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雪,心裡邊還是稀裡糊塗的,呆呆地愣愣地望着他的音樂藝術啟蒙老師。
小被上的雪一經拂去,紅綢面、黃菊花、綠葉子,在身旁渾天而降的雪幔的襯托之下,三色對比豔麗得使他眼暈。
老師催促道:“快走吧。
這孩子午覺該醒了。
一醒,如果在這兒哭起來就不好了。
” 他緩緩地轉過身,踏上了橋梯,下意識地将懷裡的女嬰抱緊着。
十五歲的這一個第一次抱小孩兒的坡底村的少年,覺得自己似乎無論怎麼抱着那一個懷裡的小小人兒,都有點抱得并不穩妥,都會一大意将那小小人兒掉在地上似的。
她使他的心惴惴不安。
“等一下……” 他在橋梯上站住了。
老師也踏上了橋梯。
老師再次揭開被角,目光柔情似水,将那小被中熟睡着的小臉兒足足瞧了能有半分鐘。
老師低頭在她額上輕輕吻一下,随之往橋上推他…… 十五歲的坡底村的少年,小心翼翼地,一步步踏上橋梯,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穩當當地走在江橋的枕木人行道上。
直到那時,沒人從江那邊走來,也沒人從江這邊過去。
他來時留在枕木人行道上的腳印,已被雪覆蓋住了。
卻還沒有覆蓋平,在雪下呈現着淺淺的痕迹,向他證明着他自己确實是從橋上經過的。
他走的真是慢極了,惟恐自己一旦滑倒,懷中的女嬰會從高高的橋上掉下去。
盡管橋畔攔着鐵網,那是不可能的。
但他心裡就是顧慮着那一種可怕的事情會發生,一步也不敢走快。
當他走到橋中間時,出汗了。
頭上的汗順着兩頰往下淌,将帽耳朵的絨線粘在左右臉頰上了,癢癢的。
身上的汗順着前胸後背往下淌,也将衫衣濕嗒嗒地粘住在身上了。
他站住了。
搖晃着甩了一下汗,側轉身回望——老師也上橋了,站在枕木人行道的那一端目送着他,身影披雪,依稀可辨。
在他和老師之間,是他兩次留下在橋上的腳印,比橋那端老師的身影清晰多了。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往前走。
一邊走一邊回想老師對他說過的話。
卻也奇怪,當時稀裡糊塗懵裡懵懂的,似乎老師說了些什麼話,并沒聽到耳朵裡去。
但一經認真回想,有幾句話竟隻字不差地萦繞耳旁。
“從現在起,你抱在懷裡的這一個女孩兒,她是你的了。
你要愛護她,使她能在你的愛護之下成長起來,像你就是她的父親那麼愛護!” 又仿佛,站在他背後,站在橋那一端的老師,運用了一種神秘的法術,遠遠地、默默地,仍能将以上幾句話傳送到他耳中,播入到他心裡。
當他走至枕木人行道的盡頭,不由得再次回望時,橋那一端已不見了老師的身影。
但他知道老師仍伫立在那兒,因為在潔白的橋面和漫天飄舞的雪花織成的天幔之間,有着一截黑色。
像黑色的墓碑。
而老師那一天穿的是黑色的褲子。
他想,老師眼力再好,那也不可能望見他了。
因為他的棉褲棉襖之外,罩的是一身黃色單褲單衣,并且快洗白了。
下橋時,他不慎滑倒。
先是單膝跪下了,接着另一條腿也不自由主地跪下了。
他怕自己身體前傾,趴在地上,壓了孩子,反應迅速地及時向後仰身,結果一屁股坐在自己後腿上了,于是瞬間後背也着地了,像幼兒園裡一個仰倒在滑梯道上的孩子,懷抱着女嬰,從兩米多高的鐵路路基上滑将下去,慣力使他的身體滑到了路基底下還未停止,又繼續滑出了四五米遠。
他在雪地上坐起,掀開被角看看,懷抱中那小小人兒醒了,睜開了眼睛。
在似乎沒有眉毛的小臉上,一雙圍棋黑子那麼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瞪着他。
他不明白嬰孩兒的眉毛是要随着年齡一歲歲大了才能逐漸長密成形的,心中很是奇怪她長有那麼大那麼明亮那麼好看的一雙眼睛,卻怎麼沒有眉毛呢? 雪天雪地中,她那僅僅長了四顆牙的小嘴咧開了,沖他格格笑了兩聲。
那時她那張小臉的樣子使他覺得,她像極了圖畫書上圓頭圓腦的鼹鼠寶寶。
“你笑什麼你!不是因為你我能滑倒嗎?” 他嘟哝着站了起來。
幾片雪花落在那小臉上,融化在那張小臉上,在那張小臉上變成了幾滴小水珠。
她又格格笑了。
在他聽來,她那笑聲裡,似乎還有種看他笑話的意味兒哪! 而她一笑,她小臉上的幾滴水珠,就淌到她臉蛋兩邊的梨窩裡,并且暫時存在梨窩裡了。
還有幾片雪花落在她的小嘴唇上了。
上唇落了一片,下唇落了兩片,頃刻融化在她唇上了。
她竟伸出了粉紅的舌尖,舔自己唇上的雪水,看去仿佛很受用。
他将被角蓋上,又往前走。
孩子哼唧了一聲,哭了。
“别哭,别哭,不蓋上可不行,那你會凍着的!” 他一說話,孩子立刻又不哭了。
可是隻要他不繼續說話,她馬上就會哭起來。
“你呀,你呀,你連眉毛都沒有,你長大了可怎麼辦呢?哪個男人願意娶一個不長眉毛的媳婦呀!……” “咱們不走那條路了吧?我抱你都抱累了!咱們從野地裡插過去,那樣咱們可以少走五六裡路呢,那樣咱們可以快點兒找到家。
行不行?行還是不行,你倒說句話呀!” 當然,她一個字也沒說。
隻不過不哭了而已…… 那一天,那一時刻,性格内向,少言寡語,平素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的坡底村的十五歲少年,一邊走一邊不停地說話,仿佛要将以後幾年裡說的話一股腦兒全部都超前說完,而在以後的幾年裡甯願幹脆做啞巴。
沒多久,他說話說到了口幹舌燥山窮水盡再也沒有什麼話可說的地步。
連胡說八道的話都想不出來了。
可是不說是不行的。
不說她就哭呀。
于是他隻有哼,隻有唱;哼他學過的曲子,唱一切他會唱的歌。
氣喘籲籲的,跑調是在所難免了。
在被角底下,她一次一次格格地笑。
每次隻笑兩聲,一次也沒超過兩聲。
他跑調了她笑,他沒跑調她也笑。
仿佛在她聽來,還是跑調了。
仿佛他的嗓音因為跑調了聽來再怎麼可笑,也隻配博得她兩聲笑。
那時,老師對他說的話,他隻能記住重要的兩三句了: “她是你的了……” “你就像是她的父親那麼愛護她……” “你對任何人都不要提起我們之間今天的事,包括對你的父親……” 從江橋那兒到坡底村,大約有十二三裡的土路。
是喬祺的父親當年為了表示對“備戰”号召的響應率領坡底村人修築的。
它雖然毫無“備戰”意義,但卻畢竟算是一條路,使農民們進城着實方便了不少。
橫穿野地的喬祺,走了半個多小時就開始因自己的決定而後悔莫及。
野地終歸是野地,比那一條路難走多了。
經大雪覆蓋,雪下的坑坑窪窪冰冰沼沼看不出來了。
他幾次滑倒,也幾番踏破了雪下的薄冰,雙腳陷入冰下冷徹肌骨的泥水中。
他想返回到路上去。
回頭看看,已離得很遠,不甘走回頭路,隻有跟頭把式地繼續向前。
又走了不久,他的情形已狼狽極了。
鞋子陷掉了一隻,父親為他買的棉手套也丢了一隻。
而雙膝以上的兩截棉褲腿都濕了,還沾滿了稀泥。
失去了鞋子的那一隻腳也被紮了,使他走起來像瘸子了。
這一切苦難還都不算,最令他窮于對付的是他的嘴仍不能閑着。
不管是像“磨豆腐”的老太婆似的絮絮叨叨,還是哼,還是唱,總之他口中得不停地發出着某種聲音。
哪怕是吹口哨。
說“不停”有點兒誇張,停一會兒是可以的,但超過五分鐘就不行了。
超過五分鐘,她就會哼唧。
哼唧是前奏,是警告,倘居然沒被重視,她就會哭。
因為有了保護她的經驗,坡底村的少年雖然自己飽嘗苦難的滋味,卻一點兒也沒驚着她吓着她,更沒磕着過她壓着過她。
她竟然毫發未傷安然無恙。
令他始料不及也更加糟糕的事到底還是發生了——小被子不知何時被她蹬松了,她的兩隻小腳丫從被子底角暴露了,已經凍紅了。
他頓時心疼起來。
趕緊掀開蓋着她臉的被角一看,她的一隻小手也不知何時從被子裡掙了出來,正津津有味兒地嘬自己大拇指呢!終于又一次重見天日,這分明是她所盼的,她感激似的沖他格格笑了兩聲…… 坡底村的少年除了當機立斷,馬上脫下棉襖包在她的小被之外,再無良策。
他那麼做了。
是的,那一個大雪天那一路上的種種經曆,對于十五歲的坡底村的少年,真的無異于是一場苦難。
雖然他隻不過是一個農民的兒子,雖然他年紀小小時就死了娘,但是從小長到大,卻從沒像那一天那麼責任重大孤身無援過。
那一天他怎麼也沒想到,抱在他懷裡的那一個小小人兒,日後會逐漸與他形成一種撕不開扯不斷越撕越扯越發密切的關系。
依他那十五歲的少年的頭腦推測,恩師至誠相托的這一件事,大概也就是十天八天的事。
往長了說,是一個月的事。
再往長了說,是半年一年之事。
再怎麼長,大約也不會長過一二年去。
這農村少年早就巴望能獲得一種機會報答恩師對自己的栽培了。
現在這一種機會終于降臨了,他對自己的承諾無怨無悔。
非但無怨無悔,還有幾分感到欣然。
他受一種大意志的支配,赤着一隻腳,步步踏雪,不管不顧前邊雪下的野地還有多少冰窟泥沼,以破釜沉舟一往無前的氣概直奔家這個目标而去…… 一個半小時後他終于回到了家裡,他已快變得沒了人樣。
冬季的農村照例沒什麼農活兒,當村長的人也比較的閑在着了。
他的父親氣管炎犯了,請了假沒到公社去開什麼對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進行政治教育的會,正斜卧在火炕上看報。
父親驚愕地問他:“你?……怎麼了?怎麼搞成這個樣子?” 他先沒顧上回答,先将她輕輕放在了火炕上,之後長長地如釋重負地出了一口氣。
父親坐起,狐疑地瞅着他那包卷住的泥雪巴叽的棉襖又問:“那……那是什麼?” 他打開了棉襖,露出了裡面的小花被;掀開被角,露出了那小小人兒白白嫩嫩的臉。
他說:“是個女孩兒。
” “誰家的?” “不知道。
” 他父親的嘴白張數次才又問出一句話:“那……你你你……你從哪兒抱來的?!” 而這時,小被子已全被小手小腳弄開了,其過程如同卵生的什麼小動物弄破它們的殼。
随之,身上隻着一件小紅兜兜的女嬰大耍雜技。
她動作高超地抱住她的一隻小腳,輕而易舉地用她的小嘴含住了自己的大腳拇趾。
在小紅兜兜的襯托之下,她那一節節胖嫩的四肢,柔若無骨,白得像粉皮兒上再撒一層精白面粉。
“撿的。
” 十五歲的少年低下了頭,聲音也小得剛剛能讓父親聽到。
這是他在路上決定了的回答。
并且決定,無論受到怎樣的懲罰,都不改變。
在他想來,這麼回答是惟一最好的回答,雖然明知必将激怒父親,但隻要自己一口咬定,便可大大減少父親對他的盤問。
他橫下一條心,勢必得讓父親接受現實。
“再說一遍?!” 父親果然一下子被激怒了。
“撿的。
” 當兒子的臉不變色心不跳,也不彎腰,用他那隻滿是泥的赤腳,将另一隻腳上的鞋蹬掉了。
“你你你……你敢說你撿來的?!” 父親的手掌,在木炕沿上重重地拍了一記。
大腳拇趾從女嬰的小嘴裡吐了出來,然而那一隻小腿還斜翹空中。
她的小臉循聲一轉,圍棋黑子般的一雙眼睛瞪着那身為父親的大男人的臉。
“就是撿來的嘛。
不敢說也得這麼說,敢說也得這麼說。
” 當父親的又白張了幾次嘴。
徹底的算是白張,一個字都沒能再說出來。
兒子似乎蠻有道理地說:“不讓我說撿來的,那你讓我怎麼說?” “我揍你!” 當父親的雙腿垂下了炕,氣急敗壞地用雙腳探尋他的鞋。
這時,炕上的女嬰哼唧了兩聲。
兒子提醒道:“爸你别這麼大聲嚷嚷。
你會吓着她的。
她要是被你吓哭了,我可不哄……” “渾蛋!……” 父親的腳穿上了鞋,一步跨到兒子跟前,舉起了巴掌。
當兒子的将身子一挺,脖子一梗,緊閉上了眼睛,預備挨一記狠狠的耳光。
哇!…… 女嬰突然哭了。
那一種哭聲,用響亮已經不足以形容。
那簡直是一種嘹亮的哭聲。
沖鋒号似的使人熱血沸騰準備前仆後繼的一種哭聲。
父親的手僵在空中了,腮上的肉氣得直搐。
兒子的眼睜開了。
他感激地向她一瞥,覺得是獲得了強大的道義聲援。
他以策略的一心要化幹戈為玉帛的語調說:“看,怎麼樣?……” “你你你……别讓她哭!” 父親僵在空中的那一隻手,還是不肯善罷甘休地扇了兒子一巴掌。
卻沒扇在他臉上,而是扇在他後腦勺上。
兒子心中竊喜一下。
他明白,這意味着局勢正朝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轉化。
他幾步走到炕前,将上身趴在女嬰旁邊,歪着頭,臉湊臉地對她說:“哎,别哭,别哭。
看,有我在這兒呢!你不認識我了嗎?……” 圍棋黑子般的那雙眼睛瞪向了他。
她立刻不哭
小被上的雪一經拂去,紅綢面、黃菊花、綠葉子,在身旁渾天而降的雪幔的襯托之下,三色對比豔麗得使他眼暈。
老師催促道:“快走吧。
這孩子午覺該醒了。
一醒,如果在這兒哭起來就不好了。
” 他緩緩地轉過身,踏上了橋梯,下意識地将懷裡的女嬰抱緊着。
十五歲的這一個第一次抱小孩兒的坡底村的少年,覺得自己似乎無論怎麼抱着那一個懷裡的小小人兒,都有點抱得并不穩妥,都會一大意将那小小人兒掉在地上似的。
她使他的心惴惴不安。
“等一下……” 他在橋梯上站住了。
老師也踏上了橋梯。
老師再次揭開被角,目光柔情似水,将那小被中熟睡着的小臉兒足足瞧了能有半分鐘。
老師低頭在她額上輕輕吻一下,随之往橋上推他…… 十五歲的坡底村的少年,小心翼翼地,一步步踏上橋梯,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穩當當地走在江橋的枕木人行道上。
直到那時,沒人從江那邊走來,也沒人從江這邊過去。
他來時留在枕木人行道上的腳印,已被雪覆蓋住了。
卻還沒有覆蓋平,在雪下呈現着淺淺的痕迹,向他證明着他自己确實是從橋上經過的。
他走的真是慢極了,惟恐自己一旦滑倒,懷中的女嬰會從高高的橋上掉下去。
盡管橋畔攔着鐵網,那是不可能的。
但他心裡就是顧慮着那一種可怕的事情會發生,一步也不敢走快。
當他走到橋中間時,出汗了。
頭上的汗順着兩頰往下淌,将帽耳朵的絨線粘在左右臉頰上了,癢癢的。
身上的汗順着前胸後背往下淌,也将衫衣濕嗒嗒地粘住在身上了。
他站住了。
搖晃着甩了一下汗,側轉身回望——老師也上橋了,站在枕木人行道的那一端目送着他,身影披雪,依稀可辨。
在他和老師之間,是他兩次留下在橋上的腳印,比橋那端老師的身影清晰多了。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往前走。
一邊走一邊回想老師對他說過的話。
卻也奇怪,當時稀裡糊塗懵裡懵懂的,似乎老師說了些什麼話,并沒聽到耳朵裡去。
但一經認真回想,有幾句話竟隻字不差地萦繞耳旁。
“從現在起,你抱在懷裡的這一個女孩兒,她是你的了。
你要愛護她,使她能在你的愛護之下成長起來,像你就是她的父親那麼愛護!” 又仿佛,站在他背後,站在橋那一端的老師,運用了一種神秘的法術,遠遠地、默默地,仍能将以上幾句話傳送到他耳中,播入到他心裡。
當他走至枕木人行道的盡頭,不由得再次回望時,橋那一端已不見了老師的身影。
但他知道老師仍伫立在那兒,因為在潔白的橋面和漫天飄舞的雪花織成的天幔之間,有着一截黑色。
像黑色的墓碑。
而老師那一天穿的是黑色的褲子。
他想,老師眼力再好,那也不可能望見他了。
因為他的棉褲棉襖之外,罩的是一身黃色單褲單衣,并且快洗白了。
下橋時,他不慎滑倒。
先是單膝跪下了,接着另一條腿也不自由主地跪下了。
他怕自己身體前傾,趴在地上,壓了孩子,反應迅速地及時向後仰身,結果一屁股坐在自己後腿上了,于是瞬間後背也着地了,像幼兒園裡一個仰倒在滑梯道上的孩子,懷抱着女嬰,從兩米多高的鐵路路基上滑将下去,慣力使他的身體滑到了路基底下還未停止,又繼續滑出了四五米遠。
他在雪地上坐起,掀開被角看看,懷抱中那小小人兒醒了,睜開了眼睛。
在似乎沒有眉毛的小臉上,一雙圍棋黑子那麼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瞪着他。
他不明白嬰孩兒的眉毛是要随着年齡一歲歲大了才能逐漸長密成形的,心中很是奇怪她長有那麼大那麼明亮那麼好看的一雙眼睛,卻怎麼沒有眉毛呢? 雪天雪地中,她那僅僅長了四顆牙的小嘴咧開了,沖他格格笑了兩聲。
那時她那張小臉的樣子使他覺得,她像極了圖畫書上圓頭圓腦的鼹鼠寶寶。
“你笑什麼你!不是因為你我能滑倒嗎?” 他嘟哝着站了起來。
幾片雪花落在那小臉上,融化在那張小臉上,在那張小臉上變成了幾滴小水珠。
她又格格笑了。
在他聽來,她那笑聲裡,似乎還有種看他笑話的意味兒哪! 而她一笑,她小臉上的幾滴水珠,就淌到她臉蛋兩邊的梨窩裡,并且暫時存在梨窩裡了。
還有幾片雪花落在她的小嘴唇上了。
上唇落了一片,下唇落了兩片,頃刻融化在她唇上了。
她竟伸出了粉紅的舌尖,舔自己唇上的雪水,看去仿佛很受用。
他将被角蓋上,又往前走。
孩子哼唧了一聲,哭了。
“别哭,别哭,不蓋上可不行,那你會凍着的!” 他一說話,孩子立刻又不哭了。
可是隻要他不繼續說話,她馬上就會哭起來。
“你呀,你呀,你連眉毛都沒有,你長大了可怎麼辦呢?哪個男人願意娶一個不長眉毛的媳婦呀!……” “咱們不走那條路了吧?我抱你都抱累了!咱們從野地裡插過去,那樣咱們可以少走五六裡路呢,那樣咱們可以快點兒找到家。
行不行?行還是不行,你倒說句話呀!” 當然,她一個字也沒說。
隻不過不哭了而已…… 那一天,那一時刻,性格内向,少言寡語,平素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的坡底村的十五歲少年,一邊走一邊不停地說話,仿佛要将以後幾年裡說的話一股腦兒全部都超前說完,而在以後的幾年裡甯願幹脆做啞巴。
沒多久,他說話說到了口幹舌燥山窮水盡再也沒有什麼話可說的地步。
連胡說八道的話都想不出來了。
可是不說是不行的。
不說她就哭呀。
于是他隻有哼,隻有唱;哼他學過的曲子,唱一切他會唱的歌。
氣喘籲籲的,跑調是在所難免了。
在被角底下,她一次一次格格地笑。
每次隻笑兩聲,一次也沒超過兩聲。
他跑調了她笑,他沒跑調她也笑。
仿佛在她聽來,還是跑調了。
仿佛他的嗓音因為跑調了聽來再怎麼可笑,也隻配博得她兩聲笑。
那時,老師對他說的話,他隻能記住重要的兩三句了: “她是你的了……” “你就像是她的父親那麼愛護她……” “你對任何人都不要提起我們之間今天的事,包括對你的父親……” 從江橋那兒到坡底村,大約有十二三裡的土路。
是喬祺的父親當年為了表示對“備戰”号召的響應率領坡底村人修築的。
它雖然毫無“備戰”意義,但卻畢竟算是一條路,使農民們進城着實方便了不少。
橫穿野地的喬祺,走了半個多小時就開始因自己的決定而後悔莫及。
野地終歸是野地,比那一條路難走多了。
經大雪覆蓋,雪下的坑坑窪窪冰冰沼沼看不出來了。
他幾次滑倒,也幾番踏破了雪下的薄冰,雙腳陷入冰下冷徹肌骨的泥水中。
他想返回到路上去。
回頭看看,已離得很遠,不甘走回頭路,隻有跟頭把式地繼續向前。
又走了不久,他的情形已狼狽極了。
鞋子陷掉了一隻,父親為他買的棉手套也丢了一隻。
而雙膝以上的兩截棉褲腿都濕了,還沾滿了稀泥。
失去了鞋子的那一隻腳也被紮了,使他走起來像瘸子了。
這一切苦難還都不算,最令他窮于對付的是他的嘴仍不能閑着。
不管是像“磨豆腐”的老太婆似的絮絮叨叨,還是哼,還是唱,總之他口中得不停地發出着某種聲音。
哪怕是吹口哨。
說“不停”有點兒誇張,停一會兒是可以的,但超過五分鐘就不行了。
超過五分鐘,她就會哼唧。
哼唧是前奏,是警告,倘居然沒被重視,她就會哭。
因為有了保護她的經驗,坡底村的少年雖然自己飽嘗苦難的滋味,卻一點兒也沒驚着她吓着她,更沒磕着過她壓着過她。
她竟然毫發未傷安然無恙。
令他始料不及也更加糟糕的事到底還是發生了——小被子不知何時被她蹬松了,她的兩隻小腳丫從被子底角暴露了,已經凍紅了。
他頓時心疼起來。
趕緊掀開蓋着她臉的被角一看,她的一隻小手也不知何時從被子裡掙了出來,正津津有味兒地嘬自己大拇指呢!終于又一次重見天日,這分明是她所盼的,她感激似的沖他格格笑了兩聲…… 坡底村的少年除了當機立斷,馬上脫下棉襖包在她的小被之外,再無良策。
他那麼做了。
是的,那一個大雪天那一路上的種種經曆,對于十五歲的坡底村的少年,真的無異于是一場苦難。
雖然他隻不過是一個農民的兒子,雖然他年紀小小時就死了娘,但是從小長到大,卻從沒像那一天那麼責任重大孤身無援過。
那一天他怎麼也沒想到,抱在他懷裡的那一個小小人兒,日後會逐漸與他形成一種撕不開扯不斷越撕越扯越發密切的關系。
依他那十五歲的少年的頭腦推測,恩師至誠相托的這一件事,大概也就是十天八天的事。
往長了說,是一個月的事。
再往長了說,是半年一年之事。
再怎麼長,大約也不會長過一二年去。
這農村少年早就巴望能獲得一種機會報答恩師對自己的栽培了。
現在這一種機會終于降臨了,他對自己的承諾無怨無悔。
非但無怨無悔,還有幾分感到欣然。
他受一種大意志的支配,赤着一隻腳,步步踏雪,不管不顧前邊雪下的野地還有多少冰窟泥沼,以破釜沉舟一往無前的氣概直奔家這個目标而去…… 一個半小時後他終于回到了家裡,他已快變得沒了人樣。
冬季的農村照例沒什麼農活兒,當村長的人也比較的閑在着了。
他的父親氣管炎犯了,請了假沒到公社去開什麼對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進行政治教育的會,正斜卧在火炕上看報。
父親驚愕地問他:“你?……怎麼了?怎麼搞成這個樣子?” 他先沒顧上回答,先将她輕輕放在了火炕上,之後長長地如釋重負地出了一口氣。
父親坐起,狐疑地瞅着他那包卷住的泥雪巴叽的棉襖又問:“那……那是什麼?” 他打開了棉襖,露出了裡面的小花被;掀開被角,露出了那小小人兒白白嫩嫩的臉。
他說:“是個女孩兒。
” “誰家的?” “不知道。
” 他父親的嘴白張數次才又問出一句話:“那……你你你……你從哪兒抱來的?!” 而這時,小被子已全被小手小腳弄開了,其過程如同卵生的什麼小動物弄破它們的殼。
随之,身上隻着一件小紅兜兜的女嬰大耍雜技。
她動作高超地抱住她的一隻小腳,輕而易舉地用她的小嘴含住了自己的大腳拇趾。
在小紅兜兜的襯托之下,她那一節節胖嫩的四肢,柔若無骨,白得像粉皮兒上再撒一層精白面粉。
“撿的。
” 十五歲的少年低下了頭,聲音也小得剛剛能讓父親聽到。
這是他在路上決定了的回答。
并且決定,無論受到怎樣的懲罰,都不改變。
在他想來,這麼回答是惟一最好的回答,雖然明知必将激怒父親,但隻要自己一口咬定,便可大大減少父親對他的盤問。
他橫下一條心,勢必得讓父親接受現實。
“再說一遍?!” 父親果然一下子被激怒了。
“撿的。
” 當兒子的臉不變色心不跳,也不彎腰,用他那隻滿是泥的赤腳,将另一隻腳上的鞋蹬掉了。
“你你你……你敢說你撿來的?!” 父親的手掌,在木炕沿上重重地拍了一記。
大腳拇趾從女嬰的小嘴裡吐了出來,然而那一隻小腿還斜翹空中。
她的小臉循聲一轉,圍棋黑子般的一雙眼睛瞪着那身為父親的大男人的臉。
“就是撿來的嘛。
不敢說也得這麼說,敢說也得這麼說。
” 當父親的又白張了幾次嘴。
徹底的算是白張,一個字都沒能再說出來。
兒子似乎蠻有道理地說:“不讓我說撿來的,那你讓我怎麼說?” “我揍你!” 當父親的雙腿垂下了炕,氣急敗壞地用雙腳探尋他的鞋。
這時,炕上的女嬰哼唧了兩聲。
兒子提醒道:“爸你别這麼大聲嚷嚷。
你會吓着她的。
她要是被你吓哭了,我可不哄……” “渾蛋!……” 父親的腳穿上了鞋,一步跨到兒子跟前,舉起了巴掌。
當兒子的将身子一挺,脖子一梗,緊閉上了眼睛,預備挨一記狠狠的耳光。
哇!…… 女嬰突然哭了。
那一種哭聲,用響亮已經不足以形容。
那簡直是一種嘹亮的哭聲。
沖鋒号似的使人熱血沸騰準備前仆後繼的一種哭聲。
父親的手僵在空中了,腮上的肉氣得直搐。
兒子的眼睜開了。
他感激地向她一瞥,覺得是獲得了強大的道義聲援。
他以策略的一心要化幹戈為玉帛的語調說:“看,怎麼樣?……” “你你你……别讓她哭!” 父親僵在空中的那一隻手,還是不肯善罷甘休地扇了兒子一巴掌。
卻沒扇在他臉上,而是扇在他後腦勺上。
兒子心中竊喜一下。
他明白,這意味着局勢正朝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轉化。
他幾步走到炕前,将上身趴在女嬰旁邊,歪着頭,臉湊臉地對她說:“哎,别哭,别哭。
看,有我在這兒呢!你不認識我了嗎?……” 圍棋黑子般的那雙眼睛瞪向了他。
她立刻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