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常棣之花

關燈
楷撩袍跪倒道:“我知太子送了這東西給我,前月又作主分了二哥一半禁軍。

    二哥嘴中不說,心内也必定疑我和太子有了牽拌。

    近來事情,也不願再同我多講,竟是不再将我當嫡親手足了。

    我雖年幼無知,但親疏遠近還是分辨得出來的,并不敢作出半分對不起嫡母嫡兄的事情。

    那千餘禁軍,前日我同陛下請旨,已經交還了樞部。

    二哥仍如此待我,我竟不知該何以自處了。

    ”說罷便俯身叩下頭去。

    定棠見他做作,也楞住了,忙将他扶了起來,見他眼角帶淚,歎氣道:“你小小年紀,怎麼有這樣的糊塗心思?太子那點把戲,難道我看不出來嗎?我實在是事出無奈,不願拖累了你。

    不想你卻胡亂想偏了,當真是辜負了我一片心意。

    這幾百年的東西難得,你素日又最愛這個,這又是何苦呢?”見定楷隻是默然飲泣,遂歎了口氣道:“說與你知也無妨,隻是休要到處張揚,引禍上身,陛下面前,尤不可提。

    ”定楷點頭道:“二哥定不願說,我也便不問了。

    隻是這份心思,還請兄長明察。

    ”定棠歎道:“你如此說了,我再不告訴你,反倒更助你疑心了。

    ”定楷道:“小弟絕不敢有此意,隻是百姓人家尚言,上陣還需親兄弟,我雖愚驽,或者還可為馬前先卒,助兄一臂之力亦未可知。

    ” 二人重新坐定,定棠點頭道:“你想知道些什麼?”定楷道:“二哥跟我說的那首謠歌,為何陛下一聽,就動了如許的怒氣?”見定棠看了看四周,忙吩咐道:“你們都下去。

    ”待衆人退下,定楷見定棠攜壺,忙上去相幫,定棠推開他的手,自斟了一杯,道:“你不知道才是對的。

    此歌先帝的皇初初年便有了的,不單是比你,比三郎,便是比我的年紀也大出許多來。

    且是從前嚴禁過,所以知曉的人不多了。

    我來問你,太子的生母,先前的顧皇後,她是個什麼樣的人你還記得嗎?”定楷搖首道:“我哪裡還記得?她過世的時候我不過才五六歲大。

    但若是長得像顧思林和太子,應當是個美人才對。

    ”定棠點頭道:“何止是美人,且是通書理,精詩畫,出身名門。

    她哥哥就不必說了,她的父親,就是太子的外公顧玉山,先帝可是寵信有加,一門權勢絕倫,炙手可熱。

    今日的顧氏仍算是望族,比起當時卻差得遠了。

    ”定楷道:“這我也曾聽說過,隻是太子未生時他就已經過世了。

    ”定棠道:“那時恭懷太子,也就是你我的大伯突然急病薨逝,隻留下了兩個郡主。

    先帝愛他之極,所以悲恸不已,次年還改了年号。

    先帝三子,隻剩其二,二伯肅王和今上的生母份位相當,年紀相差也隻不過數月。

    ”定楷為他布了一箸青筍,勸道:“二哥别隻管說話,吃些東西。

    ”又道:“肅王我也隐約聽人說過,說是他性格乖張,後來被先帝賜死了。

    ” 定棠用筷子撥了撥那筍絲,挑了一根夾起來,放在嘴中慢慢咀嚼,笑道:“不錯,若非他身死囹圄,此刻也就無你我之事了。

    恭懷太子薨時,肅王和陛下不過才十七歲,隻比你略大些,還都不曾娶正妃。

    若此時有了顧玉山做泰嶽,你想想這事情還能夠一樣嗎?”定楷默念那謠歌,略一思忖,便已明了,不由臉色發白,道:“原來如此,我這才明白了。

    那肅王又是為何事死的?”定棠皺眉道:“此事便是除了先帝,陛下和顧思林,大約就沒人知曉了。

    ”定楷道:“太子也不知麼?”定棠笑道:“想來又不是什麼多正大的事情,誰告訴他做什麼?” 定楷歎了口氣,問道:“這位二伯的家人,怎麼現下一個都不見?”定棠道:“肅王妃一聽說丈夫死了,便也自己投了井。

    他母親楊妃,過了兩年也在宮中郁郁病卒。

    旁人早散了,肅王死時年輕,又無子女,現在哪裡還有什麼家人?”定楷想了半日,忽問道:“二哥,既然顧後容貌既美,又知書識禮,出身高門,卻為何寡寵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