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第八節
關燈
小
中
大
兒的市長。
我們新車間進口設備開工剪彩,您當時也在場,還跟我握過手。
” 省長揚眉一笑:“對,有這回事,當時你也在場?” “是的,我指揮開工,省長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我那時候嘴唇老大燎泡,看見的人都笑。
” 省長“噢”地一聲,笑道:“記得記得,我們當時可沒笑你嘴上燎泡,都驚訝你年紀輕輕竟然能擔此重任。
那麼大一個工程,當年你們水書記可真敢放給你指揮。
真是個人才,不錯,不錯。
” 省長說着,又伸過手與宋運輝緊緊握了一下,很是重視。
老徐見此笑道:“他們現在的東海廠準備上二期,規模比當年金州的新車間要大,技術也更先進,不過對于已經身經百戰的小宋來說,這些都已經是小意思了吧。
當時他們部裡就是看中小宋這個長處把他調到東海的。
小宋,我們這一代的都很羨慕你們新一輩的,正好趕上好時候,有那麼多大事可以做。
” 宋運輝笑道:“可我當時還被水書記罵不知足,水書記說我每天躍躍欲試地慫恿他改這個造那個。
” “哦,老水現在可好?好多天沒見他。
”另一個省廳領導關切詢問。
“前幾天水書記剛去了趟我那兒,身體比前幾年還好。
我正好需要制定東海二期的詳細工作計劃,請水書記過去發揮餘熱,幫我們查漏補缺。
水書記的行政經驗,真是一寶。
可我在金州時候還沒那麼深的體會,總看着我姐夫的小雷家村飛速發展,嫌我們金州發展不足。
水書記前幾天還提起,說那時看到我們這一批小年輕那麼亢奮,他不知多頭疼。
” 衆人聽了都笑。
省長笑道:“改革初期确實存在農村快于城市的現實,農村搞承包好幾年後才有工廠承包。
我還記得當時全省還學習過一次小雷家村的經驗,老徐,是你上報的吧?” “是啊,那時候我還是縣委書記,小雷家帶頭人雷東寶的沖勁很讓我感動。
他們是真正從一窮二白過來,這方面小宋比我更清楚。
小宋,你給兩位前輩領導說說。
” 宋運輝明白,這是老徐給他的機會,于是根據年代,一一清楚回憶過來。
不回避錯誤,不誇大優點,因此聽上去客觀公正。
楊巡的事他暫時不提了,相信隻要雷東寶的事情得到正确處理,楊巡也跟着沒事。
兩位領導聽得很專心,不時提出原則性的問題。
好在宋運輝一向了解政策,對于小雷家發展路上與政策的沖突,或者對政策的超前,他并不回避,但他更多是解釋那些沖突和超前産生的内在推力,包括市場的要求,和人心的思變,他不願表現出一廂情願的樣子,隻是給予他們客觀,再客觀的現實。
他相信,眼前兩個都是沉浮官場多年的老手,什麼樣的人沒見過,想蒙他們,他還不是那塊料。
省長聽到小雷家集資辦雷霆公司的反複思考,不由對老徐道:“雷東寶這個人有時候太自說自話。
” 老徐道:“性格決定。
當年他要不是自說自話,不會潑膽領先周邊鄉村一步,帶領小雷家走出貧困。
可現在也是因為自說自話,對于原則性的公私問題認識不清。
估計走到現在,他心裡存在混淆,他就是小雷家的公,小雷家的公事就是他的私事。
” 省廳領導點頭道:“對,有因有果。
再說,我們的改革一直是摸着石頭過河,經常是有一部分人因為某些機遇,率先沖到前面。
當時看到時候會以為他們違背法規,可後來制度的跟上,幾乎可說是為他們除罪。
這一方面鼓勵他們更加敢闖敢做,可另一方面不免也在諸如雷東寶同志這些人的心中留下一個不好的誤讀,以為政府默許他們一再挑戰政策。
” 宋運輝承認:“知識的局限,認識的局限,令他們中間有些人跟不上形勢。
走到一定台階之後,沒法進一步學習提高。
比如雷東寶,老徐和我都算是苦口婆心為他解說政策,可最後打消他借公謀私念頭的,還是親情。
我有次問大哥,你們怎麼了解政策。
他說平時去鎮裡學習文件,不過他經常懶得去,平時大多通過電視看新聞。
我問他看電視能有看報紙一樣激發思考嗎?他說他跟我不是一類的人。
可見廳長說得有理,他們因為理論隻是沒法跟上,才會導緻對政策的誤讀。
” 省長也道:“對的,背上那麼多資産,積累那麼多經驗後,還是盲目,這不應該,看來我們要對這部分同志加強政策時事的學習和引導。
小宋,你繼續說雷東寶同志怎麼犯事。
” 宋運輝繼續一一講來。
但等宋運輝說完,老徐卻對省長道:“要不讓小宋回避一下,先回去賓館?” 省長笑道:“那怎麼行嘛,小宋飯才吃到一半,怎麼可以趕他走。
小宋,吃菜,我看你光顧着說,沒動過幾筷。
” 宋運輝連忙對省長夾的一筷子菜表示感激,但還是謙遜地道:“我擔心會不會因為我跟雷東寶大哥的關系,影響我的表述。
要不我還是回避一下,免得幹擾讨論。
” 省長笑嘻嘻地道:“坐下,還有問題要問你,别想臨陣脫逃。
” 但其實他們後面并沒就雷東寶的問題做太多議論,宋運輝也知道,作為一個領導人,不便根據一面之辭做出判斷,沒那麼不負責任。
倒是他們與老
我們新車間進口設備開工剪彩,您當時也在場,還跟我握過手。
” 省長揚眉一笑:“對,有這回事,當時你也在場?” “是的,我指揮開工,省長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我那時候嘴唇老大燎泡,看見的人都笑。
” 省長“噢”地一聲,笑道:“記得記得,我們當時可沒笑你嘴上燎泡,都驚訝你年紀輕輕竟然能擔此重任。
那麼大一個工程,當年你們水書記可真敢放給你指揮。
真是個人才,不錯,不錯。
” 省長說着,又伸過手與宋運輝緊緊握了一下,很是重視。
老徐見此笑道:“他們現在的東海廠準備上二期,規模比當年金州的新車間要大,技術也更先進,不過對于已經身經百戰的小宋來說,這些都已經是小意思了吧。
當時他們部裡就是看中小宋這個長處把他調到東海的。
小宋,我們這一代的都很羨慕你們新一輩的,正好趕上好時候,有那麼多大事可以做。
” 宋運輝笑道:“可我當時還被水書記罵不知足,水書記說我每天躍躍欲試地慫恿他改這個造那個。
” “哦,老水現在可好?好多天沒見他。
”另一個省廳領導關切詢問。
“前幾天水書記剛去了趟我那兒,身體比前幾年還好。
我正好需要制定東海二期的詳細工作計劃,請水書記過去發揮餘熱,幫我們查漏補缺。
水書記的行政經驗,真是一寶。
可我在金州時候還沒那麼深的體會,總看着我姐夫的小雷家村飛速發展,嫌我們金州發展不足。
水書記前幾天還提起,說那時看到我們這一批小年輕那麼亢奮,他不知多頭疼。
” 衆人聽了都笑。
省長笑道:“改革初期确實存在農村快于城市的現實,農村搞承包好幾年後才有工廠承包。
我還記得當時全省還學習過一次小雷家村的經驗,老徐,是你上報的吧?” “是啊,那時候我還是縣委書記,小雷家帶頭人雷東寶的沖勁很讓我感動。
他們是真正從一窮二白過來,這方面小宋比我更清楚。
小宋,你給兩位前輩領導說說。
” 宋運輝明白,這是老徐給他的機會,于是根據年代,一一清楚回憶過來。
不回避錯誤,不誇大優點,因此聽上去客觀公正。
楊巡的事他暫時不提了,相信隻要雷東寶的事情得到正确處理,楊巡也跟着沒事。
兩位領導聽得很專心,不時提出原則性的問題。
好在宋運輝一向了解政策,對于小雷家發展路上與政策的沖突,或者對政策的超前,他并不回避,但他更多是解釋那些沖突和超前産生的内在推力,包括市場的要求,和人心的思變,他不願表現出一廂情願的樣子,隻是給予他們客觀,再客觀的現實。
他相信,眼前兩個都是沉浮官場多年的老手,什麼樣的人沒見過,想蒙他們,他還不是那塊料。
省長聽到小雷家集資辦雷霆公司的反複思考,不由對老徐道:“雷東寶這個人有時候太自說自話。
” 老徐道:“性格決定。
當年他要不是自說自話,不會潑膽領先周邊鄉村一步,帶領小雷家走出貧困。
可現在也是因為自說自話,對于原則性的公私問題認識不清。
估計走到現在,他心裡存在混淆,他就是小雷家的公,小雷家的公事就是他的私事。
” 省廳領導點頭道:“對,有因有果。
再說,我們的改革一直是摸着石頭過河,經常是有一部分人因為某些機遇,率先沖到前面。
當時看到時候會以為他們違背法規,可後來制度的跟上,幾乎可說是為他們除罪。
這一方面鼓勵他們更加敢闖敢做,可另一方面不免也在諸如雷東寶同志這些人的心中留下一個不好的誤讀,以為政府默許他們一再挑戰政策。
” 宋運輝承認:“知識的局限,認識的局限,令他們中間有些人跟不上形勢。
走到一定台階之後,沒法進一步學習提高。
比如雷東寶,老徐和我都算是苦口婆心為他解說政策,可最後打消他借公謀私念頭的,還是親情。
我有次問大哥,你們怎麼了解政策。
他說平時去鎮裡學習文件,不過他經常懶得去,平時大多通過電視看新聞。
我問他看電視能有看報紙一樣激發思考嗎?他說他跟我不是一類的人。
可見廳長說得有理,他們因為理論隻是沒法跟上,才會導緻對政策的誤讀。
” 省長也道:“對的,背上那麼多資産,積累那麼多經驗後,還是盲目,這不應該,看來我們要對這部分同志加強政策時事的學習和引導。
小宋,你繼續說雷東寶同志怎麼犯事。
” 宋運輝繼續一一講來。
但等宋運輝說完,老徐卻對省長道:“要不讓小宋回避一下,先回去賓館?” 省長笑道:“那怎麼行嘛,小宋飯才吃到一半,怎麼可以趕他走。
小宋,吃菜,我看你光顧着說,沒動過幾筷。
” 宋運輝連忙對省長夾的一筷子菜表示感激,但還是謙遜地道:“我擔心會不會因為我跟雷東寶大哥的關系,影響我的表述。
要不我還是回避一下,免得幹擾讨論。
” 省長笑嘻嘻地道:“坐下,還有問題要問你,别想臨陣脫逃。
” 但其實他們後面并沒就雷東寶的問題做太多議論,宋運輝也知道,作為一個領導人,不便根據一面之辭做出判斷,沒那麼不負責任。
倒是他們與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