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亂流

關燈
雖然司馬朗成功地射中了鄧展,可在他們走過去确認生死之前,突然半路殺出一隊古怪的馬隊。

    司馬兄弟勢單力薄,隻能先退隐到遠處。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馬隊的首領居然把鄧展也帶走了。

     “肯定沒問題,都穿胸了,鄧展一定是死了。

    ”司馬朗滿懷自信,“不過你說,那些帶走鄧展的是什麼人?曹軍麼?” “不像。

    如果是曹軍的巡邏隊,應該第一時間下馬四處搜索兇手才是。

    他們鬼鬼祟祟,根本無心停留,像有什麼急事。

    八成和咱們一樣,沒安好心。

    不過咱們也得趕緊離開,說不定一會兒曹軍大隊人馬就追上來了。

    ” 司馬懿雖然負傷,頭腦卻很清楚。

    司馬朗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憨厚地笑了笑,随即又變得憂心忡忡:“果然和父親說的一樣,這許都雲波詭詐,處處透着居心叵測——哎,看來楊平惹出了不小的麻煩啊。

    ” 聽到這個名字,司馬懿從鼻子裡發出一聲冷哼:“哼,那個自以為仁德的蠢材,惹出來亂子,還要咱們來給他擦屁股。

    ”說完腳下一個踉跄,差點摔倒。

    司馬朗連忙緊拽住弟弟的胳膊,用力托起,好讓他的傷腿離開地面,嘴裡低聲嘟囔着:“明明拽着我連夜追擊的人是你……” “我是怕他連累了咱們司馬家!” 司馬懿大聲反駁,一不留神腳下又一滑,疼得倒抽涼氣。

     前一天,鄧展登門拜訪司馬家,說楊氏父子在半路被盜匪劫掠,楊俊臂斷,楊平身死,需要畫像來辨認屍首。

    聽到這個消息,司馬家的人都非常吃驚,無不傷心流涕。

    唯獨司馬懿覺出味道不對,他出去打聽了一圈,發現鄧展在登門前,已經偷偷接觸了司馬府和溫縣的幾個下人,繪出了數張畫像。

     司馬懿找到還在為楊平之死哭泣的司馬朗,說出自己的疑惑。

    司馬懿認為,如果隻是普通劫殺,不會出動虎豹騎的軍人來溫縣報信,更不會在拜訪司馬家之前偷偷摸摸地不告而查。

    何況這個人連楊俊的親筆信都沒帶一份,事有反常必為妖。

     雖然司馬懿不清楚許都到底發生了什麼,但他判斷,楊平一定還沒有死,隻是出于某種苦衷改換了身份。

     那五張畫像裡,有四張都是楊平的真實相貌,隻有第五張出自司馬懿的有意誤導,和楊平一點都不像。

    鄧展一定也發現了這其中的異狀,所以才決定連夜返回。

    一旦他把這些畫像帶回去,稍做對比,楊平和司馬家都會陷入大麻煩。

     于是他們兄弟倆備弓帶箭,在鄧展離開溫縣後也尾随而出,利用熟悉地理的優勢抄小路拼命追趕,總算是在鄧展進入許都前截住了他。

     那支馬隊離開的時候帶走了鄧展,卻對散落在地上的畫像毫無興趣,司馬兄弟趁機把它們搜羅在手。

    司馬朗本想把它們付之一炬,卻被司馬懿攔住了。

    司馬懿說燒掉是沒用的,如果曹氏沒有拿到畫像,還會繼續派人來溫縣調查,直到查明白為止。

    為了徹底消除曹氏的疑心,必須讓他們撿到這五張畫像,并相信它們沒有問題。

     這件工作不比狙殺鄧展更容易。

    司馬兄弟出發得太匆忙,沒有帶筆墨,無法塗抹——就算有筆墨,司馬懿也不敢篡改,這種東西,肯定會隐藏着外人不知的暗号,擅自改動隻會徒增懷疑。

     但最後司馬懿還是忍着傷痛想出了辦法,然後他們把五張紙半埋在雪裡,這才離開。

     “許都的人不會發現什麼破綻吧?那邊能人可不少。

    ”司馬朗有些擔心地唠叨了一句。

    他們此時已經快接近拴馬的樹林,隻要到了那裡,就有燒酒和食物可以補充體力。

    司馬懿的臉色已經凍得煞青,腳步虛浮,體力支撐不了多久了。

    司馬朗隻能一直跟他說話,讓他保持清醒。

     聽到哥哥質疑,司馬懿掙紮着擡起頭來:“絕不會,這可是我做的手腳。

    義和的相貌,絕無法從這五張圖裡看出來。

    ” “仲達,你何以那麼笃定義和沒死……” 聽到這個問題,司馬懿搖了搖頭:“我不确定。

    也許那家夥已經死了,也許沒死。

    如果他沒死,咱們這一趟苦差事算是有所值;如果他已經死了——”年輕人的脖子像狼一樣迅捷地轉向許都方向,“我會讓整個曹家給他陪葬。

    ” 說完他一頭栽倒在地,暈了過去。

     淳于瓊把沾在胡須上的露水捋掉,摸了摸自己的大鼻子,順手把鐵盔從頭上摘下來,掼到草地上。

    這是曹軍鐵匠打造的,比袁軍的手藝差太多了,盔邊的毛刺都未加打磨,把他的額角磨出淺淺的血痕。

     在淳于瓊的前方兩裡不到就有一條河流,他們已能聽到“嘩嘩”的水聲。

    隻要接應的船隻及時趕到,他們在兩個時辰之内便可以進入袁軍控制地域,這次行動就算是大獲成功。

    淳于瓊身後的騎士們個個疲憊不堪,但保持着高昂的士氣。

    昨天夜裡和今天整整一個白天,他們在曹軍大軍的夾縫裡來回鑽行,晝伏夜出,奇迹般地沒有引來任何注意。

     “将軍此次襲許,立下奇功,聲名必會響震四方。

    ”副将韓莒子興奮地說。

    淳于瓊心不在焉地“嗯”了一聲,用鞭梢撥弄着坐騎耳朵,眼神充滿落寞。

     按說淳于瓊是不必親自來冒這個險的。

    他曾是靈帝朝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與袁紹、曹操平起平坐,地位尊崇。

    後來他一直追随袁紹,在軍中地位超然,這麼一位高級将領,根本用不着親赴險地。

     但淳于瓊自己非常想去。

     奇劫許都的計劃一提出,淳于瓊就自告奮勇,表示要親自帶兵前去。

    淳于瓊跟那些為了功名或者财貨的庸碌将領不同,别人是為了勝利而冒險,而他純粹隻是為了冒險而冒險,巴不得每天能有一次驚險刺激的行動,好讓自己快要生鏽的筋骨活動一下。

     當年建議袁紹殺入宮中為大将軍何進報仇的,正是淳于瓊——他不是出于政略或者軍略的考慮,隻是單純喜歡刺激,越是險象環生的地方就越興奮,這已經變成了他的人生享受,欲罷不能。

     對淳于瓊的毛遂自薦,沮授勸不住,審配和郭圖也勸不住,甚至連袁紹都勸不住,最後隻得勉為其難地準許。

    于是淳于瓊帶着麾下精騎,換上曹軍的裝備,興沖沖地奔許都而去。

    可是出乎淳于瓊的意料,這次行動太順利了,一仗都沒有打。

    他憋了一身的殺氣無處發洩,心中不免有些郁悶。

     唯一讓淳于瓊感到欣慰的是,這次居然在半路遭逢了鄧展,還把他活着帶回軍中,算是個意外收獲。

     “那兩個人狀況怎麼樣?”淳于瓊問。

     他說的兩個人是董承和鄧展,兩個人都在隊伍僅有的一輛馬車上。

    韓莒子回答說,前者精神還好,隻是離開許都以後一直一言不發;後者也保持着沉默,因為整個人已經奄奄一息,一度被護衛的人疑心已經死了。

     淳于瓊下馬,走到馬車旁邊掀開布簾,親自檢查了一下鄧展的傷勢。

    他驚異地發現,這人的生命力真是頑強,馬車的連續颠簸居然沒有把傷口震裂,也沒有惡化。

    雖然鄧展仍舊處于昏迷狀态,但如果馬上得到良好的看護與治療,他應該能撐過這一關。

     韓莒子開口問道:“将軍您為何不辭辛苦把這個人帶在身邊?”自從淳于瓊決定把這個被弓箭穿胸的半死鬼帶在身邊以後,他就滿腹疑窦。

    此前這支隊伍一直處于危險境地中,他沒有多嘴,現在眼看就返回安全地帶了,他終于忍不住了。

     淳于瓊看了韓莒子一眼:“你覺得對一個仇人來說,最殘忍的報複是什麼?” “呃……殺死他吧?” “你錯了,”淳于瓊從铠甲縫隙裡掏出一隻跳蚤,扔進嘴裡用力一咬,“是給他施舍一份無法拒絕的大恩情,讓他這輩子都無法償還。

    ” 韓莒子恍然大悟:“原來将軍是要施恩于……” “你又錯了。

    ”淳于瓊憤憤地打斷他的話,“他的仇人是我,當年施大恩給我的卻是他。

    ” 遠處忽然傳來一聲鳴镝聲響,交談中止了。

    淳于瓊和韓莒子重新跨上馬,朝着河邊飛奔而去。

    他們看到兩條木船從河流上遊偷偷摸摸地漂過來,船頭打着蘇家的旗号。

    蘇家是中山豪商,生意遍布諸州,在南皮、許都、徐州等地都有營生,打他們家的旗号不會引起曹軍懷疑。

     木船開到南岸,尋了一處水淺之處停住了船。

    淳于瓊隔水與他們對了幾句話,确認是袁軍派來接應的人,這才把其他人叫過來。

    董承和鄧展被兩名膀大腰圓的騎士抱着涉水登船,那輛馬車運不上來,被就地拆散掩埋。

     淳于瓊最後一個上船,他遺憾地朝着南岸望了望,朝船老大做了個開船的手勢。

    木船順流而下,走出約莫二三十裡路,緩緩靠近北岸,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