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算法6
關燈
小
中
大
韓小華再次漂浮在記憶之海上,海浪輕柔,推搡着他想象中的身體。
這次與上一次不太一樣,整個視野更加開闊了,他幾乎可以聞到濕潤海風中的鹹味,水流的震蕩模式發生微妙變化,他知道自己應該期待什麼。
重力方向逆轉,海面傾斜,如一座液體的山重重砸在他身上。
韓小華自覺像孫猴子一樣從混沌陰暗的五行山底,拼了命地往光亮的地方遊去,仿佛要從那個缺口迸出,爆裂重生。
他再也無暇去端詳那些炫目的五彩氣泡,就算每一個都包含着自己的一段過去,那又如何?無非夢幻泡影。
在漫長的上升過程中,他突然領悟到,這是時間與空間相互轉換的一種方式,就像插秧時秧苗的疏密程度決定了收成的快慢。
他訝異于自己的發現,而後便被白光吞沒了。
韓小華睜開眼,眼前是一片水銀瀉地般的星空,裂帛般的浮雲緩緩飄走,沒有月亮,一切卻罩在銀藍色的光中。
“你醒啦,可真能睡。
” 聲音帶着笑意,猛地将韓小華拖入這個世界。
他扭頭看到了那張臉,二十一歲時的阿慧,即便在最黑的夜裡,也好看得像發亮的銀镯,讓人忘了呼吸。
“诶,你大晚上的把我拉上山,不會就是來睡覺吧……”阿慧突然停住,意識到自己說錯話。
“……我,我是說,你睡覺,我看星星……” 夜色太暗,看不見她漲紅的雙頰。
韓小華突然被巨大的幸福所淹沒,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
一切都美好得如此不真實,盡管他在記憶中無數次重播過這一幕,可那畢竟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如今纖毫畢現地複現在他眼前,他又怎能不激動得丢了魂兒。
“阿慧,我……”韓小華也話說一半卡在喉嚨。
他知道自己接下來要說的每字每句:“阿慧,我要娶你過門,我會讓你過上安生的好日子。
”在另一個版本的人生裡,他沒有違背諾言,遠離了饑荒、戰争與颠沛流離的生活,安穩得像村口那棵老榕樹,不再像父輩那樣需要為了生計焦心發愁。
可那樣的日子就算好嗎?經過了人生分叉的韓小華開始懷疑這一點。
“……我要娶你,”他想了想,換了個說法,“我要讓你過上不一樣的日子。
” 阿慧看着他,眼中撲閃着半個世紀前的迷惘。
————*———— 這世上有三種人:農民、會計和賭徒。
韓小華記得母親總這麼教育兄弟倆。
農民埋頭種地,看天吃飯,饑一頓飽一頓,多半是要認命。
會計會算數,遇事心裡算盤敲得噼啪響,做事按部就班,跟捉棋似的,能看多遠就能走多遠。
賭徒愛下注,拼的是膽,看的是手風,押對了雞犬升天,押錯了家破人亡,還有一句話,十賭九輸。
母親說,你們韓家祖祖輩輩是農民,要認命,可我希望你們至少有一個能當個會計,能想會算,最不能要的就是賭徒,我沒見過有人靠賭大富大貴的,斷了家門血脈的倒是不少。
你們要謹記。
韓小華活了兩輩子,一輩子農民,一輩子會計,這一世他決定忤逆母親一次,當個賭徒。
————*———— 他們很快有了第一個男孩韓凱,頂着剛出台的計劃生育政策壓力,韓小華又要了一個女孩,取名韓旋。
他知道,這項政策的壽命不會超過40年,但将改變中國人口和整個社會未來的走向,當然,還有成千上億條成型或未成型的生命。
村裡的黃泥路一下雨就變成了沼澤,韓小華卻考了駕照,張羅起車隊。
他要把各家各戶的作物直接運到廣州去,這是以前從來沒有人想過更别說幹過的事情。
親戚們都勸他别瞎折騰,現在包幹到戶了,安心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别像鄰村的誰誰誰被當成投機倒把犯抓進去,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韓小華隻是笑笑,他清楚自己所幹的每一件事都有風險,但就像一個真正的賭徒,不會把注全押在某一手牌上,隻要赢上一回,他就可以留在牌桌上繼續遊戲。
也正因為如此,每次和阿慧孩子們告别,他都特别仔細,像要記住他們皮膚上的每一道紋路,誰知道算法會把自己帶向哪裡。
八十年代的廣州,就像大淘金時的美國西部,混亂中孕育着機會。
許多人想從鐵闆一塊的單位裡逃離,更多的人想湧進去。
這些人裡大多數是來自省内農村的富餘勞動力,為了擺脫背靠黃土看天吃飯的命運,拿上按月發放的薪水,他們成為了“農民工”,幹起了城裡人不願意幹的髒累重活兒:搬運、環衛、建築、冶煉、化工、港務、煤炭…… 韓小華經常和這些淘金者厮混在一起,甚至擠在他們的籠屋裡過夜,那是在一片石屎森林的窪地中用鐵皮鋼管搭起的臨時工棚。
白天農民工到工地廠房四處揾命搏,連續勞作十幾小時是家常便飯,晚上就回到黴味、汗味、飯味摻雜的窩裡一躺。
80平米的房間,一半是工房,一半住了幾十号人,還堆放着各種糧食雜物。
昏暗的燈光下,他們輪流抽着最廉價的生切煙,聊着各處看來聽來的生猛八卦,下象棋、聽港台流行歌、讀黃色地攤小說,想象着未來的美好生活,然後在老鼠與蚊蟲的滋擾中呼呼睡去。
周而複始,日複一日。
雖然發大财的還是少數,可賣力氣的計件工有一點好,隻要不怕苦累,不怕沒活幹。
他們都說,在廣州,隻要舍得出力流汗,就會有金子,跟鄉下沒法比。
一個月到手的薪水等于在老家一年多勞作的收成,還得趕上好光景,于是每個人都像關了許久的餓狗被放出籠,不知疲倦地打着好幾份工,然後把牙縫裡摳出來的每一分錢都寄回家裡。
韓小華賭得更大,他看到了這座城市的蘇醒,如同昏睡已久的巨人,艱難而緩慢地伸展着軀體,想去适應新湧進的數十上百萬人所帶來的需求增長,糧食、蔬菜、副食品、供水、供電、供氣、基礎設施、公共交通……它由靜止狀态被強行拽上了跑道,喘着粗氣、胸膛起伏、汗流浃背,可一旦這個巨人奔跑起來,便是勢不可擋。
由封閉到開放,人的需求生長是不可逆的過程,這就是機會所在。
韓小華把新鮮農産品拉進城,再把好用的家電用品拉回村裡,一趟車賺兩趟錢。
他的車隊越來越大,覆蓋的村子也越來越多。
在中英簽署聯合聲明和許海峰赢得第一枚奧運金牌的那年秋天,他成了鯉燒村曆史上第一個萬元戶。
而他知道,自己賭對了,這僅僅是個開始。
在新蓋好的三層小樓裡,阿慧摸摸窗台,又拍拍床闆,就好像擔心這一切都不是真的,隻是某種幻術變出來的蜃影。
“放心,不是紙糊的!”韓小華笑着把她摟到床邊坐下,剝了一顆椰子糖,放進阿慧嘴裡。
“瞧你,像小孩子一樣。
” “我沒有,我隻是……覺得像在做夢。
”阿慧似乎還沒看夠房間,眼神四處掃着,落到韓小華手上,那是一雙皮膚粗糙,指節腫大的手。
“你吃苦了……” “隻要你覺得甜,那就沒什麼苦的。
” “嗯,隻是……有點太快了。
他們都說你變了,變得跟原來不太一樣了。
” “這樣不好嗎?我還覺得不夠快哩。
” 阿慧扭頭看向窗外,火燒雲漸漸淡去,隐入遠山剪影,各家各戶的燈開始亮起,照亮整饬一新的柏油路。
她沒再說什麼,隻是眼中的燈火閃爍不定。
————*———— 這段人生比上一段要慢了十倍,這是韓小華入艙前的要求。
他不喜歡那種浮光掠影的感覺,像一個孤魂野鬼漂在世間,無法深入地去體驗那些細微的情緒與質感。
他覺得自己像被操控的傀儡,隻是配合着劇情在演出一場舞台劇。
笑笑表示理解。
她告訴叔叔,在量子時代之前,就算是在E級超算“天河三号”上運行有一千萬億突觸連接的大型模拟神經網絡,也需要27.5分鐘來計算一秒鐘的生物時間,改進仿真數據結構後,時間減少到了4.2分鐘。
那可是用來模拟核動力航母、大型強子對撞、第四紀冰川期甚至虛拟宇宙大爆炸的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可見人類神經系統之複雜。
這次與上一次不太一樣,整個視野更加開闊了,他幾乎可以聞到濕潤海風中的鹹味,水流的震蕩模式發生微妙變化,他知道自己應該期待什麼。
重力方向逆轉,海面傾斜,如一座液體的山重重砸在他身上。
韓小華自覺像孫猴子一樣從混沌陰暗的五行山底,拼了命地往光亮的地方遊去,仿佛要從那個缺口迸出,爆裂重生。
他再也無暇去端詳那些炫目的五彩氣泡,就算每一個都包含着自己的一段過去,那又如何?無非夢幻泡影。
在漫長的上升過程中,他突然領悟到,這是時間與空間相互轉換的一種方式,就像插秧時秧苗的疏密程度決定了收成的快慢。
他訝異于自己的發現,而後便被白光吞沒了。
韓小華睜開眼,眼前是一片水銀瀉地般的星空,裂帛般的浮雲緩緩飄走,沒有月亮,一切卻罩在銀藍色的光中。
“你醒啦,可真能睡。
” 聲音帶着笑意,猛地将韓小華拖入這個世界。
他扭頭看到了那張臉,二十一歲時的阿慧,即便在最黑的夜裡,也好看得像發亮的銀镯,讓人忘了呼吸。
“诶,你大晚上的把我拉上山,不會就是來睡覺吧……”阿慧突然停住,意識到自己說錯話。
“……我,我是說,你睡覺,我看星星……” 夜色太暗,看不見她漲紅的雙頰。
韓小華突然被巨大的幸福所淹沒,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
一切都美好得如此不真實,盡管他在記憶中無數次重播過這一幕,可那畢竟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如今纖毫畢現地複現在他眼前,他又怎能不激動得丢了魂兒。
“阿慧,我……”韓小華也話說一半卡在喉嚨。
他知道自己接下來要說的每字每句:“阿慧,我要娶你過門,我會讓你過上安生的好日子。
”在另一個版本的人生裡,他沒有違背諾言,遠離了饑荒、戰争與颠沛流離的生活,安穩得像村口那棵老榕樹,不再像父輩那樣需要為了生計焦心發愁。
可那樣的日子就算好嗎?經過了人生分叉的韓小華開始懷疑這一點。
“……我要娶你,”他想了想,換了個說法,“我要讓你過上不一樣的日子。
” 阿慧看着他,眼中撲閃着半個世紀前的迷惘。
————*———— 這世上有三種人:農民、會計和賭徒。
韓小華記得母親總這麼教育兄弟倆。
農民埋頭種地,看天吃飯,饑一頓飽一頓,多半是要認命。
會計會算數,遇事心裡算盤敲得噼啪響,做事按部就班,跟捉棋似的,能看多遠就能走多遠。
賭徒愛下注,拼的是膽,看的是手風,押對了雞犬升天,押錯了家破人亡,還有一句話,十賭九輸。
母親說,你們韓家祖祖輩輩是農民,要認命,可我希望你們至少有一個能當個會計,能想會算,最不能要的就是賭徒,我沒見過有人靠賭大富大貴的,斷了家門血脈的倒是不少。
你們要謹記。
韓小華活了兩輩子,一輩子農民,一輩子會計,這一世他決定忤逆母親一次,當個賭徒。
————*———— 他們很快有了第一個男孩韓凱,頂着剛出台的計劃生育政策壓力,韓小華又要了一個女孩,取名韓旋。
他知道,這項政策的壽命不會超過40年,但将改變中國人口和整個社會未來的走向,當然,還有成千上億條成型或未成型的生命。
村裡的黃泥路一下雨就變成了沼澤,韓小華卻考了駕照,張羅起車隊。
他要把各家各戶的作物直接運到廣州去,這是以前從來沒有人想過更别說幹過的事情。
親戚們都勸他别瞎折騰,現在包幹到戶了,安心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别像鄰村的誰誰誰被當成投機倒把犯抓進去,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韓小華隻是笑笑,他清楚自己所幹的每一件事都有風險,但就像一個真正的賭徒,不會把注全押在某一手牌上,隻要赢上一回,他就可以留在牌桌上繼續遊戲。
也正因為如此,每次和阿慧孩子們告别,他都特别仔細,像要記住他們皮膚上的每一道紋路,誰知道算法會把自己帶向哪裡。
八十年代的廣州,就像大淘金時的美國西部,混亂中孕育着機會。
許多人想從鐵闆一塊的單位裡逃離,更多的人想湧進去。
這些人裡大多數是來自省内農村的富餘勞動力,為了擺脫背靠黃土看天吃飯的命運,拿上按月發放的薪水,他們成為了“農民工”,幹起了城裡人不願意幹的髒累重活兒:搬運、環衛、建築、冶煉、化工、港務、煤炭…… 韓小華經常和這些淘金者厮混在一起,甚至擠在他們的籠屋裡過夜,那是在一片石屎森林的窪地中用鐵皮鋼管搭起的臨時工棚。
白天農民工到工地廠房四處揾命搏,連續勞作十幾小時是家常便飯,晚上就回到黴味、汗味、飯味摻雜的窩裡一躺。
80平米的房間,一半是工房,一半住了幾十号人,還堆放着各種糧食雜物。
昏暗的燈光下,他們輪流抽着最廉價的生切煙,聊着各處看來聽來的生猛八卦,下象棋、聽港台流行歌、讀黃色地攤小說,想象着未來的美好生活,然後在老鼠與蚊蟲的滋擾中呼呼睡去。
周而複始,日複一日。
雖然發大财的還是少數,可賣力氣的計件工有一點好,隻要不怕苦累,不怕沒活幹。
他們都說,在廣州,隻要舍得出力流汗,就會有金子,跟鄉下沒法比。
一個月到手的薪水等于在老家一年多勞作的收成,還得趕上好光景,于是每個人都像關了許久的餓狗被放出籠,不知疲倦地打着好幾份工,然後把牙縫裡摳出來的每一分錢都寄回家裡。
韓小華賭得更大,他看到了這座城市的蘇醒,如同昏睡已久的巨人,艱難而緩慢地伸展着軀體,想去适應新湧進的數十上百萬人所帶來的需求增長,糧食、蔬菜、副食品、供水、供電、供氣、基礎設施、公共交通……它由靜止狀态被強行拽上了跑道,喘着粗氣、胸膛起伏、汗流浃背,可一旦這個巨人奔跑起來,便是勢不可擋。
由封閉到開放,人的需求生長是不可逆的過程,這就是機會所在。
韓小華把新鮮農産品拉進城,再把好用的家電用品拉回村裡,一趟車賺兩趟錢。
他的車隊越來越大,覆蓋的村子也越來越多。
在中英簽署聯合聲明和許海峰赢得第一枚奧運金牌的那年秋天,他成了鯉燒村曆史上第一個萬元戶。
而他知道,自己賭對了,這僅僅是個開始。
在新蓋好的三層小樓裡,阿慧摸摸窗台,又拍拍床闆,就好像擔心這一切都不是真的,隻是某種幻術變出來的蜃影。
“放心,不是紙糊的!”韓小華笑着把她摟到床邊坐下,剝了一顆椰子糖,放進阿慧嘴裡。
“瞧你,像小孩子一樣。
” “我沒有,我隻是……覺得像在做夢。
”阿慧似乎還沒看夠房間,眼神四處掃着,落到韓小華手上,那是一雙皮膚粗糙,指節腫大的手。
“你吃苦了……” “隻要你覺得甜,那就沒什麼苦的。
” “嗯,隻是……有點太快了。
他們都說你變了,變得跟原來不太一樣了。
” “這樣不好嗎?我還覺得不夠快哩。
” 阿慧扭頭看向窗外,火燒雲漸漸淡去,隐入遠山剪影,各家各戶的燈開始亮起,照亮整饬一新的柏油路。
她沒再說什麼,隻是眼中的燈火閃爍不定。
————*———— 這段人生比上一段要慢了十倍,這是韓小華入艙前的要求。
他不喜歡那種浮光掠影的感覺,像一個孤魂野鬼漂在世間,無法深入地去體驗那些細微的情緒與質感。
他覺得自己像被操控的傀儡,隻是配合着劇情在演出一場舞台劇。
笑笑表示理解。
她告訴叔叔,在量子時代之前,就算是在E級超算“天河三号”上運行有一千萬億突觸連接的大型模拟神經網絡,也需要27.5分鐘來計算一秒鐘的生物時間,改進仿真數據結構後,時間減少到了4.2分鐘。
那可是用來模拟核動力航母、大型強子對撞、第四紀冰川期甚至虛拟宇宙大爆炸的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可見人類神經系統之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