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槥車相望

關燈
皇太子一行在出京七日後抵達長州。

    邊城的消息自然遠不如京師流轉得快,連京師衆口都不能确定他究竟是被皇帝猜疑驅逐至此的,還是被皇帝庇護安放至此的,此間自然更加疑雲重重。

    但是不管如何,以最正大光明角度來看,他是被皇帝以欽差的身份派遣至此的。

    是以協助督軍李明安及副将顧逢恩早一日便進離營進入内城,預備下迎接這位身份出奇貴重的欽差。

     當長州南面的城堙和女牆初出現于皇太子及衆金吾衛士眼中時,一輪西沉的如血殘陽正重重壓在城樓的脊獸上,依稀可以分辨是一隻踞獅,金紅色的輪廓清晰宛然,待得馳抵城堙腳下,得見女牆上被西南疾風獵獵振動的李顧旗号,斜日已堕入檐角。

    李明安與顧逢恩并列站立于城堙門外,其所部一左一右,列陣以待南面來人。

     一青衫文士從數百黑甲騎士中策馬而出,于二将面前勒馬。

    兩人連忙跪地行禮道:“臣等恭候太子殿下禦駕。

    ”定權在馬上笑道:“烏飛兔走,不想此間光陰流轉如此迅疾。

    ”李明安起身笑答:“正是,臣調職離京,迄今近九載矣,不想今日在此荒野山林,竟得重仰殿下玉容。

    ”定權笑了笑,答道:“李帥的樣子倒是一向無太大變化,本宮不緻見面不識,保全了臉面,也屬僥幸。

    ”李明安笑道:“墜屦失簪,蒙殿下垂青如此,臣實在惶恐。

    ”定權和他本無甚熟悉,官話講完便無話可說,轉向顧逢恩,道:“顧将軍。

    ”顧逢恩微笑道:“此地就是如此,臣初來乍到時,見日隐月升,略無過度,也常感慨光陰流轉,竟有具象。

    臣與李帥适才還擔心,殿下若日落前不能抵,城門關閉再開,便要大廢周章。

    殿下來了,臣等便安心了。

    ”說罷接過定權手中馬鞭,親自執起辔頭,緩步進入堙内城門。

    他已封侯數年,顧思林卒後,尚無旨意,長軍的實際統率也是他,即非勢力絕倫,亦可謂專權意氣,然這樣執鞭墜镫的雜役,在他做來,卻不無自然之感。

    李明安随後,待來者俱入,巨大吊橋和厚重城門旋即在身後軋軋閉合,從四野八荒中隔離出了一座孤城。

     安頓好護送鶴駕的金吾衛士,是夜二人于内城官邸設宴,為太子接風洗塵,随邑金吾軍士方取出皇帝敕旨,向二人正式宣示。

    按照皇帝的意思,以皇太子為欽差,以示重視,親自迎還武德侯顧思林靈柩,另長州或有未定軍政事,許太子便宜處理。

    此外一句,是天子建議既然靈柩返京,顧逢恩應孝服與太子同歸,參予禮儀,軍務可暫移李明安代署,待喪儀過後再行返回。

     養生喪死無憾,乃王道之始。

    這是天子的厚意體恤,顧逢恩伏首謝恩。

     因國家連有不幸,又多少都與太子相關,宴間氣氛并不和諧。

    何況太子面色蒼白,情态似頗疲乏。

    當着天子親衛面,又謹言慎行,既絕口不問戰後軍政諸事,也不談将軍殉國事,随意喝了兩杯酒,推說疲倦,避席而去。

     定權的離宮既設在顧思林從前的官邸内,他連日馳騁疲憊,倚榻閉目養神,不想便輕輕睡了過去。

    雖亂夢雜沓,并無一刻安甯,然直至霍剌一聲乍起,驚破淺夢,方才醒轉,發覺窗外夜已深沉,無月無星,室内燭火動亂,帷幄飄舉,土腥氣觸鼻,似有急雨将至。

     他艱難支撐起身,反手用力推上為勁風洞開的窗棂,忽于土腥氣中嗅到了另一種微甘微酸的腥,這是龍涎的氣味,和他自家衣袍上的如出一轍。

    他一驚,回首發現顧逢恩已經全副重甲,按劍立于自己身後。

     因披甲帶戈,顧逢恩沒有屈膝行禮,隻是朝他拱手一揖,走上前去,遞出了手中的一隻影青瓷瓶,道:“這是金瘡藥。

    ” 風中隐隐傳來邊城才會有的金柝聲,已經過了亥時,或許他正在執勤巡城,中途想起了自己。

    定權稍稍安心,勉強笑了笑,道:“河陽侯大不一樣了,我倒還是從前那麼沒出息。

    ” 自顧承恩戰死,逢恩代替,與太子不相見也已經整整十年。

    自他走後,無人再陪同他至南山攜犬逐兔,他的鞍馬荒廢,像這次這樣人不離鞍連日奔馳,雙股早已血肉模糊。

    他沒有向金吾衛說起,金吾衛亦漠不關心。

     他接過了他手中的瓷瓶,忽然兩道淚下:“儒哥哥,舅舅不在了。

    ” 顧逢恩似乎無動于衷,隻是點了點頭。

     他問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他簡單回答:“李帥和臣的奏呈已具,陛下不曾示意殿下麼?” 定權颔首,忽然察覺他的改變,非僅容顔,他已早非自己記憶中的那位親愛故人。

     顧逢恩沉默了片刻,問道:“殿下,京内的形勢果已危若累卵了麼?” 定權微生警覺,想了想答道:“軍不涉政,這不是河陽侯應當關心的事情。

    ” 此語出口,他也忽然察覺了自己的改變,非僅容顔,也許在顧逢恩看來,自己也早非他記憶中的那位親愛故人。

     燭影幢幢動搖中,兄弟兩人相對無言。

    至良久顧逢恩将手中兵戈放置案上,道:“臣為殿下上藥。

    ” 定權搖頭,大概是不欲讓他看見自己狼狽醜态,拒絕道:“不敢勞煩河陽侯,叫我手下的人來即可。

    ” 顧逢恩打量了他片刻,問道:“是殿下的人,還是陛下的人?” 定權笑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