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對手

關燈
緻他的報複,隻是覺得有些沮喪。

    查辦這件案子的時候,方木對兩次鑒定的結論持懷疑态度。

    但是鑒定程序合法,鑒定機構也夠權威,方木也隻能接受這個結果。

    他并不是覺得必須處死朱志超,而是認為有必要把他和社會隔離一段時間,至少等他不至于危害他人的時候再出院。

    眼下這個現實,讓方木有一些挫敗感,就像被一個敗局已定的對手突然翻盤了一樣。

     不管怎樣,當務之急是要提醒朱志超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對他多加關注,如果他再有肇事肇禍的苗頭,也好提前預防。

    想到這裡,方木查出當地派出所的電話号碼,連撥幾次,都是占線。

    想必那裡也是業務繁忙。

     其實,即使有所提醒,在治安工作任務極其繁重的情況下,民警們也很難分出精力去關注一個精神病人。

    此外,自己以犯罪心理研究室的身份,也難以要求派出所加強對朱志超的監控。

    想到這裡,方木暗自提醒自己,下次看到楊掌武,委托他跟寬平分局打個招唿,也許力度更大些。

     主意打定,方木開始着手處理邊平交給自己的任務。

    他打開計算機,調取幾年來處理過的案件,從中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按照時間順序一一查看起來。

     從警以來,如果從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情況及精神狀态來看,教化場案和暗河案無疑最具有典型意義。

    時隔多年,PTSD(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綜合症)患者們無助的眼神和陸家村村民的群體獸性仍讓他記憶猶新。

    随着鼠标的滑動,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在屏幕上逐個呈現…… 羅家海、譚紀、姜德先、曲蕊、陸天長、梁四海、肖望…… 在最終形成的案例彙編中,他們會被稱為某某,然後在白紙和油墨中,将那些駭人的罪行一一重現。

    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在犯罪史上獲得了永生。

    而在那些被傷害的人的記憶中,又何嘗不是? 這些年來,他們一直不曾離去,牢牢地駐紮在回憶的某個角落裡,等待那個把他們送入地獄的人重新開啟那扇門。

     那個人,就是方木。

     然而,這些在硬盤上占據了相當空間的案例,卻絲毫不能讓方木感到自豪。

    相反,重新回顧那些浸透鮮血的日子,讓他的心情愈加沉重。

    因為,他無法将自己置身事外。

    他不是旁觀者,而是親曆者;他不是裁判者,而是參與者。

    那些名字和曾經的往昔已經成為他的一部分,就像一枚硬币的兩面,抑或一棵樹的根莖。

     包括那些他終生不想再觸碰的部分。

     方木拉開最底下一層抽屜,在書本和檔案下面,一個黑色的U盤靜靜地躺在那裡。

     U盤裡隻有幾個文件夾。

    方木的目光依次掃過“第七個讀者案”、“馬凱案”,最後,鼠标的箭頭停在一個命名為“孫普案”的文件夾上很久。

     他深吸一口氣,雙擊。

     密密麻麻的圖标呈現在屏幕上,有圖片,有表格,也有文本文件。

    與之前查看過的案例不同,這些檔都沒有規範的編号。

     因為,這是屬于方木自己的回憶。

     方木點燃一支煙,單手托腮,打開一個命名為“1(理查德?拉米雷茲)”的文檔。

     這一看,就是整整一天。

    再擡頭時,窗外已是暮色深沉。

    公安廳大樓裡的燈光陸續熄滅。

    方木坐在越來越黑的辦公室裡,不想動彈。

     朦胧中,那些人圍坐過來,靜靜地注視着方木,似乎想在他臉上尋找生前未知的答案。

     有些“為什麼”,并不是想知道真正的結果,隻是因為不甘心。

     方木同樣回望着他們,心下一片平靜。

     所謂好的,壞的,美的,醜的,善的,惡的,都隻存乎一心。

    死亡或者生存,都足以讓我們心存感激。

    在人生的列車上,我們僅是彼此的旅伴而已。

    我要做的,隻是留存你們的票根,然後告訴其他人,如何學會更好地活,避免最差的死。

     于是,他們起身離去,一個個消失于濃重的黑暗中。

    走在最後的,是他。

     他也許不是方木生平遇到的最強悍的對手,但絕對是最瘋狂的一個。

     他依然帶着額頭的彈孔,深陷,空洞。

    步履飄忽,似乎又觸手可及。

    就連他臉上那充滿嘲諷和挑釁的笑容,都清晰可辨。

     方木靜靜地看着他,就像在地牢裡的對視一樣,直到他和他臉上的笑容,都消散于空氣中。

     這時,一聲“叮鈴”讓方木回過神來。

    手機屏幕上顯示出一條新短信:我下班了。

     是廖亞凡發來的。

     方木活動一下發麻的手腳,起身收拾東西。

    臨走時,他又回到辦公桌前,在記事本上寫下:向J市公安局調取孫普案的全部案卷資料。

    唯恐不夠鮮明,方木在這段話下連劃幾道粗線。

     孫普案一定要收錄進案例彙編,不為别的,隻為這段不容回避的記憶。

     車開到市醫院門前,方木遠遠地看到廖亞凡站在路邊。

    車還沒停穩,她就拉開車門跳上來。

     “凍死了凍死了。

    ”她把手按在出風口,“你怎麼才下班?” “有工作要做。

    ”方木調高空調的溫度,“上班第一天,怎麼樣?” “還好。

    ”廖亞凡有些興奮,開始絮絮叨叨地說起今天的種種經曆。

     車内的溫度漸漸升高,廖亞凡身上的消毒水味也越發明顯。

    方木吸吸鼻子,忽然感覺它比那些廉價香水要好聞很多倍。

     “怎麼?”廖亞凡注意到方木的動作,急忙拉過衣服嗅來嗅去,“我身上有怪昧?” “沒有。

    ”方木笑笑,“白衣天使的味兒。

    ” 廖亞凡松了口氣,臉卻紅了起來。

     “我還以為沾到髒東西了呢一今天幫一個女的擦身來着。

    可惜啊,長得很漂亮,卻是個植物人。

    ” 回到家,做了簡單的飯菜。

    吃飯期間,廖亞凡一個勁兒地說着醫院裡的事。

    方木哼哼哈哈地聽着,腦子裡想的卻是别的事。

    偶爾回過神來,他忽然意識到,這日子,終于有點過日子的樣兒了。

     吃過飯,廖亞凡自告奮勇去洗碗。

    接下來,她站在衣櫃前挑選明天要穿的衣服。

    挑了半天,又一股腦地塞回去。

     “唉,選了也是白選,反正還得穿工作服。

    ” 隻安靜了一會,廖亞凡又忙活起來。

    她把背包清空,然後仔細地選擇上班要用的東西。

    大到錢包、鑰匙,小到潤唇膏、護手霜,分門别類,一樣樣裝好。

    最後,趁方木“沒注意”,偷偷地塞了一包香煙進去。

     折騰到十點,廖亞凡終于回房睡覺了。

    方木松了口氣,也在沙發上睡下。

    經過前段時間的緊張與忙碌,忽然放松下來,他還一時不能習慣,半夢半醒的狀态維持了很久。

     朦胧中,方木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直在想着案例彙編的事情。

     他一下子清醒過來,随即,一個名字在腦海中清晰無比:孫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