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209号墳墓

關燈
也是個窮扛活兒的,在船上替人搬東西掙口飯吃,當時有位山西老客在外地做買賣,辛苦經營多年,攢下一皮箱金銀财寶,帶着東西回家,坐了李延章的船,下船時皮箱找不到了,因為李延章看出皮箱裡有金銀财寶,便如蒼蠅見血,趁那老客不備,将皮箱暗中藏匿起來,那山西老客臨走時才發現東西不見了,一股急火攻心,張口吐出鮮血,他報官無路,求助無門,一時想不開尋了短見,跳大橋投河而死。

     李延章得了山西老客皮箱中的寶貨,從此暴富,買下一張腳行的“龍票”,做上了剝削運河腳行的大把頭,手中有龍票屬于官腳行,那是替朝廷管事,不必為了搶活兒打得頭破血流,拿青幫行話說這叫“混清水的”,整條北運河上貨下貨,全是他手下的腳夫來做,後來到又甯河投機取利,用錢買了個縣太爺做,甯河是個縣名,天津甯河縣,當年有句話“金寶坻、銀武清,頂不上甯河一五更”,可不是指五更黑夜能在甯河縣挖出寶來,說的是寶坻縣武清縣雖好,各轄千百個村子,在這兩個縣當官算得上是肥缺,卻不如在甯河縣當官一天賺的錢多,皆因甯河出鹽,遍地是錢,在甯河縣當官肥得流油,單是鹽商們給的賄賂都收不過來,李延章上任前為了籠絡民心,到廟裡發誓,聲稱一定為官清廉,絕不貪污受賄,左手接錢爛左手,又手接錢爛右手,到任上後悔了,想起發過狠誓,不能用伸手接錢,可有錢不接比剁手還難受,便用茶盤子接錢,要爛也是爛茶盤子,他是以前窮怕了,這種人一旦得勢發了橫财,多半變得為富不仁,越有錢越不是東西,用盡一切手段斂财,人稱刮地虎,到甯河縣之後發财發的更是沒邊了,有錢了當然要置辦産業買房子買地,他聽說河東有個地方叫李公樓,其實那位李公跟他一點關系沒有,他做腳行把頭起家,提起來好說不好聽,再有錢别人也看不起他,所以總惦記着往自己臉上貼金,他就覺得李公這稱呼好,順杆兒往上爬,也想做李公。

     李公樓的李公是清朝掌管漕運的一個官員,覓得風水寶地造了一座小樓,那個地方以此樓得名,至今仍叫李公樓,在清朝末年,天津衛做生意的大買賣人,都在李公樓一帶建造四合院居住,做買賣的講究和氣生财,經常捐助布施,因此成了首善之地,李延章以為自己住到李公樓,便可以做李公,大凡暴發戶都有這樣的自卑心理,掏錢把那片地全部買下來,還嫌不夠大,臨近的幾個村子也讓他給買了,說是買,其實是強取豪奪,并沒有出多少錢,當中有幾片墳地,那都是幾百年前的老墳,埋在裡邊的大多是窮人,由于年代久遠,幾乎都找不出後人,是無主的荒墳,連盜墓賊也不去挖,因為棺材裡隻有死人骨頭,運氣好的話,頂多摳出一兩枚壓口的老錢,實在沒有油水,按李延章的本意,随便扔到漫窪野地裡也就是了,可是怕敗壞自己的名聲,讓人在身後戳脊梁,不能擔那份罵名,他又不想多花錢,怎麼辦呢?刮地虎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三義廟後頭是個亂死坑,扔過許多無人收斂的路倒屍,他命人把推平老墳遷動的棺材,全部放在廟後大土坑,又用磚頭編上号,記下是哪家哪家的墳,總共是兩百多口棺材,說是等找到風水好的地方再好生掩埋,實際上就此不管了,李延章這件事辦得太損陰德,當然沒有好下場,遷墳不久,他路過運河碼頭,正趕上吊運貨物,吊在半空的木箱突然落下來,将李延章砸了個萬朵桃花開,腦袋都砸碎了,請來手藝高明的皮匠也縫不回去,結果在裝棺材下葬時,棺中是個無頭的屍身,以榆木做了個人頭代替。

     李延章死後,三義廟大墳坑由官府草草掩埋,地方偏僻,很少有人往這邊來,人們幾乎忘了三義廟還有這麼個大墳坑,經過幾十年的日曬雨淋,墳上浮土越來越少,使得三義廟荒墳中橫七豎八的棺材露了出來。

     三 送煤的王苦娃哪知道三義廟亂葬墳是怎麼回事,他隻想找個沒人的地方燒紙,以往陰曆七月十五,馬路上沒什麼人,各家店鋪早早的關門上闆,尤其不許小孩出門,把路讓給領受施舍的孤魂野鬼,出去燒紙的全是善男信女,不同于清明冬至,掃墓送寒衣燒紙是燒給自家先人,鬼節佛道色彩較重,五六十年代沒了以前那些忌諱,但是出去燒紙又怕讓人看見,等到半夜才出門,不能去人口稠密的胡同和馬路,也不能去北甯公園,那地方天黑之後雖然閉園,但有守夜的老頭,因為閑得難受,所以警惕性極高,隻要有點風吹草動,老頭立刻打起手電筒趕來查看,所以他不得不繞到北甯公園後的荒地,從沒上這來過,沒想到還有座破廟,廟後那個大墳坑裡全是棺材,他倒是不怕,自問沒做過任何虧心事,心正膽壯的愣頭青,到廟裡給劉關張磕了個頭,在後牆下找了個背風的地方,将老娘做好的燒紙放好,劃根火柴點上火,眼看紙灰打轉,舊時迷信,以為這是鬼來了,其實是燒紙産生的氣流,他撿了個枯樹枝子扒灰,燒紙忌諱燒一半,必須讓紙燒透了,并且在嘴裡念叨幾句:“燒紙帶烤手,鬥牌赢一鬥;燒紙帶烤腳,摔倒撿個大元寶;燒紙帶烤臉,福祿壽喜全都來;燒紙帶烤腚,一年到頭不長病。

    ” 以往在陰曆七月十五,民間将扔饅頭叫做放焰口,乃是布施各方餓鬼之舉,事實上扔到地上的饅頭不會有鬼來吃,待會兒便被野狗叼去了,等于是變相喂狗,也不是誰都扔得起饅頭,趕上饑年荒歲,糧食給活人吃尚且不夠,哪有多餘的讓鬼吃?故此有些地方用燒紙錢來替代,一年當中,有好幾個鬼節,陰曆七月十五的風俗在民間既多且雜,各地有各地的不同,比如“施孤台、招魂幡、擺香案、燒紙錢、扔饅頭、放河燈”,怎麼做的都有,宗旨相同,全是為了施舍沒有主家祭祀的孤魂野鬼,和尚老道跟着做法事賣河燈,趁機撈幾個錢。

     王苦娃每年都出來燒紙錢,他本人說不上信,也說不上不信,他想:“如果積德行善真有好報,怎麼老娘的腿不見好,我也隻能背煤為生,每日裡汗流不止,掙紮過活,難道是上輩子沒做好事?問題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