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卑勢卑身
關燈
小
中
大
許昌平一直昏迷未醒。
他不能參與,三司官員隻能重新調查他的身世、科舉、宦迹、行狀,隻能重新調查主要證物玉帶的來源與流轉,而這些又都是金吾衛早就徹查清楚的事情。
當時積極如此,此刻自然面上無光,自然或開始抱怨金吾衛無視國法濫用酷刑,或抱怨金吾衛徒有虛名外強中幹。
但是不管如何,此案中的某些細節隐情卻也逐漸為三司甚或朝廷所了解。
說是軟禁,然而趙王身居宮外,行動畢竟比天視天聽下的太子要便宜許多,是以每日朝廷的動向仍舊能夠通過主管長和之耳目到達府中。
案情膠着,長和最早和定楷議論的是今度太子不合情理的行為:“人多說東朝此次已明知不能幸免,所以定要将王爺拖下馬一道殉葬。
” 他擡眼小心翼翼的窺測了一下主君的面色,生怕其中許多未經潤色的詞彙觸犯到對方的忌諱,或者說加重幽禁中他的憂慮。
定楷沒有忌諱,也沒有憂慮,笑了笑,反問道:“他們怎麼知道東朝此次便不能幸免。
” 長和答道:“因為讨論最多的還是那條玉帶,那是東朝怎麼都避諱不了的東西——什麼君臣情意,連愚夫都不信的托辭,陛下又怎麼會相信?” 定楷搖搖頭,笑道:“他們不懂我這哥哥,他太愛幹淨,敗就敗,死就死,不會做這種街頭無賴在泥潭裡扭打的事情。
” 長和疑道:“如此說,王爺另有見解?” 定楷愣了片刻,道:“他或者是想利用我的群臣,光明正大地逼迫陛下在我和他中間選擇一個。
” 長和皺眉想了想,方想開言,定楷已繼續說道:“果真這樣還好。
我擔心如虎卑勢,如狸卑身,這其間尚有什麼我未料及的隐情。
譬如說刑部如今是陛下的刑部,他為何定要将刑部也牽扯進去;又譬如說那條帶子,現在想來,她究竟為何要告訴我。
” 長和道:“刑部易主,此次本抱定主意不打擾陛下,然而牽扯進刑部不也正如王爺心願?至于那人,一面是老母幼弟,一面是殺父仇雠,況且不是先從許某處抄出了玉帶,這才上報天子的麼?” 定楷阖上了眼睛,微笑道:“是啊,人事已盡,靜觀待變吧。
” 長和帶回的所謂變動的信息是又三日後,聽說此時衛中許昌平已經清醒,不過令長和欣喜若狂的已經不再是這個緣故。
彼時清晨,定楷正在後園,對着一本芍藥寫生,長和興沖沖闖入,沒有來得及行禮,沒有來得及斥退從人,甚至沒有來得及壓低聲音:“臣為王爺賀,東朝此次必敗無疑。
” 定楷在瓣尖分染朱砂的筆徒然停頓,擡頭問道:“怎麼說?京衛中果有謀逆事?” 長和壓抑不住滿心的興奮,聲音竟激動地有些哆嗦,道:“京衛倒沒聽說有動靜,隻是王爺可知那個詹府的主簿許昌平究竟是何人?他竟是東朝的嫡親堂兄——也就是王爺的堂兄。
” 定楷手指一松,畫筆直直垂落在黃絹上。
定楷呆呆的看着手下朱砂摔出的血漬,半晌亦哆嗦着嘴唇問道:“不對,恭懷太子無子——” 長和因得意而滔滔不絕,道:“與恭懷太子無關,他是廢肅王的遺腹子,聽說是肅王的姬妾所出。
還有,聽說此姬竟然是太子生母孝敬皇後待字時的侍婢。
這樣便全都說得通了,太子賜帶給他,許的不是異姓王爵,而是同姓王爵。
他母與太子母系舊交,他助太子謀反登頂,太子助他歸宗複位。
王爺,此事若真,那便是驚天巨案,東朝與前朝餘孽勾連篡權,固是不赦死罪;此事即便非真,他亦是酌盡黃河水,難洗一身污名,何況還事發在這個關節上。
不論怎麼說,這都是王爺的齊天之福。
” 定楷的面色如白日見鬼一樣一白如紙,表情滞澀沒有任何回應,似乎對方哓哓的盡是他無法理解的言語,直至長和察覺怪異,停止了手足舞蹈,疑惑詢問了幾遍時,他才勉強開口問道:“這話是你從何處聽來的?” 長和道:“朝中已經傳遍。
” 定楷道:“朝中又是從何處聽來的?” 長和道:“朝中突然傳遍,倒不知道濫觞何處。
” 定楷道:“傳遍。
這麼說,陛下也是知道的。
” 長和點頭道:“這是自然。
” 定楷亦點點頭,看了看毀于一旦的即将完成的作品,拾起污染了畫絹的畫筆,默默的将它折成了兩段。
長和大驚失色道:“王爺,這是……” 定楷仰頭向天,長長舒了口氣,方平靜一笑道:“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
此事若假,我或有一路生意;此事若真,我便劫數難逃了。
” 他抛下了手中的斷筆,眼望着西邊最後一抹即将掩去的水墨色,東方淡白的曙光,以及那些風枝露葉,所有這一切美不勝收的仲春景色,微笑着歎道:“已經用不着了。
”
他不能參與,三司官員隻能重新調查他的身世、科舉、宦迹、行狀,隻能重新調查主要證物玉帶的來源與流轉,而這些又都是金吾衛早就徹查清楚的事情。
當時積極如此,此刻自然面上無光,自然或開始抱怨金吾衛無視國法濫用酷刑,或抱怨金吾衛徒有虛名外強中幹。
但是不管如何,此案中的某些細節隐情卻也逐漸為三司甚或朝廷所了解。
說是軟禁,然而趙王身居宮外,行動畢竟比天視天聽下的太子要便宜許多,是以每日朝廷的動向仍舊能夠通過主管長和之耳目到達府中。
案情膠着,長和最早和定楷議論的是今度太子不合情理的行為:“人多說東朝此次已明知不能幸免,所以定要将王爺拖下馬一道殉葬。
” 他擡眼小心翼翼的窺測了一下主君的面色,生怕其中許多未經潤色的詞彙觸犯到對方的忌諱,或者說加重幽禁中他的憂慮。
定楷沒有忌諱,也沒有憂慮,笑了笑,反問道:“他們怎麼知道東朝此次便不能幸免。
” 長和答道:“因為讨論最多的還是那條玉帶,那是東朝怎麼都避諱不了的東西——什麼君臣情意,連愚夫都不信的托辭,陛下又怎麼會相信?” 定楷搖搖頭,笑道:“他們不懂我這哥哥,他太愛幹淨,敗就敗,死就死,不會做這種街頭無賴在泥潭裡扭打的事情。
” 長和疑道:“如此說,王爺另有見解?” 定楷愣了片刻,道:“他或者是想利用我的群臣,光明正大地逼迫陛下在我和他中間選擇一個。
” 長和皺眉想了想,方想開言,定楷已繼續說道:“果真這樣還好。
我擔心如虎卑勢,如狸卑身,這其間尚有什麼我未料及的隐情。
譬如說刑部如今是陛下的刑部,他為何定要将刑部也牽扯進去;又譬如說那條帶子,現在想來,她究竟為何要告訴我。
” 長和道:“刑部易主,此次本抱定主意不打擾陛下,然而牽扯進刑部不也正如王爺心願?至于那人,一面是老母幼弟,一面是殺父仇雠,況且不是先從許某處抄出了玉帶,這才上報天子的麼?” 定楷阖上了眼睛,微笑道:“是啊,人事已盡,靜觀待變吧。
” 長和帶回的所謂變動的信息是又三日後,聽說此時衛中許昌平已經清醒,不過令長和欣喜若狂的已經不再是這個緣故。
彼時清晨,定楷正在後園,對着一本芍藥寫生,長和興沖沖闖入,沒有來得及行禮,沒有來得及斥退從人,甚至沒有來得及壓低聲音:“臣為王爺賀,東朝此次必敗無疑。
” 定楷在瓣尖分染朱砂的筆徒然停頓,擡頭問道:“怎麼說?京衛中果有謀逆事?” 長和壓抑不住滿心的興奮,聲音竟激動地有些哆嗦,道:“京衛倒沒聽說有動靜,隻是王爺可知那個詹府的主簿許昌平究竟是何人?他竟是東朝的嫡親堂兄——也就是王爺的堂兄。
” 定楷手指一松,畫筆直直垂落在黃絹上。
定楷呆呆的看着手下朱砂摔出的血漬,半晌亦哆嗦着嘴唇問道:“不對,恭懷太子無子——” 長和因得意而滔滔不絕,道:“與恭懷太子無關,他是廢肅王的遺腹子,聽說是肅王的姬妾所出。
還有,聽說此姬竟然是太子生母孝敬皇後待字時的侍婢。
這樣便全都說得通了,太子賜帶給他,許的不是異姓王爵,而是同姓王爵。
他母與太子母系舊交,他助太子謀反登頂,太子助他歸宗複位。
王爺,此事若真,那便是驚天巨案,東朝與前朝餘孽勾連篡權,固是不赦死罪;此事即便非真,他亦是酌盡黃河水,難洗一身污名,何況還事發在這個關節上。
不論怎麼說,這都是王爺的齊天之福。
” 定楷的面色如白日見鬼一樣一白如紙,表情滞澀沒有任何回應,似乎對方哓哓的盡是他無法理解的言語,直至長和察覺怪異,停止了手足舞蹈,疑惑詢問了幾遍時,他才勉強開口問道:“這話是你從何處聽來的?” 長和道:“朝中已經傳遍。
” 定楷道:“朝中又是從何處聽來的?” 長和道:“朝中突然傳遍,倒不知道濫觞何處。
” 定楷道:“傳遍。
這麼說,陛下也是知道的。
” 長和點頭道:“這是自然。
” 定楷亦點點頭,看了看毀于一旦的即将完成的作品,拾起污染了畫絹的畫筆,默默的将它折成了兩段。
長和大驚失色道:“王爺,這是……” 定楷仰頭向天,長長舒了口氣,方平靜一笑道:“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
此事若假,我或有一路生意;此事若真,我便劫數難逃了。
” 他抛下了手中的斷筆,眼望着西邊最後一抹即将掩去的水墨色,東方淡白的曙光,以及那些風枝露葉,所有這一切美不勝收的仲春景色,微笑着歎道:“已經用不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