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警告你,有些事,你少讓她知道!更要少讓她摻和進來!……”
“明白,明白,我隻不過以為,多一個多一種思路……”
王啟兆喏喏連聲。
他第一次遭到她如此這般不留情面的訓斥。
他剛才說鄭岚“經得起事”時,将那四個字說出了格外強調的意味。
弦外有音,其實也等于在說——“您趙副書記也經得起點事兒好不好?” 而趙慧芝頭腦雖然有點兒亂了,大失方寸;耳朵卻依然如故地敏感,聽出了王啟兆的話弦外有音。
所以她也一下子惱火起來了。
所以她當即予以訓斥。
絕不允許王啟兆在自己面前有放肆的表現,這是他們之間的原則。
她自己單方面确立的原則。
即使現在這麼一種面臨考驗的情況之下,她也還是要本能地維護那一套原則。
王啟兆卻“噴兒”地笑了。
趙慧芝生氣地問:“你笑什麼?有什麼好笑的?!” 王啟兆是在笑他自憶。
她既然已經聲明了她讨厭明白人,而自己卻一疊聲地說“明白”、“明白”,使他覺得自己實在是很蠢,卻又實在是蠢得可愛。
同時,内心裡對趙慧芝的鄙視一下子又增加了許多。
想到鄭岚對她的印象那麼好,她對鄭岚的态度也增僞裝得那麼親善,他不禁的替鄭岚倍覺悲哀,也将趙慧芝這一個和自己一條繩拴兩端的女人的虛僞又看深了一層。
面對趙慧芝的質問,他正不知該如何回答為好,電話突然響了。
于是二人的目光都落在電話上了。
電話連響數聲,趙慧芝伸手縮手,想拿起又不敢拿起,似乎那不是電話,而是一顆定時炸彈。
王啟兆忍不住說:“您畢竟正在值班,接,肯定比不接要好……” 趙慧芝這才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拿起了電話。
“對,是我……” 接着她就嗯嗯啊啊起來。
王啟兆察顔觀色,想要聽出點兒什麼,卻什麼也聽不出來,急得抓耳撓腮。
她感覺到了他那種迫切的目光,竟站了起來,一轉身,背對着他了。
趙慧芝又嗯嗯啊啊了一陣,終于放下電話。
她放電話時仍背對着王啟兆。
之後低下頭,一手托肘,一手托下巴,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王啟兆望着她背影,屏息斂氣。
那一時刻,辦公室裡靜極了,空氣仿佛凝固了。
趙慧芝長出一口氣,終于緩緩地向王啟兆轉過了身。
她們一手托肘,一手托下巴,也不看盾王啟兆,自言自語的說:“是胡崇漢打來的電話。
他了解到了确定的情況。
看來你分析的對,發生在順安縣城裡的事件,是和我們毫無關系。
” 由于起初的好心情早已蕩然無存,此刻餘悸未消,連對胡副市長她也幹脆直呼其名了。
仿佛破壞了她好心情的責任,對方也是有一份的。
而且,她也“我們”起來了。
仿佛可以那麼說僅僅是她一個人的特權,王啟兆是根本不配也那麼說的。
然而王啟兆咧嘴笑了。
和她相反,他的種種不好的心情,此時也一掃而光,蕩然無存了。
他自從進入她的辦公室以後,第一次有心思将目光望向了窗外。
接着,往回一收,落在他送給她的臘梅和水仙上。
他谄媚地說:“你将那兩盆花待弄得可真好!” 斯時已經快十一點了,外面的寒風止息了,辦公室裡的陽光更加明耀了。
王啟兆内心裡也充滿了陽光。
一顆心業已笃定,他倒盼着快點兒結束談話;快點兒回到他的汽車裡,回到鄭岚身邊去;快點兒将自己又充滿的陽光的好心情帶給予她了…… 趙慧芝放下手臂,重新坐在椅子上,身子朝後仰,舒服地靠着椅背,語調不緊不慢地又說:“有些具體的情況,對于你也就不必非得保秘了,免得你大難臨頭似的。
順安縣城裡的事件是這麼引起——昨天夜晚縣公安局刑偵科一名姓張的副科長帶着二男一女兩名手下……” 王啟兆說:“我知道那個張副張長……” 趙慧芝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那意思是——你打斷我的話幹什麼?如果你自己什麼都知道了,你還跑我這兒來幹什麼?!…… “您接着說,您接着說……” 王啟兆趕緊顯出卑恭之相。
趙慧芝就接着說道:“他們公安局的四個人,在縣城裡最好的一家飯店,叫什麼‘紅樓酒家’裡,和老闆發生了暴力沖突。
那一句女警被扣留了,結果縣公安局就去了更多的人。
而老闆膽大包天,居然用自制的槍支打死了那一句女警,現在正與一句同夥駕車逃亡。
那名小保姆,是那個張副科長的槍支走火打死的。
至于那一個孩子的死因,現在還不太清楚……” 把個王啟兆聽得頓時心驚肉跳,面如死灰! 他心裡的陽光完全消失了,變為一片黑暗了。
此時他才有點真正地明白了——為什麼許多人直撲他的度假村而來進行破壞。
這座城市有數座跨江大橋。
最後竣工也最新啟用的一座江橋,相對應的乃是城市的一處邊緣。
隔着冰封的江面,從彼岸望過來,城市的燈光顯然疏少了許多。
那是遠離城市喧嚣之聲的彼岸。
即使白天亦如此。
即使昨天——三十兒的夜晚,一陣比一陣密集的爆竹聲,在江的這一段彼岸聽來也是依稀的、遙遠的。
而此刻,這裡是靜谧的。
風勢傍晚收斂了。
此刻這裡隻能聽到一種聲音。
一種在光秃秃的高樹梢頭和幹枯得極其鋒利的草尖上掠來掠去的聲音。
那是寒風的殘勢不情願消失而去的幽嘯。
不定什麼時候響起,不定從哪兒傳來。
像是伏敵相互進行聯系所吹的口哨。
它剛一引起人耳的注意,人耳剛一打算捕捉到它的方向,它卻消停了。
于是四周又開始靜谧着。
這裡沿岸排列着十幾幢小小的木闆房,造型各異。
若在白天,顔色也不同。
它們有的有主,門上釘着寫有主人姓名的木牌,還一一落着鎖。
有的卻沒主,門已脫軸了,或歪斜敞開着,或幹脆倒在了門前的雪地上。
它們屬于本市的釣魚愛好者協會。
若在夏秋兩季,無論白
他第一次遭到她如此這般不留情面的訓斥。
他剛才說鄭岚“經得起事”時,将那四個字說出了格外強調的意味。
弦外有音,其實也等于在說——“您趙副書記也經得起點事兒好不好?” 而趙慧芝頭腦雖然有點兒亂了,大失方寸;耳朵卻依然如故地敏感,聽出了王啟兆的話弦外有音。
所以她也一下子惱火起來了。
所以她當即予以訓斥。
絕不允許王啟兆在自己面前有放肆的表現,這是他們之間的原則。
她自己單方面确立的原則。
即使現在這麼一種面臨考驗的情況之下,她也還是要本能地維護那一套原則。
王啟兆卻“噴兒”地笑了。
趙慧芝生氣地問:“你笑什麼?有什麼好笑的?!” 王啟兆是在笑他自憶。
她既然已經聲明了她讨厭明白人,而自己卻一疊聲地說“明白”、“明白”,使他覺得自己實在是很蠢,卻又實在是蠢得可愛。
同時,内心裡對趙慧芝的鄙視一下子又增加了許多。
想到鄭岚對她的印象那麼好,她對鄭岚的态度也增僞裝得那麼親善,他不禁的替鄭岚倍覺悲哀,也将趙慧芝這一個和自己一條繩拴兩端的女人的虛僞又看深了一層。
面對趙慧芝的質問,他正不知該如何回答為好,電話突然響了。
于是二人的目光都落在電話上了。
電話連響數聲,趙慧芝伸手縮手,想拿起又不敢拿起,似乎那不是電話,而是一顆定時炸彈。
王啟兆忍不住說:“您畢竟正在值班,接,肯定比不接要好……” 趙慧芝這才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拿起了電話。
“對,是我……” 接着她就嗯嗯啊啊起來。
王啟兆察顔觀色,想要聽出點兒什麼,卻什麼也聽不出來,急得抓耳撓腮。
她感覺到了他那種迫切的目光,竟站了起來,一轉身,背對着他了。
趙慧芝又嗯嗯啊啊了一陣,終于放下電話。
她放電話時仍背對着王啟兆。
之後低下頭,一手托肘,一手托下巴,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王啟兆望着她背影,屏息斂氣。
那一時刻,辦公室裡靜極了,空氣仿佛凝固了。
趙慧芝長出一口氣,終于緩緩地向王啟兆轉過了身。
她們一手托肘,一手托下巴,也不看盾王啟兆,自言自語的說:“是胡崇漢打來的電話。
他了解到了确定的情況。
看來你分析的對,發生在順安縣城裡的事件,是和我們毫無關系。
” 由于起初的好心情早已蕩然無存,此刻餘悸未消,連對胡副市長她也幹脆直呼其名了。
仿佛破壞了她好心情的責任,對方也是有一份的。
而且,她也“我們”起來了。
仿佛可以那麼說僅僅是她一個人的特權,王啟兆是根本不配也那麼說的。
然而王啟兆咧嘴笑了。
和她相反,他的種種不好的心情,此時也一掃而光,蕩然無存了。
他自從進入她的辦公室以後,第一次有心思将目光望向了窗外。
接着,往回一收,落在他送給她的臘梅和水仙上。
他谄媚地說:“你将那兩盆花待弄得可真好!” 斯時已經快十一點了,外面的寒風止息了,辦公室裡的陽光更加明耀了。
王啟兆内心裡也充滿了陽光。
一顆心業已笃定,他倒盼着快點兒結束談話;快點兒回到他的汽車裡,回到鄭岚身邊去;快點兒将自己又充滿的陽光的好心情帶給予她了…… 趙慧芝放下手臂,重新坐在椅子上,身子朝後仰,舒服地靠着椅背,語調不緊不慢地又說:“有些具體的情況,對于你也就不必非得保秘了,免得你大難臨頭似的。
順安縣城裡的事件是這麼引起——昨天夜晚縣公安局刑偵科一名姓張的副科長帶着二男一女兩名手下……” 王啟兆說:“我知道那個張副張長……” 趙慧芝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那意思是——你打斷我的話幹什麼?如果你自己什麼都知道了,你還跑我這兒來幹什麼?!…… “您接着說,您接着說……” 王啟兆趕緊顯出卑恭之相。
趙慧芝就接着說道:“他們公安局的四個人,在縣城裡最好的一家飯店,叫什麼‘紅樓酒家’裡,和老闆發生了暴力沖突。
那一句女警被扣留了,結果縣公安局就去了更多的人。
而老闆膽大包天,居然用自制的槍支打死了那一句女警,現在正與一句同夥駕車逃亡。
那名小保姆,是那個張副科長的槍支走火打死的。
至于那一個孩子的死因,現在還不太清楚……” 把個王啟兆聽得頓時心驚肉跳,面如死灰! 他心裡的陽光完全消失了,變為一片黑暗了。
此時他才有點真正地明白了——為什麼許多人直撲他的度假村而來進行破壞。
這座城市有數座跨江大橋。
最後竣工也最新啟用的一座江橋,相對應的乃是城市的一處邊緣。
隔着冰封的江面,從彼岸望過來,城市的燈光顯然疏少了許多。
那是遠離城市喧嚣之聲的彼岸。
即使白天亦如此。
即使昨天——三十兒的夜晚,一陣比一陣密集的爆竹聲,在江的這一段彼岸聽來也是依稀的、遙遠的。
而此刻,這裡是靜谧的。
風勢傍晚收斂了。
此刻這裡隻能聽到一種聲音。
一種在光秃秃的高樹梢頭和幹枯得極其鋒利的草尖上掠來掠去的聲音。
那是寒風的殘勢不情願消失而去的幽嘯。
不定什麼時候響起,不定從哪兒傳來。
像是伏敵相互進行聯系所吹的口哨。
它剛一引起人耳的注意,人耳剛一打算捕捉到它的方向,它卻消停了。
于是四周又開始靜谧着。
這裡沿岸排列着十幾幢小小的木闆房,造型各異。
若在白天,顔色也不同。
它們有的有主,門上釘着寫有主人姓名的木牌,還一一落着鎖。
有的卻沒主,門已脫軸了,或歪斜敞開着,或幹脆倒在了門前的雪地上。
它們屬于本市的釣魚愛好者協會。
若在夏秋兩季,無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