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劉平快跑
關燈
小
中
大
“東山的蜚先生說,孫策之死,與郭嘉脫不開幹系,想必這是曹阿瞞為了消除南方隐患、專心與我決戰所采取的手段。
”說到這裡,袁紹得意洋洋地豎起右手食指,點在眼角,“可惜啊……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孫策一死,曹氏壓力頓減,可也解放了另外一隻猛虎。
” 在座的幕僚皆非庸才,都立刻聯想到了荊州的劉表。
劉表和孫策可謂世仇,多年隔江互鬥。
此前劉表在荊州對袁曹之争按兵不動,就是因為受了孫策牽制。
如今孫策一死,這頭老虎該松口氣,望向北方了。
“玄德公所言,大有道理。
此前我軍急于求成,以至有白馬、延津之敗。
如今我軍主力渡河,烏巢大澤已為我與阿瞞共有,決戰已無必要。
阿瞞想打,我就跟他耗!耗到‘四方有事’的時候,他就隻能向我俯首稱臣了。
” 說到這裡,袁紹不失時機地把右臂前伸,指向南方,聲音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傳我命令,諸軍不要輕易深入,以烏巢為據點,慢慢壓迫過去——至于汝南,就交托玄德公你了。
” 衆人這才意識到,袁紹收到孫策去世的消息以後,就已經做了緩攻的決定,适逢議論延津之敗,順便提了出來。
劉備這個老狐狸嗅覺靈敏,早早表态,既摘幹淨了關羽殺顔良的責任,又占了“四方有事”的一方,可謂是占盡了先機——好在他很快就要前往汝南,不然幕府所有的幕僚都要被他搶走風頭了。
有心的幕僚注意到,孫策身亡的消息,是東山密報給袁紹的。
也就是說,袁紹這個巨大的轉變,實是出自蜚先生的謀劃。
所謂“四方有事”,說白了,就是董承計劃的一個翻版。
隻不過把孫策換成劉表,劉備從徐州換到汝南。
但這一次由袁紹發動,威力大不一樣,俨然如天下霸主,号令四方,正搔到了他的癢處。
無怪袁紹躊躇滿志,改急為緩,甚至不再計較顔、文二将的損失。
想到這裡,不止一個人在心中感慨:那個怪物對人心的把握,實在可怕。
隻有公則暗自發笑。
剛才他那一番指斥,是故意為之。
袁紹的性格,是要駁倒别人,才顯出自己高明。
有他故意唱起反調,袁紹采納蜚先生的計劃更是萬無一失。
議事結束了,諸臣慢慢散去,各自回營去傳達最高指示。
公則臨走之前,得意地看了一眼跪伏在地的逢紀,大為自得。
把劉平送到逢紀身邊,真是一招妙棋。
既除掉了文醜,又讓逢紀一無所得,有苦說不出。
一石擲出去,冀州、南陽兩派都是元氣大傷。
“再過兩天,就該讓劉平回來了。
”公則心想。
這可是他的寶貴資源,漢室就如同是西域的葡萄酒,醞釀得越久,妙處越多。
公則不知道,幾乎是在他心想的同時,一個截然不同的念頭湧入逢紀的腦海。
“劉平這個人不能留。
” 經過剛才那一番挫折,逢紀終于下定了決心。
這位漢室使者如今已成毒丸,萬一為人所知,自己必大受責難,不如殺了幹淨。
回到自己的營地以後,逢紀叫來一個軍校說:“你帶上兩個人,盡量低調一點,把劉平從牢裡提出來。
如果他試圖逃走,格殺無論。
”他說最後一句的時候,語調輕輕放緩,軍校心領神會,領命而出。
軍正司的曲長抱臂靠在房門口,有點想打瞌睡。
這白馬城實在是太破了,曹軍甚至拆走了所有的榻,他開始懷念在邺城溫暖的住所。
他眼皮正在打架,忽然外面傳來腳步聲。
他連忙睜開眼睛,提起燈籠,看到外頭一名軍校帶着兩名士兵走過來。
這軍校一身殺氣,雙目如刀,一看就是個老兵。
曲長不敢怠慢,拱手道:“三位軍爺深夜到此,所為何事?”軍校一指屋内:“這個人,我們要提走。
”曲長道:“這可有點晚了,明天不行嗎?”軍官冷冷道:“逢别駕要提人,還要你來定時辰?” 曲長打了個哆嗦,連稱不敢,從懷裡摸出半張符信和一張麻紙道:“既然逢别駕深夜提審,卑職豈敢不從。
還請軍爺示下符信,在這提人的公文上蓋個印記吧。
” 軍校把麻紙和印信接過去,看也不看,“啪”地扔在地上,用腳踩住。
曲長有些惱怒:“軍爺這是什麼意思?”軍校揪住他的衣領,給他壓到牆上,在耳邊惡狠狠地說道:“逢别駕深夜提審,自然有他的用意。
你拿這些玩意兒出來,是要把逢别駕的事傳得天下皆知麼?” 曲長暗暗叫苦。
這正是軍正司最頭疼的狀況,他們抓的犯人形形色色,高官想插手做事,又不願留下把柄,往往拿權勢壓着軍正司破壞規矩。
萬一哪日被掀出來,他們卻絕不會承認,任由軍正司背起黑鍋。
可是軍正司又有什麼辦法呢?司裡最大的官也不過是司丞,可扛不過那一堆将軍。
“我數十下,你若是還不開門,我也不勉強,隻不過明天你就得自己去跟逢别駕解釋贻誤軍機了。
”軍校轉身作勢要走。
聽到“贻誤軍機”四個字,曲長徹底放棄了。
背上黑鍋,也許隻是十來軍棍,贻誤戰機,可是殺頭的罪過。
“等等,我開……”曲長連聲喊道。
他從腰間掏出鑰匙,打開房門。
劉平正躺在地上睡覺,軍校走過去,二話沒說,讓身後兩個人把他五花大綁,然後推了出去。
等到這些人走遠了,曲長這才狠狠地啐了口痰,把鑰匙重新挂好。
這份工作實在太窩囊了,他開始認真考慮,要不要申請轉去野戰部隊——那邊至少不會被自己人幹掉。
地上那口痰還沒幹涸,曲長一擡頭,又看到三個人出現在面前。
“奉逢别駕令,前來提犯人。
這裡是符信與手書。
”軍校說。
曲長一聽,登時頭暈目眩,幾乎一頭栽倒。
與此同時,在白馬城内一處僻靜之地,劉平把身上的繩索掙脫,活動一下手腕,長長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氣。
那個跋扈嚣張的軍校是鄧展化裝的,他扮這個,可謂是本色演出,完全把曲長給唬住了。
身後兩名士兵,自然就是史阿和曹丕。
曹丕決定來救劉平以後,先借着公則的勢力弄了三套兵服,然後搞清楚了拘押之地。
“你怎麼會想起來救我?”劉平問道。
說實話,他多少有點意外。
曹丕給他的感覺,是個心機頗重的少年,這種人很少會為了别人豁出性命。
按照他的推想,曹丕應該會去找公則和蜚先生,請他們想辦法,而不是孤身涉險。
曹丕回避了這個問題,說道:“我聽到風聲,文醜在延津大敗。
我估計逢紀搞不好要動你,索性就借了這個由頭,搶在他前頭,果然成了。
” 劉平聽到文醜敗了,不是特别意外,反而遺憾地搖了搖頭:“按照郭祭酒的方略,這一敗本可助我為座上嘉賓。
可惜我自己不當心,竟被逢紀看出破綻。
”曹丕沒說什麼,把另外一套兵服遞給他換上。
劉平一摸,這兵服裡居然還放了兩枚火折與一個牛皮水袋,看來是從野戰兵那裡偷來的。
鄧展站在一旁,對劉平的相貌越看越熟悉,腦子裡那隐約的景象逐漸清晰起來。
可他還沒想明白,一聲凄厲的号角聲打斷了他的思緒,他不由得面色一變:“糟糕,他們好像發現了,咱們得趕緊離開。
” “嗯,接下來的去向,是個問題。
”劉平捏了捏下巴。
這确實是一個大問題,即使回到公則那裡,一樣會被逢紀追查到。
而如果就這麼返回曹營,無論是劉平還是曹丕,都不會甘心。
他心目中的那個大計劃,剛剛隻實現了一半而已。
這時曹丕微微一笑,那笑容有些疲憊,也有些嘲諷:“我都想好了,咱們往北走,去邺城。
” “邺城?”劉平一驚。
曹丕道:“我們逃走以後,敵人必然把白馬到官渡之間的通路封得死死。
咱們與其南下,不如北上——更何況,在邺城,那裡有我想要的東西,也有你想要的東西。
” 劉平聽出他話裡有話,不過現在局勢危急,不及細問,有什麼事出去再說。
袁軍的衛戍軍反應頗為迅速。
号角聲響起之後,四門立刻緊閉。
過不多時,街頭已有士兵開始舉着火把沿屋搜查。
接下來,肯定會有大隊袁軍盤城大索,一個闾一個闾地搜。
用不了多久,他們四個落單的人就會被挖出來。
這種情況下,反而是史阿發揮了大作用。
他當初和徐他一起潛入白馬城,對城内建築情況頗為熟稔,知道如何躲藏。
他帶着其餘三個人時而隐伏牆後,時而穿梭闾裡,巧妙地避過了數起搜查。
中途碰到過幾次跟搜查隊正面相對的場合,全靠了鄧展冒充軍校蒙混過關。
隻是越到後來,袁軍搜索的密度越大,而且都是十人一隊,他們四個很難再騙過别人。
“城門已經關閉,你知道什麼出城的路麼?”曹丕憂心忡忡地問。
史阿略一思忖,說他們殺手進城之前,都會事先預備一條合适的退路。
這白馬城裡有一口枯水井,通往外頭。
不過在圍城之時,劉延下令把它給填了,這也是為什麼史阿和徐他被迫選擇強行突破城頭。
“袁紹軍後入城,應該隻知道這井已枯,卻不知裡面有一條通道。
咱們現在過去,把井裡的石頭搬開的話,應該還能用。
”史阿猶豫了一下,又補充道,“但這井的位置是在城中靠近衙署的地方,那裡住着袁紹,恐怕戒備會更加森嚴。
萬一行蹤暴露,就再無逃脫的機會了。
” “現在我們也沒有出路,不如搏一把。
”曹丕站起身來說。
劉平很驚訝,這孩子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強勢主動,有一種自暴自棄的沖勁。
四個人調轉方向,盡量從房屋之間穿行,有時候還不得不俯卧在溝渠之内。
正如史阿所說,這個方向非常危險,士兵頗為密集,幾乎找不到死角。
但這裡同時也是袁紹大軍的幕府中樞,往來文書非常頻繁,徹夜不停。
即使是封城大索,也不能耽擱。
人來人往也就意味着希望。
他們剛剛走過一間臨街屋子的狹窄過道,轉角忽然站出一名士兵,手中綽槍,厲聲大叫:“口令!”四個人面面相觑,這時史阿站了出來:“我們是東山來的。
” “口令!”衛兵毫無放松。
史阿道:“我們剛獲得緊急軍情,正要投下大将軍幕府,尚不知口令更換。
”他拿出一塊木牌,遞給衛兵。
衛兵疑惑地看了他一眼,東山與幕府之間是兩線并行,彼此對口令不熟的情況時有發生。
衛兵檢查了一番木牌,沒發現什麼破綻,又問道:“那你後頭這三個人是誰?” “都是負有使命之人。
”史阿含糊地答道。
衛兵眼神稍微緩和了些,槍頭放低。
這時另外一名士兵匆匆跑過來,對同伴說:“剛接上頭通知,有人去軍正司劫獄,犯人一個,劫獄者三人,皆着兵服,務必小心。
”衛兵聞言一驚,再看這四個人,手裡的鐵槍驟然擡起。
可惜他沒有機會刺出,隻見兩道劍光一閃,他與前來報信同伴的咽喉被同時割開,潺潺的鮮血噴湧而出。
史阿幹掉了其中一個,另外一個是曹丕殺的。
史阿驚愕地發現,曹丕的劍意已不遜于他,這得在心中懷有多大的戾氣,才能有此威力啊。
鄧展和劉平正要把兩具屍體拖到陰影裡,又有一個大隊士兵轟隆隆地從街道另外一頭開過來,眼看要暴露。
劉平一揮手:“你們快躲起來!鄧展你留下。
”三人不解其意,隻得按他的吩咐做。
劉平把屍體上的血抹在自己臉上,又在鄧展的臉上塗了幾道。
鄧展還沒搞清楚他的用意,劉平突然一拳砸在他小腹,鄧展一陣劇痛,不由得又驚又怒,劉平卻壓低聲音道:“你現在是垂死之人!”鄧展反應也很快,連忙躺倒在地。
劉平轉身,朝着那一大隊士兵跌跌撞撞跑了過去。
鄧展一怔,不知他要做什麼。
那些士兵看到劉平跑過來,戒備地擡起武器,劉平驚慌地大叫道:“我們這一哨剛被襲擊了,三名同袍戰死。
” 隊長看到劉平身後橫着兩具屍體,還有一個滿臉血污的鄧展躺在地上,顯然也活不長了,眼神一凜。
這些人剛剛被襲擊,那麼刺客肯定跑不遠。
“哪個方向?” “東城門。
”劉平把一臉驚惶的神色演得活靈活現。
事不宜遲,隊長毫不猶豫地下了命令:“跑步前進,敲驚昏鑼!”整個大隊開始朝着東城門飛跑起來,隊伍中還不斷傳來銅鑼敲擊的铛铛聲,在夜空中聽着格外刺耳。
所有聽到這個鑼聲的士兵,都會循聲音趕去,并也敲響自帶的驚昏鑼,把消息傳遞出去,彙成包圍網。
劉平的這個小花招奏效了。
追擊刺客的急迫性讓袁軍根本沒時間來細細分辨真假,隻聽到遠處應和的驚昏鑼越來越多,大批士兵在鑼聲的召喚下,朝東城聚集,這無形中削弱了衙署外圍的方位力量。
他們四個人趁機逆着方向繼續前進,難度比剛才要小了不少。
把鄧展從地上拽起來時,劉平在心裡暗自歎息了一聲。
鄧展一直在觀察他,
”說到這裡,袁紹得意洋洋地豎起右手食指,點在眼角,“可惜啊……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孫策一死,曹氏壓力頓減,可也解放了另外一隻猛虎。
” 在座的幕僚皆非庸才,都立刻聯想到了荊州的劉表。
劉表和孫策可謂世仇,多年隔江互鬥。
此前劉表在荊州對袁曹之争按兵不動,就是因為受了孫策牽制。
如今孫策一死,這頭老虎該松口氣,望向北方了。
“玄德公所言,大有道理。
此前我軍急于求成,以至有白馬、延津之敗。
如今我軍主力渡河,烏巢大澤已為我與阿瞞共有,決戰已無必要。
阿瞞想打,我就跟他耗!耗到‘四方有事’的時候,他就隻能向我俯首稱臣了。
” 說到這裡,袁紹不失時機地把右臂前伸,指向南方,聲音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傳我命令,諸軍不要輕易深入,以烏巢為據點,慢慢壓迫過去——至于汝南,就交托玄德公你了。
” 衆人這才意識到,袁紹收到孫策去世的消息以後,就已經做了緩攻的決定,适逢議論延津之敗,順便提了出來。
劉備這個老狐狸嗅覺靈敏,早早表态,既摘幹淨了關羽殺顔良的責任,又占了“四方有事”的一方,可謂是占盡了先機——好在他很快就要前往汝南,不然幕府所有的幕僚都要被他搶走風頭了。
有心的幕僚注意到,孫策身亡的消息,是東山密報給袁紹的。
也就是說,袁紹這個巨大的轉變,實是出自蜚先生的謀劃。
所謂“四方有事”,說白了,就是董承計劃的一個翻版。
隻不過把孫策換成劉表,劉備從徐州換到汝南。
但這一次由袁紹發動,威力大不一樣,俨然如天下霸主,号令四方,正搔到了他的癢處。
無怪袁紹躊躇滿志,改急為緩,甚至不再計較顔、文二将的損失。
想到這裡,不止一個人在心中感慨:那個怪物對人心的把握,實在可怕。
隻有公則暗自發笑。
剛才他那一番指斥,是故意為之。
袁紹的性格,是要駁倒别人,才顯出自己高明。
有他故意唱起反調,袁紹采納蜚先生的計劃更是萬無一失。
議事結束了,諸臣慢慢散去,各自回營去傳達最高指示。
公則臨走之前,得意地看了一眼跪伏在地的逢紀,大為自得。
把劉平送到逢紀身邊,真是一招妙棋。
既除掉了文醜,又讓逢紀一無所得,有苦說不出。
一石擲出去,冀州、南陽兩派都是元氣大傷。
“再過兩天,就該讓劉平回來了。
”公則心想。
這可是他的寶貴資源,漢室就如同是西域的葡萄酒,醞釀得越久,妙處越多。
公則不知道,幾乎是在他心想的同時,一個截然不同的念頭湧入逢紀的腦海。
“劉平這個人不能留。
” 經過剛才那一番挫折,逢紀終于下定了決心。
這位漢室使者如今已成毒丸,萬一為人所知,自己必大受責難,不如殺了幹淨。
回到自己的營地以後,逢紀叫來一個軍校說:“你帶上兩個人,盡量低調一點,把劉平從牢裡提出來。
如果他試圖逃走,格殺無論。
”他說最後一句的時候,語調輕輕放緩,軍校心領神會,領命而出。
軍正司的曲長抱臂靠在房門口,有點想打瞌睡。
這白馬城實在是太破了,曹軍甚至拆走了所有的榻,他開始懷念在邺城溫暖的住所。
他眼皮正在打架,忽然外面傳來腳步聲。
他連忙睜開眼睛,提起燈籠,看到外頭一名軍校帶着兩名士兵走過來。
這軍校一身殺氣,雙目如刀,一看就是個老兵。
曲長不敢怠慢,拱手道:“三位軍爺深夜到此,所為何事?”軍校一指屋内:“這個人,我們要提走。
”曲長道:“這可有點晚了,明天不行嗎?”軍官冷冷道:“逢别駕要提人,還要你來定時辰?” 曲長打了個哆嗦,連稱不敢,從懷裡摸出半張符信和一張麻紙道:“既然逢别駕深夜提審,卑職豈敢不從。
還請軍爺示下符信,在這提人的公文上蓋個印記吧。
” 軍校把麻紙和印信接過去,看也不看,“啪”地扔在地上,用腳踩住。
曲長有些惱怒:“軍爺這是什麼意思?”軍校揪住他的衣領,給他壓到牆上,在耳邊惡狠狠地說道:“逢别駕深夜提審,自然有他的用意。
你拿這些玩意兒出來,是要把逢别駕的事傳得天下皆知麼?” 曲長暗暗叫苦。
這正是軍正司最頭疼的狀況,他們抓的犯人形形色色,高官想插手做事,又不願留下把柄,往往拿權勢壓着軍正司破壞規矩。
萬一哪日被掀出來,他們卻絕不會承認,任由軍正司背起黑鍋。
可是軍正司又有什麼辦法呢?司裡最大的官也不過是司丞,可扛不過那一堆将軍。
“我數十下,你若是還不開門,我也不勉強,隻不過明天你就得自己去跟逢别駕解釋贻誤軍機了。
”軍校轉身作勢要走。
聽到“贻誤軍機”四個字,曲長徹底放棄了。
背上黑鍋,也許隻是十來軍棍,贻誤戰機,可是殺頭的罪過。
“等等,我開……”曲長連聲喊道。
他從腰間掏出鑰匙,打開房門。
劉平正躺在地上睡覺,軍校走過去,二話沒說,讓身後兩個人把他五花大綁,然後推了出去。
等到這些人走遠了,曲長這才狠狠地啐了口痰,把鑰匙重新挂好。
這份工作實在太窩囊了,他開始認真考慮,要不要申請轉去野戰部隊——那邊至少不會被自己人幹掉。
地上那口痰還沒幹涸,曲長一擡頭,又看到三個人出現在面前。
“奉逢别駕令,前來提犯人。
這裡是符信與手書。
”軍校說。
曲長一聽,登時頭暈目眩,幾乎一頭栽倒。
與此同時,在白馬城内一處僻靜之地,劉平把身上的繩索掙脫,活動一下手腕,長長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氣。
那個跋扈嚣張的軍校是鄧展化裝的,他扮這個,可謂是本色演出,完全把曲長給唬住了。
身後兩名士兵,自然就是史阿和曹丕。
曹丕決定來救劉平以後,先借着公則的勢力弄了三套兵服,然後搞清楚了拘押之地。
“你怎麼會想起來救我?”劉平問道。
說實話,他多少有點意外。
曹丕給他的感覺,是個心機頗重的少年,這種人很少會為了别人豁出性命。
按照他的推想,曹丕應該會去找公則和蜚先生,請他們想辦法,而不是孤身涉險。
曹丕回避了這個問題,說道:“我聽到風聲,文醜在延津大敗。
我估計逢紀搞不好要動你,索性就借了這個由頭,搶在他前頭,果然成了。
” 劉平聽到文醜敗了,不是特别意外,反而遺憾地搖了搖頭:“按照郭祭酒的方略,這一敗本可助我為座上嘉賓。
可惜我自己不當心,竟被逢紀看出破綻。
”曹丕沒說什麼,把另外一套兵服遞給他換上。
劉平一摸,這兵服裡居然還放了兩枚火折與一個牛皮水袋,看來是從野戰兵那裡偷來的。
鄧展站在一旁,對劉平的相貌越看越熟悉,腦子裡那隐約的景象逐漸清晰起來。
可他還沒想明白,一聲凄厲的号角聲打斷了他的思緒,他不由得面色一變:“糟糕,他們好像發現了,咱們得趕緊離開。
” “嗯,接下來的去向,是個問題。
”劉平捏了捏下巴。
這确實是一個大問題,即使回到公則那裡,一樣會被逢紀追查到。
而如果就這麼返回曹營,無論是劉平還是曹丕,都不會甘心。
他心目中的那個大計劃,剛剛隻實現了一半而已。
這時曹丕微微一笑,那笑容有些疲憊,也有些嘲諷:“我都想好了,咱們往北走,去邺城。
” “邺城?”劉平一驚。
曹丕道:“我們逃走以後,敵人必然把白馬到官渡之間的通路封得死死。
咱們與其南下,不如北上——更何況,在邺城,那裡有我想要的東西,也有你想要的東西。
” 劉平聽出他話裡有話,不過現在局勢危急,不及細問,有什麼事出去再說。
袁軍的衛戍軍反應頗為迅速。
号角聲響起之後,四門立刻緊閉。
過不多時,街頭已有士兵開始舉着火把沿屋搜查。
接下來,肯定會有大隊袁軍盤城大索,一個闾一個闾地搜。
用不了多久,他們四個落單的人就會被挖出來。
這種情況下,反而是史阿發揮了大作用。
他當初和徐他一起潛入白馬城,對城内建築情況頗為熟稔,知道如何躲藏。
他帶着其餘三個人時而隐伏牆後,時而穿梭闾裡,巧妙地避過了數起搜查。
中途碰到過幾次跟搜查隊正面相對的場合,全靠了鄧展冒充軍校蒙混過關。
隻是越到後來,袁軍搜索的密度越大,而且都是十人一隊,他們四個很難再騙過别人。
“城門已經關閉,你知道什麼出城的路麼?”曹丕憂心忡忡地問。
史阿略一思忖,說他們殺手進城之前,都會事先預備一條合适的退路。
這白馬城裡有一口枯水井,通往外頭。
不過在圍城之時,劉延下令把它給填了,這也是為什麼史阿和徐他被迫選擇強行突破城頭。
“袁紹軍後入城,應該隻知道這井已枯,卻不知裡面有一條通道。
咱們現在過去,把井裡的石頭搬開的話,應該還能用。
”史阿猶豫了一下,又補充道,“但這井的位置是在城中靠近衙署的地方,那裡住着袁紹,恐怕戒備會更加森嚴。
萬一行蹤暴露,就再無逃脫的機會了。
” “現在我們也沒有出路,不如搏一把。
”曹丕站起身來說。
劉平很驚訝,這孩子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強勢主動,有一種自暴自棄的沖勁。
四個人調轉方向,盡量從房屋之間穿行,有時候還不得不俯卧在溝渠之内。
正如史阿所說,這個方向非常危險,士兵頗為密集,幾乎找不到死角。
但這裡同時也是袁紹大軍的幕府中樞,往來文書非常頻繁,徹夜不停。
即使是封城大索,也不能耽擱。
人來人往也就意味着希望。
他們剛剛走過一間臨街屋子的狹窄過道,轉角忽然站出一名士兵,手中綽槍,厲聲大叫:“口令!”四個人面面相觑,這時史阿站了出來:“我們是東山來的。
” “口令!”衛兵毫無放松。
史阿道:“我們剛獲得緊急軍情,正要投下大将軍幕府,尚不知口令更換。
”他拿出一塊木牌,遞給衛兵。
衛兵疑惑地看了他一眼,東山與幕府之間是兩線并行,彼此對口令不熟的情況時有發生。
衛兵檢查了一番木牌,沒發現什麼破綻,又問道:“那你後頭這三個人是誰?” “都是負有使命之人。
”史阿含糊地答道。
衛兵眼神稍微緩和了些,槍頭放低。
這時另外一名士兵匆匆跑過來,對同伴說:“剛接上頭通知,有人去軍正司劫獄,犯人一個,劫獄者三人,皆着兵服,務必小心。
”衛兵聞言一驚,再看這四個人,手裡的鐵槍驟然擡起。
可惜他沒有機會刺出,隻見兩道劍光一閃,他與前來報信同伴的咽喉被同時割開,潺潺的鮮血噴湧而出。
史阿幹掉了其中一個,另外一個是曹丕殺的。
史阿驚愕地發現,曹丕的劍意已不遜于他,這得在心中懷有多大的戾氣,才能有此威力啊。
鄧展和劉平正要把兩具屍體拖到陰影裡,又有一個大隊士兵轟隆隆地從街道另外一頭開過來,眼看要暴露。
劉平一揮手:“你們快躲起來!鄧展你留下。
”三人不解其意,隻得按他的吩咐做。
劉平把屍體上的血抹在自己臉上,又在鄧展的臉上塗了幾道。
鄧展還沒搞清楚他的用意,劉平突然一拳砸在他小腹,鄧展一陣劇痛,不由得又驚又怒,劉平卻壓低聲音道:“你現在是垂死之人!”鄧展反應也很快,連忙躺倒在地。
劉平轉身,朝着那一大隊士兵跌跌撞撞跑了過去。
鄧展一怔,不知他要做什麼。
那些士兵看到劉平跑過來,戒備地擡起武器,劉平驚慌地大叫道:“我們這一哨剛被襲擊了,三名同袍戰死。
” 隊長看到劉平身後橫着兩具屍體,還有一個滿臉血污的鄧展躺在地上,顯然也活不長了,眼神一凜。
這些人剛剛被襲擊,那麼刺客肯定跑不遠。
“哪個方向?” “東城門。
”劉平把一臉驚惶的神色演得活靈活現。
事不宜遲,隊長毫不猶豫地下了命令:“跑步前進,敲驚昏鑼!”整個大隊開始朝着東城門飛跑起來,隊伍中還不斷傳來銅鑼敲擊的铛铛聲,在夜空中聽着格外刺耳。
所有聽到這個鑼聲的士兵,都會循聲音趕去,并也敲響自帶的驚昏鑼,把消息傳遞出去,彙成包圍網。
劉平的這個小花招奏效了。
追擊刺客的急迫性讓袁軍根本沒時間來細細分辨真假,隻聽到遠處應和的驚昏鑼越來越多,大批士兵在鑼聲的召喚下,朝東城聚集,這無形中削弱了衙署外圍的方位力量。
他們四個人趁機逆着方向繼續前進,難度比剛才要小了不少。
把鄧展從地上拽起來時,劉平在心裡暗自歎息了一聲。
鄧展一直在觀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