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須知 七 第七信

關燈
四月十六,山上有人到城,送來一信,并一小個拜帖匣子。

    送信的已不是先前第一次寄信那個喽啰了,這人長袍短褂,一個斯文樣子。

    年紀二十多歲,白白面龐,戴頂極其好看的博士帽。

    臉上除了嘴巴邊留了一小撮胡子外,還于鼻梁上挂了副眼鏡。

    手上一枝小方竹手杖,包有銅頭,打着地剝剝的響。

    後面一個小孩,提了一個小皮包,又拿着一根長長的牙骨煙管。

    ……這是個一切都表示地位尊貴的上等人,三老闆一見他進鋪,以為守備隊的秘書,或别處來此什麼委員,上門做生意來了,忙立起來。

    那人一個極和氣的微笑,對着三老闆: “閣下想來是三老闆了!”同時把信陳列櫃台上,另于信旁置了一張小名片。

     “哦,陸參謀!請,請,請,請到客廳坐……” 隔個櫃台,那來人伸出一隻手來,三老闆也懂得是要行外國禮握手了,忙也伸過一隻手來,相互捏了一會。

     那人并不忙着進客廳,把手腕摟着,對布莊櫃台上那個大鐘的時間旋轉撥動手上的表時,三老闆偷瞧了一下,表是金色嶄新的。

     ………… 姓陸的,雖會聽到三老闆在謙虛中自己把“草字問珊”提出,但他竟很客氣的把三老闆稱為親長了。

     “請親長這邊凡事預備一下。

    ”那是姓陸的同三老闆告别鞠躬時一再說過有幾次的話。

     那日宋伯娘沒有在家。

    來人受過吩咐,若宋伯娘不能出面,則三老闆亦可以,所以就把大王所囑預備同宋老太所談的一概與三老闆說了,那個拜帖匣中聘禮也都點交件數留下。

     夜間在宋伯娘的房中,三老闆念山上陸參謀捎來的書信。

    大妹雖說早已知道此點,但因為對此終有點羞澀,在未念信以前就走開到自己房中去了。

     信中口辭變了從前的稱呼,開首第一句已把“宋伯媽”三字的空處代上“嶽母大人”了。

    信如下: 嶽母大人尊鑒: 敬禀者:前數函知均達覽,複示誨以自新之道,且允于招安之後,将大妹妹于歸,備主中饋,尤臻愛憐,實增感激! 近來因嶽母大人同大妹故,以是婿将對省方提出之條件已特别減至無可再縮的地步,且容納省方派員将部隊槍枝檢驗之律令。

    果無臨時發生變化,諒招編事已不成問題矣。

    
編收以後,婿之部伍将全隊移住耶市,守備隊下拔移駐于花垣,讓出防地歸婿負責。

    
沿河一帶治安,亦由婿部擔任,以後有劫船情事,由婿察緝,察緝無從,則應由婿部賠償。

    此條雖将婿責加重,但為地方安甯,婿固當有所犧牲也。

    
此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