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沈大俠杭州查訪,西湖巧遇倩姑娘
關燈
小
中
大
沈勝衣這時候倒真的是在一個充滿詩意的地方。
西湖若不是充滿詩意,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詩人來遊,留下那麼多美麗的詩句。
沈勝衣不喜歡作詩,卻是很喜歡在充滿詩意的地方流連。
人如描扇面,舟似行鏡中,楊萬壽雖然看不到自己的,卻看到别人的舟影,看着突然大笑起來。
他是沈勝衣的朋友,在杭州已長了根,所以沈勝衣才入城他便已有消息,立即準備了馬車,攔途将沈勝衣截下來,他知道沈勝衣在杭州朋友很多,若不是搶先将他截下,讓别的遇上,那便要一番争奪,才能将沈勝衣搶回去。
有過一次的經驗,他甚至一有沈勝衣的消息,便特别雇了兩個認識沈勝衣的人,在他設在東門的酒樓看着,雖然他不知道沈勝衣什麼時候到來,卻自信沒有人能夠考慮到這方面。
他的判斷并沒有錯誤,卻吓了沈勝衣一跳,才進城他便發覺被人監視,馬車的突然攔截令他有被尋仇的感覺,看見從車廂裡探頭出來的楊萬壽,卻不由苦笑。
他不是不喜歡這個朋友,隻是跟這個朋友走在一起,若是他有事做着,難免就步驟大亂,不複雜變得複雜,本來複雜的不待言變得更加複雜,而若是無事在身,隻求過些平靜的日子,卻一定有事發生,往往會驚心動魄。
楊萬壽肯定絕不會是一個壞人,雖然在杭州每一種生意幾乎都有他的一份,卻做得光明磊落,若說他不好,也就隻有兩個與生俱來的習慣,一是他說話太多,而且藏不住說話,有什麼秘密指望他保守,那一定失望。
心直口快,坦蕩無城府,光明磊落,這無疑是一種美德,但一些說話也藏不住,有時卻難免令人有些尴尬。
幸好他的朋友到現在大都已明白他的性格。
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太好管閑事,在杭州發生的任何事好像都與他有關系,他非要管一管不可。
這當然是由于他的好奇心太重,這也不是一件壞事,不好的隻是任何事很容易變成大事。
當然事情最後還是會完滿解決,但已經夠人魄動心驚,心髒若是衰弱一些 ,那便得準備幾個大夫侍候在一旁。
好像他這種人其實并不多,能夠做到他這樣當然必具一些條件,固然要有财,但也要有勢,而且還要有一身不錯的武功,人也要識得差不多。
幸好他的性情不喜歡走遠路,混來混去都是在杭州,否則江湖上早已波瀾翻滾,難得有日安甯。
截了沈勝衣上馬車,他沒有回去,飛車直往西湖,他的記性很不錯,沈勝衣最喜歡放舟湖上。
沈勝衣沒有反對,他到杭州來原也是找楊萬壽打聽一件事,但不是親自找去。
他知道楊萬壽除非不知道,否則會比其他人清楚,杭州城中也沒有第二個勢力比他更大的,耳目更靈敏。
所以不親自找去,當然是因為不想事情鬧大,哪知道才進城來,便已被楊萬壽截下來。
一路上沈勝衣沒有開口說什麼,他的耳朵卻也沒有空下來,楊萬壽稀裡嘩啦的,一直說個不停,将話直往他耳朵裡倒,到下了馬車,泛舟在湖上才緩下來。
就是緩下來也沒有沈勝衣說話的餘地,他也實在有些奇怪,一個男人怎會有那麼多話說。
輕舟一葉先到湖心亭。
雖然蕞爾一堆土,卻是在西湖水中央,三面青山,一片銀波,清光絕幽。
在湖心亭逗留了片刻,舟轉往嶽墳,經西冷橋邊,蘇小墓下,楊萬壽才停下口,事實他也說得差不多了,喉嚨也快要幹涸了。
别嶽廟接往平湖秋月,楊萬壽一看到别人舟影,一陣大笑,說話又來了,“我說小沈,你來得實在不是時候,好的女孩子不知怎的近來忽然一下子都躲了起來。
” 沈勝衣笑笑道,“那一定是你要娶妻納妾,消息放出去,将她們吓慌了。
” “哪有這種事。
”楊萬壽抓着頭,他的頭早在十年前便已黑發盡落,白發光可照人。
這是他最感遺憾的一件事,他認為自己樣子很不錯,多一點頭發,頭巾一束,那份潇灑,應該就是冠絕杭州。
沈勝衣接問,“她們躲了起來,跟你又有什麼關系?” 楊萬壽大笑道,“跟我當然沒有了,我隻是要替你找個伴侶。
” “好意心領。
”沈勝衣慌不疊搖手。
楊萬壽道,“你應相信我的眼光,除非不找,否則一定是漂亮的。
” “我從來沒有懷疑你的眼光,隻是我的記性一向很不錯,還沒有忘記上一次在這兒的事。
” 楊萬壽目光一沉,道,“你還記得那個女娃子。
” 沈勝衣道,“也沒有忘記你對那個女娃子說我要成家立室。
” 楊萬壽嚷道,“這可是冤哉枉也,其實是她問我你是不是有這個意思,我不過回她一句也許。
” 沈勝衣歎息道,“也許――-” 楊萬壽笑接道,“其實這沒有什麼不好,她不是對你因此而更加熱情。
” 沈勝衣道,“也因此害得我落荒而逃。
” 楊萬壽道,“放心,這一次我一定不會給你找幾個一心要嫁人的女娃子。
” 沈勝衣笑笑,道,“我們這樣到處看看不是已很好?” 楊萬壽反問道,“你真的覺得很好?” 沈勝衣道,“最低限度,我不用整天提心吊膽,也不用落荒而逃。
” 楊萬壽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兩個大漢欣賞這湖光山色好了。
”一頓接道,“先去平湖秋月,回頭到樓外樓,酒菜大概已備妥當的了。
” 沈勝衣道,“原來你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
” 楊萬壽大笑道,“這周圍百裡,哪一個有我的消息靈通,我若是不能夠将你接到來,搶也要搶到來的。
” 沈勝衣道,“你大概還未知道,這一次我是找你來的。
” 楊萬壽揮手道,“怎會不知道,你要打聽消息,這周圍百裡不找我找誰?” 沈勝衣笑笑,道,“你雖然養尊處優,腦筋到底還沒有發鏽。
” 楊萬壽道,“你大概不會急到連湖光山色也無心欣賞,立即要問一個清楚明白吧。
” 沈勝衣道,“這件事急也不急在這一時片刻,而且以我所知,你在吃東西的時候,特别有興趣說話,也說得特别詳細。
” 楊萬壽“哈哈”大笑,突然一頓,手一指,道,“看那邊。
” 沈勝衣回頭望去,隻見兩葉小舟從那邊蕩來,其快如箭,一葉小舟上坐的是一個青衣少女,運槳如飛,跟在後面的那葉小舟,卻是坐着兩個大漢,一身灰色衣衫,那葉小舟亦是灰白色。
沈勝衣目光一轉道,“那兩個大漢好像是小白龍的人。
” 楊萬壽道,“除了那些龍子龍孫,哪一個喜歡那樣的裝束。
” 沈勝衣笑笑,道,“看來有事發生了,奇怪不管你走到哪裡,總會出事的。
” 楊萬壽大笑道,“幸好我一直跟你一起,這件事還能夠肯定絕不是我弄出來的。
” 沈勝衣歎了一口氣,“但給你遇上,你若是不插手管管,心裡就不會舒服。
” 楊萬壽道,“你也看到了,他們是兩個男人欺負一個女孩子。
” 沈勝衣又歎了一口氣,“聽你這樣說,不對的一定就是那兩個男人。
” 楊萬壽道,“我的推測很少錯誤,而且小白龍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屬下的當然更壞了。
” 沈勝衣道,“我隻知道你的推測一向很主觀,希望這次在事情弄清楚之前,不會錯的太厲害。
” “這一次一定不會的。
”楊萬壽又打了一個“哈哈”,“何況我身旁有一個如此精明的名俠。
” 沈勝衣隻有苦笑,他也沒有忘記,這個人還有一個習慣,就是身邊的人武功越好,闖禍也就越大,所以他幾次嚷着要追随沈勝衣到江湖上闖闖,沈勝衣總是堅決拒絕。
杭州到底還是一個民風淳樸,官府的力量也能夠充分發揮的地方,一般武林中人經過這裡,都不想太招搖,也不想惹是生非,楊萬壽惹的禍也所以總有一個限度,以他那種性子跑到江湖上,後果實在不堪設想,而沈勝衣就是武功怎樣好,總不能夠時刻都在他左右加以照顧。
他也很明白不适宜在江湖上行走,所以并沒有勉強沈勝衣,這當然最主要還是他的性情,能夠坐車到的地方他就絕不會走路,那種江湖人的生活,他隻要一聽便大皺眉頭,但能夠跟沈勝衣走在一起,他卻一直認為是一件最光榮,最快樂的事情。
說話間,湖面上又出現了另一葉灰白色的小舟,也一樣是坐着兩個大漢,卻遙遙地截住了那個青衣少女的去路。
青衣少女的小舟立即改變方向,可是那個方向卻出現了第三葉那種灰白色的小舟,遠遠迫近來。
青衣少女方向再轉,輕舟一葉水面滑過,不由撞向沈勝衣、楊萬壽坐着的這葉輕舟。
船娘驚呼,兩葉小舟眼看便快要撞在一起,沈勝衣劍鞘及時一攔,壓在來舟的舟首上,硬硬将來舟停下來,這一下非常突然,青衣少女眼看兩舟要撞上,已經吓一跳,不知所措,這下再一驚,纖巧的身子随着小舟的一震往上一抛,往水面栽去,沈勝衣劍鞘及時又再一攔,攔腰将那青衣衣少女截回,少女一下坐回舟中,不由脫口一聲驚呼。
楊萬壽那邊立時大笑三聲,道,“小姑娘不用驚慌,一切有我們主持公道。
” 少女驚魂甫定,聽後一呆,看看楊萬壽,看看沈勝衣,道,“你們是……” 楊萬壽搶着道,“小姓楊,雙名萬壽。
” “萬壽無疆楊大爺?”少女上下打量着楊萬壽。
“别的地方不敢說,在杭州大概還沒有人敢冒名頂替。
”楊萬壽的胸膛不覺挺起來。
少女目光轉向沈勝衣,楊萬壽目光随着一轉,大笑道,“這個名堂更大,你不要看他年紀輕輕,可是江湖上第一名俠。
” 少女好奇地問道,“到底哪一位?” “沈勝衣!”楊萬壽一字一頓。
少女面露驚羨之色,好一會才以
西湖若不是充滿詩意,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詩人來遊,留下那麼多美麗的詩句。
沈勝衣不喜歡作詩,卻是很喜歡在充滿詩意的地方流連。
人如描扇面,舟似行鏡中,楊萬壽雖然看不到自己的,卻看到别人的舟影,看着突然大笑起來。
他是沈勝衣的朋友,在杭州已長了根,所以沈勝衣才入城他便已有消息,立即準備了馬車,攔途将沈勝衣截下來,他知道沈勝衣在杭州朋友很多,若不是搶先将他截下,讓别的遇上,那便要一番争奪,才能将沈勝衣搶回去。
有過一次的經驗,他甚至一有沈勝衣的消息,便特别雇了兩個認識沈勝衣的人,在他設在東門的酒樓看着,雖然他不知道沈勝衣什麼時候到來,卻自信沒有人能夠考慮到這方面。
他的判斷并沒有錯誤,卻吓了沈勝衣一跳,才進城他便發覺被人監視,馬車的突然攔截令他有被尋仇的感覺,看見從車廂裡探頭出來的楊萬壽,卻不由苦笑。
他不是不喜歡這個朋友,隻是跟這個朋友走在一起,若是他有事做着,難免就步驟大亂,不複雜變得複雜,本來複雜的不待言變得更加複雜,而若是無事在身,隻求過些平靜的日子,卻一定有事發生,往往會驚心動魄。
楊萬壽肯定絕不會是一個壞人,雖然在杭州每一種生意幾乎都有他的一份,卻做得光明磊落,若說他不好,也就隻有兩個與生俱來的習慣,一是他說話太多,而且藏不住說話,有什麼秘密指望他保守,那一定失望。
心直口快,坦蕩無城府,光明磊落,這無疑是一種美德,但一些說話也藏不住,有時卻難免令人有些尴尬。
幸好他的朋友到現在大都已明白他的性格。
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太好管閑事,在杭州發生的任何事好像都與他有關系,他非要管一管不可。
這當然是由于他的好奇心太重,這也不是一件壞事,不好的隻是任何事很容易變成大事。
當然事情最後還是會完滿解決,但已經夠人魄動心驚,心髒若是衰弱一些 ,那便得準備幾個大夫侍候在一旁。
好像他這種人其實并不多,能夠做到他這樣當然必具一些條件,固然要有财,但也要有勢,而且還要有一身不錯的武功,人也要識得差不多。
幸好他的性情不喜歡走遠路,混來混去都是在杭州,否則江湖上早已波瀾翻滾,難得有日安甯。
截了沈勝衣上馬車,他沒有回去,飛車直往西湖,他的記性很不錯,沈勝衣最喜歡放舟湖上。
沈勝衣沒有反對,他到杭州來原也是找楊萬壽打聽一件事,但不是親自找去。
他知道楊萬壽除非不知道,否則會比其他人清楚,杭州城中也沒有第二個勢力比他更大的,耳目更靈敏。
所以不親自找去,當然是因為不想事情鬧大,哪知道才進城來,便已被楊萬壽截下來。
一路上沈勝衣沒有開口說什麼,他的耳朵卻也沒有空下來,楊萬壽稀裡嘩啦的,一直說個不停,将話直往他耳朵裡倒,到下了馬車,泛舟在湖上才緩下來。
就是緩下來也沒有沈勝衣說話的餘地,他也實在有些奇怪,一個男人怎會有那麼多話說。
輕舟一葉先到湖心亭。
雖然蕞爾一堆土,卻是在西湖水中央,三面青山,一片銀波,清光絕幽。
在湖心亭逗留了片刻,舟轉往嶽墳,經西冷橋邊,蘇小墓下,楊萬壽才停下口,事實他也說得差不多了,喉嚨也快要幹涸了。
别嶽廟接往平湖秋月,楊萬壽一看到别人舟影,一陣大笑,說話又來了,“我說小沈,你來得實在不是時候,好的女孩子不知怎的近來忽然一下子都躲了起來。
” 沈勝衣笑笑道,“那一定是你要娶妻納妾,消息放出去,将她們吓慌了。
” “哪有這種事。
”楊萬壽抓着頭,他的頭早在十年前便已黑發盡落,白發光可照人。
這是他最感遺憾的一件事,他認為自己樣子很不錯,多一點頭發,頭巾一束,那份潇灑,應該就是冠絕杭州。
沈勝衣接問,“她們躲了起來,跟你又有什麼關系?” 楊萬壽大笑道,“跟我當然沒有了,我隻是要替你找個伴侶。
” “好意心領。
”沈勝衣慌不疊搖手。
楊萬壽道,“你應相信我的眼光,除非不找,否則一定是漂亮的。
” “我從來沒有懷疑你的眼光,隻是我的記性一向很不錯,還沒有忘記上一次在這兒的事。
” 楊萬壽目光一沉,道,“你還記得那個女娃子。
” 沈勝衣道,“也沒有忘記你對那個女娃子說我要成家立室。
” 楊萬壽嚷道,“這可是冤哉枉也,其實是她問我你是不是有這個意思,我不過回她一句也許。
” 沈勝衣歎息道,“也許――-” 楊萬壽笑接道,“其實這沒有什麼不好,她不是對你因此而更加熱情。
” 沈勝衣道,“也因此害得我落荒而逃。
” 楊萬壽道,“放心,這一次我一定不會給你找幾個一心要嫁人的女娃子。
” 沈勝衣笑笑,道,“我們這樣到處看看不是已很好?” 楊萬壽反問道,“你真的覺得很好?” 沈勝衣道,“最低限度,我不用整天提心吊膽,也不用落荒而逃。
” 楊萬壽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兩個大漢欣賞這湖光山色好了。
”一頓接道,“先去平湖秋月,回頭到樓外樓,酒菜大概已備妥當的了。
” 沈勝衣道,“原來你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
” 楊萬壽大笑道,“這周圍百裡,哪一個有我的消息靈通,我若是不能夠将你接到來,搶也要搶到來的。
” 沈勝衣道,“你大概還未知道,這一次我是找你來的。
” 楊萬壽揮手道,“怎會不知道,你要打聽消息,這周圍百裡不找我找誰?” 沈勝衣笑笑,道,“你雖然養尊處優,腦筋到底還沒有發鏽。
” 楊萬壽道,“你大概不會急到連湖光山色也無心欣賞,立即要問一個清楚明白吧。
” 沈勝衣道,“這件事急也不急在這一時片刻,而且以我所知,你在吃東西的時候,特别有興趣說話,也說得特别詳細。
” 楊萬壽“哈哈”大笑,突然一頓,手一指,道,“看那邊。
” 沈勝衣回頭望去,隻見兩葉小舟從那邊蕩來,其快如箭,一葉小舟上坐的是一個青衣少女,運槳如飛,跟在後面的那葉小舟,卻是坐着兩個大漢,一身灰色衣衫,那葉小舟亦是灰白色。
沈勝衣目光一轉道,“那兩個大漢好像是小白龍的人。
” 楊萬壽道,“除了那些龍子龍孫,哪一個喜歡那樣的裝束。
” 沈勝衣笑笑,道,“看來有事發生了,奇怪不管你走到哪裡,總會出事的。
” 楊萬壽大笑道,“幸好我一直跟你一起,這件事還能夠肯定絕不是我弄出來的。
” 沈勝衣歎了一口氣,“但給你遇上,你若是不插手管管,心裡就不會舒服。
” 楊萬壽道,“你也看到了,他們是兩個男人欺負一個女孩子。
” 沈勝衣又歎了一口氣,“聽你這樣說,不對的一定就是那兩個男人。
” 楊萬壽道,“我的推測很少錯誤,而且小白龍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屬下的當然更壞了。
” 沈勝衣道,“我隻知道你的推測一向很主觀,希望這次在事情弄清楚之前,不會錯的太厲害。
” “這一次一定不會的。
”楊萬壽又打了一個“哈哈”,“何況我身旁有一個如此精明的名俠。
” 沈勝衣隻有苦笑,他也沒有忘記,這個人還有一個習慣,就是身邊的人武功越好,闖禍也就越大,所以他幾次嚷着要追随沈勝衣到江湖上闖闖,沈勝衣總是堅決拒絕。
杭州到底還是一個民風淳樸,官府的力量也能夠充分發揮的地方,一般武林中人經過這裡,都不想太招搖,也不想惹是生非,楊萬壽惹的禍也所以總有一個限度,以他那種性子跑到江湖上,後果實在不堪設想,而沈勝衣就是武功怎樣好,總不能夠時刻都在他左右加以照顧。
他也很明白不适宜在江湖上行走,所以并沒有勉強沈勝衣,這當然最主要還是他的性情,能夠坐車到的地方他就絕不會走路,那種江湖人的生活,他隻要一聽便大皺眉頭,但能夠跟沈勝衣走在一起,他卻一直認為是一件最光榮,最快樂的事情。
說話間,湖面上又出現了另一葉灰白色的小舟,也一樣是坐着兩個大漢,卻遙遙地截住了那個青衣少女的去路。
青衣少女的小舟立即改變方向,可是那個方向卻出現了第三葉那種灰白色的小舟,遠遠迫近來。
青衣少女方向再轉,輕舟一葉水面滑過,不由撞向沈勝衣、楊萬壽坐着的這葉輕舟。
船娘驚呼,兩葉小舟眼看便快要撞在一起,沈勝衣劍鞘及時一攔,壓在來舟的舟首上,硬硬将來舟停下來,這一下非常突然,青衣少女眼看兩舟要撞上,已經吓一跳,不知所措,這下再一驚,纖巧的身子随着小舟的一震往上一抛,往水面栽去,沈勝衣劍鞘及時又再一攔,攔腰将那青衣衣少女截回,少女一下坐回舟中,不由脫口一聲驚呼。
楊萬壽那邊立時大笑三聲,道,“小姑娘不用驚慌,一切有我們主持公道。
” 少女驚魂甫定,聽後一呆,看看楊萬壽,看看沈勝衣,道,“你們是……” 楊萬壽搶着道,“小姓楊,雙名萬壽。
” “萬壽無疆楊大爺?”少女上下打量着楊萬壽。
“别的地方不敢說,在杭州大概還沒有人敢冒名頂替。
”楊萬壽的胸膛不覺挺起來。
少女目光轉向沈勝衣,楊萬壽目光随着一轉,大笑道,“這個名堂更大,你不要看他年紀輕輕,可是江湖上第一名俠。
” 少女好奇地問道,“到底哪一位?” “沈勝衣!”楊萬壽一字一頓。
少女面露驚羨之色,好一會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