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第十一節

關燈
梁思申最近不僅私事亂,工作上也遇到調動中的問題。

    她以前不想回中國工作,現在忽然覺得回國将面臨無限可能,比之在美國的按部就班不知刺激多少,因此開始積極申請去中國的團隊。

    可是,先期成立的北京代表處主要從設立在香港的亞太總部抽調人手,按說,這也是正當合理的人事安排,梁思申無話可說,隻有心中郁悶。

    更兼她這回随大老闆訪華,工作出色,有目共睹,回來就被調升到重要位置,令她都不好意思要求去中國工作,否則挺對不起提拔她的大佬的美意。

    這不,心裡稍磨蹭幾下就失去了北京代表處的機會。

     可是她真不想再失去上海的機會,她私下已經做了一些努力,包括與亞太總部人員的私下溝通,可是成效不很顯著。

    再加被楊巡的事兒一攪,心裡更添煩悶。

    她打了幾個電話,就約到一個男性中學同學去酒吧說話。

     同學家境優裕,但也是自己出來工作。

    同學能傾聽,可也幫不上什麼忙,但是同學說,在規則不完善的地方,可能私刑比尋求法律幫助更有效。

    梁思申聽了申辯,中國不是個蠻荒之地,雖然政治體系與美國不是同一個。

    等同學被她說服,她自己卻沮喪地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秩序還是停留在她幾年前形容的亞馬遜雨林環境,規則不是沒有,可規則流于表面,競争卻是無序而殘酷。

     同學對中國的了解很少,與大部分美國人差不多,而且還充滿偏見,梁思申感覺雞同鴨講,但好歹同學提供兩隻耐心傾聽的耳朵,讓說了一晚上話的梁思申情緒緩和不少。

     回到家裡看到有傳真,拿起一看,是來自宋運輝的,頓時心裡生出障礙,不想坐下來細辨那被越洋傳輸模糊了字迹,怕又是有關楊巡的事。

    這事,她處理不了,又放手不下,已成她心中最大的敗筆,她恨不得躲開不去想,最好宋運輝也别提醒她想起這些事,提起來她就覺得自己很失敗。

    這會兒看着擱桌上的宋運輝的傳真,她就跟傳真燙手似的,這兒想出事情做做,那兒想出事情做做,磨磨蹭蹭的就是繞開那傳真不看。

     可心裡又想,萬一不是有關楊巡的事呢?如果無關楊巡,那麼宋運輝發傳真來一定是要緊事,她又怕不看誤事。

    拖拖拉拉地,她一直等跳上床,才最後下定決心,硬着頭皮辨認。

    但才沒看幾行,她專注起來,甚至跳出被子搬來厚重的字典。

     “……合資事宜至此告一段落。

    考慮到下階段你将赴國内工作,綜合你過去的性格和現階段處理問題時候的一些表現,我有必要事先給你打一預防針。

    ” “最近我從我女兒身上看到你的過去,都是從小相對于其他小朋友的見多識廣,家境優裕,與同學相處時候就不甚斤斤計較甚至經常收斂自己的鋒芒,有意謙讓。

    因為老師都避讓你,同學都以老師馬首是瞻,自然不敢相欺,即使小有冒犯,可你底子深厚,你輸得起,你盡可以表現大方。

    我現在也正培養我女兒性格大方,處事謙讓,與人為善,這是我對待朋友應有的态度。

    但是你家學淵源,謙讓并不意味你沒脾氣,你性格就像家貓,平日可親可近,但若受到攻擊,你會第一時間亮出爪子做出有效反擊。

    ” “但是從你最近處理幾件事情的方式來看,我感覺你處事欠缺一個度。

    這個度,會讓你處在一個非善意環境下,如何适時宣示自己實力,令對方心有忌憚,而不必最終亮出爪子,造成重大傷害。

    換句話說,預防重于攻擊。

    ” “我不知道你們在美國的工作環境如何,我相信你的性格應該适應你那邊的環境,你現在的工作挺有成就。

    但從你對合資商場事情的處理來看,你的那個度,不适合中國國情。

    ” “我今天看着楊巡醒轉後離開,回來一直想這個問題,你們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合作之始,楊巡都不敢相信這等好事會落到他頭上,他初時對你是仰望,謹小慎微地伺候着你的眼色,對你不敢有絲毫得罪。

    但是最後為什麼會演變到今天這一地步,他何以敢如此膽大包天?你想過沒有,原因之一是你把握的度出問題了。

    ” “你缺少與大股東身份相襯的當仁不讓态度。

    你口口聲聲‘以資為本’,可你行動上卻缺乏對這四個字的實際支持。

    你以不适合中國國情的以對待真朋友的态度對待商業夥伴,你一次次的公平合理和謙讓,令有些不知好歹的人以為你單純可欺,在你依然抱持着謙謙之心的時候,楊巡的氣焰卻因此受到鼓勵,一次次地膨脹了。

    如果把你換作是市一機的蕭然,楊巡還敢有小賬嗎?從他被新股東的加入驚擾得吐血這事可以看出他的尺度。

    同樣是大股東,楊巡的态度何以前後有如此大的差異?如果你将來中國工作,我建議你有必要檢讨自己,你的善意是不是被人誤作軟弱了。

    ” “我贊賞你最後看到問題時候當機立斷的處理态度。

    但是如果你事前步步警示,不給楊巡任何幻想,讓楊巡從來不敢欺瞞着你做事,讓這種事情永遠不會發生,是不是比當機立斷的處理更好?包括你以前與你外公打官司,你的謙和與大度,在一個非善意的環境下未必行得通,而你卻已經習慣,不願意很沒風度地時常亮出爪子給大夥兒瞧瞧,警示周圍人你不是好惹的,人家自然會以為你軟弱可欺,剝奪你的權利。

    當然,這也與你當時年幼有關。

    ” “現在你已經獨立處世,在合資商場這件事上面,你或許依然可以說,你輸得起,你底氣足,但你能保證下一次你依然輸得起嗎?” “如果你以後有更多機會在國内工作,我對你有小小建議:态度上當仁不讓,行動上步步為營,内心裡才是與人為善。

    不得不說,你從學校到學校,經曆的社會環境還比較單純,對于社會認識不足。

    人心未必都是險惡,但人心可以被鼓勵至得寸進尺,膽大妄為。

    與商業夥伴的交往,必須認清并把握自己的有利形勢,克制對方的心理膨脹,才是長久相處之道。

    這不是仗勢欺壓。

    ” “晚了,我先寫這些,如果你看了覺得我的分析不恰當,請對這份傳真一笑了之。

    如果你不認可我的建議,我倒是建議你來函争辯,我想看到你的态度……” 梁思申看完,倚在床上對着傳真發呆。

    心中好多感想,想宋運輝對她的了解,想宋運輝對她的關切,想自己果然在對待楊巡一事上多有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