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
關燈
小
中
大
浩淼。
天高水欸,上上下下都幹幹淨淨。
小金寶緊随我出來,卻沒有過多地打量孤島。
她回過頭去,夕陽正西下,在水與天的接頭處留下華彩雲帶。
這樣的畫面在她的眼裡有點不真實,山山水水反成了她心中的一種幻境。
小金寶深吸一口氣,水面空闊,但沒有巨瀾怒濤。
江南水面千閃萬爍的是粼粼波光,那些細碎的波光像液體的金子,一直流溢到目光的盡頭,盡頭是遠山的大概,霧一樣飄渺,不真切。
打了赤膊的船工說:“老爺就是會享福,這個島真是不錯。
”另一個船工接了話茬說:“等我在上海發了财,數洋錢數得胳膊酸了,也找個島來歇歇手腳。
”打赤膊的說:“這麼好的島,該起個名字。
”這時候銅算盤正扶了老爺出來,打赤膊的說:“老爺,這島叫什麼名字?”老爺眯眼隻是望着不遠處的蘆葦,随口說:“上海灘。
”另一個船工讨好他說:“這地方叫上海灘,我們這些阿狗阿貓也能當老爺了。
”幾個水工一陣哄笑。
老爺自言說:“老爺我在哪,上海灘就跟到哪。
”水工就止住笑,弄不懂老爺話裡的意思。
小金寶瞄一眼老爺,感覺老爺的話每個字都像吊吊蟲,沿着她的耳朵往裡頭爬。
木船泊在了小島的西端。
船一靠岸阿貴和阿牛就跳進了水中。
他們從船頭拖下一塊跳闆擱在蘆葦叢中的木質碼頭。
我立在船頭,隐隐看見蘆葦叢中有一個草屋的屋頂,看上去又大又舊,草屋的頂部停了許多鳥,它們安安詳詳,認真地張望、叨毛,清除指甲。
草屋的屋頂仿佛陷在蘆葦叢中,看上去有些不踏實,小金寶從後船艙鑽出來,扶了我的肩膀,顫巍巍地上了岸來。
老爺沒有讓人扶他,他背了手,在跳闆上面勝似閑庭信步。
我站在一邊,我突然發現老爺走路的樣子中有了點異樣,他瘦了許多,腳步踩在木闆上也不如過去那樣沉着有力了,有些飄。
老爺走到棧橋上來,我順勢跳上岸來,棧橋曲曲折折的,一直連接到大草屋。
棧橋看上去很少有人走動,粗大的木頭被日曬夜露弄得灰灰白白,中間開了極大的裂縫。
棧橋的兩邊是幾隻棄船,粗細不等的鐵鍊被摞得形狀古怪,鐵鍊的外邊則是幾隻鐵錨,鐵錨的大鐵鈎張牙舞爪,有一種說不出的嚣張。
我望着這幾隻鐵錨,總覺得它們與上海之間有一種說不出的内在關聯。
它們通身漆黑,時刻決定或控制着事态的進程。
那座大草屋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了。
你說誰能想得到,唐府在上海灘的恩恩怨怨,最終沒有在上海灘收場,卻在這個孤島的大草屋裡了結了。
我又要說那句老話,這全是命。
這話我說過多少遍了?那時候我離開家才幾天?沖着上海去的,在上海屁股還沒有焐熱,匆匆又到了小鎮上,沒兩天卻又回到鄉下了。
我轉了一大圈,又轉到鄉下了。
可有一點不一樣,沒能轉到最初開始的地方。
命運就這樣,過了那個村,就再也不會有那個店。
這座大草屋我可以說熟透了。
但我敢說,這樣的草屋隻是唐家無數草屋中的一個。
每一座這樣的草屋都深藏着大上海,深藏着虎頭幫或唐府的最終結果。
可惜我那時候不知道。
老爺的話真是說得不錯,老爺我走到哪。
上海灘就跟到哪,這話不過分,不吹牛,實實在在的一句。
大上海的事就這樣,結果在上海,起因往往在别處;起因在上海,結果則往往在“大草屋”。
這也是大上海不易捉摸的緣由。
大草屋就在我們面前,許多人的命運将在這裡徹底完結。
我走近大草屋,才發現大草屋是分開的,南北各兩間,中間是一個大過道。
從大過道向上看去,上面還有一層。
所有的木料用得都很浪費,又粗又大。
過道的四面木牆上挂了許多農具與漁具,依次排着鍬、釘钯、蝦簍、
天高水欸,上上下下都幹幹淨淨。
小金寶緊随我出來,卻沒有過多地打量孤島。
她回過頭去,夕陽正西下,在水與天的接頭處留下華彩雲帶。
這樣的畫面在她的眼裡有點不真實,山山水水反成了她心中的一種幻境。
小金寶深吸一口氣,水面空闊,但沒有巨瀾怒濤。
江南水面千閃萬爍的是粼粼波光,那些細碎的波光像液體的金子,一直流溢到目光的盡頭,盡頭是遠山的大概,霧一樣飄渺,不真切。
打了赤膊的船工說:“老爺就是會享福,這個島真是不錯。
”另一個船工接了話茬說:“等我在上海發了财,數洋錢數得胳膊酸了,也找個島來歇歇手腳。
”打赤膊的說:“這麼好的島,該起個名字。
”這時候銅算盤正扶了老爺出來,打赤膊的說:“老爺,這島叫什麼名字?”老爺眯眼隻是望着不遠處的蘆葦,随口說:“上海灘。
”另一個船工讨好他說:“這地方叫上海灘,我們這些阿狗阿貓也能當老爺了。
”幾個水工一陣哄笑。
老爺自言說:“老爺我在哪,上海灘就跟到哪。
”水工就止住笑,弄不懂老爺話裡的意思。
小金寶瞄一眼老爺,感覺老爺的話每個字都像吊吊蟲,沿着她的耳朵往裡頭爬。
木船泊在了小島的西端。
船一靠岸阿貴和阿牛就跳進了水中。
他們從船頭拖下一塊跳闆擱在蘆葦叢中的木質碼頭。
我立在船頭,隐隐看見蘆葦叢中有一個草屋的屋頂,看上去又大又舊,草屋的頂部停了許多鳥,它們安安詳詳,認真地張望、叨毛,清除指甲。
草屋的屋頂仿佛陷在蘆葦叢中,看上去有些不踏實,小金寶從後船艙鑽出來,扶了我的肩膀,顫巍巍地上了岸來。
老爺沒有讓人扶他,他背了手,在跳闆上面勝似閑庭信步。
我站在一邊,我突然發現老爺走路的樣子中有了點異樣,他瘦了許多,腳步踩在木闆上也不如過去那樣沉着有力了,有些飄。
老爺走到棧橋上來,我順勢跳上岸來,棧橋曲曲折折的,一直連接到大草屋。
棧橋看上去很少有人走動,粗大的木頭被日曬夜露弄得灰灰白白,中間開了極大的裂縫。
棧橋的兩邊是幾隻棄船,粗細不等的鐵鍊被摞得形狀古怪,鐵鍊的外邊則是幾隻鐵錨,鐵錨的大鐵鈎張牙舞爪,有一種說不出的嚣張。
我望着這幾隻鐵錨,總覺得它們與上海之間有一種說不出的内在關聯。
它們通身漆黑,時刻決定或控制着事态的進程。
那座大草屋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了。
你說誰能想得到,唐府在上海灘的恩恩怨怨,最終沒有在上海灘收場,卻在這個孤島的大草屋裡了結了。
我又要說那句老話,這全是命。
這話我說過多少遍了?那時候我離開家才幾天?沖着上海去的,在上海屁股還沒有焐熱,匆匆又到了小鎮上,沒兩天卻又回到鄉下了。
我轉了一大圈,又轉到鄉下了。
可有一點不一樣,沒能轉到最初開始的地方。
命運就這樣,過了那個村,就再也不會有那個店。
這座大草屋我可以說熟透了。
但我敢說,這樣的草屋隻是唐家無數草屋中的一個。
每一座這樣的草屋都深藏着大上海,深藏着虎頭幫或唐府的最終結果。
可惜我那時候不知道。
老爺的話真是說得不錯,老爺我走到哪。
上海灘就跟到哪,這話不過分,不吹牛,實實在在的一句。
大上海的事就這樣,結果在上海,起因往往在别處;起因在上海,結果則往往在“大草屋”。
這也是大上海不易捉摸的緣由。
大草屋就在我們面前,許多人的命運将在這裡徹底完結。
我走近大草屋,才發現大草屋是分開的,南北各兩間,中間是一個大過道。
從大過道向上看去,上面還有一層。
所有的木料用得都很浪費,又粗又大。
過道的四面木牆上挂了許多農具與漁具,依次排着鍬、釘钯、蝦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