風民主的姿态來,千萬記住,那純粹是一種假象,玩玩可以,當不得真的。
如果你在這時候提了什麼意見,拂了他的意,不定什麼時候就非整你一下不可。
按照他的性子,越是人們不同意,他越是要一條路走到底,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何況你我?想當年他對你有看法、有意見,不就是因為你經常拂他的意改他的文章嗎?雲迪喂完奶,哄孩子到裡屋睡下,然後輕手輕腳出來,低低地對他們爺兒倆說:不要再瞎嚷嚷了,小心吵醒孩子。
你們到底吃不吃啦,不吃我讓小芸收拾碗筷了。
小芸自然是小保姆的名兒了。
一句話,說得兩個都不吱聲,默默地吃了起來。
不一會兒,飯吃完了,小芸麻利地收拾了碟碟盤盤,又沏上酽酽一壺茶,雲躍進才呷口茶,壓低聲音說: 下一步,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人際關系上,既要千方百計讨單龍泉的歡心,又要巧妙地溝通與其他成員的關系。
現在單龍泉還兼着市長,一切都好說些,一旦将來再派來個新市長,一定要注意與新市長拉好關系,這才能保證立于不敗之地……然後瞅個機會,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找個實權位子幹幹,千萬不要像魏剛那樣……說到這兒,他似乎有點神經質地四下看看,好像旁邊還有人似的,聲音也放得更低了:你知道魏剛是怎麼掉下來的嗎?一聽這話,雲迪立刻不屑地說:這誰不知道,不就是收了幾萬塊錢,後來又上交了? 這你們就不明白啰……雲躍進顯出一臉神秘樣:當時古城區的書記位置空了一年多,為什麼一直安排不出去?韓愛國要給他女婿魏剛,單龍泉死活不同意;單龍泉要安排齊秦當區長,韓愛國也不同意。
夾在這兩大巨人之間,老爸平白無故受了一年多窩囊氣。
等到單龍泉上了台,我就想,要想自己安全着陸、全身而退,特别是要把廣陵扶上來,就必須讨好單龍泉,除掉他這個眼中釘。
所以,那一場戲,實際是老爸的總導演,隻不過沒有一個看得出來……即使像齊秦這樣的人,也根本不摸頭腦。
因為那實在是兩全齊美的法子,如果不出事,我讨好了魏剛這位新書記,也好;一旦出了事,又肯定弄不到我頭上,肯定會有人為我罩着的,更好。
這不,除了魏剛跌了一跤,其他人不是都毫發無損、皆大歡喜嗎?
要讓我做到這些,還不如打死我呢,說得那個點兒,這純粹是一種精神折磨人格虐待嘛!所以說,文無定法,水無常态,關鍵是要把握住自己,用所長而去所短,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可是《易經》上的話,我最近閑着無事老翻《易經》,越看越覺得裡面講得深刻,簡直過去未來的事全講到了。
就比方說你吧,前兩年在韓愛國當政的時候跌了一下,這也就是“窮”了。
所以,你當時就“變”了一下,我不争不鬥,幹脆走出機關,到基層去扶貧辦實事,這一變就很好,既不介入韓、單二虎之争,又樹了自己的形象,這不就“通”了?所以,現在你還是要“變”,要盡可能地适應,隻有适應時代、适應土地、适應古城的特殊情況,才能通才能久啊!一席話,說得趙廣陵不住地點頭,眼前這位老嶽父便也越來越高大,甚至讓他肅然起敬了。
真不愧是老秀才,說起來頭頭是道,簡直讓他應接不暇,隻感到一頭霧水一陣暈眩。
他雖然是研究生,是碩士,學曆再高也純粹枉然,社會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學校,人生才是一部讀不完的大書。
(什麼MBA理論,什麼市場營銷學、人際交往學、社會心理學等等,在學校念了那麼多大厚書,到現在才感到一本也用不上,真正的道理全是“悟”出來的,而不是書上學的。
過去他有一點很不明白,許多著名的企業家都念書甚少,文化不高,有的甚至有過種種劣迹,對此他頗不以為然,總認為都是靠着改革開放之初的特殊機遇,鑽了政策尤其是雙軌制的特殊空子,隻能說是一種特例。
如今看來,也許這些人确有許多過人之處,就像老嶽父這樣摸爬滾打一輩子的,盡管隻是中師畢業,誰敢說他對官場的研究、為官的學問不比我這個研究生要強得多?這樣亂亂地想着,第一次對老嶽父産生了發自内心的敬重:那爸你具體說說,今後我該注意些什麼呢? 首先,你要摸清楚單龍泉這個人。
這個人好大喜功,做什麼事都喜歡造氣勢、大呼隆,循規蹈矩,按部就班不行,亦步亦趨也不行。
作為秘書長,你一定要緊跟他的步伐,不要在乎下面人說什麼。
第二,這個人剛愎自用,根本聽不進别人的意見,凡事隻能順着他,由着他的性子去折騰,千萬不要提什麼意見。
什麼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那都是哄外人哄傻子的。
而且要記住一點,單龍泉這個人有時也喜歡做做樣子,征求征求你的意見,做出個聞過則喜、作風民主的姿态來,千萬記住,那純粹是一種假象,玩玩可以,當不得真的。
如果你在這時候提了什麼意見,拂了他的意,不定什麼時候就非整你一下不可。
按照他的性子,越是人們不同意,他越是要一條路走到底,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何況你我?想當年他對你有看法、有意見,不就是因為你經常拂他的意改他的文章嗎?雲迪喂完奶,哄孩子到裡屋睡下,然後輕手輕腳出來,低低地對他們爺兒倆說:不要再瞎嚷嚷了,小心吵醒孩子。
你們到底吃不吃啦,不吃我讓小芸收拾碗筷了。
小芸自然是小保姆的名兒了。
一句話,說得兩個都不吱聲,默默地吃了起來。
不一會兒,飯吃完了,小芸麻利地收拾了碟碟盤盤,又沏上酽酽一壺茶,雲躍進才呷口茶,壓低聲音說: 下一步,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人際關系上,既要千方百計讨單龍泉的歡心,又要巧妙地溝通與其他成員的關系。
現在單龍泉還兼着市長,一切都好說些,一旦将來再派來個新市長,一定要注意與新市長拉好關系,這才能保證立于不敗之地……然後瞅個機會,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找個實權位子幹幹,千萬不要像魏剛那樣……說到這兒,他似乎有點神經質地四下看看,好像旁邊還有人似的,聲音也放得更低了:你知道魏剛是怎麼掉下來的嗎?一聽這話,雲迪立刻不屑地說:這誰不知道,不就是收了幾萬塊錢,後來又上交了? 這你們就不明白啰……雲躍進顯出一臉神秘樣:當時古城區的書記位置空了一年多,為什麼一直安排不出去?韓愛國要給他女婿魏剛,單龍泉死活不同意;單龍泉要安排齊秦當區長,韓愛國也不同意。
夾在這兩大巨人之間,老爸平白無故受了一年多窩囊氣。
等到單龍泉上了台,我就想,要想自己安全着陸、全身而退,特别是要把廣陵扶上來,就必須讨好單龍泉,除掉他這個眼中釘。
所以,那一場戲,實際是老爸的總導演,隻不過沒有一個看得出來……即使像齊秦這樣的人,也根本不摸頭腦。
因為那實在是兩全齊美的法子,如果不出事,我讨好了魏剛這位新書記,也好;一旦出了事,又肯定弄不到我頭上,肯定會有人為我罩着的,更好。
這不,除了魏剛跌了一跤,其他人不是都毫發無損、皆大歡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