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第四節
關燈
小
中
大
我對象,我對象擔心我。
我對象是居民戶口,她就是要我。
”嘴裡念叨着,兩腳飛奔回家,奔出一段路才想起有自行車,忙又折回,飛上自行車趕回家裡。
他媽數落着迎岀家門,而雷東寶則看到躲在門後的宋運萍,早繞過老娘興奮地沖進家門,忘情握手,熱烈握手。
雷東寶的媽連稍有殘疾的媳婦都想要,何況是水靈靈的還有居民戶口的宋運萍。
她現在養着的四隻長毛兔還是從宋家抱來的呢,平日裡怎麼照料兔子都是通過雷東寶傳話,但雷東寶不耐煩管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傳話常是短斤缺兩,今天宋運萍自己送上門來,雷母才對如何養好長毛兔有了系統化的了解。
對這個未來媳婦,雷母有些敬畏,也很有為了兒子而巴結的意思。
但看到兒子沖進門時候眼裡隻有未來媳婦,她心裡稍有一點失落。
雷宋兩家的婚事就這麼定了下來,宋運萍連說六月一日結婚很胡鬧,結果天遂人願,六一兒童節居然是周日,兩人六月二日才登了記。
然後兩人約定,等宋運輝暑假回家才辦婚事,在宋運萍的心裡,她的結婚大事,如果弟弟缺席,那将是極大遺憾。
她無法想象,父母照規矩是不能送女兒去雷家的,但如果弟弟也不能陪她去雷家,她感覺自己簡直與私奔差不多。
雷東寶則是公私兩忙。
自從見了徐縣長,來自公社的壓力自然消失。
事情的發展往往是這樣,各方勢力之間沒有絕對的平衡,往往是此消彼漲,勢力的某一方總是在跷跷闆上維持短暫的優勢。
一時之間,老猢狲幾乎銷聲匿迹,進進出出變得鬼影子一般飄忽。
而小雷家大隊雖然被徐縣長控制着沒走向另一個極端,沒被當作先進集體推廣給其他大隊,因為他們的步子走得太大,徐縣長擔心目前形勢下有些人會接受不來,可也被縣裡當作心照不宣的試點對象,政策方面有意放寬,行政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小雷家大隊雷東寶的名氣很快如日中天。
雷東寶又是要當新郎,又是被全縣人民口口相傳,年輕的一顆心天天如飲了醇酒一般的興奮,做事更是大刀闊斧。
在家裡,他運用自己在部隊學到的泥瓦匠本領,硬是用石灰泥刀将祖傳了不知幾年的泥牆刷成粉垣,将陋室變為新房。
屋子亮堂了,地面平整了,可家具幾乎是沒有,房間裡疏可跑馬。
在大隊,他在縣裡派來專家組的幫助下,目标明确地引進高産雜交稻品種,确認優良長毛兔品種,還在專家指導下,将磚廠挖泥挖出來的大坑修整之後,做成魚塘,承包給農戶,是很有鑽研腦子的種稻能手雷忠富包了去。
他自然是疏了磚廠的計件工作,大隊雖然收益增加了,他個人的收入卻減少了,婚禮籌備捉襟見肘。
他盡量不想給宋運萍知道,怕她操心,但宋運萍太了解他的收入來源,推測他的窘迫。
于是宋運萍提議新事新辦,婚酒改成茶叙,也免了嫁妝搬來搬去。
雷東寶很是内疚,别人黃毛丫頭出嫁都有十來車嫁妝、吹吹打打的儀仗,流水的婚宴,可他那麼好的新娘卻什麼都不要求,他太對不起運萍。
可他沒别的說,就隻握着運萍的手,幾乎是咬牙切齒地發誓,“我一定要對你好,一定,一定”。
宋季山夫婦一向沒什麼主見和堅持,長年累月的反革命帽子讓他們順從慣了,雖然對雷東寶這個人不是很滿意,可女兒堅持,他們便沒了堅持。
女兒又說人好最要緊,别的都隻是附屬,不要緊,他們也覺得對。
他們心疼女兒,除了留出兒子暑假來回的車票費,将所有積蓄都拿來給女兒置辦了嫁妝,隻是縫紉機實在是貨源緊張,時間緊買不到,才作罷。
宋母嘀咕說,這簡直是倒貼。
但是兩夫妻也聽說雷東寶現在的榮光了,宋季山隻敢在背人處與妻子說說,說現在社會還真是勞動人民最光榮。
唯有宋運輝對于姐姐嫁那麼個粗人并不滿意。
他覺得雷東寶雖然幹事情是好樣的,可作為他的姐夫還不夠資格。
他本來為了節約些錢不準備暑假回家,如今姐姐婚禮他當然得回。
回家看到姐姐已經領岀結婚證,自然是無話可說。
宋季山夫婦終于見兒子回來,背着女兒向兒子抱怨,說戴了幾乎一輩子的帽子,好不容易摘帽翻身,本想借嫁女兒時候風光一下,說明宋家現在也是堂堂正正平民百姓了,招個女婿還是黨員幹部,可還是不能如願。
最不能忍受的是,連人生唯一一次嫁女兒,還是得像做五類分子時候夾着尾巴做人一樣,不得舒展。
宋運輝年輕思想新,對于姐姐簡單辦婚事的想法本來也支持,但是聽了父母的抱怨,心裡卻是心疼父母。
學校時候,有次寝室裡的老大趁左右無人,忽然問他,為什麼他一個小小年紀沒太多社會艱苦經曆的人對政策時事那麼關心,宋運輝當時被問住,脫口而出的答案是有興趣,就是有興趣。
老大當時還很吃驚,說他小小年紀就有平常人三十歲才有的分析問題眼光,很是不易,以後不該光做技術,更應以技術為跳闆走向政工,否則浪費大好眼光。
宋運輝對于老大的這一提議非常熱衷,因此對自己的人生隐隐約約有了規劃。
事後他再回想起老大的這個問題,仔細反思之後,卻得出另外一個結論:他關心政策時事,實在是應該歸結為缺啥補啥,根源應該在老實不過的父母身上。
其實解放前夕,左近與他父親一樣被國民黨軍隊臨時強征的并不止宋季山一個人,可是與他父親有同樣命運的人卻懂得審時度勢,适時跳出來控訴自己被萬惡的國民黨強征的苦處,以種種血淚證據說明自己是更受苦受難的勞苦大衆。
而運動總得找一個合适的批鬥對象,于是落後不知自辯的宋季山就成了那些人洗清自己的墊腳石。
這種事,宋運輝從小就聽父親唉聲歎氣地說起過,他小時候隻想着那些踐踏父親的人非常可惡,父母太老實,可大了後又是另一種想法,父親如果靈活一點了解解放前後政策轉向,如果出手快一點先跳上台洗清自己,他的童年會不會又是另一番光景?可想歸想,心裡也多少知道這不可能,父母這兩個人性格太懦弱,能不被人欺負已是上上大吉,至于靈活機變,那簡直是天方夜談。
宋運輝現在才知道兩個懦弱的父母依然張大羽翼保護他們兩姐弟長大成人非常不易。
以前不懂事,隻看到自己的苦難,才會對可憐的父親吼岀“都是你害的”,差點惹下無法挽回的悲劇。
現在他長大了,除了因缺啥補啥關心政治外,他更想到,他要成為家中有力的梁柱,要讓父母姐姐都過上好日子。
對于父母無奈又無力的背後抱怨,他理解,也心痛,他開始主動介入姐姐的婚禮,與姐姐磋商婚禮步驟。
但是宋運萍性格恬淡,不喜交遊,再加以前因為成份問題,同學不願與她走得太近,她現在朋友也少,她考慮低調結婚其實也有心愁自家拿不出象樣送親隊伍的原因在。
但是宋運輝不同,他高分高能,雖然以他的成份應該是沒有說話的權利,他也不多話,但他總能在潛移默化間博得老師喜歡,學生團體活動中隐隐成為指揮。
他也看出姐姐的為難,于是他接手了婚禮事項,不僅聯絡自己同學捧場,更是将姐姐的幾個同學也請來送嫁,還将一些有點頭面的遠親緊鄰拉來湊數。
送親路遠,他又一個一個一絲不亂地安排下誰騎車,問誰借車,誰坐誰車後面等事項,又跑到小雷家與雷東寶見面,花一晚上時間逼着雷東寶一項一項地将結婚各項議程落實到人,落實到确切時間,讨論完畢,他拉岀一式兩份的婚禮進程表,一份給雷東寶,叮囑他找個合适的人屆時落實,女方的一份當然是由他執行。
雷東寶早就從運萍那兒了解到這個小舅子見解高,能力強,接觸之後才知小舅子一張臉雖然稚嫩,作風竟是如此強硬,他雷東寶生氣時候老書記都怕,唯獨小舅子不怕他,遇到雙方意見不合,他總是大手一揮說就照着他說的辦,但小舅子總是一針見血指出缺陷,有時令雷東寶答不上話,不得不妥協,但有時兩人都堅持,小舅子往往繞開一個圈子過會兒再兜回來,一直到達到目的,耐心非常的好。
而雷東寶到第二天才想明白,小舅子雖然不吵不鬧,話也不多,可最終堅持了所有。
但好歹小舅子沒有什麼不合理,而且兩人都是為宋運萍好,再說雷東寶也不喜歡個人事情上面太計較,兩方才相安無事。
這讓雷母領教了宋家弟弟的厲害,給雷母留下未來媳婦娘
我對象是居民戶口,她就是要我。
”嘴裡念叨着,兩腳飛奔回家,奔出一段路才想起有自行車,忙又折回,飛上自行車趕回家裡。
他媽數落着迎岀家門,而雷東寶則看到躲在門後的宋運萍,早繞過老娘興奮地沖進家門,忘情握手,熱烈握手。
雷東寶的媽連稍有殘疾的媳婦都想要,何況是水靈靈的還有居民戶口的宋運萍。
她現在養着的四隻長毛兔還是從宋家抱來的呢,平日裡怎麼照料兔子都是通過雷東寶傳話,但雷東寶不耐煩管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傳話常是短斤缺兩,今天宋運萍自己送上門來,雷母才對如何養好長毛兔有了系統化的了解。
對這個未來媳婦,雷母有些敬畏,也很有為了兒子而巴結的意思。
但看到兒子沖進門時候眼裡隻有未來媳婦,她心裡稍有一點失落。
雷宋兩家的婚事就這麼定了下來,宋運萍連說六月一日結婚很胡鬧,結果天遂人願,六一兒童節居然是周日,兩人六月二日才登了記。
然後兩人約定,等宋運輝暑假回家才辦婚事,在宋運萍的心裡,她的結婚大事,如果弟弟缺席,那将是極大遺憾。
她無法想象,父母照規矩是不能送女兒去雷家的,但如果弟弟也不能陪她去雷家,她感覺自己簡直與私奔差不多。
雷東寶則是公私兩忙。
自從見了徐縣長,來自公社的壓力自然消失。
事情的發展往往是這樣,各方勢力之間沒有絕對的平衡,往往是此消彼漲,勢力的某一方總是在跷跷闆上維持短暫的優勢。
一時之間,老猢狲幾乎銷聲匿迹,進進出出變得鬼影子一般飄忽。
而小雷家大隊雖然被徐縣長控制着沒走向另一個極端,沒被當作先進集體推廣給其他大隊,因為他們的步子走得太大,徐縣長擔心目前形勢下有些人會接受不來,可也被縣裡當作心照不宣的試點對象,政策方面有意放寬,行政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小雷家大隊雷東寶的名氣很快如日中天。
雷東寶又是要當新郎,又是被全縣人民口口相傳,年輕的一顆心天天如飲了醇酒一般的興奮,做事更是大刀闊斧。
在家裡,他運用自己在部隊學到的泥瓦匠本領,硬是用石灰泥刀将祖傳了不知幾年的泥牆刷成粉垣,将陋室變為新房。
屋子亮堂了,地面平整了,可家具幾乎是沒有,房間裡疏可跑馬。
在大隊,他在縣裡派來專家組的幫助下,目标明确地引進高産雜交稻品種,确認優良長毛兔品種,還在專家指導下,将磚廠挖泥挖出來的大坑修整之後,做成魚塘,承包給農戶,是很有鑽研腦子的種稻能手雷忠富包了去。
他自然是疏了磚廠的計件工作,大隊雖然收益增加了,他個人的收入卻減少了,婚禮籌備捉襟見肘。
他盡量不想給宋運萍知道,怕她操心,但宋運萍太了解他的收入來源,推測他的窘迫。
于是宋運萍提議新事新辦,婚酒改成茶叙,也免了嫁妝搬來搬去。
雷東寶很是内疚,别人黃毛丫頭出嫁都有十來車嫁妝、吹吹打打的儀仗,流水的婚宴,可他那麼好的新娘卻什麼都不要求,他太對不起運萍。
可他沒别的說,就隻握着運萍的手,幾乎是咬牙切齒地發誓,“我一定要對你好,一定,一定”。
宋季山夫婦一向沒什麼主見和堅持,長年累月的反革命帽子讓他們順從慣了,雖然對雷東寶這個人不是很滿意,可女兒堅持,他們便沒了堅持。
女兒又說人好最要緊,别的都隻是附屬,不要緊,他們也覺得對。
他們心疼女兒,除了留出兒子暑假來回的車票費,将所有積蓄都拿來給女兒置辦了嫁妝,隻是縫紉機實在是貨源緊張,時間緊買不到,才作罷。
宋母嘀咕說,這簡直是倒貼。
但是兩夫妻也聽說雷東寶現在的榮光了,宋季山隻敢在背人處與妻子說說,說現在社會還真是勞動人民最光榮。
唯有宋運輝對于姐姐嫁那麼個粗人并不滿意。
他覺得雷東寶雖然幹事情是好樣的,可作為他的姐夫還不夠資格。
他本來為了節約些錢不準備暑假回家,如今姐姐婚禮他當然得回。
回家看到姐姐已經領岀結婚證,自然是無話可說。
宋季山夫婦終于見兒子回來,背着女兒向兒子抱怨,說戴了幾乎一輩子的帽子,好不容易摘帽翻身,本想借嫁女兒時候風光一下,說明宋家現在也是堂堂正正平民百姓了,招個女婿還是黨員幹部,可還是不能如願。
最不能忍受的是,連人生唯一一次嫁女兒,還是得像做五類分子時候夾着尾巴做人一樣,不得舒展。
宋運輝年輕思想新,對于姐姐簡單辦婚事的想法本來也支持,但是聽了父母的抱怨,心裡卻是心疼父母。
學校時候,有次寝室裡的老大趁左右無人,忽然問他,為什麼他一個小小年紀沒太多社會艱苦經曆的人對政策時事那麼關心,宋運輝當時被問住,脫口而出的答案是有興趣,就是有興趣。
老大當時還很吃驚,說他小小年紀就有平常人三十歲才有的分析問題眼光,很是不易,以後不該光做技術,更應以技術為跳闆走向政工,否則浪費大好眼光。
宋運輝對于老大的這一提議非常熱衷,因此對自己的人生隐隐約約有了規劃。
事後他再回想起老大的這個問題,仔細反思之後,卻得出另外一個結論:他關心政策時事,實在是應該歸結為缺啥補啥,根源應該在老實不過的父母身上。
其實解放前夕,左近與他父親一樣被國民黨軍隊臨時強征的并不止宋季山一個人,可是與他父親有同樣命運的人卻懂得審時度勢,适時跳出來控訴自己被萬惡的國民黨強征的苦處,以種種血淚證據說明自己是更受苦受難的勞苦大衆。
而運動總得找一個合适的批鬥對象,于是落後不知自辯的宋季山就成了那些人洗清自己的墊腳石。
這種事,宋運輝從小就聽父親唉聲歎氣地說起過,他小時候隻想着那些踐踏父親的人非常可惡,父母太老實,可大了後又是另一種想法,父親如果靈活一點了解解放前後政策轉向,如果出手快一點先跳上台洗清自己,他的童年會不會又是另一番光景?可想歸想,心裡也多少知道這不可能,父母這兩個人性格太懦弱,能不被人欺負已是上上大吉,至于靈活機變,那簡直是天方夜談。
宋運輝現在才知道兩個懦弱的父母依然張大羽翼保護他們兩姐弟長大成人非常不易。
以前不懂事,隻看到自己的苦難,才會對可憐的父親吼岀“都是你害的”,差點惹下無法挽回的悲劇。
現在他長大了,除了因缺啥補啥關心政治外,他更想到,他要成為家中有力的梁柱,要讓父母姐姐都過上好日子。
對于父母無奈又無力的背後抱怨,他理解,也心痛,他開始主動介入姐姐的婚禮,與姐姐磋商婚禮步驟。
但是宋運萍性格恬淡,不喜交遊,再加以前因為成份問題,同學不願與她走得太近,她現在朋友也少,她考慮低調結婚其實也有心愁自家拿不出象樣送親隊伍的原因在。
但是宋運輝不同,他高分高能,雖然以他的成份應該是沒有說話的權利,他也不多話,但他總能在潛移默化間博得老師喜歡,學生團體活動中隐隐成為指揮。
他也看出姐姐的為難,于是他接手了婚禮事項,不僅聯絡自己同學捧場,更是将姐姐的幾個同學也請來送嫁,還将一些有點頭面的遠親緊鄰拉來湊數。
送親路遠,他又一個一個一絲不亂地安排下誰騎車,問誰借車,誰坐誰車後面等事項,又跑到小雷家與雷東寶見面,花一晚上時間逼着雷東寶一項一項地将結婚各項議程落實到人,落實到确切時間,讨論完畢,他拉岀一式兩份的婚禮進程表,一份給雷東寶,叮囑他找個合适的人屆時落實,女方的一份當然是由他執行。
雷東寶早就從運萍那兒了解到這個小舅子見解高,能力強,接觸之後才知小舅子一張臉雖然稚嫩,作風竟是如此強硬,他雷東寶生氣時候老書記都怕,唯獨小舅子不怕他,遇到雙方意見不合,他總是大手一揮說就照着他說的辦,但小舅子總是一針見血指出缺陷,有時令雷東寶答不上話,不得不妥協,但有時兩人都堅持,小舅子往往繞開一個圈子過會兒再兜回來,一直到達到目的,耐心非常的好。
而雷東寶到第二天才想明白,小舅子雖然不吵不鬧,話也不多,可最終堅持了所有。
但好歹小舅子沒有什麼不合理,而且兩人都是為宋運萍好,再說雷東寶也不喜歡個人事情上面太計較,兩方才相安無事。
這讓雷母領教了宋家弟弟的厲害,給雷母留下未來媳婦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