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關

關燈
發音不清,打着陝西腔,夾上湖南音,“哩”“呢”不分,又愛說什麼“[口而]”:大家還是聽不懂。

    可是時間加長了,來聽他講學的人,倒格外的受苦。

     為面子起見,人們隻好熬着,但後來總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待到講到“聖人之道,為而不争”,住了口了,還是誰也不動彈。

    老子等了一會,就加上一句道: “[口而],完了!” 大家這才如大夢初醒,雖然因為坐得太久,兩腿都麻木了,一時站不起身,但心裡又驚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樣。

     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廂房裡,請他去休息。

    他喝過幾口白開水,就毫無動靜的坐着,好像一段呆木頭。

     人們卻還在外面紛紛議論。

    過不多久,就有四個代表進來見老子,大意是說他的話講的太快了,加上國語不大純粹,所以誰也不能筆記。

    沒有記錄,可惜非常,所以要請他補發些講義。

     “來笃話啥西,俺實直頭聽弗懂!”賬房說。

    (21)“還是耐自家寫子出來末哉。

    寫子出來末,總算弗白嚼蛆一場哉啘。

    阿是?”書記先生道。

    (22)老子也不十分聽得懂,但看見别的兩個把筆,刀,木劄,都擺在自己的面前了,就料是一定要他編講義。

    他知道這是免不掉的,于是滿口答應;不過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開手。

     代表們認這結果為滿意,退出去了。

     第二天早晨,天氣有些陰沉沉,老子覺得心裡不舒适,不過仍須編講義,因為他急于要出關,而出關,卻須把講義交卷。

    他看一眼面前的一大堆木劄,似乎覺得更加不舒适了。

     然而他還是不動聲色,靜靜的坐下去,寫起來。

    回憶着昨天的話,想一想,寫一句。

    那時眼鏡還沒有發明,他的老花眼睛細得好像一條線,很費力;除去喝白開水和吃饽饽的時間,寫了整整一天半,也不過五千個大字。

     “為了出關,我看這也敷衍得過去了。

    ”他想。

     于是取了繩子,穿起木劄來,計兩串,扶着拄杖,到關尹喜的公事房裡去交稿,并且聲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

     關尹喜非常高興,非常感謝,又非常惋惜,堅留他多住一些時,但看見留不住,便換了一副悲哀的臉相,答應了,命令巡警給青牛加鞍。

    一面自己親手從架子上挑出一包鹽,一包胡麻,十五個饽饽來,裝在一個充公的白布口袋裡送給老子做路上的糧食。

    并且聲明:這是因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優待,假如他年紀青,饽饽就隻能有十個了。

    (23)老子再三稱謝,收了口袋,和大家走下城樓,到得關口,還要牽着青牛走路;關尹喜竭力勸他上牛,遜讓一番之後,終于也騎上去了。

    作過别,撥轉牛頭,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慢慢的走去。

     不多久,牛就放開了腳步。

    大家在關口目送着,去了兩三丈遠,還辨得出白發,黃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塵頭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變成灰色,再一會,已隻有黃塵滾滾,什麼也看不見了。

     大家回到關上,好像卸下了一副擔子,伸一伸腰,又好像得了什麼貨色似的,咂一咂嘴,好些人跟着關尹喜走進公事房裡去。

     “這就是稿子?”賬房先生提起一串木劄來,翻着,說。

     “字倒寫得還幹淨。

    我看到市上去賣起來,一定會有人要的。

    ”書記先生也湊上去,看着第一片,念道: “‘道可道,非常道’……哼,還是這些老套。

    真教人聽得頭痛,讨厭……” “醫頭痛最好是打打盹。

    ”賬房放下了木劄,說。

     “哈哈哈!……我真隻好打盹了。

    老實說,我是猜他要講自己的戀愛故事,這才去聽的。

    要是早知道他不過這麼胡說八道,我就壓根兒不去坐這麼大半天受罪……” “這可隻能怪您自己看錯了人,”關尹喜笑道。

    “他那裡會有戀愛故事呢?他壓根兒就沒有過戀愛。

    ” “您怎麼知道?”書記詫異的問。

     “這也隻能怪您自己打了磕睡,沒有聽到他說‘無為而無不為’。

    這家夥真是‘心高于天,命薄如紙’,想‘無不為’,就隻好‘無為’。

    一有所愛,就不能無不愛,那裡還能戀愛,敢戀愛?您看看您自己就是:現在隻要看見一個大姑娘,不論好醜,就眼睛甜膩膩的都像是你自己的老婆。

    将來娶了太太,恐怕就要像我們的賬房先生一樣,規矩一些了。

    ” 窗外起了一陣風,大家都覺得有些冷。

     “這老頭子究竟是到那裡去,去幹什麼的?”書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