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鬼蜮幻相

關燈
如果是用藥的話,從迹象上我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 火把已經距離很近了,連尋犬的喘息聲似乎都可以聽見了。

     爾虞詐 “蔔大捕頭,你是在拖延時間吧?看來你拿下我們的心還沒死。

    ”齊君元突然意識到些什麼。

     “嘿嘿,如果我有這樣的心那也是你提醒的。

    ”蔔福的笑聲很奸冷。

     “什麼意思?”齊君元心裡有一絲慌亂閃過。

     “一個刺客刺殺未成功會繼續第二殺、第三殺,這便意味着顧子敬仍舊處于危險之中。

    但如果我将你拿下交給顧大人,消除他持續的危險,你覺得這件好事與我前途可有切實關系?” “所以你隻退到了十九步。

    ”齊君元已經知道這十九步不會延長到二十一步了。

    所以他腦子裡快速将現有的所有條件梳理一遍,這是在尋找彌補這兩步的辦法。

     “對,十九步剛好可以讓你借助閻羅殿道突襲而出的意圖落空,而我卻是可以在你解兜的時候突襲于你。

    有時我都佩服自己,你們說我這人算計得怎麼就那麼好的。

    ” 青衣女子也終于想明白了一個細節,蔔福為什麼收回刀刃卻沒有把鐵尺收起來,他隻是在避殺而并非要退走。

     齊君元知道自己遇到了一隻狐狸,一隻可以躲開各種陷阱然後反噬獵手的狐狸。

    這是因為這隻狐狸本身就是個極為厲害的獵手。

     但是不管狐狸還是獵手,都不可能完全了解自己的獵物,特别是他從未見過的獵物。

     “于己有利便也是與人機會,這道理今天起你就懂了。

    閻羅殿道第四相‘剝剹血池’!”齊君元說完之後便立刻身形閃動,從伏波處現身而出。

     閻羅第四殿,五官王司掌的合大地獄,也稱剝剹血池地獄,專懲陽間失信無賴、交易欺詐之徒。

    此時那閻羅殿道的“剝剹血池”恍爍間布出,神眼蔔福眼前所見便是血海翻騰,茫茫無邊,無路又似有路,有路卻是血路。

    面對此情形,蔔福不敢輕舉但敢妄動。

    因為一般對惑目的布置而言,隻要不是身在其中,那麼轉過一個角度便能從惑相中脫出。

    而且隻要之前拉開的距離越大,脫出需要轉過的角度就越小。

    所以蔔福快速側步而行,隻兩步就從惑相中脫出。

     蔔福脫出了惑相,再次看清了齊君元那邊的狀況。

    這時他明白齊君元所說“于己有利便也是與人機會”是什麼意思了。

     齊君元已經站在了青衣女子旁邊不遠,他和蔔福的距離還是十九步。

    這個距離蔔福無法一次攻擊到位,因為這比高手有效突襲的十步多出了九步,而這九步的時間足夠齊君元解開制住青衣女子的殺器。

     這是齊君元之前度算好了的,雖然蔔福隻退到了十九步,沒有達到自己所要求的二十一步。

    但是如果加上“剝剹血池”惑相的影響,導緻蔔福行動遲疑或者側向移步,那麼争取到的時機再加上十九步的距離應該足夠了。

    事實也果然如此,雖然蔔福隻側移了兩步就脫出惑相,但這兩步加上前面的十九步,已經達到齊君元所要求的二十一步了。

     蔔福知道自己的想法沒有錯,平常的情況下可以實施得滴水不漏。

    但這次他疏忽了一個會随意擺設惑相的人,疏忽了惑相是可以影響自己想法實施的,是會打亂自己計劃中必須控制的速度和步驟的。

    所以就在齊君元解開青衣女子身後子牙鈎的一刹那,蔔福轉身走了。

    速度很快,而且是直奔山林掩蓋的黑暗深處而去。

     解開制住青衣女子的殺器後,沒等女子完全站起身來,齊君元手中的鈎子索子出手,直接将那女子捆縛住,然後才去将制止閻王的殺器解了。

     “你幹嗎捆住我,快把我放開。

    閻王,你快來把我放開。

    ”青衣女子感到齊君元真有些莫名其妙,想方設法逼退神眼将自己解困,但緊接着就把自己捆住。

     “止聲!快走!”齊君元仍是用最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圖。

    平時他這人話也不算少,但在行動中他會一下變成一個吝啬言辭的人,以便最快、最直接、最準确地傳遞出信息。

     三個身影,如月色映襯的剪影,鬼魅般在坡嶺之上移動。

    其中兩個迅捷矯健,還有一個有些跌跌撞撞,像是受到什麼束縛。

    但不管迅捷奔跑的還是跌跌撞撞的,速度卻全都不慢。

    也正因為具有這樣的速度,他們才能擺脫幾支火把尋犬組成的隊伍,從他們即将圍攏的圈子口沖出,再次掩身在山林的黑暗之中。

     瀖洲城連續關閉了三天,城外車場已經擠滿,運貨車輛如同蝗群。

    而水道中聚集的過境商船也塞得滿滿當當,再不放行疏通,那些船恐怕就要擠得疊起來。

     楚地和南平都不曾有兵馬異動的迹象,漢陽大營的援兵已經到達臨荊縣。

    三千人馬加上原來的行防營、城内守卒,還有瀖洲過來的五百骁騎營兵馬,也把臨荊縣城擠得滿滿當當。

     都說和尚多了沒水喝,這些兵馬在一起就是如此。

    原來行防營、城内守卒、縣衙衙役各司其職,人數雖少倒也有條不紊,局面極為有序。

    但瀖洲的五百骁騎營兵馬過來後直接駐紮城内,立刻就引起了行防營的不滿。

    按理說骁騎營騎兵應該更适合在野外沖殺作戰,而行防營步兵更适合據城守防。

    但現在卻是反了,騎兵反進城守城了,難不成是要在城牆頭上馳馬作戰? 漢陽大營的兵馬過來後也都進了城,這下行防營的兵卒可就不幹了。

    他們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眼裡揉不進沙子。

    保家護國的事情可以做,但千萬别把他們當傻子,更不要拿他們當墊腳石踩着看戲還白拿功勞。

    于是當晚這幾百行防營的兵卒也都湧進了城裡。

     滿城的兵卒,卻是各自屬于四個機構管轄,沒有一個可以統管的将領。

    所以他們之間吵鬧、糾葛、争鬥不斷,境外還沒有動手,他們自己倒先亂了起來。

     蔔福對此情形感到非常失望,他知道這局面不能再繼續下去,否則肯定會鬧出兵亂來。

    而且兵馬至糧草卻沒有先行,這些急急趕過來的兵卒都沒帶多少糧,再要多待幾天恐怕就要把臨荊這個本就不富有的縣城給吃空了。

    于是他決定趕到瀖洲城,彙報現在的混亂狀況,讓上頭趕緊将各部調回各處去。

     蔔福趕到瀖洲城時,顧子敬正和嚴士芳在水道城門的城樓上視察那些等待放行的船隻。

    看着那浩浩蕩蕩、如林如雲的桅帆,顧子敬心中大是感慨。

    平時看着舟來船往的沒怎麼覺得,現在這一看,才曉得原來每天過去的船隻有那麼多。

    而且聽說還有好多的船隻已經進不了内河,都沿江停着呢。

    這麼多的貨船,如果每隻多收個幾兩銀子,那用不了幾天就能積攢出一筆财富。

     原先對提高稅率沒有概念的顧子敬在這許多的船隻前面終于有了很直接的感官認識。

    而為了進一步證實這個認識,他在想是否可以實際體驗一下,先提高稅率試一試,看其中到底能挖出多少金來。

     就在這時,萬雪鶴帶着蔔福上了城樓。

    他是在西城巡查時遇到蔔福的,當時蔔福正央求守城的兵卒放他進城,但兵卒沒有開城手令怎麼都不敢放他進來。

    要不是碰巧萬雪鶴巡查到那裡,蔔福還不知道要在城門外站多久呢。

     蔔福見到幾位大人之後把臨荊的情況說了一遍,然後請求幾位大人能夠發令讓各部軍馬都退回原處。

     “蔔福,你在臨荊幾天了,有沒有尋查到刺殺顧大人和張縣令的刺客的底細?”嚴士芳沒有急着讨論撤兵的事情,而是想先把刺客的事情弄清楚。

     “我與刺客交過手,雖然開始困住他們,但後援衙役來得太晚,我最終一人抵不過三人,讓他們給逃走了。

    ”蔔福雖然沒能抓住齊君元他們,但仍然想以此作為邀功的籌碼。

     “他們有三人?”顧子敬覺得奇怪。

    因為蔔福在瀖洲城查辨現場時隻說有兩個。

     “是三個,一個是策劃主持刺局的刺頭,也就是穿塌鞋兩面衣的那一個,是他親自對顧大人下手的。

    另外有個帶着古琴用絲線殺人的女子,張縣令就死在她的手中。

    還有個是接應的,這個家夥會布設假象迷惑别人。

    與我對仗的就是這三個人,也許還有其他刺客,但幸好沒讓我一起碰上,否則小的就沒命在這裡回幾位大人的話了。

    ”蔔福故意将殺手特點說得盡量詳細,人數也盡量說得多些,以顯示他的能力高超。

     “你能确定他們是一起的?”顧子敬追問一句,他是想确定這到底是個有組織、有計劃的刺殺行動,還是因為個人仇怨的報複。

     “我确定,本來那女子和接應的刺客已經被我制住,但穿塌鞋的刺客突然從暗處沖出襲擊我,這才把那兩個刺客救走。

    ” “如此看來這應該是個組織良好、計劃周密的連續刺殺行動,并非出于個人私仇。

    ”嚴士芳的想法和顧子敬是一樣的。

     “嗯,對!我偷聽了他們的對話,可以肯定不是私仇,而是有企圖和計劃的。

    ”蔔福肯定地回答。

     其實蔔福最初覺得女子刺殺張松年是出于私仇。

    因為張松年曾經告訴過他,自己為了得到一件不懼火燒斧剁的寶衣去換取功名,曾經騙了一個養蠶浣紗的女子,并設計陷害了那女子的父兄。

    所以當蔔福看到樂器店門口的大鼓被一種奇特的絲線抽破的痕迹後,認定是那浣紗女子家的後人前來報仇了。

    後來聽青衣女子說到什麼指令上要求她五日内完成自己的私活時,他知道自己之前的猜想并未錯,青衣女子的确是為私仇而來。

    但了卻私仇卻規定了五日之限,這就很明顯地可以看出,此女子是被其他目的利用了。

    别人的計劃裡其實是将她的私仇作為整個計劃的組成部分。

    雖然蔔福不知道計劃是什麼,但他卻知道自己把事情說得越大越嚴重,那麼功勞也就越大。

    他需要這樣的大功勞,因為他也有着其他的目的。

     “知道是什麼來路嗎?”顧子敬追問。

     “從他們的技藝來看很雜,各有各自的長處,但都不以技擊為最強。

    這應該是個網羅了各種人才的組織,江湖上這樣的刺客組織并不多,有……” 沒等蔔福說完,顧子敬就打斷了他:“先不說江湖的組織,說說其他國家官府中有沒有這樣的組織。

    ” “據我所知,類似的組織幾個鄰國也不多見。

    大周的禁軍先遣衛雖然厲害,卻是兵家統一規範訓練出來的,技藝不會這樣雜亂。

    楚主周行逢雖然招安了一幫江湖人士,但大都是一方匪霸、占山賊寇,招安這些人是為了在官府的白道管理外再加上黑道的約束。

    這些江湖人都是樹旗英雄(以威信和本事掌握一方黑道的老大),做不來小巧的刺殺伎倆。

    吳越和南漢我不知道,北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