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派出所
關燈
小
中
大
t。
我不要送給它一個藉口。
更何況《野火集》已經在北京銷了十五萬本,這樣的書不曉得何時何地會突然成為禁書;更何況,經過我不能解釋的巧妙過程,我竟然就被安排在這樣的一個旅館裡面……不,我還是暫時不要出面,再等等吧! 可是,北京的法律有多麼文明?語言不通、滿手粗繭的鄉下人在派出所會受到什麼樣的待遇?一個販夫走卒有多少人權的保障、多少公民的尊嚴? 将近十點了,我在房裡站起又坐下,坐下又站起,電話鈴卻轟炸似地響起來。
刑警隊請我立刻去派出所。
計程車在黑漆漆的胡同裡繞着,在一個黑漆漆的胡同口被攔下下來;便衣警察早等在巷口。
一腳高一腳低地踩着凹凸不平的路面,派出所在一個黑漆漆的院落裡.看不清面貌。
刑警邊走邊訊問: "您是台灣的作家?" "是。
" "和侯建威什麼關系?" "表兄妹。
" "您為什麼來北京?" "處理版權問題。
" "那九千塊錢是您的?" 我愣了一下,又明白過來;表哥大概認為由台胞身份的我來擔負這九幹塊的私下交易比較保險。
"我可以見見表哥嗎?他已經在你們這兒好幾個小時了。
" "不。
請等一等。
我們想先跟您談一談。
那錢是您的嗎?是您要侯建威去換的嗎?" 我沉吟不答。
我該怎麼衡量這個情勢呢?在一個法治社會裡,這筆錢屬于我,所謂的"海外學人"、"台胞"、"作家",或者屬于侯建威,一個不會說北京話的中國農民,應該在法律上不構成任何差異。
然而我知道:有人搶了"台胞"的錢,因為是"台胞"的錢,所以判了死刑。
一個台灣記者被搶了一百塊錢之後,不敢報案,他說:"報案?萬一那個人被判了死刑怎麼辦?" 思緒百般回轉,另一個便衣警察,長着張年輕的娃娃臉,走到我面前。
我和他握手。
"你的筆鋒很利。
"他開口說。
"什麼?"我瞠目結舌沒有想到在這種時地聽到這樣的客套虛話,真是不合時宜。
"您表哥進來報案的時候,"娃娃臉警察說,"我正在讀您的《野火集》。
" 在一個狹小的房間裡,表哥正襟危坐着,兩手放在膝上,像個規矩的小學童。
原先接我的刑警繼續向他問筆錄。
"總共有四個人在車裡,一個麻子,一個胖子,一個戴墨鏡,腰上有對講機,還有一個呢?" 在另外一個角落裡,讀者面對作者,提出問題: "龍女士,您的書我很喜歡,可心裡又有很多問題。
太多的自由不會造成動亂嗎?您覺得民主适合中國國情嗎?" 我的耳朵遊離地聽着兩個角落裡的聲音。
"你知道,要不是你表妹的關系,你這案子我們根本就不會管。
北京像這樣的欺詐案每天都有好幾件——" "人民跟政府'對立',那政府怎麼做事呢?" "你說的車牌号碼我們已經查過了,是假的,根本沒那個号。
那是個專門的、職業的欺詐集團。
總而言之,你太貪心了。
" "台灣的民主又到了什麼階段呢?國民黨怎麼會把權力讓出去呢?" "我們明天會帶你到幾個點繞繞,看看是否會碰到些線索,可我想希望很小……" 午夜十二點。
在北京一個燈光黯淡的派出所裡,我在一本删節過的盜版《野火集》上簽了名。
那是一九八九年四月廿一日晚上。
我無法忘記警察那對清純的眼睛,同時充滿了追求真相的渴望和對真相的疑懼。
一九九一年四月廿八日
我不要送給它一個藉口。
更何況《野火集》已經在北京銷了十五萬本,這樣的書不曉得何時何地會突然成為禁書;更何況,經過我不能解釋的巧妙過程,我竟然就被安排在這樣的一個旅館裡面……不,我還是暫時不要出面,再等等吧! 可是,北京的法律有多麼文明?語言不通、滿手粗繭的鄉下人在派出所會受到什麼樣的待遇?一個販夫走卒有多少人權的保障、多少公民的尊嚴? 将近十點了,我在房裡站起又坐下,坐下又站起,電話鈴卻轟炸似地響起來。
刑警隊請我立刻去派出所。
計程車在黑漆漆的胡同裡繞着,在一個黑漆漆的胡同口被攔下下來;便衣警察早等在巷口。
一腳高一腳低地踩着凹凸不平的路面,派出所在一個黑漆漆的院落裡.看不清面貌。
刑警邊走邊訊問: "您是台灣的作家?" "是。
" "和侯建威什麼關系?" "表兄妹。
" "您為什麼來北京?" "處理版權問題。
" "那九千塊錢是您的?" 我愣了一下,又明白過來;表哥大概認為由台胞身份的我來擔負這九幹塊的私下交易比較保險。
"我可以見見表哥嗎?他已經在你們這兒好幾個小時了。
" "不。
請等一等。
我們想先跟您談一談。
那錢是您的嗎?是您要侯建威去換的嗎?" 我沉吟不答。
我該怎麼衡量這個情勢呢?在一個法治社會裡,這筆錢屬于我,所謂的"海外學人"、"台胞"、"作家",或者屬于侯建威,一個不會說北京話的中國農民,應該在法律上不構成任何差異。
然而我知道:有人搶了"台胞"的錢,因為是"台胞"的錢,所以判了死刑。
一個台灣記者被搶了一百塊錢之後,不敢報案,他說:"報案?萬一那個人被判了死刑怎麼辦?" 思緒百般回轉,另一個便衣警察,長着張年輕的娃娃臉,走到我面前。
我和他握手。
"你的筆鋒很利。
"他開口說。
"什麼?"我瞠目結舌沒有想到在這種時地聽到這樣的客套虛話,真是不合時宜。
"您表哥進來報案的時候,"娃娃臉警察說,"我正在讀您的《野火集》。
" 在一個狹小的房間裡,表哥正襟危坐着,兩手放在膝上,像個規矩的小學童。
原先接我的刑警繼續向他問筆錄。
"總共有四個人在車裡,一個麻子,一個胖子,一個戴墨鏡,腰上有對講機,還有一個呢?" 在另外一個角落裡,讀者面對作者,提出問題: "龍女士,您的書我很喜歡,可心裡又有很多問題。
太多的自由不會造成動亂嗎?您覺得民主适合中國國情嗎?" 我的耳朵遊離地聽着兩個角落裡的聲音。
"你知道,要不是你表妹的關系,你這案子我們根本就不會管。
北京像這樣的欺詐案每天都有好幾件——" "人民跟政府'對立',那政府怎麼做事呢?" "你說的車牌号碼我們已經查過了,是假的,根本沒那個号。
那是個專門的、職業的欺詐集團。
總而言之,你太貪心了。
" "台灣的民主又到了什麼階段呢?國民黨怎麼會把權力讓出去呢?" "我們明天會帶你到幾個點繞繞,看看是否會碰到些線索,可我想希望很小……" 午夜十二點。
在北京一個燈光黯淡的派出所裡,我在一本删節過的盜版《野火集》上簽了名。
那是一九八九年四月廿一日晚上。
我無法忘記警察那對清純的眼睛,同時充滿了追求真相的渴望和對真相的疑懼。
一九九一年四月廿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