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通緝 · 3

關燈
宏宇回答:“是的,兇手足迹的步伐間距不到60公分,由此推斷,他的身高應當在一米七左右。

    不出意外的話,兇手應當慣用右手,因為抛屍的時候,支撐腳在右腳,而且從屍體切口的發力方向來看,他是右手持械。

    ” 周舒桐起初還在記筆記,到後來不知不覺連筆都停下了,好半天才合攏嘴:“這些全是從足迹上看出來的啊……” 周巡歎了口氣:“可惜除了腳印,現場也沒留下什麼有價值的線索。

    大師,還有别的發現不?” 關宏宇想了想,道:“還有一點。

    公園取到的足迹和工地的那組,從基本形态來說是吻合的。

    工地很偏僻,兇手抛屍相對來說要簡單些,完全可以分成幾次,每次運一袋,時間也很可能在半夜,這樣更不容易被看到。

    ” “但公園不同,大白天抛屍,大包小裹地走一趟又一趟,太紮眼,不太可能做到。

    從公園兩個出入口來看,汽車進不了公園,所以兇手很可能是騎自行車或電動車出入的。

    ” 小汪擺弄着桌上車轍印的照片,咕哝道:“可這輪胎印也不止一組啊……” 周舒桐眼睛一亮,搶着說:“我知道!人負重腳印會加深,車也是一樣的道理!你看,這組先深後淺的,一定是兇手留下的。

    ” 小汪愣了愣,有些尴尬,幹笑了兩聲:“成啊,現學現賣!” 周巡皺着眉問:“什麼樣的車?具體點行不?” 關宏宇道:“16寸通用車胎軌迹,胎紋磨損得很厲害,車可能比較老舊,或者使用頻率很高。

    ”特工皇妃楚喬傳小說 周巡沉吟道:“自行車?電動自行車?” 關宏宇點點頭:“我個人更傾向于電動自行車。

    在腳踏騎車的情況下,兩腳會在腳蹬子上輪流發力,左右腳力度總會有一定的差别,尤其是遇到上坡一類的路段,這種發力的區别就會愈發明顯——然而從部分路段對輪胎痕迹的取證來看,車轍印的深淺始終未見明顯的變化,也就是說,看不出腳踏發力的痕迹,所以是電動車的可能性更大。

    ” 他的語速不快,下面的人聽得很仔細,一時之間隻聽到呼吸聲。

    周舒桐也很專注,過了兩分鐘,她忽然舉起了手,問:“關老師,我還有個疑問,就算兇手是騎車出入公園的,但屍袋每個體積都不小,無論是放在車前兜或是後座上,都還是很紮眼的,有可能沒有人注意到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面警員開始交頭接耳,好幾個人在點頭,就連周巡也一動不動地望着台上的關宏宇,似乎在期待他解惑。

     關宏宇腦門上汗珠已經沁了出來。

    臨行前,關宏峰也多次表示了自己的顧慮:“萬一有人問出你回答不了的問題……”關宏宇當時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定随機應變,不搞打哈哈、尿遁之類的低級招數,一準給你圓滿糊弄過去。

    ” 會議室裡一片靜谧。

     “好問題。

    ”關宏宇幹咳了一聲,渾身力氣都用來調控臉部肌肉,嚴肅地道,“你們先休息下,我去趟洗手間。

    ” 他狼狽地從會議室溜出來,一路左顧右盼,想找個地方給哥哥打電話,正好在二樓樓梯口碰到了個技術科的刑警。

    對方顯然是認識他的,露出驚喜的表情來:“呀,關隊,正找你的呢,紙袋結果出來了,你有時間嗎?跟我上去看看?” 關宏宇沒法說不,隻有硬着頭皮跟人上了二樓。

    技術隊的刑警們見到他都挺熱情,紛紛點頭招呼。

    關宏宇颔首回禮,努力做出印象當中他哥的表情:冷淡、嚴肅、匆忙。

    刑警趕緊拿出報告彙報。

    關宏宇翻開一旁的牛皮紙袋和黑塑料袋,一邊側耳聽着刑警的報告。

     “第一次的牛皮紙袋,是訂制生産的規格産品,商标、廠标或品牌Logo一概沒有,應該是半成品的‘毛坯袋’,俗稱的三無産品。

    不出意外的話是批量生産的,這種廠子……光津港市就有70多家,周邊起碼翻倍,加上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一些私人小作坊,數量太多了,基本沒有一一排查的可能。

    紙袋上倒是有不少指紋,但血迹指紋沒有,很難确定是否有兇手指紋,或進一步确定是哪一組。

    這些指紋跟死者指紋比對過,不符合。

    不過第二次用的這種黑塑料袋,倒的确是正規途徑生産的,也已經查到廠家了,但這種垃圾袋運用很廣,全市的批發、經銷點至少有上千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