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第四節

關燈
楊巡忙裡偷閑答一句:“不知道,來這兒收費的多着呢。

    ” 老李見那壯漢還在嚷嚷,他斜倚在櫃台上喝了聲:“找誰呢,什麼事兒?” 那壯漢一聽就知老李是本地人,換了個臉色:“大哥,不是找您。

    ” “你咋知道不是我呢?” “他們領導是南邊兒來的。

    誰領導?人呢?躲哪兒了?” 老李笑道:“什麼事兒,這麼要緊,跟我說也一樣。

    過來。

    ” 那人看看老李,就笑嘻嘻過來了,“大哥,沒您的事兒。

    問他們領導收個計劃生育管理費。

    ” “哈,都一幫大老爺們,收啥管理費,你問問他們,生得出孩子嗎。

    ” 壯漢笑道:“他們不會生,他們婆娘會生,一個個都南方生一個,北方再生一個,管都管不住,遊擊隊似的,不收他們收誰的。

    ” 老李笑眯眯攬住壯漢肩膀,微微使力朝外推,一邊笑道:“我是這兒領導的領導,你今兒個先回去,我明兒自個兒找上你們計生辦說話去。

    才多大的事兒呢。

    兄弟一路辛苦,路上小心。

    ” 老李這個本地人連推帶拉将壯漢趕出市場,那壯漢一點多的閑話都沒有,笑嘻嘻打趣幾句還真走了,仿佛根本不是來辦公事的,而是來逛店玩兒,正好看到人家盤貨關門。

    楊巡在一邊兒看着簡直是太有感觸了,難道就這麼簡單解決了?等老李轉回,他怔怔地問:“那人沒說啥?” “說啥呢,都沒聽說還有收這個計劃生育管理費的。

    以後不會來了,我說了。

    ” 楊巡深有感觸,掏抽屜摸岀幾張單據給老李:“大哥你看,這都是些會計都不收的條子,都不知道收的是什麼費,你要是每天都在就好了,他們看見你什麼話都沒,看見我什麼話都說。

    ” 老李拿來單子看,有些單子上寫的字跟狗爬似的,好不容易才辨認出意思來,那收費項目真是匪夷所思。

    他有些感慨:“你們南方人來東北掙錢,難啊。

    到底是我們東北人的地盤,你們總得為地方建設做點兒貢獻。

    ” 楊巡笑道:“今天已經算好了。

    剛開始那幾天,來的都比顧客還多,光應付他們我都忙不過來。

    後來我總算理出一點頭緒,都知道那些人是誰了,索性自己找上門去送點人情,讓他們别上門來。

    否則來的顧客都還以為我這兒開店不規矩,以後人家還敢上門買東西嗎?現在幾個主要部門的都擺平了,今天來的這個肯定不是那幾個要緊部門的,所以我不理他,來的人也知道自己沒來頭,隻會虛張聲勢幾下,看沒人應他就走了。

    ” 老李看着楊巡笑,“這都誰啊,别理他們,你規規矩矩做生意,還怕什麼關了你店面不成。

    ” “可不能不理,他們不管你們國營集體企業,管起我們來跟捏死個虱子似的簡單。

    我還是主動送上門去吧,還能換個人情。

    等他們派人來罰,我交出去的錢更多,還挨罰受氣影響生意。

    大哥,那叫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 老李聽了哈哈大笑,擡眼見楊巡的手下已經騎着黃魚車從倉庫拉來一車貨,他起身道:“我走了,你有擺不平的人,找我,我幫你一起找人。

    ” “哎,大哥你就别走了,要他們把東西送去,你留着我們待會兒一起喝酒去。

    ” 老李笑罵:“你還跟我提喝酒,你那個村支書大哥上回害得我吐一床,你大嫂等着找你算帳。

    我走了,還得回去開會學文件。

    ” 楊巡鎖上抽屜,笑嘻嘻一直送老李到門口,看着他騎上車走了才回。

    眼看日頭已經西斜,他整理岀一些零錢,把今天賺的湊個整數,存到火車站口的銀行裡去。

    回來就招呼着大夥兒打烊,親手一扇一扇地關上窗戶關上門,夜色瞬時降臨寬大的市場。

     如今給楊巡幫忙的是楊母親手從村裡物色的兩個二十來歲小夥子,也都姓楊,算是有些七枴八彎的遠親關系。

    兩個人跟着楊巡,白天看櫃台,晚上一起守着市場,雖然年紀沒差多少,可這兩個剛從學校出來的男孩怎麼跟楊巡比,見了楊巡都是乖乖聽話,一點滑頭都沒有。

     其中一個男孩生起煤爐,另一個洗菜淘米,楊巡自己拿把掃帚打掃衛生,每天下來都有一筐垃圾。

    楊巡撿出幾條廢電線什麼的,扔一邊兒等待送去廢品收購站。

    很快,三個人便湊一起吃飯了,很簡單的菜,白菜肉片羹,清炒土豆絲,市面上也就這幾樣菜。

     飯後,其他兩個去另一角拉起天線看電視去了,楊巡趴櫃台上開始學習。

    他已經學完高一的課本,現在開始看高二的。

    其他都還能自學,尤其是數理化的,他初中時候就學得好,唯獨英語不行,他就是讀不出來。

    他自嘲,這世上竟然也有他說不出來的話。

     但楊巡的心今天有些安定不下來,他想到上午時候一個在鄰市做生意的老鄉來探訪,東走西看問了不少問題,楊巡估計那老鄉回頭就會想方設法在鄰市開岀差不多的一家電器市場。

    如今他的市場已經做出一點名氣,所有櫃台都已經出租,而旁邊的新市場雖然還沒開始造,才剛開始挖地基,就已經有人找關系上來預訂櫃台,可見當初決策的正确,電器市場是條旱澇保收的好路子。

    想到這個市場的開業有些苦,但是開業後基本沒啥事可煩,除了總有人上來罰款收款,楊巡有些野心膨脹,要不要搶在别人之前,到鄰市也開這麼一家市場? 如果要開的話,那一定要搶,否則等别人開起來,他再進去就沒意思了。

    可是他現在連建幢新樓都有困難,還哪來的錢去鄰市買地皮呢。

    但一想到眼看着這麼好的主意被其他人拿去執行,楊巡心有不甘,很想想個辦法沒有條件創造條件。

     他正胡思亂想着,忽然隻聽“轟”地一聲巨響,驚得他不由自主就從木椅子上跳起來,愣愣看向聲源地,卻見鐵欄杆門脫線似的搖晃着,原本橫在攔腰的門闩不知去了哪兒,地上不知什麼時候躺了一塊大石頭,透過被撞開的門看去,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