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青團與矮黑人都坐上火車了
關燈
小
中
大
村民從竈底、梁上、糞坑拿出偷藏的祖先牌位供養,把家中的日本大麻集中丢入神饡所,放火焚,神社燒了兩天兩夜。
神社口有人在畫觀音圖,給人帶回家拜,索圖者太多,改用雕版印刷比較快。
過了幾天,老村民把各自保管的恩主公神灰拿出來,再造神尊。
神灰比原本的多出好多。
這時候,有一半的人坦承,怕其他人的神灰被搜出,每天在自己的那份偷加一點香灰。
造神的老師父焚香齋戒,虔心膜拜東方,一禮拜後,用仙山——紅透的紅毛館山也易成此名——仙水和上糯米、神灰。
老師父雙手這裡掐、那裡撚,一座神像誕生,把三十隻能增加神威的虎頭蜂封入,再開光就行了。
老師父太久沒造神了,玩過頭,又将剩餘的神土捏出第二尊恩主公。
圍觀的民衆看呆了,出聲制止。
有重聽的老師父已經造完第三尊。
一山不容二虎,何況一廟有三胞胎神,這讓劉金福愁慮多了。
劉金福的憂愁是對的,他現在是最受推崇的人,在日本人投降、國民政府來之前的空窗期,大小事包辦。
看着三胞神,他思緒撇得好遠,這時候,附近有一批學生慶祝台灣光複,遊行舉牌通過,大喊:“三民主義,萬歲!” “啊!三座神明的時代來咧!”劉金福有點想通了,“老師父,好,你的功夫是夠慶的。
” 三民主義要如何用呢?麻煩的就在這,劉金福實事求是的精神,必要時會花整個下午在螞蟻的屁股上找屌。
有人說創建者孫中山的照片能解謎。
拿來的照片裡有兩人坐在火車窗邊,右邊是孫文,左邊是蔣中正。
有好幾天,捏着照片思索的劉金福也待在火車上,穿中山裝,對窗外沉思。
褲子不合身,領扣扣得他呼吸緊。
他露出車窗的上半身不變,下身卻偷偷換上水褲頭,穿涼爽的草鞋。
日子越來越急迫,距離要公布三民主義真谛的日子快近了,劉金福仍沒頭緒。
劉金福還用稻草紮出個戴蔣中正紙面具的人,坐在自己對面,陪他吃煤煙、喝窗外落雨,聽蟲吟鳥啾,望着窗外千千萬萬的生靈,甚至狗貓打架都充滿暗示。
到了宣布答案的日子,村人聚在車站,期待偉大的一刻。
火車靠站了,村民擁向前,隻見劉金福倚窗沉思,喃喃自語,面貌多麼動人。
其實劉金福因舟車勞頓睡死了,大說夢呓,但腦袋沒停機,他夢到三隻雞相打,再夢到六隻豬在搶食槽,最後夢裡裝滿了九隻狂亂雜交的蚯蚓。
他搖頭又點頭,覺得三個老婆早已經不如蚯蚓熱情,幸好自己的也跟蚯蚓一樣軟了。
這時劉金福醒來,看到窗外聚集的村民又是點頭、又是搖頭,還張口歪脖子。
他閉嘴,伸直脖子,起身握拳頭說:“憑着我和國父共樣是客家人的血脈,我發現三民主義的大道理,就是每件事由三個人鬥嘴決定,親像三隻公雞相打。
”劉金福接着宣布更民主的消息,關牛窩不隻要施行三民主義,更要像蚯蚓鬧熱纏綿的“九民主義”。
村民不懂那是什麼,但聽起來菜色更澎湃。
頓時,車站傳出掌聲,鑼鼓響個不停,大家把火車團團圍住,一早根本發不出車。
劉金福另外找八位老人,組了“九民主義青年團”以治理鄉政,自己則擔任關牛窩區隊長。
九青團的功夫就是吵,早也吵、晚也吵,吵到最後搞不清楚主題是什麼,答案也千奇百怪。
有一次,他們接獲申訴,内容是火車壓死母雞了。
九個老人讨論了幾天,結論是公雲惹的禍,它媚惑母雞去自殺了。
過幾天,有一位老阿婆來求答,說以前打仗時,日警硬是要她獻納黃金買飛揚機,她把黃金偷囥起來,囥到忘了,昨天卻在木臼底裡尋着,這是為什麼?老人把“你還嫌,賺到了”這種簡單答案收起來,将自己死鎖在屋裡,天昏地暗地吵十天,直到一位老人中風,他們才被迫公布答案:“時間老了,木頭也會狡怪地中風。
”這沒邏輯又嚎痟的推理,被其中一位老人寫成簽詩,放在恩主公廟簽櫃,稱之為“九青運簽”。
簽詩不外乎有“公雲無端惹春風,牝雞輪下覓真情;百物可比老臼木,千捶萬打煉成金”之類的,在在擺弄着關牛窩的生活典故。
有一天,有人撿到剛出生的孲伢仔,交給九青團處理。
孲伢仔橫蠻大哭,屎尿噴得滿屋子,九位老人忙得無暇讨論大事,光洗尿布就行了。
過了三天,孲伢仔哭飽了,安靜睡去,非常安詳。
這時候,火車經過窗外,嗆鼻的濃煙殺進來,這群在看嬰兒睡去的老人不是咳嗽就是流淚,最後大哭,體悟大道理。
“我們不年輕了,而民主痶(累)死人,一切你來決定就好咧!”有位老人對劉金福說。
劉金福慶幸那天在車上的夢提早結束,要是夢到蛆吃腐肉,這“萬民主義”得全村的家畜來才能湊足。
在燥瘧的炭煙中,劉金福看到火車走遠了,車殼在夕陽下染紅,說:“做得,我們去解救拉娃。
” 有好幾個星期了,車站前的路燈下吊了一個籮筐,裡頭裝砻糠。
路過的人往砻糠裡塞入紙票或銀角仔。
砻糠讓有心者不因少捐而丢臉。
每天打早,九青團用竹篾篩出錢财,墊付拉娃父女長年坐火車的欠款。
那時候,車站四周擠了好多攤販,賣中藥、動物皮毛、各種水果和布疋,還故意把猕猴的腿打成了跛腳來吸引人,叫它“跛麗塔”。
以前要是有人在車站一百公尺内曬蘿蔔幹或衣服,通通被日警取締,不然沒收東西。
現在巡察哪敢管事,大家常常争地盤而流血。
心夠硬的漢人攤販比較靠近月台,少數民族的人在外圈,叫賣聲卻是喊最遠。
九青團不想多管,事多人煩,車站髒就髒,事後全村的日本人會自動跑出來掃地,水溝的淤泥也刮幹淨。
如果心煩想找人罵,可以嫌日本人掃太幹淨,他們會很安靜罰站聆聽。
每天早上,九個老人站在月台候車。
路過的日本人會對他們敬禮。
劉金福站九青團的中央,上穿中山服,下穿水褲頭,等火車進站。
車從遠方來了,先看到煙噴開,天空畫出飛舞的黑潮,像醉鬼遊進了村子。
有人從濃煙的形狀,先猜測今天的物價,趁機賭上一把。
火車還沒進站,早就有小孩先跑來報告。
不過劉金福會親自看車欄上的最新票價,才敲鑼大喊:“今晡日,漲一元兩角。
”四周響起嘩然,大喊吃不消,攤販趕緊照最新的票價調整物價。
到了後來,新物價不再由早班車帶來,而是每班車,一日五漲的速度讓九青團說不出話來。
這時候,九個老人排成一縱隊,由帶頭的劉金福提着籮筐,向每個攤販收稅,好墊付拉娃的車資。
關牛窩火車站進入前所未有的髒亂與活力,牲畜到處翻滾,糞便一坨坨,蒼蠅螞蟻也到處爬。
車站附近搭建一排的戲棚,采茶戲、歌仔戲、傀儡戲連番上陣一個月,鬧熱地鬥戲,好慶祝光複。
九青團舉辦“打鬥叙”活動,村民把家中的方桌搬到火車站廣場,各自掏錢辦外燴請客,連續十天,上桌的是又鹹又肥的客家食物。
到了第四天下午,三十個少數民族的人從五公裡外趕來,背袋有小米酒、豆薯、山蘇之類酒蔬,自然少不了山豬。
山豬自知死期将至,它從背網放山下來,掙脫繩索逃跑,漢人與少數民族人追得汗垢黏在一起,體味纏綿悱恻才逮到野味,結束餐前的聯誼熱身賽。
把山豬宰了,刮淨粗毛,切成塊下鍋煮,煮熟倒在桌上蘸鹽或揾豆油下肚,有酒做伴,遇夜上燈。
到了隔天傍晚,哈勇頭目若有所思,邊吃邊歎息,到潮陰的山腳砍回了姑婆芋葉子,墊在地上盛食物,人坐地上吃。
劉金福見狀,主随客便,也坐在地上吃飯喝酒。
幾杯酒下肚,哈勇頭目又歎起氣。
劉金福便推去幾杯酒,覺得他有話要說,欠酒把喉嚨打通而已。
“你有沒有看過猴子吃生豬肉?”哈勇說。
“猴子食齋的,吃果子之類,有時齧自己的跳蚤,不可能吃豬肉。
” “錯了,猴子最愛山豬肉。
”哈勇說。
接着他的舌頭蘸飽了口水,好像裂成三瓣,用雜糅了泰雅、客語、日語而成的話對劉金福說:他年輕時獵過的動物比星星還多,沒看過猴子吃豬肉。
日本人來之後,部落附近的猴子反而吃豬肉了。
說來話長,沒錯,是你們害的。
以前日本人來時,你們雪候(客家人)很嚎痟地說以後什麼都要繳稅,連放屁都要繳,又笑“番人”更慘,得穿木屐打獵了。
下山的部落的人不懂木屐。
雪候說,那是踩在兩根大木頭上走路。
消息帶回部落後,長老叫人砍倒兩根樹幹,叫一百人上去用樹藤綁緊腳才穿得動木屐,大家在上頭吃喝拉撒,花了三天才走出部落。
這時部落的人緊握拳頭,心想這樣哪能去打獵,遲早把野獸吓走。
日本人一來,沒等他們開口,部落的人先攻過去。
日本人扛着炮、拿槍地逼部落的人投降,不聽就轟。
部落的人死得慘,部落也掉下床,就是輸到從山頂滑到河谷呀!說來說去,都是你們雪候亂講話。
頭目哈勇沉默一會兒,喝了酒,湧出了精神,又說:部落的人打輸了,沒死的人通通站在兩根像橋一樣長的桧木上,走下山投降。
長老要求日本人隻要不要再殺部落的人,他願意一輩子站上大筷子。
日本人看了,笑得半死,說部落的人不用穿木屐,學日語就好。
教日本話的是部隊指揮官,叫松門什麼的。
他叫人拉來一頭山豬和一籠的猴子,喝令人們聚在廣場聽訓,說:“現在開始,我教你們日語。
”這話由一個雪候通事翻譯完,松門不說話了,抽出刀,對準那頭活蹦的山豬揮去,攔腰宰成半。
豬屍丢進猴籠。
一群猴子靠過去,哪敢吃,有猴子撲過去,其他的才跟着搶。
大家第二天又回到廣場,再看松門殺豬喂猴子。
哈勇他終于懂了松門的把戲,要是部落的人不學日語,就跟猴子一樣過着跟以前不一樣的生活。
那天解散時,有人講了一句日本話“我很高興”,被松門一掌打得嗡嗡響,好像耳朵飛出蜜蜂。
松門嚴厲說,還沒教,不準說日本話。
一個禮拜後,還是沒教日語。
老是延後的主因,是有一隻懷裡賴着小猴的母猴不肯吃豬肉。
松門認為母猴唱反調,看它能撐多久。
部落的人很贊賞母猴的骨氣,久了又希望它趕快吃肉,免得大家待在廣場受苦。
連日本兵也不耐煩,硬是把豬肉塞到母猴嘴中。
母猴抗拒,士兵便把它雙手綁在後腰,拿刀撬開牙闆,強塞豬肉。
隻有老獵人才知道,母猴不吃肉是為了小猴,吃肉後斷奶,餓死小猴,這是母性使然。
有個日本兵把獵人的道理轉達給松門。
松門閉眼冥思後,把刀片塞進香蕉,丢給母猴。
母猴雙手被綁,吃不着。
小猴便拿香蕉給媽媽吃。
母猴咬一口,刀子割入嘴皮,不吃香蕉了。
但不知道原因的小猴還是送上香蕉,眼神傳達了渴望更多奶水。
母猴索性坐在地上讓小猴喂,一口吃蕉,換來一口刀割,舌頭最後割成一片片的,死時的雙眼微笑地看小猴。
太陽光像熱糖漿澆下來,這個插曲卻讓部
神社口有人在畫觀音圖,給人帶回家拜,索圖者太多,改用雕版印刷比較快。
過了幾天,老村民把各自保管的恩主公神灰拿出來,再造神尊。
神灰比原本的多出好多。
這時候,有一半的人坦承,怕其他人的神灰被搜出,每天在自己的那份偷加一點香灰。
造神的老師父焚香齋戒,虔心膜拜東方,一禮拜後,用仙山——紅透的紅毛館山也易成此名——仙水和上糯米、神灰。
老師父雙手這裡掐、那裡撚,一座神像誕生,把三十隻能增加神威的虎頭蜂封入,再開光就行了。
老師父太久沒造神了,玩過頭,又将剩餘的神土捏出第二尊恩主公。
圍觀的民衆看呆了,出聲制止。
有重聽的老師父已經造完第三尊。
一山不容二虎,何況一廟有三胞胎神,這讓劉金福愁慮多了。
劉金福的憂愁是對的,他現在是最受推崇的人,在日本人投降、國民政府來之前的空窗期,大小事包辦。
看着三胞神,他思緒撇得好遠,這時候,附近有一批學生慶祝台灣光複,遊行舉牌通過,大喊:“三民主義,萬歲!” “啊!三座神明的時代來咧!”劉金福有點想通了,“老師父,好,你的功夫是夠慶的。
” 三民主義要如何用呢?麻煩的就在這,劉金福實事求是的精神,必要時會花整個下午在螞蟻的屁股上找屌。
有人說創建者孫中山的照片能解謎。
拿來的照片裡有兩人坐在火車窗邊,右邊是孫文,左邊是蔣中正。
有好幾天,捏着照片思索的劉金福也待在火車上,穿中山裝,對窗外沉思。
褲子不合身,領扣扣得他呼吸緊。
他露出車窗的上半身不變,下身卻偷偷換上水褲頭,穿涼爽的草鞋。
日子越來越急迫,距離要公布三民主義真谛的日子快近了,劉金福仍沒頭緒。
劉金福還用稻草紮出個戴蔣中正紙面具的人,坐在自己對面,陪他吃煤煙、喝窗外落雨,聽蟲吟鳥啾,望着窗外千千萬萬的生靈,甚至狗貓打架都充滿暗示。
到了宣布答案的日子,村人聚在車站,期待偉大的一刻。
火車靠站了,村民擁向前,隻見劉金福倚窗沉思,喃喃自語,面貌多麼動人。
其實劉金福因舟車勞頓睡死了,大說夢呓,但腦袋沒停機,他夢到三隻雞相打,再夢到六隻豬在搶食槽,最後夢裡裝滿了九隻狂亂雜交的蚯蚓。
他搖頭又點頭,覺得三個老婆早已經不如蚯蚓熱情,幸好自己的也跟蚯蚓一樣軟了。
這時劉金福醒來,看到窗外聚集的村民又是點頭、又是搖頭,還張口歪脖子。
他閉嘴,伸直脖子,起身握拳頭說:“憑着我和國父共樣是客家人的血脈,我發現三民主義的大道理,就是每件事由三個人鬥嘴決定,親像三隻公雞相打。
”劉金福接着宣布更民主的消息,關牛窩不隻要施行三民主義,更要像蚯蚓鬧熱纏綿的“九民主義”。
村民不懂那是什麼,但聽起來菜色更澎湃。
頓時,車站傳出掌聲,鑼鼓響個不停,大家把火車團團圍住,一早根本發不出車。
劉金福另外找八位老人,組了“九民主義青年團”以治理鄉政,自己則擔任關牛窩區隊長。
九青團的功夫就是吵,早也吵、晚也吵,吵到最後搞不清楚主題是什麼,答案也千奇百怪。
有一次,他們接獲申訴,内容是火車壓死母雞了。
九個老人讨論了幾天,結論是公雲惹的禍,它媚惑母雞去自殺了。
過幾天,有一位老阿婆來求答,說以前打仗時,日警硬是要她獻納黃金買飛揚機,她把黃金偷囥起來,囥到忘了,昨天卻在木臼底裡尋着,這是為什麼?老人把“你還嫌,賺到了”這種簡單答案收起來,将自己死鎖在屋裡,天昏地暗地吵十天,直到一位老人中風,他們才被迫公布答案:“時間老了,木頭也會狡怪地中風。
”這沒邏輯又嚎痟的推理,被其中一位老人寫成簽詩,放在恩主公廟簽櫃,稱之為“九青運簽”。
簽詩不外乎有“公雲無端惹春風,牝雞輪下覓真情;百物可比老臼木,千捶萬打煉成金”之類的,在在擺弄着關牛窩的生活典故。
有一天,有人撿到剛出生的孲伢仔,交給九青團處理。
孲伢仔橫蠻大哭,屎尿噴得滿屋子,九位老人忙得無暇讨論大事,光洗尿布就行了。
過了三天,孲伢仔哭飽了,安靜睡去,非常安詳。
這時候,火車經過窗外,嗆鼻的濃煙殺進來,這群在看嬰兒睡去的老人不是咳嗽就是流淚,最後大哭,體悟大道理。
“我們不年輕了,而民主痶(累)死人,一切你來決定就好咧!”有位老人對劉金福說。
劉金福慶幸那天在車上的夢提早結束,要是夢到蛆吃腐肉,這“萬民主義”得全村的家畜來才能湊足。
在燥瘧的炭煙中,劉金福看到火車走遠了,車殼在夕陽下染紅,說:“做得,我們去解救拉娃。
” 有好幾個星期了,車站前的路燈下吊了一個籮筐,裡頭裝砻糠。
路過的人往砻糠裡塞入紙票或銀角仔。
砻糠讓有心者不因少捐而丢臉。
每天打早,九青團用竹篾篩出錢财,墊付拉娃父女長年坐火車的欠款。
那時候,車站四周擠了好多攤販,賣中藥、動物皮毛、各種水果和布疋,還故意把猕猴的腿打成了跛腳來吸引人,叫它“跛麗塔”。
以前要是有人在車站一百公尺内曬蘿蔔幹或衣服,通通被日警取締,不然沒收東西。
現在巡察哪敢管事,大家常常争地盤而流血。
心夠硬的漢人攤販比較靠近月台,少數民族的人在外圈,叫賣聲卻是喊最遠。
九青團不想多管,事多人煩,車站髒就髒,事後全村的日本人會自動跑出來掃地,水溝的淤泥也刮幹淨。
如果心煩想找人罵,可以嫌日本人掃太幹淨,他們會很安靜罰站聆聽。
每天早上,九個老人站在月台候車。
路過的日本人會對他們敬禮。
劉金福站九青團的中央,上穿中山服,下穿水褲頭,等火車進站。
車從遠方來了,先看到煙噴開,天空畫出飛舞的黑潮,像醉鬼遊進了村子。
有人從濃煙的形狀,先猜測今天的物價,趁機賭上一把。
火車還沒進站,早就有小孩先跑來報告。
不過劉金福會親自看車欄上的最新票價,才敲鑼大喊:“今晡日,漲一元兩角。
”四周響起嘩然,大喊吃不消,攤販趕緊照最新的票價調整物價。
到了後來,新物價不再由早班車帶來,而是每班車,一日五漲的速度讓九青團說不出話來。
這時候,九個老人排成一縱隊,由帶頭的劉金福提着籮筐,向每個攤販收稅,好墊付拉娃的車資。
關牛窩火車站進入前所未有的髒亂與活力,牲畜到處翻滾,糞便一坨坨,蒼蠅螞蟻也到處爬。
車站附近搭建一排的戲棚,采茶戲、歌仔戲、傀儡戲連番上陣一個月,鬧熱地鬥戲,好慶祝光複。
九青團舉辦“打鬥叙”活動,村民把家中的方桌搬到火車站廣場,各自掏錢辦外燴請客,連續十天,上桌的是又鹹又肥的客家食物。
到了第四天下午,三十個少數民族的人從五公裡外趕來,背袋有小米酒、豆薯、山蘇之類酒蔬,自然少不了山豬。
山豬自知死期将至,它從背網放山下來,掙脫繩索逃跑,漢人與少數民族人追得汗垢黏在一起,體味纏綿悱恻才逮到野味,結束餐前的聯誼熱身賽。
把山豬宰了,刮淨粗毛,切成塊下鍋煮,煮熟倒在桌上蘸鹽或揾豆油下肚,有酒做伴,遇夜上燈。
到了隔天傍晚,哈勇頭目若有所思,邊吃邊歎息,到潮陰的山腳砍回了姑婆芋葉子,墊在地上盛食物,人坐地上吃。
劉金福見狀,主随客便,也坐在地上吃飯喝酒。
幾杯酒下肚,哈勇頭目又歎起氣。
劉金福便推去幾杯酒,覺得他有話要說,欠酒把喉嚨打通而已。
“你有沒有看過猴子吃生豬肉?”哈勇說。
“猴子食齋的,吃果子之類,有時齧自己的跳蚤,不可能吃豬肉。
” “錯了,猴子最愛山豬肉。
”哈勇說。
接着他的舌頭蘸飽了口水,好像裂成三瓣,用雜糅了泰雅、客語、日語而成的話對劉金福說:他年輕時獵過的動物比星星還多,沒看過猴子吃豬肉。
日本人來之後,部落附近的猴子反而吃豬肉了。
說來話長,沒錯,是你們害的。
以前日本人來時,你們雪候(客家人)很嚎痟地說以後什麼都要繳稅,連放屁都要繳,又笑“番人”更慘,得穿木屐打獵了。
下山的部落的人不懂木屐。
雪候說,那是踩在兩根大木頭上走路。
消息帶回部落後,長老叫人砍倒兩根樹幹,叫一百人上去用樹藤綁緊腳才穿得動木屐,大家在上頭吃喝拉撒,花了三天才走出部落。
這時部落的人緊握拳頭,心想這樣哪能去打獵,遲早把野獸吓走。
日本人一來,沒等他們開口,部落的人先攻過去。
日本人扛着炮、拿槍地逼部落的人投降,不聽就轟。
部落的人死得慘,部落也掉下床,就是輸到從山頂滑到河谷呀!說來說去,都是你們雪候亂講話。
頭目哈勇沉默一會兒,喝了酒,湧出了精神,又說:部落的人打輸了,沒死的人通通站在兩根像橋一樣長的桧木上,走下山投降。
長老要求日本人隻要不要再殺部落的人,他願意一輩子站上大筷子。
日本人看了,笑得半死,說部落的人不用穿木屐,學日語就好。
教日本話的是部隊指揮官,叫松門什麼的。
他叫人拉來一頭山豬和一籠的猴子,喝令人們聚在廣場聽訓,說:“現在開始,我教你們日語。
”這話由一個雪候通事翻譯完,松門不說話了,抽出刀,對準那頭活蹦的山豬揮去,攔腰宰成半。
豬屍丢進猴籠。
一群猴子靠過去,哪敢吃,有猴子撲過去,其他的才跟着搶。
大家第二天又回到廣場,再看松門殺豬喂猴子。
哈勇他終于懂了松門的把戲,要是部落的人不學日語,就跟猴子一樣過着跟以前不一樣的生活。
那天解散時,有人講了一句日本話“我很高興”,被松門一掌打得嗡嗡響,好像耳朵飛出蜜蜂。
松門嚴厲說,還沒教,不準說日本話。
一個禮拜後,還是沒教日語。
老是延後的主因,是有一隻懷裡賴着小猴的母猴不肯吃豬肉。
松門認為母猴唱反調,看它能撐多久。
部落的人很贊賞母猴的骨氣,久了又希望它趕快吃肉,免得大家待在廣場受苦。
連日本兵也不耐煩,硬是把豬肉塞到母猴嘴中。
母猴抗拒,士兵便把它雙手綁在後腰,拿刀撬開牙闆,強塞豬肉。
隻有老獵人才知道,母猴不吃肉是為了小猴,吃肉後斷奶,餓死小猴,這是母性使然。
有個日本兵把獵人的道理轉達給松門。
松門閉眼冥思後,把刀片塞進香蕉,丢給母猴。
母猴雙手被綁,吃不着。
小猴便拿香蕉給媽媽吃。
母猴咬一口,刀子割入嘴皮,不吃香蕉了。
但不知道原因的小猴還是送上香蕉,眼神傳達了渴望更多奶水。
母猴索性坐在地上讓小猴喂,一口吃蕉,換來一口刀割,舌頭最後割成一片片的,死時的雙眼微笑地看小猴。
太陽光像熱糖漿澆下來,這個插曲卻讓部