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第二節
關燈
小
中
大
祥即使能像機修車間那些偷偷拿公家材料做自家沙發彈簧的人,也算是生活有點奔頭,可他就是喝酒打架。
宋運輝能體諒尋建祥的生活方式,可就是不能明白他到底是在想些什麼,不明白人怎麼能舍得浪費自己的生命。
沒多久,費廠長被抽調去黨校學習,宋運輝心想,水書記畢竟敵不過年輕有知識的費廠長,眼下社會的大門還是向着提拔任用年輕幹部的方向打開的。
費廠長從黨校鍍金回來,将又是一番天地。
不知道到時又會怎樣。
但是,車間那些資深工人們的議論卻是另一種答案。
大家都說,費廠長終于頂不住水書記的火力,找借口撤了。
對于費廠長的去留,大夥兒都像是在看戲,仿佛劇情都與自己無關。
如今懸念終于揭曉,大家都還有事後諸葛亮的愉悅。
宋運輝本來還有些将信将疑,可很快就看到水書記開始借五月大修密集開會,指揮設立臨時工作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他這才相信,原來理論與實踐之間,存着一條說深也深,說淺也淺的溝,這條溝,叫做閱曆。
年輕人中,也因着五四青年節的即将到來,開始展開轟轟烈烈地開展争當新長征突擊手,做四有新人的運動。
自費廠長一走,整個金州仿佛改了面貌,真正從七十年代一步跨入八十年代。
宋運輝當然無法遙感水書記的心理,也沒精明到能推測水書記借臨時工作組孤立兩年來新竄起勢力的意圖,他隻是感覺,他媽的,終于可以做事了。
他已經快被壓抑壞了,每天都有罵粗口的心。
他真不願看着堂堂金州連小雷家這等農村都不如,看着尋建祥等一幹年輕有力的職工渾渾噩噩,好了,現在老天終于綻開一條天裂,吹進一陣屬于八十年代的新風。
他想到,他得抓緊這種可能一縱即逝的機會,透一透憋了近一年的悶氣。
他在寝室幾乎不眠不休,挑燈夜戰,三天時間,就拿出一份報告,《關于一分廠一車間成立青年突擊隊的設想》。
他在報告中寫道,“……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金州的希望……作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的新青年,心往何處想,勁往何處使,這是一個需要個人深思,也需要黨、團組織引導的問題,……提議于五四青年節來臨之計,成立一分廠一車間青年突擊隊,在各級領導指引下,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搶進度,争優質,争取完成以下突擊目标……” 宋運輝社論文件之類的看得多,對于這麼一段官樣文字的過門,他寫起來輕車熟路,字能寫得多快,成文也有多快。
後面的目标安排,才是真槍實彈:總體目标有哪幾項,目标如何分解,目标如何實現。
他依然按照以前的辦法,以表格形式畫在繪圖紙上,他很有将人員如何安排也寫進去的沖動,可扼腕再扼腕,才将這沖動壓抑住,留出備注一備注二這樣的空格,留待領導決定。
他才是一個工作不到一年的新進,他唯有借團活動這種青年節目提出青年參與的工作目标,以配合工廠領導的方式順勢而為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實現自己的工作理想,再多的,他不敢多想,再多,他知道,那是侵犯領導的領地。
比如人事安排這種大事,他在大學學生會就曾經吃過一次苦頭,他逾越了,輔導員憤怒了。
他吃一塹長一智。
報告完成後,宋運輝占了寝室兩張桌子,将報告攤在桌上又思考修改了三天。
看得尋建祥直嘀咕,這什麼鳥人,拿的工資比他尋建祥還少,連助工都還不是,每天卻忙得昏天黑地,誰承他的情了?累不累?到時還不是與其他大學生一起按部就班升級漲工資,不知他忙個什麼,累不死的傻瓜,神經病。
但尋建祥還真是有點服這愣小子累不死悶不死的勁頭,佩服這小子除了工作時間,一個人可以關在寝室對着一張繪圖紙瞧上三天。
可又很不明白為什麼要将報告改了又改,改的又都隻是些雞毛蒜皮的文字。
宋運輝說,這是語氣問題,就跟見面說“他媽的”或說“你好”,說出來的效果将大大不同。
尋建祥不信,拿起那份過門來看,看了以後嗤之以鼻,說一點新意都沒有。
宋運輝說你懂什麼,這是給領導看的又不是給你看的,四平八穩才是第一。
尋建祥說宋運輝腦子有病。
謀定而後動。
宋運輝一點沒猶豫地将裝滿報告的厚厚一隻文件袋交給車間,選在車間書記和主任都在的時候,免得有厚此薄彼之嫌。
他得逮住時機,迅速出擊,類似當年大學時代,毫不猶豫交上入團申請和小學輔導員申請。
車間書記和主任都清楚,這個宋運輝别說是編制不在車間,即使在,他們也沒權指揮,宋運輝的一舉一動,都是水書記在上面遙控。
因此他們當然是不會對宋運輝遞上來的報告深思熟慮後拿個意見再給水書記,他們就看一下,熟悉一下,直接打包交給水書記自己去看去決定。
不過他們看了之後心裡都想,這個小年輕,野心不小。
水書記一點不含糊,還沒打開資料袋就打電話給車間,讓宋運輝自己上去解釋。
宋運輝正好夜班後睡覺,被車間後勤從被窩裡揪出來塞進總廠辦公樓自生自滅。
宋運輝隻夠時間扒拉一下頭發,就被推門出來的水書記秘書推進書記室。
水書記一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還是關心地問一句:“夜班?” 宋運輝點頭,“沒關系,腦子還能使。
”見水書記抽出資料袋裡的内容物,他接來将圖紙鋪開。
水書記道:“你别坐下,你給我簡單介紹一下。
” 宋運輝心說要是剛下夜班就叫來說話,可能腦子還好使,可睡了會兒之後被揪出來,現在站着連腿都有些軟,不知會不會說錯。
他盡量集中心力,頗為艱難地向水書記解釋計劃分幾個大類,為什麼産生這種考慮,估計将使用的人力與時間,但因為他沒有管理經驗,不敢寫上等等。
說完了,水書記讓他坐在一張軍綠色布沙發上,宋運輝這還是第一次坐沙發。
本來腦子就困,一坐上寬大柔軟的沙發,他更是腦子發暈。
水書記看上去挺欣慰,笑着說:“看來下基層鍛煉很有好處,沉下去,靜下心,就能發現不足,知道如何改進。
你最近在學什麼?” “在跟車間調度。
基本上把三個運行工段的設備都認清了。
”
宋運輝能體諒尋建祥的生活方式,可就是不能明白他到底是在想些什麼,不明白人怎麼能舍得浪費自己的生命。
沒多久,費廠長被抽調去黨校學習,宋運輝心想,水書記畢竟敵不過年輕有知識的費廠長,眼下社會的大門還是向着提拔任用年輕幹部的方向打開的。
費廠長從黨校鍍金回來,将又是一番天地。
不知道到時又會怎樣。
但是,車間那些資深工人們的議論卻是另一種答案。
大家都說,費廠長終于頂不住水書記的火力,找借口撤了。
對于費廠長的去留,大夥兒都像是在看戲,仿佛劇情都與自己無關。
如今懸念終于揭曉,大家都還有事後諸葛亮的愉悅。
宋運輝本來還有些将信将疑,可很快就看到水書記開始借五月大修密集開會,指揮設立臨時工作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他這才相信,原來理論與實踐之間,存着一條說深也深,說淺也淺的溝,這條溝,叫做閱曆。
年輕人中,也因着五四青年節的即将到來,開始展開轟轟烈烈地開展争當新長征突擊手,做四有新人的運動。
自費廠長一走,整個金州仿佛改了面貌,真正從七十年代一步跨入八十年代。
宋運輝當然無法遙感水書記的心理,也沒精明到能推測水書記借臨時工作組孤立兩年來新竄起勢力的意圖,他隻是感覺,他媽的,終于可以做事了。
他已經快被壓抑壞了,每天都有罵粗口的心。
他真不願看着堂堂金州連小雷家這等農村都不如,看着尋建祥等一幹年輕有力的職工渾渾噩噩,好了,現在老天終于綻開一條天裂,吹進一陣屬于八十年代的新風。
他想到,他得抓緊這種可能一縱即逝的機會,透一透憋了近一年的悶氣。
他在寝室幾乎不眠不休,挑燈夜戰,三天時間,就拿出一份報告,《關于一分廠一車間成立青年突擊隊的設想》。
他在報告中寫道,“……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金州的希望……作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的新青年,心往何處想,勁往何處使,這是一個需要個人深思,也需要黨、團組織引導的問題,……提議于五四青年節來臨之計,成立一分廠一車間青年突擊隊,在各級領導指引下,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搶進度,争優質,争取完成以下突擊目标……” 宋運輝社論文件之類的看得多,對于這麼一段官樣文字的過門,他寫起來輕車熟路,字能寫得多快,成文也有多快。
後面的目标安排,才是真槍實彈:總體目标有哪幾項,目标如何分解,目标如何實現。
他依然按照以前的辦法,以表格形式畫在繪圖紙上,他很有将人員如何安排也寫進去的沖動,可扼腕再扼腕,才将這沖動壓抑住,留出備注一備注二這樣的空格,留待領導決定。
他才是一個工作不到一年的新進,他唯有借團活動這種青年節目提出青年參與的工作目标,以配合工廠領導的方式順勢而為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實現自己的工作理想,再多的,他不敢多想,再多,他知道,那是侵犯領導的領地。
比如人事安排這種大事,他在大學學生會就曾經吃過一次苦頭,他逾越了,輔導員憤怒了。
他吃一塹長一智。
報告完成後,宋運輝占了寝室兩張桌子,将報告攤在桌上又思考修改了三天。
看得尋建祥直嘀咕,這什麼鳥人,拿的工資比他尋建祥還少,連助工都還不是,每天卻忙得昏天黑地,誰承他的情了?累不累?到時還不是與其他大學生一起按部就班升級漲工資,不知他忙個什麼,累不死的傻瓜,神經病。
但尋建祥還真是有點服這愣小子累不死悶不死的勁頭,佩服這小子除了工作時間,一個人可以關在寝室對着一張繪圖紙瞧上三天。
可又很不明白為什麼要将報告改了又改,改的又都隻是些雞毛蒜皮的文字。
宋運輝說,這是語氣問題,就跟見面說“他媽的”或說“你好”,說出來的效果将大大不同。
尋建祥不信,拿起那份過門來看,看了以後嗤之以鼻,說一點新意都沒有。
宋運輝說你懂什麼,這是給領導看的又不是給你看的,四平八穩才是第一。
尋建祥說宋運輝腦子有病。
謀定而後動。
宋運輝一點沒猶豫地将裝滿報告的厚厚一隻文件袋交給車間,選在車間書記和主任都在的時候,免得有厚此薄彼之嫌。
他得逮住時機,迅速出擊,類似當年大學時代,毫不猶豫交上入團申請和小學輔導員申請。
車間書記和主任都清楚,這個宋運輝别說是編制不在車間,即使在,他們也沒權指揮,宋運輝的一舉一動,都是水書記在上面遙控。
因此他們當然是不會對宋運輝遞上來的報告深思熟慮後拿個意見再給水書記,他們就看一下,熟悉一下,直接打包交給水書記自己去看去決定。
不過他們看了之後心裡都想,這個小年輕,野心不小。
水書記一點不含糊,還沒打開資料袋就打電話給車間,讓宋運輝自己上去解釋。
宋運輝正好夜班後睡覺,被車間後勤從被窩裡揪出來塞進總廠辦公樓自生自滅。
宋運輝隻夠時間扒拉一下頭發,就被推門出來的水書記秘書推進書記室。
水書記一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還是關心地問一句:“夜班?” 宋運輝點頭,“沒關系,腦子還能使。
”見水書記抽出資料袋裡的内容物,他接來将圖紙鋪開。
水書記道:“你别坐下,你給我簡單介紹一下。
” 宋運輝心說要是剛下夜班就叫來說話,可能腦子還好使,可睡了會兒之後被揪出來,現在站着連腿都有些軟,不知會不會說錯。
他盡量集中心力,頗為艱難地向水書記解釋計劃分幾個大類,為什麼産生這種考慮,估計将使用的人力與時間,但因為他沒有管理經驗,不敢寫上等等。
說完了,水書記讓他坐在一張軍綠色布沙發上,宋運輝這還是第一次坐沙發。
本來腦子就困,一坐上寬大柔軟的沙發,他更是腦子發暈。
水書記看上去挺欣慰,笑着說:“看來下基層鍛煉很有好處,沉下去,靜下心,就能發現不足,知道如何改進。
你最近在學什麼?” “在跟車間調度。
基本上把三個運行工段的設備都認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