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火麟食盒
關燈
小
中
大
要的,那就是他寫了自己的名字,你們看那個‘赫’字。
” 馮多多瞄了兩眼:“沒什麼特别奇怪的呀!除了他把‘赫’字寫得分了家……” 老印突然連按了兩下喇叭,他笑道:“這就對喽!‘赫’字是兩個‘赤’字的組合,就是這個并不起眼兒的發現讓我最終獲知了線索。
你們想想,咱們在閱讀第二冊卷宗的時候,當看到九槍八說起花舌子的本名時,我想誰都沒有多想,加之記錄者的筆體的誤導,我們便順利成章地認為花舌子的本名一定叫‘張松’——因為這個名字比較符合我們日常取名的習慣,于是我們便不假思索地到戶籍部門去查‘張松’的檔案。
後來我看到赫子把他的名字寫得分了家之後,我才恍惚地明白過來,花舌子或許應該叫‘張木公’!于是今天早晨我去了戶籍部門,果然不出我所料,全境之内隻有一個人名叫張木公,而且他的年紀和一些基本資料幾乎跟卷宗裡記載的花舌子如此一轍。
不過,此人現在并不住在飛鷹堡,而是城北的七十裡堡。
” 我聽後連連感歎,不能自已地握住了馮多多的手。
我說:“這就是印老跟我經常提起的常識。
隻是我們總是用慣有的思維來想考慮問題,難免會被搞得雲山霧罩。
” 馮多多一把将我的手甩開,她說:“如果抛開慣有的思維,我覺得你握着我的手顯然是不懷好意。
我說的對嗎?” 老印抑制不住哈哈大笑:“多多,你果然懂得觸類旁通,真是聰明至極哇!” 綠皮吉普車又土路上颠簸了半個小時,七十裡堡終于出現在我們面前。
由于整座堡子戶與戶之間道路狹窄,不得已我們隻好把車停在了村口。
老印拿着從戶籍部門那裡抄來的地址向過路人詢問,不久我們便七扭八拐找來到一座用籬笆圍起的小院。
院裡的自留地裡,一位年邁的老妪正地拾掇荒蕪的雜草。
老印讓我和馮多多等在院外,他則緩步走進去同老妪打招呼,不一會兒的工夫,她便擺手招呼我們進了那間茅屋。
老妪進屋之後歎息道:“沒啥好招待的,我給你們倒點兒水喝。
” 我這才四下觀察,這間屋子的擺設非常簡陋,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家具。
炕櫃上放在一張陳舊的黑白照片。
馮多多指着照片異常興奮,她說:“印老,沒錯,五年前到我家去找我父親的人正是花舌子無疑!” (221) 老印端着用盛着木瓢的涼水灌了兩口,迫不及待地對老妪說:“别忙活啦!還是說說花舌子的情況吧!” 老妪捋了捋額頭上散落的稀疏白發,說道:“我那老鬼死了好幾年啦!我是解放以後才和他結婚的,那時候他一窮二白,家裡啥玩意都沒有,多虧着他精明能幹,我們才勉強度日。
後來聽别人說我才知道,原來解放之前他在山裡幹過胡匪這個行當。
後來我問他有沒有這麼回事,他沒瞞我,跟我撂了實低兒,隻是說當時也是為了生計迫不得已。
為了躲開屯子裡人的閑言碎語,我們把他三大爺老鷹把式留給他的房子賣掉,就從飛鷹堡搬到了這七十裡堡安家落戶了。
大約五年前,他的身體開始不行啦,起初吃藥還能頂一頂,後來簡直連抗鋤頭的力氣都沒有了。
沒了法子我就帶他到城裡的醫院去檢查,大夫說那是癌症晚期,讓我們早做打算。
還說你們都是平頭百姓,也沒有什麼公費醫療,這病就是往裡填錢。
回到家裡他就跟我說,他有辦法找錢治病了。
我問他怎麼回事,他說他得進城找一個人,隻要那個人能給他證明身份,他就有錢治病了。
我說你當年不是胡匪麼,他說其實他是個共産黨。
” 老妪停歇了片刻繼續說道:“後來,後來他去好好幾趟城裡,忙活了半天沒能找到那個人。
他自己也知道時日不多啦,就開始為自己接下來的後事做打算。
那個死鬼整天鑿着他的墳碑,期間還請堡子裡的字匠在上面刻上了他的名字。
我恨他臨死還糟蹋錢,在這旮瘩死了的老百姓是沒有立墓碑的。
于是就跟他吵了一架。
結果他上來的倔勁兒,又弄了一塊石碑整體叮叮咣咣地鑿着……” 老印打斷老妪唠唠叨叨的叙述:“等等!你是說
” 馮多多瞄了兩眼:“沒什麼特别奇怪的呀!除了他把‘赫’字寫得分了家……” 老印突然連按了兩下喇叭,他笑道:“這就對喽!‘赫’字是兩個‘赤’字的組合,就是這個并不起眼兒的發現讓我最終獲知了線索。
你們想想,咱們在閱讀第二冊卷宗的時候,當看到九槍八說起花舌子的本名時,我想誰都沒有多想,加之記錄者的筆體的誤導,我們便順利成章地認為花舌子的本名一定叫‘張松’——因為這個名字比較符合我們日常取名的習慣,于是我們便不假思索地到戶籍部門去查‘張松’的檔案。
後來我看到赫子把他的名字寫得分了家之後,我才恍惚地明白過來,花舌子或許應該叫‘張木公’!于是今天早晨我去了戶籍部門,果然不出我所料,全境之内隻有一個人名叫張木公,而且他的年紀和一些基本資料幾乎跟卷宗裡記載的花舌子如此一轍。
不過,此人現在并不住在飛鷹堡,而是城北的七十裡堡。
” 我聽後連連感歎,不能自已地握住了馮多多的手。
我說:“這就是印老跟我經常提起的常識。
隻是我們總是用慣有的思維來想考慮問題,難免會被搞得雲山霧罩。
” 馮多多一把将我的手甩開,她說:“如果抛開慣有的思維,我覺得你握着我的手顯然是不懷好意。
我說的對嗎?” 老印抑制不住哈哈大笑:“多多,你果然懂得觸類旁通,真是聰明至極哇!” 綠皮吉普車又土路上颠簸了半個小時,七十裡堡終于出現在我們面前。
由于整座堡子戶與戶之間道路狹窄,不得已我們隻好把車停在了村口。
老印拿着從戶籍部門那裡抄來的地址向過路人詢問,不久我們便七扭八拐找來到一座用籬笆圍起的小院。
院裡的自留地裡,一位年邁的老妪正地拾掇荒蕪的雜草。
老印讓我和馮多多等在院外,他則緩步走進去同老妪打招呼,不一會兒的工夫,她便擺手招呼我們進了那間茅屋。
老妪進屋之後歎息道:“沒啥好招待的,我給你們倒點兒水喝。
” 我這才四下觀察,這間屋子的擺設非常簡陋,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家具。
炕櫃上放在一張陳舊的黑白照片。
馮多多指着照片異常興奮,她說:“印老,沒錯,五年前到我家去找我父親的人正是花舌子無疑!” (221) 老印端着用盛着木瓢的涼水灌了兩口,迫不及待地對老妪說:“别忙活啦!還是說說花舌子的情況吧!” 老妪捋了捋額頭上散落的稀疏白發,說道:“我那老鬼死了好幾年啦!我是解放以後才和他結婚的,那時候他一窮二白,家裡啥玩意都沒有,多虧着他精明能幹,我們才勉強度日。
後來聽别人說我才知道,原來解放之前他在山裡幹過胡匪這個行當。
後來我問他有沒有這麼回事,他沒瞞我,跟我撂了實低兒,隻是說當時也是為了生計迫不得已。
為了躲開屯子裡人的閑言碎語,我們把他三大爺老鷹把式留給他的房子賣掉,就從飛鷹堡搬到了這七十裡堡安家落戶了。
大約五年前,他的身體開始不行啦,起初吃藥還能頂一頂,後來簡直連抗鋤頭的力氣都沒有了。
沒了法子我就帶他到城裡的醫院去檢查,大夫說那是癌症晚期,讓我們早做打算。
還說你們都是平頭百姓,也沒有什麼公費醫療,這病就是往裡填錢。
回到家裡他就跟我說,他有辦法找錢治病了。
我問他怎麼回事,他說他得進城找一個人,隻要那個人能給他證明身份,他就有錢治病了。
我說你當年不是胡匪麼,他說其實他是個共産黨。
” 老妪停歇了片刻繼續說道:“後來,後來他去好好幾趟城裡,忙活了半天沒能找到那個人。
他自己也知道時日不多啦,就開始為自己接下來的後事做打算。
那個死鬼整天鑿着他的墳碑,期間還請堡子裡的字匠在上面刻上了他的名字。
我恨他臨死還糟蹋錢,在這旮瘩死了的老百姓是沒有立墓碑的。
于是就跟他吵了一架。
結果他上來的倔勁兒,又弄了一塊石碑整體叮叮咣咣地鑿着……” 老印打斷老妪唠唠叨叨的叙述:“等等!你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