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柔說話的風 第二節
關燈
小
中
大
慶典會延遲一個星期的理由很簡單:他們在為十七日與克魯克交戰時死去的親人進行哀悼,為期正好一周,所以慶典隻能在七天後舉行。
二十五日上午,戰士們剛從頭天晚上的活動中清醒過來。
他們沒有外出打獵,而且全身仍塗着油彩。
即使如此,克雷格也明白,這裡和沃希托河邊沉睡着的黑壺部落的村莊不一樣。
午後,卡斯特最後也最緻命的一次分散了他的兵力。
克雷格注視着雷諾少校離開,後者帶上隊伍順溪流而下朝過河處奔去。
在B連的前頭,阿克頓上尉看了一眼差不多已經被自己判了死刑的這個偵察員,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然後繼續騎馬前行。
在他後面的布拉多克中士經過時,朝克雷格發出一聲冷笑。
在兩個小時之内,這兩個人都将死去,而被放逐到山頭的雷諾,連同三個連隊的殘餘官兵,則會被困在原地。
他們會設法守住陣地,等待卡斯特回來營救他們,但卡斯特一直沒有回來,是特裡将軍在兩天之後把他們解救出來的。
克雷格看着另外一百五十名畏縮的官兵朝溪流下遊走去。
雖然他不是士兵,但對他們也沒抱什麼信心。
卡斯特的部下中,百分之三十的軍人是剛剛招募的新兵,隻接受過最基本的訓練。
有些人剛剛在練習中學會騎馬,但一上戰場就會失去控制。
其他人甚至還沒學會使用斯普林菲爾德步槍。
還有百分之四十的士兵雖然入伍時間較長,但從不曾對印第安人開過槍,也沒在遭遇戰中碰到過他們,而且,許多人隻見過保留地上受着管教的溫順印第安人,從沒見過真正的印第安人。
一大群嚎叫着、身上塗滿油彩的遊牧部落戰士,為保護老婆、孩子而沖殺出來時,他不知道士兵們對此會有什麼反應。
他有一種可怕的預感,而且這預感真的應驗了。
但等到那個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
他知道,卡斯特對此不屑一顧還有最後一個原因。
與傳說相反,平原印第安人把生命看得很神聖,極為珍惜。
即使在征途上,他們也無法承受重大傷亡,通常在損失了兩三名優秀的戰士之後,便會停止戰鬥。
可是,卡斯特要攻擊的,是他們的父母、老婆和孩子。
光是為了捍衛榮譽,就會使他們奮起應戰直至最後一名戰士犧牲。
決不會心慈手軟。
當雷諾少校率領的三個連隊順着溪流絕塵而去時,卡斯特下令,讓行李搬運車輛留在原地,由剩餘六個連隊中的一個守衛着。
他帶上E連、C連、L連、I連和F連這五個連隊,轉向北方。
那裡有山丘遮擋,河谷裡的印第安人沒法看見他,但他也看不見他們。
他扭頭對憲兵中士劉易斯說:“帶上囚犯。
當七團沖殺進去後,他就能看到他朋友們的下場了。
” 然後他轉身策馬朝北快步跑去。
五個連的官兵跟在他身後,總共是二百五十人。
克雷格意識到,卡斯特仍沒有覺察到危險。
他帶了三個平民去觀戰,其中一位,就是精瘦的戴眼睛的随軍記者馬克·凱洛格。
更誇張的是,卡斯特還帶着兩個年輕的親戚一起前行,他肯定是要對他們負責任的。
這兩個親戚,一個是他最小的弟弟波士頓·卡斯特,十九歲;另一個是十六歲的外甥,名叫奧蒂·裡德。
士兵們排成兩路縱隊,隊伍有半英裡那麼長。
在卡斯特後面騎行的是他的副官庫克上尉,再後面的是将軍當天的勤務兵,也是團部的号手,約翰·馬丁。
他的真名叫吉斯帕·馬蒂諾,是一位意大利移民,曾經當過加裡波第的男管家,到現在英語水平仍相當有限。
劉易斯中士和被縛住的本·克雷格,走在卡斯特後面三十英尺處。
他們縱馬馳入山丘,雖然仍在山峰下,但他們能在馬鞍上轉過身,看見雷諾少校和他的人馬正在跨越小大角河,準備從南方發起攻擊。
這時候,卡斯特注意到克勞人和阿裡克拉人偵察兵哭喪着臉,于是叫他們騎馬回去。
他們立馬掉頭離開,最後幸存了下來。
部隊就這樣行進了三英裡山路,不再被左面的山峰擋住視線,終于能俯視下面的山谷了。
大個子劉易斯中士拉着克雷格那匹馬的馬勒。
他倒吸一口冷氣,輕聲說:“噢,我的天哪。
”遠處的河岸上是一片帳篷的海洋。
即使相隔那麼遠的距離,克雷格仍能分辨出那些帳篷的形狀、裝飾顔色,并能辨認出它們分别屬于哪個部落。
這些帳篷分屬于六個不同的村莊。
平原印第安人在遷徙時會列隊前行,一個部落跟着一個部落。
當他們停下來紮營時,不同村莊各自分開落腳,因此,整個營地就顯得又長又窄。
在對面的河岸往下遊的方向,一長溜地排着六個圓圈。
他們一直在朝北遷徙,直到幾天前停頓下來。
開路的光榮任務交給了北夏延人,因此他們的村落在最北端。
接下來是他們最親密的盟友奧格拉拉蘇人。
再接下來是聖阿克蘇人,然後是黑腳。
從南面數過來第二個村莊是明尼孔焦,在最南端的,也是此時正受到雷諾少校進攻的,是隊伍的尾巴胡克帕哈村莊,其首領,也是蘇人最崇敬的薩滿,就是老練的坐牛。
在場的還有其他人,與各自的親屬們住在一起的有桑蒂、布魯爾和阿西尼本蘇人。
七團所看不見的是,在仍擋住視野的山坡背面,雷諾少校對南端胡克帕哈部落的進攻将變成一場大災難。
胡克帕哈人已經從他們的帳篷中蜂擁而出,許多人騎着馬,全都拿着武器展開反攻。
這時差不多是下午兩點,騎着矮種馬的戰士們,在草原上從左翼迂回包抄過來,雷諾的人馬已經被逼得退到剛剛跨過的那條河邊,躲在附近的一片楊樹林中。
許多士兵已經在林中下了馬,剩下的要麼是駕馭不住騎着的馬,要麼就是已經被馬甩了下來。
一些人丢了步槍,被胡克帕哈人欣喜地撿去了。
很快,剩餘的士兵将不得不從同一條河涉水回去,躲到一個山頭上,忍受三十六小時的圍困。
卡斯特将軍審視着他眼前的情景,相距咫尺的克雷格則在打量這個印第安人殺手。
營地裡能見到女人和孩子,但沒有戰士。
卡斯特認為這是意外之喜。
克雷格聽到卡斯特向圍在他身旁的連長們喊道:“我們從這裡沖下去,占領這個村莊。
” 然後他召來庫克上尉,口授了一道命令。
這命令是發給早已被派遣到荒野裡去的本蒂恩上尉的。
庫克草草記下命令:“來吧。
大村莊。
快點。
帶上包裹。
”他指的是彈藥。
他把這道命令交給了号兵馬蒂諾。
意大利人馬蒂諾奇迹般地找到了本蒂恩上尉,因為機警的本蒂恩已經放棄在荒野裡徒勞追擊,回到了溪水邊,并且最後在被圍困的山丘上與雷諾少校會合了。
但到那個時候,他們已經無法突圍去解救遭遇滅頂之災的卡斯特了。
當馬蒂諾沿着小徑騎馬跑回去時,克雷格從馬鞍上轉身看他。
他看見耶茨上尉的F連中,有二十四名士兵也擅自騎馬逃跑了。
沒人阻攔他們。
克雷格轉回身看前方的卡斯特。
這個自以為是的人難道一點也沒有警覺嗎? 将軍站在馬镫上,把奶油色的草帽舉過頭頂,朝他的部隊官兵喊道:“好哇,小夥子們,看到他們了。
” 這是正在離開的号兵馬蒂諾聽到的最後一句話。
後來,在接受詢問時,他也報告了這句話。
克雷格注意到,與許多長着金棕色頭發的人一樣,年僅三十六歲的卡斯特也已經有點秃了。
雖然被印第安人起了個“長發”的诨号,但卡斯特已為夏季的戰役剃短了頭發。
也許正因為如此,奧格拉拉婦女們後來沒能在他倒下的地方認出他。
戰士們也認為,不值得把他的頭皮剝下來當作戰利品。
舉帽緻禮之後,卡斯特策馬跑向前方,剩餘的二百一十名官兵跟了上去。
通向河岸的前方地形較為平坦,适合從山上沖下去。
半英裡之後,部隊折向左行,一個連隊接一個連隊跑下山坡,涉過河流,準
二十五日上午,戰士們剛從頭天晚上的活動中清醒過來。
他們沒有外出打獵,而且全身仍塗着油彩。
即使如此,克雷格也明白,這裡和沃希托河邊沉睡着的黑壺部落的村莊不一樣。
午後,卡斯特最後也最緻命的一次分散了他的兵力。
克雷格注視着雷諾少校離開,後者帶上隊伍順溪流而下朝過河處奔去。
在B連的前頭,阿克頓上尉看了一眼差不多已經被自己判了死刑的這個偵察員,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然後繼續騎馬前行。
在他後面的布拉多克中士經過時,朝克雷格發出一聲冷笑。
在兩個小時之内,這兩個人都将死去,而被放逐到山頭的雷諾,連同三個連隊的殘餘官兵,則會被困在原地。
他們會設法守住陣地,等待卡斯特回來營救他們,但卡斯特一直沒有回來,是特裡将軍在兩天之後把他們解救出來的。
克雷格看着另外一百五十名畏縮的官兵朝溪流下遊走去。
雖然他不是士兵,但對他們也沒抱什麼信心。
卡斯特的部下中,百分之三十的軍人是剛剛招募的新兵,隻接受過最基本的訓練。
有些人剛剛在練習中學會騎馬,但一上戰場就會失去控制。
其他人甚至還沒學會使用斯普林菲爾德步槍。
還有百分之四十的士兵雖然入伍時間較長,但從不曾對印第安人開過槍,也沒在遭遇戰中碰到過他們,而且,許多人隻見過保留地上受着管教的溫順印第安人,從沒見過真正的印第安人。
一大群嚎叫着、身上塗滿油彩的遊牧部落戰士,為保護老婆、孩子而沖殺出來時,他不知道士兵們對此會有什麼反應。
他有一種可怕的預感,而且這預感真的應驗了。
但等到那個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
他知道,卡斯特對此不屑一顧還有最後一個原因。
與傳說相反,平原印第安人把生命看得很神聖,極為珍惜。
即使在征途上,他們也無法承受重大傷亡,通常在損失了兩三名優秀的戰士之後,便會停止戰鬥。
可是,卡斯特要攻擊的,是他們的父母、老婆和孩子。
光是為了捍衛榮譽,就會使他們奮起應戰直至最後一名戰士犧牲。
決不會心慈手軟。
當雷諾少校率領的三個連隊順着溪流絕塵而去時,卡斯特下令,讓行李搬運車輛留在原地,由剩餘六個連隊中的一個守衛着。
他帶上E連、C連、L連、I連和F連這五個連隊,轉向北方。
那裡有山丘遮擋,河谷裡的印第安人沒法看見他,但他也看不見他們。
他扭頭對憲兵中士劉易斯說:“帶上囚犯。
當七團沖殺進去後,他就能看到他朋友們的下場了。
” 然後他轉身策馬朝北快步跑去。
五個連的官兵跟在他身後,總共是二百五十人。
克雷格意識到,卡斯特仍沒有覺察到危險。
他帶了三個平民去觀戰,其中一位,就是精瘦的戴眼睛的随軍記者馬克·凱洛格。
更誇張的是,卡斯特還帶着兩個年輕的親戚一起前行,他肯定是要對他們負責任的。
這兩個親戚,一個是他最小的弟弟波士頓·卡斯特,十九歲;另一個是十六歲的外甥,名叫奧蒂·裡德。
士兵們排成兩路縱隊,隊伍有半英裡那麼長。
在卡斯特後面騎行的是他的副官庫克上尉,再後面的是将軍當天的勤務兵,也是團部的号手,約翰·馬丁。
他的真名叫吉斯帕·馬蒂諾,是一位意大利移民,曾經當過加裡波第的男管家,到現在英語水平仍相當有限。
劉易斯中士和被縛住的本·克雷格,走在卡斯特後面三十英尺處。
他們縱馬馳入山丘,雖然仍在山峰下,但他們能在馬鞍上轉過身,看見雷諾少校和他的人馬正在跨越小大角河,準備從南方發起攻擊。
這時候,卡斯特注意到克勞人和阿裡克拉人偵察兵哭喪着臉,于是叫他們騎馬回去。
他們立馬掉頭離開,最後幸存了下來。
部隊就這樣行進了三英裡山路,不再被左面的山峰擋住視線,終于能俯視下面的山谷了。
大個子劉易斯中士拉着克雷格那匹馬的馬勒。
他倒吸一口冷氣,輕聲說:“噢,我的天哪。
”遠處的河岸上是一片帳篷的海洋。
即使相隔那麼遠的距離,克雷格仍能分辨出那些帳篷的形狀、裝飾顔色,并能辨認出它們分别屬于哪個部落。
這些帳篷分屬于六個不同的村莊。
平原印第安人在遷徙時會列隊前行,一個部落跟着一個部落。
當他們停下來紮營時,不同村莊各自分開落腳,因此,整個營地就顯得又長又窄。
在對面的河岸往下遊的方向,一長溜地排着六個圓圈。
他們一直在朝北遷徙,直到幾天前停頓下來。
開路的光榮任務交給了北夏延人,因此他們的村落在最北端。
接下來是他們最親密的盟友奧格拉拉蘇人。
再接下來是聖阿克蘇人,然後是黑腳。
從南面數過來第二個村莊是明尼孔焦,在最南端的,也是此時正受到雷諾少校進攻的,是隊伍的尾巴胡克帕哈村莊,其首領,也是蘇人最崇敬的薩滿,就是老練的坐牛。
在場的還有其他人,與各自的親屬們住在一起的有桑蒂、布魯爾和阿西尼本蘇人。
七團所看不見的是,在仍擋住視野的山坡背面,雷諾少校對南端胡克帕哈部落的進攻将變成一場大災難。
胡克帕哈人已經從他們的帳篷中蜂擁而出,許多人騎着馬,全都拿着武器展開反攻。
這時差不多是下午兩點,騎着矮種馬的戰士們,在草原上從左翼迂回包抄過來,雷諾的人馬已經被逼得退到剛剛跨過的那條河邊,躲在附近的一片楊樹林中。
許多士兵已經在林中下了馬,剩下的要麼是駕馭不住騎着的馬,要麼就是已經被馬甩了下來。
一些人丢了步槍,被胡克帕哈人欣喜地撿去了。
很快,剩餘的士兵将不得不從同一條河涉水回去,躲到一個山頭上,忍受三十六小時的圍困。
卡斯特将軍審視着他眼前的情景,相距咫尺的克雷格則在打量這個印第安人殺手。
營地裡能見到女人和孩子,但沒有戰士。
卡斯特認為這是意外之喜。
克雷格聽到卡斯特向圍在他身旁的連長們喊道:“我們從這裡沖下去,占領這個村莊。
” 然後他召來庫克上尉,口授了一道命令。
這命令是發給早已被派遣到荒野裡去的本蒂恩上尉的。
庫克草草記下命令:“來吧。
大村莊。
快點。
帶上包裹。
”他指的是彈藥。
他把這道命令交給了号兵馬蒂諾。
意大利人馬蒂諾奇迹般地找到了本蒂恩上尉,因為機警的本蒂恩已經放棄在荒野裡徒勞追擊,回到了溪水邊,并且最後在被圍困的山丘上與雷諾少校會合了。
但到那個時候,他們已經無法突圍去解救遭遇滅頂之災的卡斯特了。
當馬蒂諾沿着小徑騎馬跑回去時,克雷格從馬鞍上轉身看他。
他看見耶茨上尉的F連中,有二十四名士兵也擅自騎馬逃跑了。
沒人阻攔他們。
克雷格轉回身看前方的卡斯特。
這個自以為是的人難道一點也沒有警覺嗎? 将軍站在馬镫上,把奶油色的草帽舉過頭頂,朝他的部隊官兵喊道:“好哇,小夥子們,看到他們了。
” 這是正在離開的号兵馬蒂諾聽到的最後一句話。
後來,在接受詢問時,他也報告了這句話。
克雷格注意到,與許多長着金棕色頭發的人一樣,年僅三十六歲的卡斯特也已經有點秃了。
雖然被印第安人起了個“長發”的诨号,但卡斯特已為夏季的戰役剃短了頭發。
也許正因為如此,奧格拉拉婦女們後來沒能在他倒下的地方認出他。
戰士們也認為,不值得把他的頭皮剝下來當作戰利品。
舉帽緻禮之後,卡斯特策馬跑向前方,剩餘的二百一十名官兵跟了上去。
通向河岸的前方地形較為平坦,适合從山上沖下去。
半英裡之後,部隊折向左行,一個連隊接一個連隊跑下山坡,涉過河流,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