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恩斯勤斯
關燈
小
中
大
八月底連着下了三兩日的秋雨,天氣立時便涼了下來,滿院的凄迷衰草,看得人心裡越發難受。
自前日起,便有隻蟋蟀在定權的床下徹夜叫個不住,定權被它吵得心煩意亂,亦跟吳龐德提起過一次,吳龐德也叫人将床搬了開來,細細找過,但并未尋到,便回定權道那蟋蟀已經跳走了,殿下可以安心而眠。
待到夜裡,過了亥時,卻又聞得一陣“唧唧”聲起,定權立時從床上翻起,将手中書冊狠狠向牆上一拍,卻是安靜了片刻,但随即那草蟲又開始鳴叫,而且聲音比适才還要大了幾分。
阿寶亦在旁側耳聽了,道:“隻怕是封在了牆裡頭的,吳大人才沒找出來。
”定權皺眉道:“你出去說一聲,叫他們炖壺滾水過來。
” 阿寶心中明白他的意思,籲了口氣,披衣下床,推門走至院中,向一個侍衛吩咐了。
那侍衛便又去相報給王慎,王慎随後便親自攜了人過來,将床搬開,又等了半晌,便緣着那蟋蟀的叫聲兜牆将滾水一潑,四下立刻靜了下來。
王慎笑道:“這是天氣冷了,臣的室内今日也跑進去了兩隻。
”又道:“殿下成日不走動,便多加件衣裳,可千萬不要受了涼。
”定權看着他們将床又搬了回去,一面聽他唠叨,點了點頭,漫不經心問了一句:“李明安已經接手了常事嗎?”王慎道:“旨意恐怕才到,應當……”說了半句,方覺失口,連忙停住道:“殿下,這個臣也說不清楚。
” 定權略笑了笑,道:“果然是李明安,此人倒也幹練,隻是聞說向來在樞部時便同上司屬下都相處的不好,怎麼就叫了他去?”王慎歎道:“殿下早些安寝吧,臣這便告退了。
”定權也并不再多話,待他們都去了,又躺了下來,果然再不聞那叫聲,從旁檢起适才扔下的書,翻了兩頁,笑道:“七月在野,九月在戶,這不是在說我麼?”阿寶聞言看他一眼,隻見他已将一部《毛詩》罩在了臉上,也不知在想些什麼,便不去理會他,接着收拾手中的衣物。
待都收好了,見定權仍是沒有動靜,便悄悄走了過去,将那本書拿了下來,卻見他正睜着一雙眼睛,直直地望着自己,倒是吓了一跳,想了想便将那書又蓋了回去。
自八月廿七日始,朝廷的欽命敕使先後共向長州去了三人。
待至九月初八,最先去的一人便已回京向皇帝複了旨,隻說李明安已經從承州趕赴長州,接管了官印。
小顧将軍也接到了聖旨,隻待将軍中事務一一向新任主将交割清楚,便與兩名敕使一道動身回京。
皇帝接過他攜回的李明安的奏報,看過之後,沉吟了半日,問道:“顧逢恩接旨以後,是個什麼樣子?”敕使回道:“小顧将軍将聖旨收好,又向屬下詢問了太子殿下和顧将軍的近況。
”皇帝一笑道:“他是先問的太子,還是先問的将軍?”那敕使一楞,道:“最先問的是陛下。
”皇帝道:“他是如何問的,你又是如何答的?”敕使想了片刻,回道:“小顧将軍問臣道:‘聖躬安否?’臣答道:‘聖躬安和。
’小顧将軍又道:‘東朝安否?’臣答道:‘殿下亦安好,正依陛下旨意暫居宗正寺内,協查李氏逆謀案。
’小顧将軍又問:‘哪個李氏?’臣答:‘便是前任中書令李柏舟。
’小顧将軍過了半日才又問:‘顧将軍安否?’臣答:‘将軍隻是舊疾發作得厲害些,臣離京前聽聞陛下已遣了數位太醫,悉心料理。
想來待到副将軍返京的時候,便沒有大礙了。
’小顧将軍聽了,便沒再說什麼,隻是請臣到軍帳中用了晚飯。
”皇帝點頭道:“你很會說話。
”那敕使忙謝恩道:“臣謝陛下褒獎。
” 待那敕使行禮退出,皇帝這才又從案上拿起承州奏報,見其中亦是說都督李明安已經赴長,長州軍中聞說換将,一片騷動,但經幾位副将一力安撫,道隻是暫代,是以迄今而止,并無嘩變之說。
其辭與李明安奏疏中所說的并無大的出入,這才舒了口氣。
偏殿的窗戶未關,一陣涼風入殿,皇帝又不由咳了兩聲。
陳謹見狀,忙不疊的吩咐将窗戶閉死了,又道:“還未到奉炭盆的時候,天氣倒是沁涼。
陛下總是坐着,還是多添件衣服得好。
”皇帝起身道:“這就不坐了,你去取了朕的氅衣來,朕要出去走走。
”陳謹連忙将衣服取過,服侍皇帝穿好,方要跟腳出去,便聞皇帝道:“你不必跟着去了,去宗正寺裡,把王慎給朕喚來,叫他到東閣那邊去見朕。
”說罷提腳便走,陳謹看他出
自前日起,便有隻蟋蟀在定權的床下徹夜叫個不住,定權被它吵得心煩意亂,亦跟吳龐德提起過一次,吳龐德也叫人将床搬了開來,細細找過,但并未尋到,便回定權道那蟋蟀已經跳走了,殿下可以安心而眠。
待到夜裡,過了亥時,卻又聞得一陣“唧唧”聲起,定權立時從床上翻起,将手中書冊狠狠向牆上一拍,卻是安靜了片刻,但随即那草蟲又開始鳴叫,而且聲音比适才還要大了幾分。
阿寶亦在旁側耳聽了,道:“隻怕是封在了牆裡頭的,吳大人才沒找出來。
”定權皺眉道:“你出去說一聲,叫他們炖壺滾水過來。
” 阿寶心中明白他的意思,籲了口氣,披衣下床,推門走至院中,向一個侍衛吩咐了。
那侍衛便又去相報給王慎,王慎随後便親自攜了人過來,将床搬開,又等了半晌,便緣着那蟋蟀的叫聲兜牆将滾水一潑,四下立刻靜了下來。
王慎笑道:“這是天氣冷了,臣的室内今日也跑進去了兩隻。
”又道:“殿下成日不走動,便多加件衣裳,可千萬不要受了涼。
”定權看着他們将床又搬了回去,一面聽他唠叨,點了點頭,漫不經心問了一句:“李明安已經接手了常事嗎?”王慎道:“旨意恐怕才到,應當……”說了半句,方覺失口,連忙停住道:“殿下,這個臣也說不清楚。
” 定權略笑了笑,道:“果然是李明安,此人倒也幹練,隻是聞說向來在樞部時便同上司屬下都相處的不好,怎麼就叫了他去?”王慎歎道:“殿下早些安寝吧,臣這便告退了。
”定權也并不再多話,待他們都去了,又躺了下來,果然再不聞那叫聲,從旁檢起适才扔下的書,翻了兩頁,笑道:“七月在野,九月在戶,這不是在說我麼?”阿寶聞言看他一眼,隻見他已将一部《毛詩》罩在了臉上,也不知在想些什麼,便不去理會他,接着收拾手中的衣物。
待都收好了,見定權仍是沒有動靜,便悄悄走了過去,将那本書拿了下來,卻見他正睜着一雙眼睛,直直地望着自己,倒是吓了一跳,想了想便将那書又蓋了回去。
自八月廿七日始,朝廷的欽命敕使先後共向長州去了三人。
待至九月初八,最先去的一人便已回京向皇帝複了旨,隻說李明安已經從承州趕赴長州,接管了官印。
小顧将軍也接到了聖旨,隻待将軍中事務一一向新任主将交割清楚,便與兩名敕使一道動身回京。
皇帝接過他攜回的李明安的奏報,看過之後,沉吟了半日,問道:“顧逢恩接旨以後,是個什麼樣子?”敕使回道:“小顧将軍将聖旨收好,又向屬下詢問了太子殿下和顧将軍的近況。
”皇帝一笑道:“他是先問的太子,還是先問的将軍?”那敕使一楞,道:“最先問的是陛下。
”皇帝道:“他是如何問的,你又是如何答的?”敕使想了片刻,回道:“小顧将軍問臣道:‘聖躬安否?’臣答道:‘聖躬安和。
’小顧将軍又道:‘東朝安否?’臣答道:‘殿下亦安好,正依陛下旨意暫居宗正寺内,協查李氏逆謀案。
’小顧将軍又問:‘哪個李氏?’臣答:‘便是前任中書令李柏舟。
’小顧将軍過了半日才又問:‘顧将軍安否?’臣答:‘将軍隻是舊疾發作得厲害些,臣離京前聽聞陛下已遣了數位太醫,悉心料理。
想來待到副将軍返京的時候,便沒有大礙了。
’小顧将軍聽了,便沒再說什麼,隻是請臣到軍帳中用了晚飯。
”皇帝點頭道:“你很會說話。
”那敕使忙謝恩道:“臣謝陛下褒獎。
” 待那敕使行禮退出,皇帝這才又從案上拿起承州奏報,見其中亦是說都督李明安已經赴長,長州軍中聞說換将,一片騷動,但經幾位副将一力安撫,道隻是暫代,是以迄今而止,并無嘩變之說。
其辭與李明安奏疏中所說的并無大的出入,這才舒了口氣。
偏殿的窗戶未關,一陣涼風入殿,皇帝又不由咳了兩聲。
陳謹見狀,忙不疊的吩咐将窗戶閉死了,又道:“還未到奉炭盆的時候,天氣倒是沁涼。
陛下總是坐着,還是多添件衣服得好。
”皇帝起身道:“這就不坐了,你去取了朕的氅衣來,朕要出去走走。
”陳謹連忙将衣服取過,服侍皇帝穿好,方要跟腳出去,便聞皇帝道:“你不必跟着去了,去宗正寺裡,把王慎給朕喚來,叫他到東閣那邊去見朕。
”說罷提腳便走,陳謹看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