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蜈蚣門神
關燈
小
中
大
其實山裡的獵人不愛吃兔子,有句老話叫“兔肉不如饽饽”,因為兔肉烤出來又瘦又柴,張保慶初到長白山的時候,還覺得吃個新鮮,待了這一年多,早已經吃膩了兔子。
可這會兒餓勁兒上來了,一想起兔子腿的味道,忍不住直咽口水。
菜瓜看出張保慶是餓急了,以為這東西能吃,不免心中好笑,又對他說:“它長得像兔子腿兒,其實是不老草。
” 張保慶沒見過不老草,卻曾耳聞那是一種不能充饑的草苁蓉,心下失望,但也隻能作罷。
他正餓得發慌,二鼻子在一旁的腐木之上,找到一大塊奇形怪狀的東西。
張保慶轉頭一看,認得那東西是猴頭蘑,又名刺猬菌,通常長在方木傷損腐朽之處,幹了以後轉為褐色,民間有猴頭蘑對生之說,往往是雌雄一對,在一塊猴頭蘑對面必定會找到另外一塊。
二鼻子拔出短刀割下猴頭蘑,他們在附近一找,竟一連找到好幾塊肥大厚碩的猴頭蘑。
此物堪稱山珍,等閑難得,卻不能生吃,煮了吃也得夠火候。
三人隻好吞了吞口水,強忍饑火,先将猴頭蘑裝到狍子皮口袋裡。
天坑中枯枝老藤雖多,可是潮濕腐朽,難以引火,估計手中的火把點不到半個時辰便會滅掉,上邊的天色也快黑了,三個人匆匆忙忙找了幾塊猴頭蘑,不敢再多耽擱,又沿天坑峭壁尋找出路。
三人一邊探路,一邊防備尾随而來的猞猁。
走着走着,張保慶發現前邊似乎有一片房屋的輪廓,要說可也怪了,天坑裡怎麼可能有人居住? 三人暗覺奇怪,又往前走了幾步,看出那是一座大宅,黑沉沉的燈火全無,有如陰間地府,三五米高的夯土牆帶門樓,挂了兩串破燈籠,門上裹有銅皮,兩邊各畫一條張牙舞爪的飛龍,色彩已然斑駁。
離遠了看是龍,到近處一看,門上所繪卻是兩條大蜈蚣。
當地傳說深山老林中的蜈蚣,不僅是财寶的守護者,也是地獄的門神! 2 話說張保慶和二鼻子、菜瓜三人,墜入一個與世隔絕的天坑之中,命不該絕沒摔死,可是一天水米沒打牙,意外見到一座詭異的大宅,門上畫了兩條猙獰的大蜈蚣。
以前講究畫門神,凡是有門有戶的,哪家沒有門神?門前有神,可以擋災避禍,保佑家宅平安。
傳統的門神僅有“神荼郁壘、哼哈二将”,這幾位捉鬼降妖無所不能,後世的門神越來越多,秦瓊、尉遲敬德、程咬金、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連楊宗保、穆桂英這兩口子也是,但凡有頭有臉兒的、英勇善戰的,都可以往門上貼,且以武将居多,文官門神也有,比如說包拯、海瑞、寇準、狄公,等等。
可想不到天坑中的這座大宅,門上畫了兩條猙獰可怖的大蜈蚣,張牙舞爪,活靈活現,看得人心中一寒。
張保慶三人手舉火把,擡頭打量面前的大宅,隻見高牆巨門,牆上留有不少炮孔。
在東北的方言土語中,常将“槍、炮”二字混用,土匪當中打槍打得準的人叫炮手,倒不是會用火炮,而土豪地主雇來的保镖,隻要帶槍,也可以叫炮手,炮孔是指槍孔,供人躲在牆後邊放槍用的。
那個年頭兵荒馬亂,遍地起胡子,盜寇兵匪多如牛毛,為非作歹無惡不作。
老百姓有句順口溜叫“有錢的怕搶,有姑娘的怕綁,走道的怕劫,出門的怕攮”,可想而知當時的世道有多亂,行路之人都免不了被土匪在背後捅刀子、打悶棍,何況站着房、躺着地的富戶?因為常有地主大戶遭到土匪洗劫,綠林黑話稱洗劫大戶為“砸窯”,搶錢、搶糧食不說,很多時候不留活口,不分男女老少全殺了;更有那缺德的主兒,專門糟蹋女眷,扒光了衣服,肚臍兒中掐煙頭兒,乳頭上串鈴铛,什麼損招兒都使得出來。
土匪們出去“砸窯”之前,隻要為首的高喊一聲:“弟兄們!到老丈人家了!”土匪們一聽便明白了,這一票除了能搶錢搶糧食,還可以糟蹋女眷。
長白山興安嶺這些所在,地廣人稀,等到縣城保安團或森林警察趕來,黃花菜都涼了,所以有錢有勢的地主大戶,會将圍牆蓋得很高,其中有房屋、水井、屯谷倉,一家老小連同長工、雇工、炮手,乃至牲口騾馬,全在大院套裡,一旦發生了變故,大門緊鎖,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堅守三年五載也沒有問題。
外邊挖壕溝,圍着大院套是一望無際的莊稼地,一旦土匪前來劫掠,離老遠就能瞅見,地主雇來的炮手便躲在高牆上,通過炮孔以長短槍支射殺來敵,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炮手們平時除了練槍,别的什麼活兒也不幹,好吃好喝地養着,隻為了在緊要關頭抵禦土匪。
炮手這個行當不好幹,您别看平日裡足吃足喝,可到了節骨眼上真得玩兒命,土匪攻打地主大院,必須先将炮樓打掉,否則沖不進去。
舊時招募炮手極為嚴苛,那是雇來保命守财的,沒有
可這會兒餓勁兒上來了,一想起兔子腿的味道,忍不住直咽口水。
菜瓜看出張保慶是餓急了,以為這東西能吃,不免心中好笑,又對他說:“它長得像兔子腿兒,其實是不老草。
” 張保慶沒見過不老草,卻曾耳聞那是一種不能充饑的草苁蓉,心下失望,但也隻能作罷。
他正餓得發慌,二鼻子在一旁的腐木之上,找到一大塊奇形怪狀的東西。
張保慶轉頭一看,認得那東西是猴頭蘑,又名刺猬菌,通常長在方木傷損腐朽之處,幹了以後轉為褐色,民間有猴頭蘑對生之說,往往是雌雄一對,在一塊猴頭蘑對面必定會找到另外一塊。
二鼻子拔出短刀割下猴頭蘑,他們在附近一找,竟一連找到好幾塊肥大厚碩的猴頭蘑。
此物堪稱山珍,等閑難得,卻不能生吃,煮了吃也得夠火候。
三人隻好吞了吞口水,強忍饑火,先将猴頭蘑裝到狍子皮口袋裡。
天坑中枯枝老藤雖多,可是潮濕腐朽,難以引火,估計手中的火把點不到半個時辰便會滅掉,上邊的天色也快黑了,三個人匆匆忙忙找了幾塊猴頭蘑,不敢再多耽擱,又沿天坑峭壁尋找出路。
三人一邊探路,一邊防備尾随而來的猞猁。
走着走着,張保慶發現前邊似乎有一片房屋的輪廓,要說可也怪了,天坑裡怎麼可能有人居住? 三人暗覺奇怪,又往前走了幾步,看出那是一座大宅,黑沉沉的燈火全無,有如陰間地府,三五米高的夯土牆帶門樓,挂了兩串破燈籠,門上裹有銅皮,兩邊各畫一條張牙舞爪的飛龍,色彩已然斑駁。
離遠了看是龍,到近處一看,門上所繪卻是兩條大蜈蚣。
當地傳說深山老林中的蜈蚣,不僅是财寶的守護者,也是地獄的門神! 2 話說張保慶和二鼻子、菜瓜三人,墜入一個與世隔絕的天坑之中,命不該絕沒摔死,可是一天水米沒打牙,意外見到一座詭異的大宅,門上畫了兩條猙獰的大蜈蚣。
以前講究畫門神,凡是有門有戶的,哪家沒有門神?門前有神,可以擋災避禍,保佑家宅平安。
傳統的門神僅有“神荼郁壘、哼哈二将”,這幾位捉鬼降妖無所不能,後世的門神越來越多,秦瓊、尉遲敬德、程咬金、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連楊宗保、穆桂英這兩口子也是,但凡有頭有臉兒的、英勇善戰的,都可以往門上貼,且以武将居多,文官門神也有,比如說包拯、海瑞、寇準、狄公,等等。
可想不到天坑中的這座大宅,門上畫了兩條猙獰可怖的大蜈蚣,張牙舞爪,活靈活現,看得人心中一寒。
張保慶三人手舉火把,擡頭打量面前的大宅,隻見高牆巨門,牆上留有不少炮孔。
在東北的方言土語中,常将“槍、炮”二字混用,土匪當中打槍打得準的人叫炮手,倒不是會用火炮,而土豪地主雇來的保镖,隻要帶槍,也可以叫炮手,炮孔是指槍孔,供人躲在牆後邊放槍用的。
那個年頭兵荒馬亂,遍地起胡子,盜寇兵匪多如牛毛,為非作歹無惡不作。
老百姓有句順口溜叫“有錢的怕搶,有姑娘的怕綁,走道的怕劫,出門的怕攮”,可想而知當時的世道有多亂,行路之人都免不了被土匪在背後捅刀子、打悶棍,何況站着房、躺着地的富戶?因為常有地主大戶遭到土匪洗劫,綠林黑話稱洗劫大戶為“砸窯”,搶錢、搶糧食不說,很多時候不留活口,不分男女老少全殺了;更有那缺德的主兒,專門糟蹋女眷,扒光了衣服,肚臍兒中掐煙頭兒,乳頭上串鈴铛,什麼損招兒都使得出來。
土匪們出去“砸窯”之前,隻要為首的高喊一聲:“弟兄們!到老丈人家了!”土匪們一聽便明白了,這一票除了能搶錢搶糧食,還可以糟蹋女眷。
長白山興安嶺這些所在,地廣人稀,等到縣城保安團或森林警察趕來,黃花菜都涼了,所以有錢有勢的地主大戶,會将圍牆蓋得很高,其中有房屋、水井、屯谷倉,一家老小連同長工、雇工、炮手,乃至牲口騾馬,全在大院套裡,一旦發生了變故,大門緊鎖,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堅守三年五載也沒有問題。
外邊挖壕溝,圍着大院套是一望無際的莊稼地,一旦土匪前來劫掠,離老遠就能瞅見,地主雇來的炮手便躲在高牆上,通過炮孔以長短槍支射殺來敵,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炮手們平時除了練槍,别的什麼活兒也不幹,好吃好喝地養着,隻為了在緊要關頭抵禦土匪。
炮手這個行當不好幹,您别看平日裡足吃足喝,可到了節骨眼上真得玩兒命,土匪攻打地主大院,必須先将炮樓打掉,否則沖不進去。
舊時招募炮手極為嚴苛,那是雇來保命守财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