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時景如飄風 · 1
關燈
小
中
大
漸行漸西,出了虹州城,景物便與中原大異其趣。
一路上凡有水源之處,草甸豐美,牛羊遍野,城郭富庶,除此外盡是沙礫戈壁,北地氣候寒苛,每到冬季,鹘庫部落便越過毗羅山峪向南遷徙,奪占草場牲畜,因此每隔五年的換防之秋,本營中七萬老兵與三萬新兵同在黃泉關駐守,待春季再遣三萬老兵退入中原。
先皇在位時,僭王褚奉儀便是趁秋冬換防帝都防衛薄弱之機起兵自立,叛将王延年、曹光、羅思遠等亦四起割據作亂,中原亂離動蕩。
當年方才十七歲的旭王褚仲旭率近畿營與各路勤王兵馬苦戰八年,一統天下,登基踐祚,稱“帝旭”,定年号“天享”,至今已是天享十三年。
今年秋季的三大營換防中,除了各營定例的三萬人以外,又分别增派了三萬新丁,兵賦與徭役一下沉重起來。
朝中對此多少有些非議,倒不是計較今年新征發的這區區九萬人馬,而是因為這批人馬本是要充實近衛羽林與二十萬近畿營的。
京畿兵力一旦有所削弱,站出來反對的多半是老臣,二十一年前僭王褚奉儀的叛亂,委實在他們的記憶中留下了太過慘痛的烙痕。
“奇怪……”張承謙迎着夾雜黃沙的朔風,微微地眯起了眼。
海市從後邊趕上來,問道:“怎麼了?” “咱們自東南向西走,每年十月大雪封山之前,多少能遇見些不怕死的商旅趕着運紅花、吉貝和麝香進虹州。
按說今年黃泉關共有十二萬人馬過冬,鹘庫人也不會揀這時候來啃硬骨頭,虹州的路上該更安全才是。
”說着,豪壯的邊将把眼光轉到自己執辔的手上,喃喃嘟囔着,既像是在對海市說明,也像是在自言自語:“可是這一路上靜得出奇,南毗人、注辇人、尼華羅人,一個也沒有。
娘的,真冷。
” “你是說鹘庫人已經到了黃泉關……”海市望向西北。
戈壁坦蕩荒涼,陰霾的天空卻十面埋伏,變幻莫測。
“他們要是攻打黃泉關,我們過虹州時就該有消息。
可是這時節,戈壁沙漠裡所有的季泉都該幹涸啦,除了毗羅山峪沿河一帶還有水草,别的地方都光秃秃的,又險峻無路,他們不闖黃泉關,那還能去哪裡呢?” 疾風挾裹着一片白影劃過海市眼前,本能伸手捉下,再定睛看時,攤開的手心裡竟然隻有一滴冰寒混濁的水。
她吃了一驚,仰頭看天,如鉛的雲層翻湧不定,風中零落灑下一點點黯淡的白色,風驟然變得幹冷幹冷。
才九月末,竟下雪了。
雪片漸漸濃密,才過了一刻,竟已看不清數裡外的前路。
一時間,長龍般的隊伍裡,起了輕微的騷亂,海市剛要令各隊千騎安撫麾下兵士,卻冷不防被張承謙一把捏住了肩膊。
“冰川,他們是從冰川上進來的!” “什麼冰川?浮山冰川?那裡根本不能通行啊!”海市吃痛,蹙緊了眉。
“這幾年來,天氣暖得蹊跷,冰川多少有所消融,冰舌與岩石之間那些數丈深的深罅漸漸被水挾泥沙填補,冬季再凍結起來,就平緩得多。
但是,這樣的話,冰川便容易滑動崩坍,根本無法行走,若是震動太大,還會引動山上的雪崩,因此咱們在浮山冰川前隻留了水井屯那不到兩千的人馬。
可是今年虹州路上九月末就下了雪,鹘庫人那邊,怕是九月,不,八月底就被雪埋了草場!”張承謙的胡髭上落了雪,他猛一轉頭,那雪片便瑟瑟抖落下來:“這麼幾十年一遇的寒凍天氣,冰川都被凍得結結實實,除了走毗羅山峪到黃泉關以外,這冰川就是最好的一條大路了,再加上地勢崎岖,容易掩蔽人馬,換了我是鹘庫人,我也甯願去走冰川!” “他們帶不來多少糧草,那麼一定是要去掠奪了?”海市急問。
張承謙咬緊了牙,臉頰上凸現出強韌的肌肉:“是的,冰川出來後二十裡便是水井屯。
那裡駐軍不到兩千,屯墾的百姓也隻兩千多人,東西來往的商旅都在那裡補給。
現在咱們離黃泉關五百五十裡,離水井屯二百一十裡,還押着十三萬人過冬的口糧,不能妄動,這水井屯,恐怕已經……” “張兄,你押糧回營裡,讓我去水井屯吧!”海市忽然說道。
張承謙不由得細細地端
一路上凡有水源之處,草甸豐美,牛羊遍野,城郭富庶,除此外盡是沙礫戈壁,北地氣候寒苛,每到冬季,鹘庫部落便越過毗羅山峪向南遷徙,奪占草場牲畜,因此每隔五年的換防之秋,本營中七萬老兵與三萬新兵同在黃泉關駐守,待春季再遣三萬老兵退入中原。
先皇在位時,僭王褚奉儀便是趁秋冬換防帝都防衛薄弱之機起兵自立,叛将王延年、曹光、羅思遠等亦四起割據作亂,中原亂離動蕩。
當年方才十七歲的旭王褚仲旭率近畿營與各路勤王兵馬苦戰八年,一統天下,登基踐祚,稱“帝旭”,定年号“天享”,至今已是天享十三年。
今年秋季的三大營換防中,除了各營定例的三萬人以外,又分别增派了三萬新丁,兵賦與徭役一下沉重起來。
朝中對此多少有些非議,倒不是計較今年新征發的這區區九萬人馬,而是因為這批人馬本是要充實近衛羽林與二十萬近畿營的。
京畿兵力一旦有所削弱,站出來反對的多半是老臣,二十一年前僭王褚奉儀的叛亂,委實在他們的記憶中留下了太過慘痛的烙痕。
“奇怪……”張承謙迎着夾雜黃沙的朔風,微微地眯起了眼。
海市從後邊趕上來,問道:“怎麼了?” “咱們自東南向西走,每年十月大雪封山之前,多少能遇見些不怕死的商旅趕着運紅花、吉貝和麝香進虹州。
按說今年黃泉關共有十二萬人馬過冬,鹘庫人也不會揀這時候來啃硬骨頭,虹州的路上該更安全才是。
”說着,豪壯的邊将把眼光轉到自己執辔的手上,喃喃嘟囔着,既像是在對海市說明,也像是在自言自語:“可是這一路上靜得出奇,南毗人、注辇人、尼華羅人,一個也沒有。
娘的,真冷。
” “你是說鹘庫人已經到了黃泉關……”海市望向西北。
戈壁坦蕩荒涼,陰霾的天空卻十面埋伏,變幻莫測。
“他們要是攻打黃泉關,我們過虹州時就該有消息。
可是這時節,戈壁沙漠裡所有的季泉都該幹涸啦,除了毗羅山峪沿河一帶還有水草,别的地方都光秃秃的,又險峻無路,他們不闖黃泉關,那還能去哪裡呢?” 疾風挾裹着一片白影劃過海市眼前,本能伸手捉下,再定睛看時,攤開的手心裡竟然隻有一滴冰寒混濁的水。
她吃了一驚,仰頭看天,如鉛的雲層翻湧不定,風中零落灑下一點點黯淡的白色,風驟然變得幹冷幹冷。
才九月末,竟下雪了。
雪片漸漸濃密,才過了一刻,竟已看不清數裡外的前路。
一時間,長龍般的隊伍裡,起了輕微的騷亂,海市剛要令各隊千騎安撫麾下兵士,卻冷不防被張承謙一把捏住了肩膊。
“冰川,他們是從冰川上進來的!” “什麼冰川?浮山冰川?那裡根本不能通行啊!”海市吃痛,蹙緊了眉。
“這幾年來,天氣暖得蹊跷,冰川多少有所消融,冰舌與岩石之間那些數丈深的深罅漸漸被水挾泥沙填補,冬季再凍結起來,就平緩得多。
但是,這樣的話,冰川便容易滑動崩坍,根本無法行走,若是震動太大,還會引動山上的雪崩,因此咱們在浮山冰川前隻留了水井屯那不到兩千的人馬。
可是今年虹州路上九月末就下了雪,鹘庫人那邊,怕是九月,不,八月底就被雪埋了草場!”張承謙的胡髭上落了雪,他猛一轉頭,那雪片便瑟瑟抖落下來:“這麼幾十年一遇的寒凍天氣,冰川都被凍得結結實實,除了走毗羅山峪到黃泉關以外,這冰川就是最好的一條大路了,再加上地勢崎岖,容易掩蔽人馬,換了我是鹘庫人,我也甯願去走冰川!” “他們帶不來多少糧草,那麼一定是要去掠奪了?”海市急問。
張承謙咬緊了牙,臉頰上凸現出強韌的肌肉:“是的,冰川出來後二十裡便是水井屯。
那裡駐軍不到兩千,屯墾的百姓也隻兩千多人,東西來往的商旅都在那裡補給。
現在咱們離黃泉關五百五十裡,離水井屯二百一十裡,還押着十三萬人過冬的口糧,不能妄動,這水井屯,恐怕已經……” “張兄,你押糧回營裡,讓我去水井屯吧!”海市忽然說道。
張承謙不由得細細地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