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怵目江山 矯矯群雄奔萬裡 置身帷幄 瞿瞿一老本同源
關燈
小
中
大
這麼些圈子,還是給那童子戲弄了,又想發作,可是又想:“這孩子甚怪,他的爺爺想來也不是普通人物,何不再套他一下。
”便問道:“你們賣酒要看名字麼?” 那童子道:“我爺爺聽了名字就送酒,可不一定賣,但得看是怎樣的名字。
” 鄒人鶴道:“那你爺爺要的是怎樣的名字,才肯送酒?” 那童子道:“要些人人知道的。
” 鄒人鶴道:“哪些人是人人知道的?” 那童子道:“你連這也不知道,還是别想吃酒吧。
” 鄒人鶴道:“你别成心撲賴。
我再說一些人人知道的名字,你再不拿酒來,我可要揍你!” 那童子道:“你說說看。
” 鄒人鶴便把滿清人關以來的皇帝及文武大臣的名字念了一大串,那童子一邊聽,邊搖頭。
鄒人鶴道:“除非你說得出來,要不我不饒你了!” 那童子笑道:“為甚麼你不知道有嶽飛、文天祥、關雲長、項羽、荊轲、高漸離……”他一連串念了許多名字,都是自古以來的忠臣、猛将、俠客,鄒人鶴聽了,不禁心悚面熱。
那童子見鄒人鶴臉皮發紅,卻說不出話米,一面哈哈大笑,一面雙手合捧着碗,動也不動,但手中的十隻碗卻震得铿锵作響。
鄒人鶴正覺奇怪,那童子又道:“你說不出來,這回不再怨我,不給你酒了?” 鄒人鶴橫掌一撇,那童子側一側身,手中的十隻碗,不多不少,上邊的五隻忽然跳起,剛剛避過了鄒人鶴的掌風,又落了回去。
鄒人鶴再也忍耐不住,便喝道:“你說的盡是些死人,難道你爺爺能鑽到黃泉去送酒麼?許你們開酒樓,可不許你們欺客!”說罷将衣服一撩,一躍躍過了桌子,又一腿飛踢過去。
那童子輕身一閃,鄒人鶴踢不到他,卻把那兩條闆凳踢得粉碎。
鄒人鶴正想續施毒手,忽聽得一種高亢蒼勁的聲音,沖入耳際,肅耳一聽,隻聽那人唱道:“怒發沖冠,憑欄處,潇潇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唱的原來是嶽飛的“滿江紅”詞。
那童子對鄒人鶴道:“你說嶽将軍死了,你聽,他沒有死!” 那童子說罷,又笑嘻嘻地看着鄒人鶴,那時候,“滿江紅”的下半阕已唱完,另一個人的深沉悲慷的聲音卻跟着起來,他不是唱,而是誦,感情又另有不同,隻聽他誦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行,下則為河獄,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鄒人鶴罵道:“你們搞什麼鬼!” 那童子将手指放在唇邊,絲了一聲,又道:“文天祥伯伯在誦他的‘正氣歌’,快别吵。
” 鄒人鶴把桌子一拍,罵道:“見你的鬼!” 話猶未了,一聲裂帛,甚為吓人。
随聽兩人追逐搏鬥之聲,十分激烈,但隔着一重門簾,鄒人鶴無法看得見。
跟着飕的一聲,好像有人撥出兵器,向對方斬去。
但對方用的是空手入白刃功夫,所以連連聽到肉體相碰的聲音,卻聽不到兵器相交的聲音。
過了不久,蓬的一聲,有如棟折榱崩,想是其中一人被另一人打在牆上或柱上,大有粉身碎骨的危險。
鄒人鶴正感驚愕,飕飕的劍突起,中間又雜入刀劍相碰聲,愈來愈密,愈是怕人,随聽噹的一聲,像是一人兵器堕地,另一人虎的喝了一聲,再又刷的一響,一人想要叫,卻又強抑着聲音,想是負了傷但仍還手。
沉默了一陣,忽有金刃破風疾飛,嘶嘶作聲,說時遲,那時快,篷的一聲,天塌山頹,震力極大。
随聽一人低低地笑。
那笑聲非常的怪,又像笑自己,又像笑對方,又像恨自己,又像恨對方,感情甚為複雜,随又聽到呃的一聲,全樓複陷于死寂! 鄒人鶴看那童子,隻見他涕泗滿面,又自言自語道:“他死了!” 鄒人鶴即同:“誰?” 那童子不答鄒人鶴,盡在抹淚。
門簾裡有人叫道:“明烈!你在幹嗎?” 那叫做明烈的童子答道:“不幹嗎。
” 裡面的人又道:“我知道,你一定又在替荊轲難過了。
小心荊轲看見你,笑你隻會哭,沒出息!” 那叫明烈的才笑起來。
鄒人鶴這才明白,剛才的一場惡鬥,原來是用聲音描摹的“荊轲刺秦皇”,自己卻以為真的有人在門裡邊舍命厮殺,真是上當,但覺那叫明烈的童子既如此感動,足見他極有俠義心腸。
且又鄙視官家,嫉恨皇帝,将來長大了,定必是一個異類。
這樣一想,殺戳之心,油然而生。
這時候,門裡邊的人又問道:“明烈!碗筷擺好沒有?擺好了快來幫我暖酒。
” 鄒人鶴聽到裡面說有酒,喉嚨禁不住發癢。
這時明烈恨恨地看了他一眼,答門裡邊那人道:“還差十個碗,十雙筷子。
” 門裡邊那人道:“不要緊,你把桌子鋪好,我替你送來。
” 明烈趕快把被推翻的桌子重新理好,提聲報道:“鋪好了。
” 随聽裡邊那人叫了聲“來了!”門簾微動,晶光一閃,一個碗已飛到了桌面上,動也不動,便坐穩了。
鄒人鶴再轉頭去看,第二個碗又到了桌上。
瞬息間,門裡邊的人叫了一聲“夠了”,十個碗已在桌上擺成一圈,間隔均勻,像用手擺的一樣。
明烈又看了鄒人鶴一眼,再向裡邊的人招呼道:“還有筷子呢?” 門裡邊的應了一聲:“就到!” 鄒人鶴立刻注視門邊,但亳無動靜,回頭去看桌面時,筷子卻如箭矢紛紛落下,轉眼之間,一碗一雙,早已擺得整整齊齊。
鄒人鶴這時已知對方是在有意炫技,即思挫之法。
裡邊的人又叫道:“明烈!肉已煮好了,你要不要先來嘗嘗?”話剛說完,一陣又濃又烈的肉香,觸鼻而來,使餓的人聞了更餓,餓的人聞了更饞,鄒人鶴隻覺喉幹腸響,餓火中燒,憤火上湧。
明烈見了鄒人鶴那掩不住的窘态,手抹一抹嘴,有意把舌頭嚼得啐啐有聲,又提高聲音對門裡邊的人說:“我餓得很啊!”然後轉頭對鄒人鶴道:“客官,您老人家還是趁早到别家去吧,小的沒時間侍候了。
”說罷輕身一閃,便已進去。
鄒人鶴喝聲“慢走!”如影随形,迅疾蹑上,正想沖進裡面去,怎料隔着門簾,碰着一塊軟冬冬的東西,自己踉忙一撞,竟給他彈了回來。
随見門簾一亮,一個人正塞在門口。
定睛看時,隻見那人又矮又胖,寬腮大耳,肚皮肥脹,笑嘻嘻的像個佛爺樣。
那樣子像佛爺的人,渾名“酒頭陀”。
他本來姓朱名真,少時他父親為避仇家,曾送他到五台山去當和尚。
等到他學得一身武藝,惦着家仇未報,又出來浪蕩江湖,但仇家已不知去向。
因此他日日借酒澆愁,酒瘾與肚皮都愈來愈大,等閑一兩壇酒,也别想灌得他醉。
今天他聽明烈通知,說他爺爺要請吃酒,約的又都是江湖上熱辣辣的人物。
他一人趁早先到,從後門偷進廚房,一心想先向“五髒廟”送點香火,怎料卻碰上鄒人鶴翻桌出掌,想傷明烈的性命,心念一動,便有意幫明烈戲弄這惡客一下,剛才唱詞、誦詩以至于雞鳴狗說的一套,都是他的所為。
當下“酒頭陀”朱真見鄒人鶴給他彈回了去,樣子頗不服氣,便笑嘻嘻地摸摸自己的大肚皮,問道:“客官想要酒麼?我這地方有的是。
”說罷又打了幾個飽呃,擺出個酒飽肉醉的樣子。
鄒人鶴道:“讓我先殺隻肥豬,好拿來送酒!”舉掌就向朱真打去。
“西頭陀”閃也不閃,哈!哈!哈!怪笑幾聲,突将肚中燒酒,從嘴裡噴射出來,其疾如矢,射在鄒人鶴的眼睛上,打得酒花亂濺,酒氣撲人。
鄒人鶴想不到對方出此怪招,隻覺雙眼劇痛。
趕緊運功,舒六脈,保護瞳睛。
“西頭陀”哈哈笑道:“客官,你真是請酒不吃吃罰酒,自讨苦吃。
” 此話一出,隻聽一人聲若洪鐘道:“誰不吃請酒?我吃!”話聲未了,人已從窗口飄了進來。
那人短發垂額,雙目炯耀,個子瘦小,一見了“酒頭陀”便笑道:“瘦靈猴駕到!” “酒頭陀”招招手,他便走了過去,兩人一肥一瘦,并在一起,頗為滑稽。
那人原名袁大豪,但人家卻替他起了個“瘦靈猴”的渾号,他也受之不拒。
這時他指指鄒人鶴,向“酒頭陀”同道:“這位朋友我還沒見過,他是尊姓大号?” “酒頭陀”擠了一下眼,笑道:“我也未曾請教,隻聽他要吃酒,愛殺豬,我們就叫他酒豬吧。
” 鄒人鶴聽他們兩人罵他。
心中更怒,飛身一腿,踢向“酒頭陀”的肚皮去,“酒頭陀”将肚一縮,鄒人鶴一腿落了空。
袁大豪趁他踢來時,已經一飄越頂,順手把他的頭發拔去一小撮。
鄒人鶴暗中叫痛,心想:“别看你的騰躍功夫有兩手,看你逃得出老子的手心!” 一記腿又掃了過去,他這一招本是虛招,知道袁大豪定是騰身,不待他有越頂可能,自己先一躍壽丈,居高臨下,以“閻王扇”作短棒用,向他當頭一劈,怎料袁大豪欲動立靜,仰身向鄒人鶴腳底送了一掌,掌風淩厲。
鄒人鶴提一提氣,再次向上騰身,篷的一聲,頭頂已撞在瓦面上,撞穿了一個大洞。
等鄒人鶴同身落地,一人忽從大洞穿下,兩腳踏在桌上的兩隻碗上面。
“瘦靈猴”袁大豪與“酒頭陀”朱真見從瓦頂穿下來的人,使問道:“二哥!你怎麼從天而降?” 那被叫做二哥的李焦琴,從桌上一飄落地,笑道:“奮翮則上搏九天,列座則百篇鬥酒,天下無道則武,天下有道則文,大丈夫不應如是乎?”說罷白衣一飄,潇潇灑灑。
正因為他常年愛穿白衣,又是文绉绉的,有些人講到他時,就稱為“武林白鳳”。
當下“酒頭陀”對他說:“二哥,原來你背着這麼多書袋,就算人家不撞房項,房頂也一定給你壓穿了。
”說罷看着鄒人鶴,哈哈大笑。
李焦琴也看着這位生客,說了一句“一老猾耳,豈足道哉!”又轉頭同袁大豪與朱真道:“大哥和三弟還沒來嗎?” 兩人正欲答話,隻聽一人在樓下朗聲道:“有酒總少不了我!” “武林白鳳” 李焦琴道:“吾弟到矣!” 隻見一人長臉赤面,已經到了面前,肩上挂着兩個葫蘆,衆人問他作什麼用,他道:“孝敬老頭子。
” 袁大豪道:“老頭子要你這個做什麼?” 那人道:“老頭子要出門了,我送他這兩個葫蘆,一個裝酒,一個載水,在路上好用。
” 李焦琴贊道:“吾弟誠善體吾師之意。
” 朱真問道:“老頭子甚麼時候說要出門?” 那人正想答,忽聽“唔”的一聲,從門簾裡邊傳來,衆人趕緊肅靜,隻聽門裡邊那人道:“馬洪,誰叫你胡猜老頭子的行藏?” 馬洪就是肩上挂着兩個葫蘆的人,而在門裡邊說話的人,則叫董遂。
他與“武林白鳳” 李焦琴、“賽關公”馬洪、“瘦火猴”袁大豪、“酒頭陀”朱真五人,論年以兄弟相稱,人稱“雲邊五虎”。
在這五兄弟之中,老二灑脫滑稽,常以笑言決要事;老三熱誠純厚,做事任怨任勞;老四機智敏捷,善于急中取巧;老五則從老二及老三身上各取其半,他有老二的滑稽,又有老三的純厚;至大哥董遂,長處在深思熟慮,精詳嚴密。
幾位做弟弟的,每個人都敬他三分。
這時聽到他的聲音,趕緊都停了話。
“賽關公”馬洪更伸伸舌頭,心想,這一回定又要給大哥董遂訓幾句。
董遂一捋門簾,凝重地走了出來,擡頭看見房頂洞穿,低首發覺破碗滿地,已經奇怪,又見那四位弟弟在那裡談笑自如,竟未發覺,更是不解。
乃同道:“誰在這裡糟蹋東西?” 衆人回頭,想把鄒人鶴指給他看,但不知何時何候,鄒人鶴已經不見。
衆人不禁驚愕,“酒頭陀”朱真乃将前前後後的經過,向各人講了一番。
董遂問道:“此人有多大年紀?” 衆人
”便問道:“你們賣酒要看名字麼?” 那童子道:“我爺爺聽了名字就送酒,可不一定賣,但得看是怎樣的名字。
” 鄒人鶴道:“那你爺爺要的是怎樣的名字,才肯送酒?” 那童子道:“要些人人知道的。
” 鄒人鶴道:“哪些人是人人知道的?” 那童子道:“你連這也不知道,還是别想吃酒吧。
” 鄒人鶴道:“你别成心撲賴。
我再說一些人人知道的名字,你再不拿酒來,我可要揍你!” 那童子道:“你說說看。
” 鄒人鶴便把滿清人關以來的皇帝及文武大臣的名字念了一大串,那童子一邊聽,邊搖頭。
鄒人鶴道:“除非你說得出來,要不我不饒你了!” 那童子笑道:“為甚麼你不知道有嶽飛、文天祥、關雲長、項羽、荊轲、高漸離……”他一連串念了許多名字,都是自古以來的忠臣、猛将、俠客,鄒人鶴聽了,不禁心悚面熱。
那童子見鄒人鶴臉皮發紅,卻說不出話米,一面哈哈大笑,一面雙手合捧着碗,動也不動,但手中的十隻碗卻震得铿锵作響。
鄒人鶴正覺奇怪,那童子又道:“你說不出來,這回不再怨我,不給你酒了?” 鄒人鶴橫掌一撇,那童子側一側身,手中的十隻碗,不多不少,上邊的五隻忽然跳起,剛剛避過了鄒人鶴的掌風,又落了回去。
鄒人鶴再也忍耐不住,便喝道:“你說的盡是些死人,難道你爺爺能鑽到黃泉去送酒麼?許你們開酒樓,可不許你們欺客!”說罷将衣服一撩,一躍躍過了桌子,又一腿飛踢過去。
那童子輕身一閃,鄒人鶴踢不到他,卻把那兩條闆凳踢得粉碎。
鄒人鶴正想續施毒手,忽聽得一種高亢蒼勁的聲音,沖入耳際,肅耳一聽,隻聽那人唱道:“怒發沖冠,憑欄處,潇潇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唱的原來是嶽飛的“滿江紅”詞。
那童子對鄒人鶴道:“你說嶽将軍死了,你聽,他沒有死!” 那童子說罷,又笑嘻嘻地看着鄒人鶴,那時候,“滿江紅”的下半阕已唱完,另一個人的深沉悲慷的聲音卻跟着起來,他不是唱,而是誦,感情又另有不同,隻聽他誦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行,下則為河獄,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鄒人鶴罵道:“你們搞什麼鬼!” 那童子将手指放在唇邊,絲了一聲,又道:“文天祥伯伯在誦他的‘正氣歌’,快别吵。
” 鄒人鶴把桌子一拍,罵道:“見你的鬼!” 話猶未了,一聲裂帛,甚為吓人。
随聽兩人追逐搏鬥之聲,十分激烈,但隔着一重門簾,鄒人鶴無法看得見。
跟着飕的一聲,好像有人撥出兵器,向對方斬去。
但對方用的是空手入白刃功夫,所以連連聽到肉體相碰的聲音,卻聽不到兵器相交的聲音。
過了不久,蓬的一聲,有如棟折榱崩,想是其中一人被另一人打在牆上或柱上,大有粉身碎骨的危險。
鄒人鶴正感驚愕,飕飕的劍突起,中間又雜入刀劍相碰聲,愈來愈密,愈是怕人,随聽噹的一聲,像是一人兵器堕地,另一人虎的喝了一聲,再又刷的一響,一人想要叫,卻又強抑着聲音,想是負了傷但仍還手。
沉默了一陣,忽有金刃破風疾飛,嘶嘶作聲,說時遲,那時快,篷的一聲,天塌山頹,震力極大。
随聽一人低低地笑。
那笑聲非常的怪,又像笑自己,又像笑對方,又像恨自己,又像恨對方,感情甚為複雜,随又聽到呃的一聲,全樓複陷于死寂! 鄒人鶴看那童子,隻見他涕泗滿面,又自言自語道:“他死了!” 鄒人鶴即同:“誰?” 那童子不答鄒人鶴,盡在抹淚。
門簾裡有人叫道:“明烈!你在幹嗎?” 那叫做明烈的童子答道:“不幹嗎。
” 裡面的人又道:“我知道,你一定又在替荊轲難過了。
小心荊轲看見你,笑你隻會哭,沒出息!” 那叫明烈的才笑起來。
鄒人鶴這才明白,剛才的一場惡鬥,原來是用聲音描摹的“荊轲刺秦皇”,自己卻以為真的有人在門裡邊舍命厮殺,真是上當,但覺那叫明烈的童子既如此感動,足見他極有俠義心腸。
且又鄙視官家,嫉恨皇帝,将來長大了,定必是一個異類。
這樣一想,殺戳之心,油然而生。
這時候,門裡邊的人又問道:“明烈!碗筷擺好沒有?擺好了快來幫我暖酒。
” 鄒人鶴聽到裡面說有酒,喉嚨禁不住發癢。
這時明烈恨恨地看了他一眼,答門裡邊那人道:“還差十個碗,十雙筷子。
” 門裡邊那人道:“不要緊,你把桌子鋪好,我替你送來。
” 明烈趕快把被推翻的桌子重新理好,提聲報道:“鋪好了。
” 随聽裡邊那人叫了聲“來了!”門簾微動,晶光一閃,一個碗已飛到了桌面上,動也不動,便坐穩了。
鄒人鶴再轉頭去看,第二個碗又到了桌上。
瞬息間,門裡邊的人叫了一聲“夠了”,十個碗已在桌上擺成一圈,間隔均勻,像用手擺的一樣。
明烈又看了鄒人鶴一眼,再向裡邊的人招呼道:“還有筷子呢?” 門裡邊的應了一聲:“就到!” 鄒人鶴立刻注視門邊,但亳無動靜,回頭去看桌面時,筷子卻如箭矢紛紛落下,轉眼之間,一碗一雙,早已擺得整整齊齊。
鄒人鶴這時已知對方是在有意炫技,即思挫之法。
裡邊的人又叫道:“明烈!肉已煮好了,你要不要先來嘗嘗?”話剛說完,一陣又濃又烈的肉香,觸鼻而來,使餓的人聞了更餓,餓的人聞了更饞,鄒人鶴隻覺喉幹腸響,餓火中燒,憤火上湧。
明烈見了鄒人鶴那掩不住的窘态,手抹一抹嘴,有意把舌頭嚼得啐啐有聲,又提高聲音對門裡邊的人說:“我餓得很啊!”然後轉頭對鄒人鶴道:“客官,您老人家還是趁早到别家去吧,小的沒時間侍候了。
”說罷輕身一閃,便已進去。
鄒人鶴喝聲“慢走!”如影随形,迅疾蹑上,正想沖進裡面去,怎料隔着門簾,碰着一塊軟冬冬的東西,自己踉忙一撞,竟給他彈了回來。
随見門簾一亮,一個人正塞在門口。
定睛看時,隻見那人又矮又胖,寬腮大耳,肚皮肥脹,笑嘻嘻的像個佛爺樣。
那樣子像佛爺的人,渾名“酒頭陀”。
他本來姓朱名真,少時他父親為避仇家,曾送他到五台山去當和尚。
等到他學得一身武藝,惦着家仇未報,又出來浪蕩江湖,但仇家已不知去向。
因此他日日借酒澆愁,酒瘾與肚皮都愈來愈大,等閑一兩壇酒,也别想灌得他醉。
今天他聽明烈通知,說他爺爺要請吃酒,約的又都是江湖上熱辣辣的人物。
他一人趁早先到,從後門偷進廚房,一心想先向“五髒廟”送點香火,怎料卻碰上鄒人鶴翻桌出掌,想傷明烈的性命,心念一動,便有意幫明烈戲弄這惡客一下,剛才唱詞、誦詩以至于雞鳴狗說的一套,都是他的所為。
當下“酒頭陀”朱真見鄒人鶴給他彈回了去,樣子頗不服氣,便笑嘻嘻地摸摸自己的大肚皮,問道:“客官想要酒麼?我這地方有的是。
”說罷又打了幾個飽呃,擺出個酒飽肉醉的樣子。
鄒人鶴道:“讓我先殺隻肥豬,好拿來送酒!”舉掌就向朱真打去。
“西頭陀”閃也不閃,哈!哈!哈!怪笑幾聲,突将肚中燒酒,從嘴裡噴射出來,其疾如矢,射在鄒人鶴的眼睛上,打得酒花亂濺,酒氣撲人。
鄒人鶴想不到對方出此怪招,隻覺雙眼劇痛。
趕緊運功,舒六脈,保護瞳睛。
“西頭陀”哈哈笑道:“客官,你真是請酒不吃吃罰酒,自讨苦吃。
” 此話一出,隻聽一人聲若洪鐘道:“誰不吃請酒?我吃!”話聲未了,人已從窗口飄了進來。
那人短發垂額,雙目炯耀,個子瘦小,一見了“酒頭陀”便笑道:“瘦靈猴駕到!” “酒頭陀”招招手,他便走了過去,兩人一肥一瘦,并在一起,頗為滑稽。
那人原名袁大豪,但人家卻替他起了個“瘦靈猴”的渾号,他也受之不拒。
這時他指指鄒人鶴,向“酒頭陀”同道:“這位朋友我還沒見過,他是尊姓大号?” “酒頭陀”擠了一下眼,笑道:“我也未曾請教,隻聽他要吃酒,愛殺豬,我們就叫他酒豬吧。
” 鄒人鶴聽他們兩人罵他。
心中更怒,飛身一腿,踢向“酒頭陀”的肚皮去,“酒頭陀”将肚一縮,鄒人鶴一腿落了空。
袁大豪趁他踢來時,已經一飄越頂,順手把他的頭發拔去一小撮。
鄒人鶴暗中叫痛,心想:“别看你的騰躍功夫有兩手,看你逃得出老子的手心!” 一記腿又掃了過去,他這一招本是虛招,知道袁大豪定是騰身,不待他有越頂可能,自己先一躍壽丈,居高臨下,以“閻王扇”作短棒用,向他當頭一劈,怎料袁大豪欲動立靜,仰身向鄒人鶴腳底送了一掌,掌風淩厲。
鄒人鶴提一提氣,再次向上騰身,篷的一聲,頭頂已撞在瓦面上,撞穿了一個大洞。
等鄒人鶴同身落地,一人忽從大洞穿下,兩腳踏在桌上的兩隻碗上面。
“瘦靈猴”袁大豪與“酒頭陀”朱真見從瓦頂穿下來的人,使問道:“二哥!你怎麼從天而降?” 那被叫做二哥的李焦琴,從桌上一飄落地,笑道:“奮翮則上搏九天,列座則百篇鬥酒,天下無道則武,天下有道則文,大丈夫不應如是乎?”說罷白衣一飄,潇潇灑灑。
正因為他常年愛穿白衣,又是文绉绉的,有些人講到他時,就稱為“武林白鳳”。
當下“酒頭陀”對他說:“二哥,原來你背着這麼多書袋,就算人家不撞房項,房頂也一定給你壓穿了。
”說罷看着鄒人鶴,哈哈大笑。
李焦琴也看着這位生客,說了一句“一老猾耳,豈足道哉!”又轉頭同袁大豪與朱真道:“大哥和三弟還沒來嗎?” 兩人正欲答話,隻聽一人在樓下朗聲道:“有酒總少不了我!” “武林白鳳” 李焦琴道:“吾弟到矣!” 隻見一人長臉赤面,已經到了面前,肩上挂着兩個葫蘆,衆人問他作什麼用,他道:“孝敬老頭子。
” 袁大豪道:“老頭子要你這個做什麼?” 那人道:“老頭子要出門了,我送他這兩個葫蘆,一個裝酒,一個載水,在路上好用。
” 李焦琴贊道:“吾弟誠善體吾師之意。
” 朱真問道:“老頭子甚麼時候說要出門?” 那人正想答,忽聽“唔”的一聲,從門簾裡邊傳來,衆人趕緊肅靜,隻聽門裡邊那人道:“馬洪,誰叫你胡猜老頭子的行藏?” 馬洪就是肩上挂着兩個葫蘆的人,而在門裡邊說話的人,則叫董遂。
他與“武林白鳳” 李焦琴、“賽關公”馬洪、“瘦火猴”袁大豪、“酒頭陀”朱真五人,論年以兄弟相稱,人稱“雲邊五虎”。
在這五兄弟之中,老二灑脫滑稽,常以笑言決要事;老三熱誠純厚,做事任怨任勞;老四機智敏捷,善于急中取巧;老五則從老二及老三身上各取其半,他有老二的滑稽,又有老三的純厚;至大哥董遂,長處在深思熟慮,精詳嚴密。
幾位做弟弟的,每個人都敬他三分。
這時聽到他的聲音,趕緊都停了話。
“賽關公”馬洪更伸伸舌頭,心想,這一回定又要給大哥董遂訓幾句。
董遂一捋門簾,凝重地走了出來,擡頭看見房頂洞穿,低首發覺破碗滿地,已經奇怪,又見那四位弟弟在那裡談笑自如,竟未發覺,更是不解。
乃同道:“誰在這裡糟蹋東西?” 衆人回頭,想把鄒人鶴指給他看,但不知何時何候,鄒人鶴已經不見。
衆人不禁驚愕,“酒頭陀”朱真乃将前前後後的經過,向各人講了一番。
董遂問道:“此人有多大年紀?” 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