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草綠霜已白 · 1
關燈
小
中
大
固然好,太過精明,令人不可不防。
” “旭哥。
” “嗯?” “咱們兩年沒一起習武念書了。
人家隻當我在京中做質子,卻萬想不到你與我最是親厚,我回流觞的時候,姨娘她們還問你可有欺負我呢。
” “追兵不遠,明天還有硬仗打呢,别羅嗦,睡罷。
” “你是想着早點到虹州見紫簪姐姐罷,忒心急了。
”鑒明嘿嘿地笑。
仲旭并不答他,隻屈起手指鑿了他一個爆栗子,自顧側身睡了,唇邊抑制不住浮起一點笑影。
流觞軍與旭王所率羽林軍轉戰百日,于秋季金風初起時節抵達虹州郡之首府虹州城,沿途收納義軍與各地勤王軍隊,四萬餘人馬已成了七萬,原本駐守黃泉關的兵馬,并夏季新發的三萬,亦共有六萬可用。
虹州城是東西通商樞紐,多見胡人紅蕃之流,中原動蕩,虹州商旅反而愈發多了,賣馬的、賣盔甲的、賣糧的、賣油氈的,乃至毛遂自薦的巫醫僧道、民間謀士,各色人等麇集于此。
注辇、吐火魯等國更遣來使節,聲言願意出兵幫助平叛。
注辇與褚國本有盟約,仲旭的幼弟季昶在注辇學佛,實則是充當質子,注辇亦有一名公主送到中原養育,預備與皇族男子婚配。
那公主不喜中原氣候,一年倒有半年居住于虹州,正是仲旭心儀的紫簪。
紫簪肌膚光麗,流盼動人,天生一股溫柔氣性,話語也不多。
見了仲旭,隻是微笑,半晌開口說得一句:“半年不見,你就老了。
” 人都說,這輾轉苦戰的百日内,眼見着旭王與一幹年輕将領老練起來,漸漸有了名将之風。
惟有紫簪,像個沒見識的婦人,隻疼惜着他身形消瘦,容顔老損。
父兄死難、帝都陷落,他亦不曾露出一些慘痛神色。
就因紫簪那一句話,他落了淚。
他是旭王,未來的皇帝,平叛的統帥,他什麼都是,惟獨不能是個有喜怒,可病老的常人。
亂世裡,隻剩下她,拿他當做一個血肉之軀看待。
追襲的羅思遠部圍城不足二個月,虹州的冬天便來了,風雪苦寒,糧草難繼,羅思遠部隻得退走。
自十月至四月,七萬人在虹州休養生息操演鍛煉,靜靜蟄伏到了次年的春天。
仲旭始終不肯稱帝,新娶的紫簪也隻加了旭王妃的封号。
八年後,紫簪進為皇後的那一天,裹在鳳紋朝服裡的隻是一面靈位。
紅藥原合戰前夕,打虹州傳來消息,褚奉儀的秘黨死士潛入虹州,在水源内下了慢毒,死難者近萬,紫簪與腹中的胎兒亦未能幸免。
紅藥原合戰中叛逆全滅,仲旭率十二萬王師重回安樂京。
自他十七歲脫出帝都以來,已過去了整整八年時光。
踹開經年鎖閉的紫宸殿門,塵灰嗆人。
舊年餘下的殘香,如一縷不肯散去的幽魂般,被夏夜長風撕碎抛散。
在昏暗的大殿深處,帝座上累累的珠玉金翠隐約閃爍微光。
仲旭走上前去,步伐極慢,像是那帝座與他之間隔了一條虛空的河,要涉水而過,生怕哪一步踏得不實。
在這條路上,多少人為了攔阻他而死,多少人為了衛護他而死,又有多少人,手無寸鐵,扶老攜幼,卻被陣風一般的亂軍——叛軍,或是平叛軍——掃去了性命。
足音空空回響。
二十五年人生,前十七年是水波上神光離合的浮華倒影,後八年卻是猙獰雜錯的刀痕,一刀一刀地,将他那一顆人心盡數斬碎。
重返紫宸殿時,眼角已刻上紋路,二十五歲的鬓角,也居然霜華斑駁。
仲旭伸出手,從帝座上拭起一指塵埃,端詳良久。
接着轉身,整拂衣袂坐下。
帝座上騰起煙塵。
人群像潮水般拜伏下去,從大殿上,到重重丹墀,再延伸至禁城的每一角落,山呼萬歲的宏大之聲震蕩着帝都的夜空。
從這一天起,旭王褚仲旭正式登位,稱帝旭。
” “旭哥。
” “嗯?” “咱們兩年沒一起習武念書了。
人家隻當我在京中做質子,卻萬想不到你與我最是親厚,我回流觞的時候,姨娘她們還問你可有欺負我呢。
” “追兵不遠,明天還有硬仗打呢,别羅嗦,睡罷。
” “你是想着早點到虹州見紫簪姐姐罷,忒心急了。
”鑒明嘿嘿地笑。
仲旭并不答他,隻屈起手指鑿了他一個爆栗子,自顧側身睡了,唇邊抑制不住浮起一點笑影。
流觞軍與旭王所率羽林軍轉戰百日,于秋季金風初起時節抵達虹州郡之首府虹州城,沿途收納義軍與各地勤王軍隊,四萬餘人馬已成了七萬,原本駐守黃泉關的兵馬,并夏季新發的三萬,亦共有六萬可用。
虹州城是東西通商樞紐,多見胡人紅蕃之流,中原動蕩,虹州商旅反而愈發多了,賣馬的、賣盔甲的、賣糧的、賣油氈的,乃至毛遂自薦的巫醫僧道、民間謀士,各色人等麇集于此。
注辇、吐火魯等國更遣來使節,聲言願意出兵幫助平叛。
注辇與褚國本有盟約,仲旭的幼弟季昶在注辇學佛,實則是充當質子,注辇亦有一名公主送到中原養育,預備與皇族男子婚配。
那公主不喜中原氣候,一年倒有半年居住于虹州,正是仲旭心儀的紫簪。
紫簪肌膚光麗,流盼動人,天生一股溫柔氣性,話語也不多。
見了仲旭,隻是微笑,半晌開口說得一句:“半年不見,你就老了。
” 人都說,這輾轉苦戰的百日内,眼見着旭王與一幹年輕将領老練起來,漸漸有了名将之風。
惟有紫簪,像個沒見識的婦人,隻疼惜着他身形消瘦,容顔老損。
父兄死難、帝都陷落,他亦不曾露出一些慘痛神色。
就因紫簪那一句話,他落了淚。
他是旭王,未來的皇帝,平叛的統帥,他什麼都是,惟獨不能是個有喜怒,可病老的常人。
亂世裡,隻剩下她,拿他當做一個血肉之軀看待。
追襲的羅思遠部圍城不足二個月,虹州的冬天便來了,風雪苦寒,糧草難繼,羅思遠部隻得退走。
自十月至四月,七萬人在虹州休養生息操演鍛煉,靜靜蟄伏到了次年的春天。
仲旭始終不肯稱帝,新娶的紫簪也隻加了旭王妃的封号。
八年後,紫簪進為皇後的那一天,裹在鳳紋朝服裡的隻是一面靈位。
紅藥原合戰前夕,打虹州傳來消息,褚奉儀的秘黨死士潛入虹州,在水源内下了慢毒,死難者近萬,紫簪與腹中的胎兒亦未能幸免。
紅藥原合戰中叛逆全滅,仲旭率十二萬王師重回安樂京。
自他十七歲脫出帝都以來,已過去了整整八年時光。
踹開經年鎖閉的紫宸殿門,塵灰嗆人。
舊年餘下的殘香,如一縷不肯散去的幽魂般,被夏夜長風撕碎抛散。
在昏暗的大殿深處,帝座上累累的珠玉金翠隐約閃爍微光。
仲旭走上前去,步伐極慢,像是那帝座與他之間隔了一條虛空的河,要涉水而過,生怕哪一步踏得不實。
在這條路上,多少人為了攔阻他而死,多少人為了衛護他而死,又有多少人,手無寸鐵,扶老攜幼,卻被陣風一般的亂軍——叛軍,或是平叛軍——掃去了性命。
足音空空回響。
二十五年人生,前十七年是水波上神光離合的浮華倒影,後八年卻是猙獰雜錯的刀痕,一刀一刀地,将他那一顆人心盡數斬碎。
重返紫宸殿時,眼角已刻上紋路,二十五歲的鬓角,也居然霜華斑駁。
仲旭伸出手,從帝座上拭起一指塵埃,端詳良久。
接着轉身,整拂衣袂坐下。
帝座上騰起煙塵。
人群像潮水般拜伏下去,從大殿上,到重重丹墀,再延伸至禁城的每一角落,山呼萬歲的宏大之聲震蕩着帝都的夜空。
從這一天起,旭王褚仲旭正式登位,稱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