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念吾一身

關燈
奉他,不慎濺了一點在幾案上,太子正在寫字,忽将手中筆狠狠一擲,一幅快寫好的字紙登時一塌糊塗。

    滿殿人皆跪下請罪,雖定權提腳出殿半晌,亦無人敢率先起身,直到蔻珠親來傳喚,此事方解。

    日日皆有人因小過遭黜罰,日日皆有新面孔接替進入,此處不像浣衣所,根本無人好奇太子殿下何以一時心血來潮揀拔了這樣一名低階宮女。

    人事的更替,衆人已經習以為常。

    隻是阿寶不久後便察覺到這似乎并非單單源自于太子的易怒。

     秋去冬臨,時迫冬至,定權正在暖閣的書房内撰寫文移,忽聞内侍進來報道:“殿下,詹事張大人求見。

    ”定權急忙撂下了筆,道:“快請進來。

    ”忙加衫整冠,又吩咐左右退下。

    阿寶行至書房門前,便見一個衣紫橫金,面目卻頗有文士氣象的中年人被周午親自引了進去,随即閣門緊閉,再無一人近前。

    阿寶不由悄悄問蔻珠道:“貴人姊姊,這個人是誰?殿下待他怎麼這般客氣?”蔻珠擺手示意她先勿多語,直到出了殿門,方低聲回答:“這是當今的吏部尚書張陸正大人,兼領詹事府詹事職,殿下平素最看重的就是他。

    ”阿寶點了點頭,便不再多語。

     定權将張陸正讓進了書房,君臣見禮,定權讓座後問道:“冢宰大人從部中來?從府中來?”張陸正答道:“臣自府中來,為部中事。

    ”定權問道:“如何?”張陸正知道他所問何事,答道:“齊王向戶部薦了一人,樞部二人。

    臣同右侍力谏,終是壓掉了樞部兩個,一人轉工,一人外放,想來過兩日便會有旨意。

    ”定權又問道:“朱緣于此事是何意?”張陸正道:“左侍告病,這幾日未至部中。

    ”定權點了點頭,喚他字道:“孟直費心。

    ”又歎氣道:“齊藩仗着一向聖眷隆厚,這些年愈發不将孤放在眼内了。

    先皇後在時還好,如今怕是陛下早存了易儲這個念頭,我的處境也是愈發的艱難了。

    ”張陸正勸慰道:“殿下不必過早憂心,殿下畢竟是先帝最愛重的嫡長孫,陛下就是不做他想,這一曾總是還要顧及的。

    ”定權聞言冷笑道:“孤做這儲君,不過也是憑着先帝餘蔭——且我自忖一向并無大罪過。

    至于說什麼嫡長,如今齊王的生母才是中宮,他才是陛下心裡頭的嫡長,我這孤臣孽子,竟不知當将這副業身軀向何處安插了。

    ”張陸正許久不聞他做牢騷語,一時無言以對,半晌才應道:“陛下與殿下終是同體,舐犢之情總是會存放幾分的。

    ”自己也覺這官話說着無聊無味,難以動人,又道:“臣等總也是誓死擁戴殿下。

    ”定權聞語,倒似頗有三兩分動容,道:“孟直,我總是依靠你的。

    ”頓了頓又道:“隻是父子不父子的話,日後就不要再提了。

    ”張陸正不知道他是不是這幾日入宮又受了氣,無法可想,隻得應道:“是。

    ”定權又問道:“李柏舟空出來的位置,齊藩可是有什麼動作?”張陸正思量了一下答道:“陛下一直說沒有合适的人選,臣聽聞朱左侍說,齊王那邊倒是薦過兩個,陛下并未應允。

    ”定權點頭道:“我總還是要想辦法推你入省的。

    ”張陸正搖頭道:“此事需從長計議,如今且先靜觀陛下聖意如何。

    如今省中風波惡,臣一時倒是真不敢蹈足。

    ”定權點頭道:“你放心,我省得的。

    ”默然片刻又道:“隻是擔了如此的惡名,給了他人如此的口實,若最終又為人作嫁,我實不甘心。

    ”張陸正無言以對,隻得偏轉話題,談了談新尋到的幾枚晉人手帖,定權這才稍有興緻,細細詢問究竟是真迹或是前朝摹本,張陸正笑答來日奉上請他親自辨别,又說起冬至當日群臣至延祚宮谒東宮的朝賀儀,這便無非老生常談,說了片刻,才辭了出去。

     冬至次日卯時未到,定權便起身預備入宮去向皇帝請安。

    阿寶和蔻珠服侍他穿戴公服,見他滿臉憂郁之色。

    阿寶到得他身旁已是三月有餘,知道他平素最為難的便是面聖,每逢此時無名火最盛,也着意比往日更加了幾分小心,免累得衆人受無妄之災。

    一行人直到目送他出了殿門,為他人簇擁去,方舒了口氣,有了禍水東引的暢快。

     定權乘轺車直到禁城東門東華門外,入門後北向,轉入了前廷交中廷的永安門,便見從旁走過兩個着單窠紫袍,戴烏紗折上巾的人來。

    年長一人二十三四歲模樣,眉宇之間頗有英武之氣,本已腰黑鞓方團玉帶,鞓上還加一枚玉魚,顯是加恩越級的禦賜之物,便正是定權的異母兄長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