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海張五埋骨

關燈
哪有那回事,石碑上有張錦文的名字,我看一定是海張五的墓。

    ” 老大說:“老二說的對,淤泥下的石闆是墓門,下邊有海張五的棺材。

    ” 老三說:“墓中怎會有那麼多蜻蜓飛出來?” 老二說:“你真是一腦袋高粱花子,那是墓中寶氣所變。

    ” 老三說:“大哥二哥,我明白了,聽你們說話這意思,是打算……” 老大說:“打算幹什麼,那還用說嗎?海張五是大鹽枭出身,打太平軍有功,封為朝廷命官,有得是錢,他墓裡陪葬的全是好東西。

    ” 老二說:“明天再往下一挖,海張五身邊的珠寶全得交公,現在卻隻有咱們三人在此,不如下去拿它幾樣,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 老大和老三不住點頭:“人不得外财不富,馬不吃夜草不肥,誰願意窮一輩子,此時機會擺到眼前,還沒膽子下手,那就活該受窮,餓死也沒人可憐。

    ” 老天津衛人盡皆知,大混混兒海張五把持鹽運發家,舊社會鹽稅很重,但家家戶戶要吃鹽,誰也離不開,鹽又是從海裡來的,無本的買賣,各行各業做什麼買賣,皆是“将本圖利”,隻有鹽商是無本取利,所以清末的巨富全是鹽商,海張五又是其中的頭一号,當年太平軍北伐,一路勢如破竹,眼看要打進天津衛了,知縣謝子澄無兵無糧,急得要上吊,多虧海張五出錢,聚起四千練勇,添置火器,稍直口一仗下來,就把太平軍打散了,簡直比朝廷還有錢,他墓裡的金珠寶玉,又是何等動人眼目? 三個人商商量量,準備下到洞裡挖出海張五的棺材,當即收拾家夥,捏了個紙皮燈籠揣在懷裡,纏起幾根火把,帶上挖大河的鎬鏟和繩索,趁着月色正黑,摸到河底的石闆近前,看時辰剛好在三更前後,偷墳掘墓,正是後半夜幹的活兒。

     四 清朝的大鹽枭海張五,本名張錦文,排行老五,給掌管鹽運的海大人當過幹兒子,受到提拔賞識,人們當面尊稱其為五爺,老百姓背地裡管他叫海張五,此人在鹹豐年間白手起家,打過太平軍守過大沽口,死于光緒末年,到挖大河的一九五八年,隔了不過五十來年,清朝末年,社會動蕩,盜墓活動猖獗,官盜民盜,屢禁不絕,海張五身為巨富,可能也是怕死後被人盜墓,下葬時并未聲張,至今沒人知道海張五的墳在哪,當年在西門外挖大河,挖到塊刻着海張五名字的石闆,堵住河底一個大洞,三個魚行出身的窮光棍,以為下邊有海張五的棺材,動了掏墳掘墓的念頭。

     時逢大旱,河道水枯,荒草深處連聲蛙鳴蟲叫也沒有,四下裡黑咕隆咚,按說至少該留下一個人接應,另外兩人下去開棺取寶,可三個人互不放心,親哥們兒也會因财失義,何況隻是盟兄弟,商量到最後,哥兒仨決定一同下去,得了寶三一三十一,每人平分一份,洞口的大石闆白天已被鑿裂,再扒開輕而易舉,他們喝了幾口白酒壯膽,老大握着火把照亮,也是防備河底有蛇,老二背了條麻袋裝東西,老三手持撬棺材用的鏟子,找來三條長繩,一端綁在河邊大樹上,一端抛進洞中,把三捆繩索都放盡了,勉強到底,三個人一同順繩子下去,隻見這個大洞,直上直下,又深又闊,外頭悶熱無比,裡邊陰氣襲人,他們一進去,不約而同地打個寒顫,周身上下生出毛栗子。

     河底走勢垂直的洞穴,深處通到更大的洞窟,說也奇怪,洞中有個極高大的石墩,有棱有角,兩丈多高,上窄下闊,周圍黑漆漆的看不見盡頭,隻覺陰風陣陣,落腳處滿是泥濘,他們以為河底石墩裡有海張五的屍身,應該是個大石椁,可也太大了,用手抹去泥污,借着火把的光亮打量了半天,怎麼看怎麼不像是棺椁,而是沉到河底的一座白色石塔,塔高五重,通體白石,裡頭是實心的,下邊的台座八面八方,嵌着冷冰冰的大銅鏡,抹去泥水,大銅鏡還能照出人臉,有半截陷進泥中,哥兒仨心裡都犯嘀咕,他們再沒見識,也能看出不是海張五的棺材。

     要說那位海張五,混混兒出身的鹽枭,一個臭要飯的能從窮坑裡爬出來,做到鹽運大把頭受封朝廷命官,有此等作為,絕不是等閑之輩,論心機論膽識,皆是第一等的人物,不光會耍胳膊根兒,能做買賣能打仗,遇事兒豁得出去,逮住機會拼命往上爬,可本事再大,也不是出家的僧人,不該在自己的墓中放座石塔,況且是有八面八方底座的寶塔,他們不由得想起了鎮妖塔。

     天津衛地處九河下梢,自古以來水患不絕,當年青蛇白蛇鬧許仙,讓法海和尚壓在雷峰塔下,寶塔鎮妖的傳說從此深入人心,以前說起白蛇傳裡的白蛇,不能跟近代港台電視劇表現的白娘子相比,港台電視劇裡将白娘子美化了,舊時說起來那就是個妖怪,放出聲色迷惑正人君子,她給許仙的錢全是偷國庫的,又水漫金山,淹死無數軍民,壓在塔下罪有應得,也說明自古便有造塔鎮妖的風俗,清朝末年商賈們為了行善積德,出資造塔,有的用于鎮妖辟邪,有的用于收斂無主屍骸,老天津衛沒人不知道鎮妖塔和養骨塔,白天挖出的石闆上有海張五的名字,因為這是海張五出錢,用于填河擋煞的八卦鏡鎮妖塔。

     老大和老二眼見沒有海張五的棺材,仍不死心,舉着火把到處看,洞裡全是散發腐臭的死魚。

     老三說:“哥哥哎,塔底下不知鎮着什麼鬼怪,驚動不得,咱們趕緊出去,别撞上什麼才好。

    ” 老二說:“老三你這輩子成不了大事,二他媽換房檩——頂到這了。

    ” 老大說:“老二,我也沒想到河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