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暗湧
關燈
小
中
大
麼會不記得。
在董卓禍亂朝野、群雄束手之時,這位漢室忠臣一手籌劃,勸誘呂布,誅殺董卓,幾乎憑一己之力把整個漢室扶起來。
可惜後來王允不懂安撫之道,為群龍無首的西涼軍所殺。
至此朝廷傾覆,當今天子不得不開始了尊嚴喪盡的流亡生涯。
諷刺的是,一手造成這一局面的,正是眼前這位賈诩。
他一言勸回了本欲逃回家鄉的西涼将領們,反攻長安。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賈诩才是殺害王允的主謀。
他這時候突然提出王允的名字,讓荀彧和郭嘉都心生警惕。
賈诩道:“當日李傕、郭汜攻入長安,我阻攔不及,結果王司徒和三個兒子以及宗族十餘人慘遭戕害,至今思之,仍舊痛悔不已。
前一陣我無意中訪到,王司徒有個哥哥,膝下二子,一個叫王晨,一個叫王淩。
他們僥幸逃出長安,回到并州祁縣老家。
這等忠臣遺孤,朝廷不該忘記。
” 荀彧不知道賈诩是良心發現,還是别有目的,不過他這理由冠冕堂皇,倒也無從拒絕。
“以文和你的意思,朝廷當如何表獎?” “此天子事,在下可不敢置喙。
” 荀彧聽明白了,賈诩這是要給天子做個人情,委婉地緩和君臣之間的敵意,順便給各地大族示好,表明他不隻是亂漢之臣,也會維護名士遺苗。
看來,這個家夥畢竟也是對自己的壞聲明有所顧忌,打算洗白一點啊。
祁縣王氏在并州是有名的大族,袁曹大戰在際,這樣的家族如能拉攏住,對曹軍大有好處。
這個人情,倒也值得做。
“我知道了,我會禀明天子的。
”荀彧回答,賈诩連忙伏地緻謝。
郭嘉饒有興趣地盯着賈诩的動作,好似盯着一截被蛀空了心的木樁——表面看是截爛木頭,裡面藏着多少蟲蟻,可是誰都不知道。
“該不該讓他也看看那幾幅畫像呢?”一個念頭掠過郭嘉心頭。
趙彥一路狂奔,一口氣跑到少府存放内檔的曹屬前。
他身子不算健壯,這一段路跑得肺部有些辣辣地疼,不得不放緩腳步,慢慢呼吸以平複心情。
這裡雖然号稱是少府曹屬,可其實隻是兩間破爛不堪的木屋,分成左右兩廂。
窗棂與門框都歪歪斜斜,屋頂的青灰瓦片雜亂地堆疊在一起,上一次大雪把上頭壓塌了幾個洞,還沒來得及修補,隻用一片麻布半遮住。
一想到上次大雪,趙彥眼中不由得一酸,那是董妃去世的日子啊。
她那一天死得何等無助,何等凄涼,最後連屍身都不知道葬于何處。
從此趙彥每次看到雪,都會覺得心如刀絞,因為每一片從天而降的晶瑩六出,都可能是董妃的墳塚。
趙彥深吸一口氣,推開木門。
門沒有鎖,沒人會對這種破落地方感興趣。
他踏進去以後,一股濃郁的竹紙的發黴味撲鼻而來,屋子裡倒是不暗,因為屋頂漏了好幾處大洞,幾道光柱垂射而下,照出屋子地面上的數攤圓錐形積雪。
朝廷曆朝内檔文書卷帙浩大,在這裡積存的隻是一小部分。
可即使是這一小部分,已然把整個屋子填塞得滿滿當當。
幾十個闊口的柳條筐和木箱中全是竹簡、木簡和絹紙,有的編串成卷,更多則是散亂地扔在各處。
這些東西全無編類,擺放雜亂,負責搬運的人根本就是漫不經心。
但話又說回來,在這個時代,能有人把這些不能吃不能喝的無用之物搜集起來,存放一處,已屬難得。
趙彥挽起袖子,開始貓下腰去檢查。
在少府這段時間,他跟着孔融學了不少東西。
比如說策、制、敕等天子頒文都是用絹,章、表、書、狀等朝廷行文用木簡或麻紙,等而下之的是諸曹掾的吏事案牍,皆用竹木簡。
所以他隻盯着那些竹木簡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棄之不管。
縱然如此,這工作量還是不小。
這樣的冷天裡,趙彥居然找得汗流浃背,前後翻了一個多時辰,眼睛酸疼不已,可還是一無所獲。
趙彥坐了一會兒,捶了捶有些麻木的大腿,忽然腦子裡閃過一個念頭。
他要找的,是各地織物在少府的備案記号,這個不是日常行文,往往數朝不易,所以它的載體不應是簡,而是要刻在金石之上,之前的思路錯了。
想到這裡,趙彥複又起身,在屋子裡翻騰起來。
就在這時,忽然屋外傳來腳步聲。
趙彥大驚,他可沒想到平時老鼠都不願意來的少府曹屬,今天居然破天荒有人過來。
嚴格來說,他屬于擅入記室,要是認真起來,也算是一樁罪名,許都衛少不得又會懷疑,趙彥可不想再給陳群添麻煩。
他左右看看,忽然發現在陰暗角落裡有一個大木箱子,箱子極大,他掀開箱蓋一貓腰跳了進去。
他剛跳進去,屋門“吱呀”一聲被推開。
趙彥悄悄擡起箱蓋的一條縫,看到進屋的是一男一女。
女的他認識,是廢帝劉辯的遺孀唐姬,男的似乎是個軍人,年紀似乎比唐姬還小一點。
那名軍官背對趙彥,看不清面貌。
他身材魁梧,比唐姬足足高出兩頭,可是兩條手臂一會兒擡起,一會兒垂下,顯得局促不安。
“莫不是唐姬耐不住寂寞,也想改嫁了?”趙彥暗想。
寡婦再醮,這倒沒什麼出奇之處,但一位帝妃動了心思,這卻是有漢以來頭一遭。
可是唐姬的第一句話,就打破了趙彥的猜想:“聽說你昨天随郭嘉與楊太尉出城?”唐姬的聲音很冷漠,比這屋子還要陰冷幾分,怎麼也不可能是見情人時的語氣。
軍官連忙躬身道:“此系公務,不敢怠惰。
” “是啊,又是個雪夜。
你總是雪夜執行公務,真是辛苦了。
”唐姬的話滿是嘲諷。
說完以後,她昂起頭,透過屋頂漏洞朝天空看去,口中喃喃,“也不知道昨天晚上的風寒,可有董妹妹死的那一晚冷?” 聽到這句話,軍官更加不安,不由自主地向後靠了一步。
面對這位廢帝之妃,他總是束手束腳。
聽到董妃的名字,在箱子裡的趙彥也是手腕一抖,好險沒撐住箱蓋。
唐姬沒有繼續追問,她把瘦弱的身軀靠在柳條筐旁,直視孫禮那年輕的臉龐:“你昨晚出城,曾經尋得幾幅畫像交給郭嘉,裡面畫的是什麼?” 趙彥根據這寥寥幾句話的信息,判斷出兩個人的關系,近似于脅迫與被脅迫的關系。
不過唐姬似乎不是用什麼把柄來要挾對方,而是不停地刺激對方的恥辱和愧疚。
最關鍵的是,趙彥感覺到,似乎兩人之間的這種奇怪關系,與董妃的死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于是他屏住呼吸,繼續安靜地聽下去,一點也沒覺察到箱子裡的異樣。
對于唐姬的要求,孫禮有些猶豫。
那些畫像應該隐藏着很重要的信息,不然郭嘉不會鄭重其事地收藏起來。
一位王妃開口詢問這種軍國大事,這讓他既奇怪又為難。
“郭祭酒不許外洩,我沒有權力告訴别人。
” “你也沒有權力坐視一位皇妃的死亡。
”唐姬繼續逼迫道,下巴微擡,淡眉挺立,讓她看上去像是一柄鋒利而秀氣的短刀。
如果孫禮有勇氣擡起頭直視唐姬的話,他會發現,這位姑娘并不像她表現出來的那樣強硬。
她的眼神每次說話都會遊移,不時吞咽口水,右手的指頭偶爾還會去拈起衣襟,重重搓動一下。
唐姬心裡清楚,嚴格來說,董妃的死真正要歸罪于她、楊修和伏後,他們誰都沒資格苛責這位孫校尉。
可是她必須要裝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從他嘴裡壓榨出東西。
這種做法有些卑鄙,不過唐姬别無選擇。
這個工作從董妃之死那一刻就開始了。
楊修認為孫禮這個人心性偏柔,他有忠漢之心,道德感很強烈,卻又屈從于現實,矛盾心态值得利用。
在楊修的安排下,唐姬開始在各種場合“不經意”地碰到孫禮,每一次都毫不客氣地嘲諷他,讓他逐漸對自己的行為産生懷疑和愧疚,籍此控制他,讓他成為曹軍中的一枚眼線。
畫像之事唐姬是從楊彪那裡聽說的。
楊太尉說郭嘉拿到畫像以後,表情很是古怪,可惜他沒機會看到内容,但似乎與神秘離京的鄧展有關。
楊修指示唐姬盡快與孫禮聯系,問清内情。
唐姬隻得主動去找孫禮,并把他約到這間人迹罕至的屋子裡來。
孫禮依然保持着沉默,唐姬決定采取另外一種辦法。
她把聲音放緩,讓壓力稍微松弛了一些:“孫校尉,人可以犯錯,但不能一錯再錯。
我不妨告訴你,那些畫像,關系到天子的安危。
你若真的忠心漢室,該知道其中利害。
” 孫禮終于被說動了,他艱難地張開嘴:“畫像一共有五張,上面畫的都是人的繪像。
” “是誰的?” 孫禮搖搖頭:“我不認識。
” “這些畫像是從哪裡找到的?” “許都附近的路旁雪地裡,應該是鄧将軍遺留下來的。
” “鄧展?” “是的,他前一日出城,據說是去了溫縣。
” 唐姬的臉色“刷”地褪成一片慘白。
鄧展、溫縣、畫像,這三個詞彙聚到一起,很容易聯想到一個可怕的事實:郭嘉對皇帝的身份起了疑心。
“郭嘉……拿到畫像以後有沒有說什麼?”唐姬的話裡有了幾絲慌亂。
“沒有,不過郭祭酒拿着畫像看了很久,以緻我們耽誤了追擊董承。
”孫禮略帶抱怨地回答。
他不知道上頭的内情,一直在為沒有追上劫囚的隊伍而遺憾。
心亂如麻的唐姬又随便問
在董卓禍亂朝野、群雄束手之時,這位漢室忠臣一手籌劃,勸誘呂布,誅殺董卓,幾乎憑一己之力把整個漢室扶起來。
可惜後來王允不懂安撫之道,為群龍無首的西涼軍所殺。
至此朝廷傾覆,當今天子不得不開始了尊嚴喪盡的流亡生涯。
諷刺的是,一手造成這一局面的,正是眼前這位賈诩。
他一言勸回了本欲逃回家鄉的西涼将領們,反攻長安。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賈诩才是殺害王允的主謀。
他這時候突然提出王允的名字,讓荀彧和郭嘉都心生警惕。
賈诩道:“當日李傕、郭汜攻入長安,我阻攔不及,結果王司徒和三個兒子以及宗族十餘人慘遭戕害,至今思之,仍舊痛悔不已。
前一陣我無意中訪到,王司徒有個哥哥,膝下二子,一個叫王晨,一個叫王淩。
他們僥幸逃出長安,回到并州祁縣老家。
這等忠臣遺孤,朝廷不該忘記。
” 荀彧不知道賈诩是良心發現,還是别有目的,不過他這理由冠冕堂皇,倒也無從拒絕。
“以文和你的意思,朝廷當如何表獎?” “此天子事,在下可不敢置喙。
” 荀彧聽明白了,賈诩這是要給天子做個人情,委婉地緩和君臣之間的敵意,順便給各地大族示好,表明他不隻是亂漢之臣,也會維護名士遺苗。
看來,這個家夥畢竟也是對自己的壞聲明有所顧忌,打算洗白一點啊。
祁縣王氏在并州是有名的大族,袁曹大戰在際,這樣的家族如能拉攏住,對曹軍大有好處。
這個人情,倒也值得做。
“我知道了,我會禀明天子的。
”荀彧回答,賈诩連忙伏地緻謝。
郭嘉饒有興趣地盯着賈诩的動作,好似盯着一截被蛀空了心的木樁——表面看是截爛木頭,裡面藏着多少蟲蟻,可是誰都不知道。
“該不該讓他也看看那幾幅畫像呢?”一個念頭掠過郭嘉心頭。
趙彥一路狂奔,一口氣跑到少府存放内檔的曹屬前。
他身子不算健壯,這一段路跑得肺部有些辣辣地疼,不得不放緩腳步,慢慢呼吸以平複心情。
這裡雖然号稱是少府曹屬,可其實隻是兩間破爛不堪的木屋,分成左右兩廂。
窗棂與門框都歪歪斜斜,屋頂的青灰瓦片雜亂地堆疊在一起,上一次大雪把上頭壓塌了幾個洞,還沒來得及修補,隻用一片麻布半遮住。
一想到上次大雪,趙彥眼中不由得一酸,那是董妃去世的日子啊。
她那一天死得何等無助,何等凄涼,最後連屍身都不知道葬于何處。
從此趙彥每次看到雪,都會覺得心如刀絞,因為每一片從天而降的晶瑩六出,都可能是董妃的墳塚。
趙彥深吸一口氣,推開木門。
門沒有鎖,沒人會對這種破落地方感興趣。
他踏進去以後,一股濃郁的竹紙的發黴味撲鼻而來,屋子裡倒是不暗,因為屋頂漏了好幾處大洞,幾道光柱垂射而下,照出屋子地面上的數攤圓錐形積雪。
朝廷曆朝内檔文書卷帙浩大,在這裡積存的隻是一小部分。
可即使是這一小部分,已然把整個屋子填塞得滿滿當當。
幾十個闊口的柳條筐和木箱中全是竹簡、木簡和絹紙,有的編串成卷,更多則是散亂地扔在各處。
這些東西全無編類,擺放雜亂,負責搬運的人根本就是漫不經心。
但話又說回來,在這個時代,能有人把這些不能吃不能喝的無用之物搜集起來,存放一處,已屬難得。
趙彥挽起袖子,開始貓下腰去檢查。
在少府這段時間,他跟着孔融學了不少東西。
比如說策、制、敕等天子頒文都是用絹,章、表、書、狀等朝廷行文用木簡或麻紙,等而下之的是諸曹掾的吏事案牍,皆用竹木簡。
所以他隻盯着那些竹木簡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棄之不管。
縱然如此,這工作量還是不小。
這樣的冷天裡,趙彥居然找得汗流浃背,前後翻了一個多時辰,眼睛酸疼不已,可還是一無所獲。
趙彥坐了一會兒,捶了捶有些麻木的大腿,忽然腦子裡閃過一個念頭。
他要找的,是各地織物在少府的備案記号,這個不是日常行文,往往數朝不易,所以它的載體不應是簡,而是要刻在金石之上,之前的思路錯了。
想到這裡,趙彥複又起身,在屋子裡翻騰起來。
就在這時,忽然屋外傳來腳步聲。
趙彥大驚,他可沒想到平時老鼠都不願意來的少府曹屬,今天居然破天荒有人過來。
嚴格來說,他屬于擅入記室,要是認真起來,也算是一樁罪名,許都衛少不得又會懷疑,趙彥可不想再給陳群添麻煩。
他左右看看,忽然發現在陰暗角落裡有一個大木箱子,箱子極大,他掀開箱蓋一貓腰跳了進去。
他剛跳進去,屋門“吱呀”一聲被推開。
趙彥悄悄擡起箱蓋的一條縫,看到進屋的是一男一女。
女的他認識,是廢帝劉辯的遺孀唐姬,男的似乎是個軍人,年紀似乎比唐姬還小一點。
那名軍官背對趙彥,看不清面貌。
他身材魁梧,比唐姬足足高出兩頭,可是兩條手臂一會兒擡起,一會兒垂下,顯得局促不安。
“莫不是唐姬耐不住寂寞,也想改嫁了?”趙彥暗想。
寡婦再醮,這倒沒什麼出奇之處,但一位帝妃動了心思,這卻是有漢以來頭一遭。
可是唐姬的第一句話,就打破了趙彥的猜想:“聽說你昨天随郭嘉與楊太尉出城?”唐姬的聲音很冷漠,比這屋子還要陰冷幾分,怎麼也不可能是見情人時的語氣。
軍官連忙躬身道:“此系公務,不敢怠惰。
” “是啊,又是個雪夜。
你總是雪夜執行公務,真是辛苦了。
”唐姬的話滿是嘲諷。
說完以後,她昂起頭,透過屋頂漏洞朝天空看去,口中喃喃,“也不知道昨天晚上的風寒,可有董妹妹死的那一晚冷?” 聽到這句話,軍官更加不安,不由自主地向後靠了一步。
面對這位廢帝之妃,他總是束手束腳。
聽到董妃的名字,在箱子裡的趙彥也是手腕一抖,好險沒撐住箱蓋。
唐姬沒有繼續追問,她把瘦弱的身軀靠在柳條筐旁,直視孫禮那年輕的臉龐:“你昨晚出城,曾經尋得幾幅畫像交給郭嘉,裡面畫的是什麼?” 趙彥根據這寥寥幾句話的信息,判斷出兩個人的關系,近似于脅迫與被脅迫的關系。
不過唐姬似乎不是用什麼把柄來要挾對方,而是不停地刺激對方的恥辱和愧疚。
最關鍵的是,趙彥感覺到,似乎兩人之間的這種奇怪關系,與董妃的死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于是他屏住呼吸,繼續安靜地聽下去,一點也沒覺察到箱子裡的異樣。
對于唐姬的要求,孫禮有些猶豫。
那些畫像應該隐藏着很重要的信息,不然郭嘉不會鄭重其事地收藏起來。
一位王妃開口詢問這種軍國大事,這讓他既奇怪又為難。
“郭祭酒不許外洩,我沒有權力告訴别人。
” “你也沒有權力坐視一位皇妃的死亡。
”唐姬繼續逼迫道,下巴微擡,淡眉挺立,讓她看上去像是一柄鋒利而秀氣的短刀。
如果孫禮有勇氣擡起頭直視唐姬的話,他會發現,這位姑娘并不像她表現出來的那樣強硬。
她的眼神每次說話都會遊移,不時吞咽口水,右手的指頭偶爾還會去拈起衣襟,重重搓動一下。
唐姬心裡清楚,嚴格來說,董妃的死真正要歸罪于她、楊修和伏後,他們誰都沒資格苛責這位孫校尉。
可是她必須要裝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從他嘴裡壓榨出東西。
這種做法有些卑鄙,不過唐姬别無選擇。
這個工作從董妃之死那一刻就開始了。
楊修認為孫禮這個人心性偏柔,他有忠漢之心,道德感很強烈,卻又屈從于現實,矛盾心态值得利用。
在楊修的安排下,唐姬開始在各種場合“不經意”地碰到孫禮,每一次都毫不客氣地嘲諷他,讓他逐漸對自己的行為産生懷疑和愧疚,籍此控制他,讓他成為曹軍中的一枚眼線。
畫像之事唐姬是從楊彪那裡聽說的。
楊太尉說郭嘉拿到畫像以後,表情很是古怪,可惜他沒機會看到内容,但似乎與神秘離京的鄧展有關。
楊修指示唐姬盡快與孫禮聯系,問清内情。
唐姬隻得主動去找孫禮,并把他約到這間人迹罕至的屋子裡來。
孫禮依然保持着沉默,唐姬決定采取另外一種辦法。
她把聲音放緩,讓壓力稍微松弛了一些:“孫校尉,人可以犯錯,但不能一錯再錯。
我不妨告訴你,那些畫像,關系到天子的安危。
你若真的忠心漢室,該知道其中利害。
” 孫禮終于被說動了,他艱難地張開嘴:“畫像一共有五張,上面畫的都是人的繪像。
” “是誰的?” 孫禮搖搖頭:“我不認識。
” “這些畫像是從哪裡找到的?” “許都附近的路旁雪地裡,應該是鄧将軍遺留下來的。
” “鄧展?” “是的,他前一日出城,據說是去了溫縣。
” 唐姬的臉色“刷”地褪成一片慘白。
鄧展、溫縣、畫像,這三個詞彙聚到一起,很容易聯想到一個可怕的事實:郭嘉對皇帝的身份起了疑心。
“郭嘉……拿到畫像以後有沒有說什麼?”唐姬的話裡有了幾絲慌亂。
“沒有,不過郭祭酒拿着畫像看了很久,以緻我們耽誤了追擊董承。
”孫禮略帶抱怨地回答。
他不知道上頭的内情,一直在為沒有追上劫囚的隊伍而遺憾。
心亂如麻的唐姬又随便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