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夢想成為“光之國度”的居民

關燈
旅日作家/劉黎兒

    活在沒有變化的現代日常中,某天覺得别人或自己面目可憎時,或許會開始夢想自己成為如寶石般發光的常野一族;又或者是在電車、古老的小酒店裡邂逅暧暧内含光的常野一族,讓自己多一個可以喘氣、吐氣的異想世界!

    常野一族比普通人可以活得更久,且具有特殊遠見能力,而能透視未來。他們來到常人的社會,讓常人也因此擁有一個感受光芒的季節,或是改變人生境遇的機會。

    《光之國度》是恩田陸描寫奇妙的常野一族的世界,也是“常野物語”三連作的第一部曲,本身又是短篇連作的結合,每篇都是味道、重量十足的小品;就像拼布藝品般,縫織在一起,又成為一件别具風格的巨作,然後再反複去撫摸每一塊碎布,又會重新發現它們的有心或無意的精巧細節,最後編織出屬于自己的常野世界。

    據恩田陸自己表示,《光之國度》是忘我、埋頭寫就的一部作品,寫的時候并未察覺自己不過是抓到了一個巨大物語的一角而已,往下深掘還有許多寶物會出爐,是一部很不可思議的作品。她将之當作自己的一個課題,持續地寫,試圖去完成。目前已完成三集,而且一集比一集洗練、功力增強,光國迷可以細細咀嚼,安心去建構自己的常野世界,不會有欲求不滿的感覺。

    日本人聽到“常野物語”一詞,會馬上聯想到明治時代的學者——柳田園男所寫的傳說集“遠野物語”,裡面有河童、山姥等怪異物語,也有些具體的山川交織其間,魅力十足。那些原本是日本哪裡都存在的鄉村物語,因為“遠野物語”的誕生以及琢磨而生出效果,讓日本人對于原本看來沒什麼出奇的平凡中日本典型鳥居、小廟小碑等鄉鎮,都從原石變化為寶石般,成為具有洗煉而易解的鄉土性;恩田陸的“常野物語”或許也能讓人對于一些生活中邂逅的溫穩高人、貴人,想像他們或許就是常野一族的化身,是來自光之國度的人吧!又或許,自己經過某些涵養的洗禮,便會成為有内力、有透視力的人,同時也有希望成為光國居民呢!

    恩田陸很謙虛地自稱自己的作品,多少都是受到别的作品的啟發,就像《光之國度》受到珊娜·亨德森(ZennaChlarsonHenderson,一九一七至一九八三)的“人們”(People)系列影響,但如果兩項作品都讀過的話,會發現兩者登場人物完全不同。恩田的常野人們是更為可愛、可親的;這也是西洋與日本的“超能力”之人本質的不同吧!

    珊娜的“人們”是假定外星人因為宇宙船故障而落難,在美國邊境組成半孤立的村子,甯靜度日,渴望返鄉;在此同時,他們也接受一些受傷者加以療愈,而反外星人也因為收容這些人而自己得到療愈,是非常溫暖的故事。這些外星球的“人們”因為擁有各種超人能力,盡可能不與外界社會交流,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社會,但是年輕一代厭倦了這種生活而想離開,與外界社會交流,老一輩則想制止并力求自我隔絕,這樣的關系構成“人們”的故事,是很典型的西洋文化物語。

    但《光之國度》中的常野人是經常在野之人,因此反而融入普通市井小民的生活;雖然不會去四處張揚自己非比尋常的能力,但也不會特意隔絕跟外界的關系,不會讓自己處于閉塞的狀态。他們經常在社會的角落裡靈活運用自己的非凡能力,像是讓親子能有隔世和解的溫馨,或甚至預見自己未來的伴侶等等。但另一方面在常人的社會中也必須去對抗許多超乎想像的強敵。常野的人們絕非孤立、自我隔絕的,如果跟常人隔絕關系的話,反而會導緻悲劇。

    或許因為恩田陸是日本東北宮城縣出身,因此常野地點似乎也是在宮城,《光之國度》一族的家鄉同在宮城、秋田、青森等,與在東北岩手東南的遠野相距不遠,“常野物語”或許也就是有地緣上的親近感而誕生的。常野不僅是恩田本人的故鄉,也成為讀者的故鄉,這就是作品與作者的力量;正如珊娜非常擅長對美國邊境荒野的描寫,恩田對于這些非比尋常之人所見的奇妙世界之描寫也非常細膩、精彩。恩田陸所建立的奇幻世界中,有各種超乎想像的情節,有恐怖的、溫情的。雖然不可思議、超乎常情,但是發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裡卻也不是那麼不可能,同時也是人在某些情境中很可能朦胧邂逅的。即使對超能力沒興趣之人,也能毫無抗拒地相信生活周邊确實有這種與世無争的高人、貴人存在。

    常野之人的氣質非常溫文儒雅,絕不慌張、絕不氣急敗壞,凡事皆以平常心對待,也不會因為自己超常能力而傲慢,反而相當謙卑,甚至還有幾分憂傷寂寞。對于無法在任何地方生根的流浪生涯,坦然接受的同時,也有些許的寂寞無奈,這樣的氣質或許正好是在鬧哄哄的現代都會中所欠缺的。常野之人會不時以各種方式向普通人傾訴、提示着:世間顯然仍并存許多可貴、美好的價值。因此,小說本身除了能讓人湧出各種感情,同時也令人想成為《光之國度》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