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往事
關燈
小
中
大
2008年。
潮濕悶熱的天氣已經延續了近半個月。
時值中午,馬路上空空蕩蕩的,偶而有幾輛汽車飛馳而過,卷起沙塵和熱風,嗆進肺裡辛辣無比。
渝都麻辣燙裡卻熱鬧非凡,狹窄的廳堂裡,幾張油膩的餐桌前都坐滿了人。
食客們的後背大都被汗水浸透,卻毫不影響他們對麻辣燙的偏愛,稀裡唿噜的吞咽聲此起彼伏。
一個滿臉胡子的大漢早早地拿起筷子,麻辣燙一端上桌,他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來,吃了幾口,大概是覺得不夠味,他端起瓷碗,一搖三晃也走到取貨口前,操起一個鐵皮罐裡油膩的長把銅勺,從中舀起一大堆黃色油膏,攪拌在自己的麻辣燙裡。
嘗了嘗,又加了滿滿一大勺油膏,這才心滿意足地走了回去。
在一個邊嗑瓜子邊看電視的老闆娘站了起來,看看已經見底的鐵皮罐,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道:“我說大哥,你一來,我家的麻油就不夠用了。
” 大漢嘿嘿地笑起來,大口吃着麻辣燙。
電視裡正在播報午間新聞,在主持人充滿感傷的解說中,劉翔在男子110米欄決賽中提前退賽的畫面出現在屏幕上。
食客中間一片嘩然,唯有那個大漢一聲不吭地用頭吃喝,對那場遠在北京的比賽毫不關心。
此時,敞開的門外又走進三個食客。
為首的是一個老者和一個小女孩。
老闆娘拍拍身上的瓜子皮,笑臉迎了上去。
“來了,老爺子?”她手腳麻利地清理出一張桌面,“還是兩碗,雙份鴨血?” “一份吧。
”老者滿臉是汗,襯衫的前胸和後背各有一大塊汗漬,“這孩子,大熱天的非得來吃麻辣燙。
” 老闆娘眉開眼笑地拍拍小女孩的頭頂:“又想吃阿姨家的麻辣燙了?” “嗯!”小女孩響亮地應道,“還要加雙份粉絲,再來一瓶冰鎮汽水。
” 說罷,小女孩就坐在椅子上,老者在她身邊坐下,滿臉都是慈愛與無奈:“這孩子,就愛吃這個——倒了兩趟公共汽車呢。
” 第三個食客是一個年輕男子,灰色圓領T恤衫,黑框眼鏡,看上去斯斯文文的。
老闆娘認得他,前幾天曾來過兩次,每次都點一碗麻辣燙,卻吃得很少,問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就走了。
他并不急着落座,而是在店堂裡掃視一圈,最後大量了那個大漢幾眼。
老闆娘迎上去,打開手裡的小本子:“先生來點什麼?” “一碗麻辣燙。
”說罷,他就坐在大漢的對面,拿出煙,慢慢地吸着。
大漢知識擡頭掃了他一眼,就繼續大口吃着。
年輕男子的目光隐藏在黑框眼鏡之後,大漢沒有發現,對方正盯着他粘滿油膏的手指若有所思。
麻辣燙很快就端上來,年輕男子伸手去接,左手卻在桌面上拂了一下,筷子應聲落地。
他彎腰去撿筷子的時候,目光又在大漢的鞋子上停留數秒。
接下來,他的神情不再專注,眉頭卻漸漸變緊。
相對于滿屋專心吃喝的食客而言,他顯然是個異類。
面前那碗散發着誘人香味的麻辣燙,他幾乎碰也沒碰,隻是用筷子挑起一塊尚未融化的麻油聞了聞,就把碗推到一旁。
老闆娘有些不滿,你什麼意思啊?這不是壞我生意麼? 她正想着,大漢已經把碗裡的麻辣燙吃的一幹二淨,連湯都一飲而盡。
抹抹嘴巴,他掏出錢來放在桌面上,轉身就走。
年輕男子也随即起身尾随而去。
路過那對祖孫的桌前,他忽然停下腳步,拍了拍那個小女孩的頭頂。
小女孩含着滿嘴的粉絲,仰起頭來看着他。
年輕男子笑了笑,輕聲說道:“以後别吃這東西了。
” 說罷,他就在老闆娘驚異和厭惡的目光中,轉身走出了店門。
大漢走得很慢,腳步也
潮濕悶熱的天氣已經延續了近半個月。
時值中午,馬路上空空蕩蕩的,偶而有幾輛汽車飛馳而過,卷起沙塵和熱風,嗆進肺裡辛辣無比。
渝都麻辣燙裡卻熱鬧非凡,狹窄的廳堂裡,幾張油膩的餐桌前都坐滿了人。
食客們的後背大都被汗水浸透,卻毫不影響他們對麻辣燙的偏愛,稀裡唿噜的吞咽聲此起彼伏。
一個滿臉胡子的大漢早早地拿起筷子,麻辣燙一端上桌,他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來,吃了幾口,大概是覺得不夠味,他端起瓷碗,一搖三晃也走到取貨口前,操起一個鐵皮罐裡油膩的長把銅勺,從中舀起一大堆黃色油膏,攪拌在自己的麻辣燙裡。
嘗了嘗,又加了滿滿一大勺油膏,這才心滿意足地走了回去。
在一個邊嗑瓜子邊看電視的老闆娘站了起來,看看已經見底的鐵皮罐,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道:“我說大哥,你一來,我家的麻油就不夠用了。
” 大漢嘿嘿地笑起來,大口吃着麻辣燙。
電視裡正在播報午間新聞,在主持人充滿感傷的解說中,劉翔在男子110米欄決賽中提前退賽的畫面出現在屏幕上。
食客中間一片嘩然,唯有那個大漢一聲不吭地用頭吃喝,對那場遠在北京的比賽毫不關心。
此時,敞開的門外又走進三個食客。
為首的是一個老者和一個小女孩。
老闆娘拍拍身上的瓜子皮,笑臉迎了上去。
“來了,老爺子?”她手腳麻利地清理出一張桌面,“還是兩碗,雙份鴨血?” “一份吧。
”老者滿臉是汗,襯衫的前胸和後背各有一大塊汗漬,“這孩子,大熱天的非得來吃麻辣燙。
” 老闆娘眉開眼笑地拍拍小女孩的頭頂:“又想吃阿姨家的麻辣燙了?” “嗯!”小女孩響亮地應道,“還要加雙份粉絲,再來一瓶冰鎮汽水。
” 說罷,小女孩就坐在椅子上,老者在她身邊坐下,滿臉都是慈愛與無奈:“這孩子,就愛吃這個——倒了兩趟公共汽車呢。
” 第三個食客是一個年輕男子,灰色圓領T恤衫,黑框眼鏡,看上去斯斯文文的。
老闆娘認得他,前幾天曾來過兩次,每次都點一碗麻辣燙,卻吃得很少,問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就走了。
他并不急着落座,而是在店堂裡掃視一圈,最後大量了那個大漢幾眼。
老闆娘迎上去,打開手裡的小本子:“先生來點什麼?” “一碗麻辣燙。
”說罷,他就坐在大漢的對面,拿出煙,慢慢地吸着。
大漢知識擡頭掃了他一眼,就繼續大口吃着。
年輕男子的目光隐藏在黑框眼鏡之後,大漢沒有發現,對方正盯着他粘滿油膏的手指若有所思。
麻辣燙很快就端上來,年輕男子伸手去接,左手卻在桌面上拂了一下,筷子應聲落地。
他彎腰去撿筷子的時候,目光又在大漢的鞋子上停留數秒。
接下來,他的神情不再專注,眉頭卻漸漸變緊。
相對于滿屋專心吃喝的食客而言,他顯然是個異類。
面前那碗散發着誘人香味的麻辣燙,他幾乎碰也沒碰,隻是用筷子挑起一塊尚未融化的麻油聞了聞,就把碗推到一旁。
老闆娘有些不滿,你什麼意思啊?這不是壞我生意麼? 她正想着,大漢已經把碗裡的麻辣燙吃的一幹二淨,連湯都一飲而盡。
抹抹嘴巴,他掏出錢來放在桌面上,轉身就走。
年輕男子也随即起身尾随而去。
路過那對祖孫的桌前,他忽然停下腳步,拍了拍那個小女孩的頭頂。
小女孩含着滿嘴的粉絲,仰起頭來看着他。
年輕男子笑了笑,輕聲說道:“以後别吃這東西了。
” 說罷,他就在老闆娘驚異和厭惡的目光中,轉身走出了店門。
大漢走得很慢,腳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